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肖良  郭海丹 《世界农业》1996,(12):31-32
美国发生小麦印度腥黑穗病后采取的措施肖良,郭海丹,陈定虎小麦印度腥黑穗病1930年在印度的卡纳尔首次发现,目前已传入墨西哥、巴基斯坦、阿富汗、伊拉克、尼泊尔和美国的4个州。该病是小麦、黑麦和黑小麦上的一种重要病害。属于花器局部侵染类型,它影响小麦的发...  相似文献   

2.
<正>小麦黑穗病俗称黑胆、乌麦,包括小麦散黑穗病和小麦腥黑穗病两种病害,均为系统性侵染病害,最终在小麦穗部发生,产生黑粉,发病后不能食用,病穗颗粒无收。该病属于毁灭性病害,随种子带菌传播危害,随着农机跨区作业的发展,近几年小麦黑穗病呈现加重趋势。  相似文献   

3.
由小麦矮腥黑穗病菌(Tilletia controversa Kühn)引起的小麦矮腥黑穗病和由小麦光腥黑穗病菌[Tilletia foetida(Walle.) Lindr]引起的小麦光腥黑穗病都是世界性的病害,小麦矮腥黑穗病是一种重要的国际检疫性病害,是麦类黑穗病中危害最大、极难防治的检疫性病害之一,小麦光星黑穗病在我国被列为北京市的检疫对象。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技术结合染色方法可简便快速区分小麦矮腥黑穗病菌和小麦光腥黑穗病菌,2种病原菌的冬孢子壁分别呈绿色网纹荧光及均匀平滑绿色荧光,检测可在5~7 min完成,为快速区分2种病原菌的冬孢子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小麦印度腥黑穗病菌(Tilletia indica Mitra)自1930年首次发现于印度哈亚那(Haryana)省的卡纳尔地区以来,已在印度次大陆和伊拉克、阿富汗、黎巴嫩、叙利亚、土耳其、瑞典和墨西哥等国随种子传播而迅速扩散,显示了病菌具有对不同地理气候区的广泛适应性。该病是我国的 A 类检疫对象。迄今对该病的防治无十分有效的措施和免疫的小麦晶种。为了找到有效的检疫处理措施,笔者进行了用钴—60γ射线处理该病菌的工作。  相似文献   

5.
小麦播种期需要防治的病虫害主要有黑穗病(包括散黑穗病、腥黑穗病和秆黑粉病三种),全蚀病、根腐病、纹枯病、白粉病、丛矮病、黄矮病等病害以及蛴螬、蝼蛄、金针虫等地下害虫。种子、土壤和粪肥带菌是小麦苗期发病的主要初侵染源,尤其是黑穗病为一次性侵染、系统发病的病害,一  相似文献   

6.
一、秋播作物病虫草害发生趋势分析综合分析今年秋播作物种传、土传病害及地下害虫和农田杂草发生相关因素,总体呈现发生种类多、局部发生重的趋势。一是种传、土传病害发生种类多、局部发生重。据调查,近年来,江苏省发生的种传、土传病害近10种。其中,小麦纹枯病在全省普遍发生、气候条件有利年份发生严重;小麦光腥黑穗病、散黑穗病、  相似文献   

7.
郑伟 《河南农业》2020,(4):30-30
近年来,驻马店市小麦全蚀病、黑穗病发生面积逐年扩大,小麦条锈病连年在全市偏重流行,麦田杂草尤其是野燕麦、猪殃殃等发生程度和地下害虫的危害程度居高不下,小麦纹枯病已上升为主要病害。因此,在播种期和苗期要积极开展防治工作,确保小麦生产安全,意义重大。一、严把种子检疫关小麦全蚀病、腥黑穗病是检疫对象,严禁在小麦全蚀病、腥黑穗病等检疫对象发生区繁育小麦种子;凡未经产地检疫合格的种子不得在生产上推广使用,繁育小麦种子必须进行检疫除害处理。  相似文献   

8.
小麦腥黑穗病是一种世界性病害,是我国部分省份的检疫对象,近年在陕西省渭北地区零星发生,对当地小麦生产造成影响。作者通过调查研究,从四方面分析了小麦腥黑穗病在当地发生的主要原因。针对发生原因,提出了应对小麦腥黑穗病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9.
郝青梅 《现代农业》2010,(12):49-50
<正>小麦黑穗病俗称黑疸,可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小麦散黑穗病、小麦腥黑穗病和小麦秆黑粉病。这三种病害由三种不同的真菌引起,共同特点是每年只侵染一次,系统侵染。小麦受害后,造成病株颗粒无收。  相似文献   

10.
正近年来,受气候异常、耕作栽培方式调整以及农机跨区作业等因素影响,小麦纹枯病、根腐病、茎基腐病、黑穗病、全蚀病等种传、土传病害及地下害虫在部分地区发生种类增加、程度加重趋势明显。实施小麦种子药剂处理是有效控制种传、土传病害及地下害虫,促进小麦全苗壮苗,实现农药减量的重要举措。种子药剂处理技术:一是正确开展种子药剂处理。纹枯病、腥黑穗病、散黑穗病等病害发生区:可选用6%戊唑醇FS 5 m L,加水200 m L拌种或包衣10 kg麦种;或选用30%苯醚甲环唑F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