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徐长源 《河北农机》2022,(6):121-123
目前,人民群众对水产品的需求量呈现出逐渐增长的态势,极大程度上带动了水产养殖行业的发展.与此同时,人民群众对水产品养殖环境和质量的关注度更高.因此,水产养殖中加强了对生态养殖技术的应用.传统的水产养殖方式主要在人工方式引导下对池塘或是养殖区域投放饲料,在抗生素和高蛋白物质作用下,不仅养殖资金成本较大,还会造成严重的环境...  相似文献   

2.
我国淡水水面居世界之首,达3亿多亩,发展淡水养殖具有十分优越的条件。广东省水产养殖的面积达到了400万亩,而且近年来一直呈快速增长的趋势。传统的水产养殖技术受客观条件的限制,水产品单位面积的产量长期得不到提高。要大幅度提高水产品的产量,提高水塘单位面积上的养殖密度是主要方法。但是,水中的含氧量是有一定限度的。据推算,在一般情况下,水中的含氧量仅仅是空气中含氧量的1/34。池塘中,除鱼虾耗氧外,浮游动物、底栖动物、浮游植物(夜间)、微生物、底泥及有机物分解等都需要耗氧,从而使池塘溶氧量不断下降。当水中的含氧量不足时,水…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江苏省水产养殖面积不断增加。据统计,2010年全省水产养殖总面积已达1120万亩。随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广大农民群众对农业生产机械化需求越来越迫切。在水产养殖方面,渔业生产机械也逐渐被越来越多的水产养殖户所采用。随着全省水产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传统的机械  相似文献   

4.
工厂化水产养殖智能监控系统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一种工厂化水产养殖中具有可溯源功能的智能监控系统.系统利用PROFIBUS-DP总线和工业以太网技术实现了数据的传输与共享,利用模糊控制与神经网络相结合的算法实现了对数据的处理分析,并得到控制信号,进行闭环控制,利用无线射频识别技术( RFID)实现了水产品质量的可溯源功能.结果表明,养殖环境各关键环境因子均满足控制精度,水产品的可溯源信息写入与读出均完整有效,完全达到了设计要求,能够满足工厂化水产养殖智能化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西藏林芝市场供应的水产品绝大部分由内地通过陆路或空运方式供应,水产设施养殖方面在西藏林芝市尚存空白。在西藏林芝市开展高原渔业集装箱设施养殖试验,通过大力发展集装箱养殖,探索在高原地区发展渔业养殖的新思路、新方法,保障当地水产品供给,可逐步改变水产品基本靠外运和天然捕捞为主的现状。试验结果表明,以集装箱养殖模式养殖罗非鱼、生鱼、宝石鲈、草鱼,平均成活率≥94%,增重率在1.6~5.3 g/d之间,每年的可预期利润达8万元以上。集装箱养殖系统养殖过程无环境污染,产品健康优质、丰富多样,该试验对高原水产养殖模式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实现了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6.
<正>为进一步谋划好淮安市“十四五”特色农机化工作,淮安市农业农村局对水产养殖机械化开展“分区域、分产业、分品种、分环节”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效。一、发展现状淮安的水产养殖主要品种有四大家鱼、小龙虾、螃蟹、对虾等,近年来淮安市着力推进高标准、宜机化池塘改造,加大渔业新品种、新装备、新技术、新模式推广。2021年,全市水产养殖面积165万亩,其中以虾蟹为主的特种绿色水产养殖面积达49万亩。水产品总产量29.4万吨,排名全省第一。  相似文献   

7.
正当前,随着人口数量的不断增长,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水产品的消费量也持续增加,水产品养殖前景良好。据统计,2013年天津市水产养殖面积为62万亩,全年水产品总产量预计将达到37.5万吨。为让市民吃上"放心鱼",相关部门正加快实施现代渔业提升工程。一、天津市水产养殖应用机械化现状随着天津市水产养殖池塘逐步老化、病害多发、效益下降,如何提高养殖产品的品质、增加养殖户的经济收入,实现高效、生态、  相似文献   

8.
我国设施园艺装备发展现状和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施农业含设施园艺(种植)、设施养殖、设施水产三个领域,但地方农机管理部门习惯把设施园艺称为设施农业。一、我国设施园艺装备发展特点1.设施规模大全国大中拱棚以上的设施面积达370万公顷(5550万亩),占世界设施园艺面积的80%。  相似文献   

9.
该文通过对我国目前渔药生产、经营和使用情况的分析,指出了水产养殖用药中存在的问题,总结了水产技术推广体系开展水产养殖规范用药指导工作总体开展情况和主要工作成效,提出了加强养殖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和有效控制药物残留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潮安县韩东水产苗种繁育场是农业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其水产品甲鱼、脆肉鲩、团头鲂被农业部审定为无公害产品。介绍了粤东甲鱼高效养殖管理技术要点,可供同行借鉴。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省渔业取得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已成为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农民致富的重要途径。2007年,全省水产养殖面积1037,29万亩,水产品总产量达到408.99万吨,养捕业产值579亿元,渔业经济总量922亿元。全省渔民人均收入超过8100元,比2002年增加2000多元。今年以来,全省放养总面积达1020万亩,其中内陆放养面积815万亩,海水放养面积205万亩。  相似文献   

12.
增氧机械设备是水产养殖中的常用设备,对于提高产量和增加效益有着较为明显的作用。震泽镇是苏州市吴江区水产养殖重镇,在苏南地区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全镇现有水产养殖面积1.65万亩,主要涉及常规鱼、虾蟹、龟鳖等养殖种类,其中需增氧的面积为4270亩,包括内塘鱼池面积3520亩,虾面积750亩。  相似文献   

