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热带珍稀果树蛋黄果的生物学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蛋黄果的生物学特性,并系统总结了蛋黄果繁育和栽培技术要点,包括育苗、园地选择、定植、施肥管理、保花保果、病虫害防治以及采收等方面的技术措施,指出蛋黄果具有良好发展潜力,建议大力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2.
通过春季不同时期树体回缩疏剪及不同花期喷施丁酰肼保花保果,进行蛋黄果坐果技术试验。结果表明:雨水时节进行蛋黄果树体回缩疏剪,有利于萌发健壮的春梢,促进花芽分化,形成优良的结果母枝,显著提高蛋黄果坐果率;蛋黄果花期喷施丁酰肼500倍液进行保花保果,以初花期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3.
蛋黄果各种不同类型结果母枝的开花结果特性是蛋黄果修剪、提高产量的依据和基础。本试验通过连续2年对蛋黄果(仙桃1号)不同类型结果母枝的开花坐果特性研究,总结了各种不同类型结果母枝与开花坐果的关系,提出了一套与之相适应的科学修剪方法。  相似文献   

4.
蛋黄果为多年生植物其果实富含纤维素、维生素B1782、钙、铁、磷物质以及脂肪、蛋白质等营养成分,能起到减压降脂、促进新陈代谢、排泄放射性元素、防癌、增强体质等功效。与此同时,蛋黄果还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故探讨促进蛋黄果挂果的相关技术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以蛋黄果为研究对象,通过尝试调控蛋黄果温度、湿度,观察蛋黄果挂果与温湿度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调控温湿度,可较好地促进蛋黄果挂果。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蛋黄果"仙桃1号"进行开心形和圆头形的整形修剪,总结不同树形的整形修剪技术方法和特点,并针对蛋黄果的特点选择出适合蛋黄果的整形修剪技术,为今后蛋黄果的生产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6.
桂西南地区蛋黄果种质资源的收集与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对保存的6份蛋黄果种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DLSZ0001编号的蛋黄果种质具有生长快,适应性强,病虫害少,早结早熟,丰产稳产,果大且整齐,果皮光滑亮丽,可食率高,营养成分含量适中,品质风味佳,果实耐贮藏,供果期长等优良性状,可作为蛋黄果优良品种选育材料进一步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7.
几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蛋黄果花期控梢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采取6个不同浓度处理开展蛋黄果早夏梢控梢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以0.23%丁酰肼控梢保果功效显著,高浓度的多效唑影响开花结果。综合本试验控梢、坐果率、早夏梢老熟及晚夏梢萌发来看,选用的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保果控梢功效强弱依次为丁酰肼>乙烯利>多效唑。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不同种类、不同组合开口饵料及其投喂方式对台湾泥鳅仔鱼生长性能的影响,选取5种不同的开口饵料(蛋黄、豆浆、小球藻、卤虫、配合饲料)进行单一饵料试验,结果表明,配合饲料处理和蛋黄处理的效果较好,配合饲料处理台湾泥鳅仔鱼的增重率为375.27%、存活率为81.00%,蛋黄处理台湾泥鳅仔鱼的增重率为307.53%、存活率为82.00%。在单一饵料试验的基础上,选取5种不同组合型(蛋黄+卤虫、蛋黄+卤虫+小球藻、蛋黄+配合饲料、蛋黄+配合饲料+小球藻、蛋黄+卤虫+配合饲料+小球藻)的开口饵料进行组合饵料试验,结果表明,蛋黄+配合饲料+小球藻处理的终末体质量、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存活率均达到最高水平,效果最好,增重率为597.85%,存活率为89.00%。在组合饵料投喂试验的基础上,选取最优组合(蛋黄+配合饲料+小球藻),分别每天投喂2、3、4次进行不同投喂频率试验,结果表明,投喂频率为每天3次的终末体质量、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存活率均达到最高水平,效果最好。在以上试验的基础上,选取最优组合(蛋黄+配合饲料+小球藻),按最适投喂频率每天投喂3次,调整配合饲料的投喂量进行不同投喂量试验,结果表明,每天投喂量为蛋黄60 mg+配合饲料100 mg+小球藻105个/m L处理的终末体质量、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存活率均达到最高水平,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
有机酸是决定植物果实品质及风味的重要元素,不同有机酸的组分及含量使不同物种果实风味存在明显差异。本试验以蛋黄果‘云热-205’果实为试材,利用常规的品质分析和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对云南保山市隆阳区岗党村、莫卡1号、热经所内的蛋黄果果实性状和有机酸组分及含量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显示:岗党村蛋黄果平均单果重最大,热经所蛋黄果可食率最高;有机酸含量,绿熟果的酸含量随海拔的升高而增加,同时以酒石酸(9.31~17.05 mg/g)、苹果酸(12.05~22.22 mg/g)和柠檬酸(2.18~12.62 mg/g)为主。在室温下贮藏,自绿熟至完熟时,果实总酸、酒石酸、苹果酸、柠檬酸和没食子酸含量均呈下降趋势,而富马酸则呈上升趋势。因此,蛋黄果果实品质随着海拔的升高,果实质量及总酸含量均呈升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0.
大果榉结实、种子和幼苗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大果榉结实、种子和幼苗特性,为大果榉繁育和推广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及苗木生产基础,对大果榉的结实和种子特性进行了一些基础研究。结果显示:大果榉结实大小年明显,结实率低;沙藏层积处理大大提高了大果榉种子出芽率和整齐度;大果榉幼苗的分杈不仅极普遍,而且分杈高度低,分杈开始时间早。这些结果对大果榉的种子繁育和推广利用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生产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1.
对选育出来的蛋黄果新品种‘蛋苹一号’进行了植物学性状、农艺性状以及品质性状等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蛋黄果新品种‘蛋苹一号’具有结果早、丰产、稳产特性;果形端正,为苹果型,果形指数为0.8,平均单果重322 g,可食率高,总糖含量22.91%,甜度适中,维生素C含量高达70.40%,粗脂肪6.95%,总淀粉含量1.60%,可食率71.00%。此结果对该品种的生产应用及示范推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蛋黄果(Lucuma nervosa A.DC.) 为山榄科蛋黄果属热带稀有果树,原产古巴和南美洲热带地区,20世纪30年代开始引入我国,现海南、广东、广西、云南等部分热区仅有零星种植.蛋黄果适应性强,病虫害少,具有反季节性,果形美观多样,成熟果肉橙黄色酷似蛋黄,粉质香甜,口感独特,富含多糖、维生素C、蛋白质、淀粉以及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和钙、铁、磷等微量元素,果肉除鲜食还可加工成果酱、奶油、饮料和果酒等,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1].近几年国内各热区正在把蛋黄果作为新兴的热带水果加快发展,广西区内已在龙州、防城等地布置了多点良种生产试种示范区,在蛋黄果良种示范栽培过程中,笔者初步总结出了一套节本高效优质栽培技术,为蛋黄果的规模化标准化栽培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嘉宝果(Plinia cauliflora (Mart.) Kausel)种子不同处理,不同基质进行对比试验研究,掌握了嘉宝果播种繁育技术.研究结果表明: 果实挤出果仔后清水浸泡12小时,阴干后装于布袋存放在阴凉干燥处收藏处理的种子进行播种, 与混合基质泥炭土70%+椰糠15%+珍珠岩10%+蛭石5%搭配,最终成苗率为最高,达88%。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添加鸡蛋蛋黄对面条品质的影响.[方法]在面条配方中添加不同比例的鸡蛋蛋黄,考察其添加量对面条弯曲断条率、熟断条率、干物质失落率、蒸煮吸水率、面汤浊度及面条感官品质的影响.[结果]试验表明,鸡蛋蛋黄可以显著提高面条品质,面条的配方为:面粉96%、鸡蛋蛋黄2%、食盐2%,在此条件下,产品弯曲断条率为0,熟断条率为0,干物质失落率为5.7%,蒸煮吸水率为199.0%,面汤浊度为0.072,感官评价为93.4分.[结论]面条加工过程中添加适当比例的鸡蛋蛋黄可有效增加面条中营养物质的含量,同时可有效提高面条的品质.  相似文献   

