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根据实际水价、现状政策水价、经营成本水价、完全成本水价及城市供水考虑5%的利润水价,用6种方案分别对淠史杭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第一期工程的水价和资本金进行了测算.测算结果推荐以农业经营成本水价加城市供水利润水价方案来计算工程项目所需的最大贷款额.  相似文献   

2.
跨流域调水工程供水水价实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某跨流域调水工程设计方案下供水水价测算方案为例,阐述了调水工程供水水价的组成、测算原则及方法,对水价测算中涉及的工程水价、资源水价等内容进行了重点介绍,可以为类似工程水价方案测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旨在通过科学测定县域农村饮用水价格以保障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发挥可持续效能。选取宜昌市点军区22个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进行实测,建立了成本水价模型测算供水工程成本水价,确定了水价下限;通过扩展线性支出系统(ELES)模型进行了水价承载力分析,基于调研结果修正承载力系数以测算承载力水价,确定了水价上限。首次提出并运用以人均供水成本和人均收入作为水价分类方法,通过分类成本水价的测算和修正,最终得到宜昌市点军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分类指导水价。结果表明,在保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可持续运行和当地居民可承受的前提下,该测算方法能为县域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制定科学合理的水价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综述了湖北省农业用水实施两部制水价沿革与国内外农业灌溉用水水价制定方法,农业灌溉供水价格具有自然垄断价格的特性,经济学成本定价理论包括平均成本定价和边际成本定价,分析了农业供水采用这两种成本定价法的不足与采用两部制水价的优点。结合湖北省水利工程农业供水两部制水价改革情况调查,分析了湖北省灌区执行的两部制水价水平与测算值的差距,最后对湖北省两部制水价的实施与推广提出了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5.
为响应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要求,以江西省赣抚平原灌区为研究对象,采用完全成本定价法测算了灌区农业终端供水成本,即赣抚平原灌区国有工程水价为850.54元/hm^+2,典型灌区末级渠系水价为849.53元/hm^+2,合计1700.07元/hm^+2;分析了灌区农业用水户对测算水价的经济承受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发现全成本水价在其经济可承受范围之内,但远高于其心理支付意愿。因此,建议灌区农业终端水价实行两部制,国有骨干工程水价按照其成本水价的60%收取,对高附加值的农作物可适当提高,其余40%由政府补贴;末级渠系工程水费全部采取由政府补贴农业生产发展的形式承担。  相似文献   

6.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阶梯水价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理的水价是保障供水工程健康发展,实现可持续的农村饮水安全的必要条件.提出由生存水量和生活水量构成的2级阶梯水价是适合农村现状的水价模式;分析了农村供水工程的成本回收、用水户的用水需求、生存水量的核定,以及水价承受能力问题,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阶梯水价优化模型;以山东临清某农村水厂为例进行了实例测算,结果表明该方案有积极的实施价值.  相似文献   

7.
根据《水利工程供水价格管理办法》等国家有关政策,以灌区实际供水成本资料为依据,剖析归集灌区供水生产过程中发生项成本和费用;按照补偿成本、公平负担的原则,科学测定灌区工程农业供水成本价格,合理测算灌溉用水终端水价;并根据灌区主要农作物成本收益资料,采用灌溉水费承受指数分析方法,客观分析农民水费经济承受力。在此基础上,提出铜山源水库灌区灌溉水费补偿机制,以期为浙江稳步实行农业终端水价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水利工程供水是一种特殊的商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如今很多地区供需水矛盾日益突出,为了建立合理的收费和筹资机制,形成水利建设和用水的良性循环,缓解社会矛盾,水价改革显得尤为重要.文章以昔阳县松溪供水工程为例,对供水成本测算、用户水价承受能力和水价分析与设计进行了全面的分析研究,为同类工程水价分析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多目标供水工程的水价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拟建的甘肃省引洮供水一期工程规划自洮河流域跨流域调水,解决中部定西、陇西一带贫困地区的水资源紧缺问题,供水目标包括受水区城市、乡镇、农村等多个方面。基于水利工程的公益性及当地水价承受能力,确定符合实际、公平合理、便于管理的水价方案,对保证工程良性运行十分重要。参照水利工程水价管理办法及类似工程研究成果,进行了该工程多目标供水的水价设计分析。  相似文献   

10.
目前,北京市村镇供水工作逐步转入到以运行管理为主的阶段,其中水价管理又是运行管理的重中之重。首先从供水单位运行成本构成、水价制定和水费征收情况三个方面介绍了北京市村镇供水工程水价管理现状;指出了供水成本偏高、水价低、水费收缴率低等水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进行了原因分析;最后针对水价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降低供水成本、制定合理水价和完善水费征收机制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1.
根据一部分地区自发出现的水价申报制定价模式,解决了水价不反映水商品价值的矛盾,兼顾了水利工程因自然条件不同形成的供水成本差异,兼顾了地区这间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准差异,得到了供需双方和当地政府的认可的实际,介绍了水价申报核定制的运作方式、基本特点及其利弊。  相似文献   