13.
水产养殖大数据技术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水产养殖对象特殊、环境复杂、影响因素众多,精准地监测、检测和优化控制极其困难。大数据技术结合数学模型,把水产养殖产生的大量数据加以处理和分析,并将有用的结果以直观的形式呈现给生产者与决策者,是解决上述难题的根本途径。本文主要对水产养殖大数据技术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入剖析,提出了水产养殖业大数据技术的总体架构;分析了水产养殖大数据的来源和获取手段,重点总结了几种水产养殖大数据分析技术的研究进展和现有水产养殖大数据平台及其提供的应用服务;最后针对水产养殖与大数据技术结合过程所面临的困难与挑战,从实现全面感知、全产业链数据智能分析与自动决策、水产养殖大数据标准体系建设等方面提出水产养殖大数据技术的发展方向。数据是根本,分析是核心,利用大数据技术提高水产养殖综合生产力和效益是最终目的,应深度挖掘现实需求,整合水产养殖全产业链数据,加强基础理论和核心关键技术研究,从而推进大数据技术与水产养殖产业的深度融合,支撑我国水产养殖业彻底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4.
基于物联网的水产养殖智能化监控系统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颜波  石平 《农业机械学报》2014,45(1):259-265
针对目前我国水产养殖规模越来越大,种类越来越丰富,传统养殖方式已不能满足要求的现状,将RFID与无线传感网络技术相结合应用到水产养殖领域,提出了基于RFID与无线传感网络的水产品智能化养殖监控系统的架构及应用实施方案。根据水产品养殖基本流程,对水产品养殖环节的生长环境进行分析,总结影响水产品生长的环境因素并确定出进行水产品高密度养殖的最佳环境,从而实现环境资源的充分利用。通过现场试验,验证了该系统的数据检测与传输误差、闭环控制精度、反应速度等性能均达到了实际项目的需要,试验结果表明温度误差在±0.5℃范围内,溶氧量误差在±0.3 mg/L范围内,pH值误差在±0.3范围内,系统传输数据的正确率在98%以上。  相似文献   

15.
<正>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营养与安全意识的加强,人们对水产养殖产品的需求日益增加,水产品的安全性越来越得到人们的关心和重视。但是由于水产养殖自身的生态结构和传统养殖方式的缺陷,使得大部分养殖存在着许多问题:如养殖效益下降,水产品质量降低,水体自身污染,主要养殖品种病情严重等等。由于各级诊疗单位技术水平参差不齐,有经验的专家学者匮乏,无法在第一时间为所有基层诊疗单位和广大养殖户提供技术服务,因而在生产上造成的经济损  相似文献   

16.
益生菌在水产养殖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人们生活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同时对食品的安全质量要求和需求也在不断提高和增长,特别是对水产品的购买需求呈现出迅猛发展的态势,在一定程度上也使得水产养殖的规模在扩大。采用益生菌养殖这种科学的养殖模式在现代水产品生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具有实践的意义和推广的价值。文章主要围绕益生菌的价值作用和菌种类型展开分析和论述,为水产养殖提供科学的益生菌养殖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珠海市处于珠江三角洲水网地区,区内沟河纵横,适合发展水产养殖业。经过这几年的产业结构调整,全市的水产养殖业已发展到2.13万hm2(32万亩)。在水产养殖生产过程中,珠海的养殖农民广泛使用叶轮式、水车式和潜水式增氧机,这些增氧设备对水产养殖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大作用。2002年,珠海市农机服务管理所经过反复对比试验,决定推广网管式增氧装置,短短2个月,要求使用该装置的农民已超过250个,大大超出原推广计划,斗门区农业局为此打报告,要求市农业局增加推广指标。据省农机推广站测定和农民使用反映,网管式增氧装置增氧效果好、节电显著。  相似文献   

18.
新型水产养殖机械-耕水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自引入高密度集约化水产养殖及相应的机械增氧技术以来,养殖产量已占世界水产养殖总量的70%,水产品出口已居我国农产品出口的首位。但驱动产量增长的高密度养殖所产生的高浓度有机污染,早已超出产地水流域的环境承载能力。20余年来的污染总量积累,不仅已严重制约着我国水产业自身的发展,且环境代价,水生态、水资源的破坏,食品安全等问题,已到了刻不容缓要解决的地步。养殖污染就近排放导致面源污染加剧,仅产地水流域交叉感染诱发的水产病害风险,已使养殖业每年遭受近百亿元的损失;水体污染导致抗菌类药物的被动使用,危及食品安全且严重影响着我国水产品出口竞争力;机械增氧的高能耗支出,药物投放及清塘费用的增加,水产品质量低、价格低等因素,导致水产养殖业比较效益下降,农民增收缓慢等不一而足。  相似文献   

19.
<正>2022年,水产养殖产量持续快速增长。联合国粮农组织发布的《2022世界渔业和生产养殖状况》报告显示:2020年,渔业和水产养殖总产量创历史新高,达2.14亿吨;全球水产养殖产量创历史新高,达到1.226亿吨,捕捞渔业产量持续下降,同比下降4.4%,水产养殖业的持续增长(亚洲占总产量的91.6%),弥补了捕捞渔业产量的下降,但增长率有所放缓。《2022年中国渔业统计年鉴》显示:2021年全国水产品总产量6690.29万吨,同比增长2.16%。其中,养殖产量5394.41万吨,同比增长3.26%,  相似文献   

20.
耕水机试验示范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保护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推进水产健康养殖,2009年,辽宁省农机推广站开始实施耕水机试验示范项目。耕水机养殖示范基地设在凌海市达莲海珍品养殖有限公司养殖基地和大有农场2个示范点,共安装珠海风光耕水环保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60瓦耕水机11台,主要开展水产养殖水体净化处理新技术新装备试验示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