15.
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蛋黄果中水溶性多糖的含量.结果表明:蛋黄果水溶性多糖含量较高,且在5~95μg/mL的范围内,样品的浓度与吸光度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y=0.009X-0.0078(r=0.999 3),加标回收率101.8%(n=5,相对标准偏差=1.59%),蛋黄果水溶性多糖的平均含量为8.66%.  相似文献   

16.
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超声波提取蛋黄果果肉色素的工艺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影响超声波提取的主要因素为超声波提取温度,其次是提取时间,再次是提取功率.最优工艺为:提取剂为无水乙醇,浸提温度40℃,浸提时间20 min,超声波功率200 W.超声波辅助提取蛋黄果色素的效率明显高于常规提取法.  相似文献   

17.
研究不同温度和乙烯利浓度对蛋黄果催熟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温度和乙烯利浓度都可以缩短蛋黄果后熟期。八成熟、九成熟蛋黄果,提高温度到30℃,可提前11d成熟;提高乙烯利浓度到1000mg/L,可提前8d成熟。  相似文献   

18.
介绍蛋黄果(Lucuma nervosa A.DC)在我国的栽培和研究状况,指出蛋黄果有良好的发展潜力和具有一定的市场前景,是一种值得开发的水果,建议大力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9.
采用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对蛋黄果中14种微量元素(钾、钠、钙、镁、磷、铜、铁、锰、锌、钼、镍、铅、镉、铬)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蛋黄果含有钾、钠、钙、镬、磷、铁、锰、锌等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尤其钾、钠、钙、镁、磷等含量很高,而对人体有害的重金属元素铅、镉、铬含量则较低,为进一步研究和综合利用蛋黄果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风箱果的花部综合特征及繁育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风箱果属濒危灌木且分布范围狭窄,自然条件下有性更新能力差,局部种群有消失的趋势。通过野外观察和人工授粉试验对风箱果的传粉生物学特征和繁育系统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单花花期(5.1±0.23)d,花序花期(8.4±0.98)d。单花花期依其形态和散粉时间可以分为5个时期,即初花期、散粉前期、散粉初期、散粉盛期、散粉末期。通过花粉/胚珠测定,结合人工授粉和套袋试验可以确定风箱果的繁育系统属于专性异交、自交不亲和、传粉过程需要传粉者。自然状态下风箱果的结实率(23.02±6.08)%和结籽率(9.86±2.86)%均较低,这与当前片断化生境中传粉昆虫种类和数量少、效率低下等有关,说明生境片断化影响风箱果植株的早期生殖成功。异株异花授粉可显著提高结实率及结籽率,分别可达(60.17±4.67)% 和(49.61±4.0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