12.
由于历史原因,目前我国现行的工程水价均较低,新建项目按现行水价均无法正常运行,只能根据项目的投资运转情况测算水价,而测算的水价还必须与用户的承受能力相适应,水价才可能得到实施.为了使大伙房榆水工程实施的供水价格既符合理论要求,又具有实际可操作性,在满足工程投资回收和正常运转的前提下测算了供方水价;按当前的经济发展速度分析了工业和居民对测算水价的承受能力;兼顾供需双方利益,应用AHP测算了综合水价,并提出水价合理性建议.  相似文献   

13.
根据跨流域调水工程的特点,分析了容量水价和计量水价的构成和影响因素,明确了容量水价主要由国家投资政策决定,是国家调控调水水价的基本手段,计量水价由供水的资源成本、工程成本和环境成本组成,是调水工程市场化运作的核心问题,全面清晰地表述了调水水价的概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容量水价和计量水价的计算方法,讨论了有调蓄湖泊情况下的供水成本计算和调水风险问题,为确定调水工程水价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针对灌区农业供水价格测算工作代价较高、农业水价低于实际供水成本、农业水价与农业生产资料市场价格变化过程脱节、农业水价动态调整参考依据不足等问题,考虑农田灌溉用水的商品属性,以黑龙江省木兰县香磨山灌区为例,通过实地调研和收集年鉴统计数据,将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引入到灌区农业水价改革问题研究中.结果表明,在2004-2019年间,香磨山灌区农业水价呈现12年恒定不变、突兀增长、再保持恒定的趋势,与同期的全省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总体呈稳步上升的趋势偏离严重;在前期科学定价基础上,以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变化率为依据动态调整水价,可以使香磨山灌区农业水价与全省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变化保持同步,且适当上调农业水价总体上不会增加灌区农民负担.  相似文献   

15.
当前灌区灌溉水价管理存在水价偏离供水成本、计价方式不合理、水费截留等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灌溉发展.推行终端水价改革将末级渠系的供水成本纳入灌溉供水定价体系内,实行"一价到户"的模式,不仅可以从根本上杜绝搭车收费行为,公平用水环境,还对于解决末级渠系的建、管、用的问题,促进末级渠系的节水改造等起到积极的作用,是下一步我国灌溉水价改革的主要方向.介绍了新疆在近年来推行终端水价改革的实践,并在北疆灌区推行终端供水计量到田和南疆灌区推行最终结算水价计量到组的两种终端水价模式,并提出了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水费计收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6.
构建农田水利工程良性运行机制,科学合理的水价制度是保障.水价调整既要考虑供水成本,也要考虑农民的承受能力.首先分析农业灌溉水资源价值的构成;然后按照水利部、发改委等制定的有关规定、标准,构建了区域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终端水价及核算的测算方法;最后以禹城市2011年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为例,明确了区域不同灌溉模式下合理的终端水价,分析了农民水费承受能力,为区域不同灌溉模式下的水价调整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7.
科学合理的农业水价能起到价格杠杆作用,促使农业节约用水。以济源市为例,分析区域农业用水概况、农业水价现状及其存在问题,以全成本水价理论和能值价值理论为基础估算得到区域内主要灌区的农业成本水价;以亩均产值和亩均净效益为基础测算得到农民水价承受能力为0.11元/m3;参考计算结果,明确了农业水价的调整范围,针对济源实际,提出了农业水价调整策略。为济源市农业水价调整提供了参考依据,也可供其他地区农业水价调整借鉴。  相似文献   

18.
乡镇供水合理水价的确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当前乡镇供水工程收费情况,提出乡镇供水工程应根据各自的条件及所在地的经济水平来确定合理的水价,介绍了乡镇供水制和水成本及水价标准的计算方法,阐述了在水价计算中应注意的若干问题和附加水费的概念。  相似文献   

19.
从农业供水成本调查分析水价改革的合理性和可行性赵永亮,朱司军,六振平,柳楷增(山东省莱芜市水利水产局271100)关键词供水成本;水价改革;农业水利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水是水利部门的主要产品。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深化水价制度...  相似文献   

20.
农业水价调控可将农业节水与农民的经济利益联系到一起,激发农民的节水积极性,对农业节水具有重要意义。分析德州市基于工程措施和管理模式节水基础上的"提补水价"节水模式,结果显示:傅家村作为引黄灌溉"提补水价"试点,节水可达17%。西烟台村作为井灌与引黄灌溉"提补水价"试点,节水为15.5%。水价调控达到了很好的节水效果。农业灌溉用水的水价主要受到供水成本、资源成本、农民水价承受能力、电费及国家补贴等影响。构建引黄灌区阶梯水价模型,同时对模型中的相关参数进行了探讨。以上研究将对引黄灌区农业水价节水模式的探讨提供理论和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