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王振河  王澄澈 《食用菌》2000,22(4):17-18
改善传统的平菇菌种生产工艺,可以明显提高菌种生产质量,缩短菌种培育时间,降低生产成本。现将十几年来从大量生产实践中获得的经验总结如下,供生产者参考。1一级菌种生产工艺的改进1.1采用改良PDA培养基 平菇为木腐菌,阔叶树木屑浸出液中的某些成分能明显地促进平菇菌丝的生长,所以在制备PDA培养基时,添加5%的阔叶树木屑,可使菌丝洁白、浓密、粗壮。用这种改良PDA培养基培养的菌种抗老化能力较强。1.2增加斜面长度 标准的PDA培养基斜面长度一般不超过试管总长的1/2,但在实际生产中,可以适当增加斜面的…  相似文献   

2.
葡萄枝栽培香菇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红伟 《食用菌》2001,23(1):16-16
我区是我国最大葡萄种植基地,每年都有大量的葡萄枝被废弃。为了变废为宝,我们开展了用葡萄枝栽香菇试验,筛选出了以葡萄枝为主料的配方,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供试菌株 香菇Cr-02,由哈密地区天山菌业研究所提供。母种培养基为PDA;原种和栽培种培养基均为棉子壳40%,杂木屑40%,皮16%,糖1%,石膏1%,玉米粉2%。1.2 培养料配方 葡萄枝茎采伐后用本片粉碎机加工成颗粒状的木屑,即可用于香菇栽培。配方为:A葡萄枝40%,棉子壳40%,皮15%,玉米粉2%,石…  相似文献   

3.
富硒平菇菌种的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9种平菇菌种培养因子和加硒培养的研究,结果表明:9种不同的平菇菌种在含硒量为6mg/L的PDA中均能正常生长,平菇菌种P13生长速度和状况最好。正交试验结果表明,菌种P13在pH值为7、硒浓度为7,5mg/L、PDA液体培养基中菌丝富硒量达371,1μg/g。  相似文献   

4.
平菇生料栽培习惯接种量为10%~15%,很少超过20%。本项试验旨在通过超常量接种,以揭示发挥群体优势对于改善菌丝生育状况和提高抗杂菌能力的作用,为进一步提高生料栽培技术水平提供依据。结果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菌种平菇(西德32)栽培种,本所生...  相似文献   

5.
陈颖 《食用菌》2023,(2):45-46
为探索平菇菌种的快速制种技术,试验以纯棉籽壳为培养基,高压聚丙烯折角袋装料,家用高压锅灭菌后,接入平菇组织培养出首代母种,然后扩繁出生产种(菌种1)、菌种2、菌种3;之后再将三类扩繁种接种出菇包进行出菇试验。试验结果,母种培养基灭菌30 min后接入平菇组织,萌发后菌丝生长浓白,达到灭菌要求;接种菌种1的出菇包发菌最快,产量及生物转化率最高。  相似文献   

6.
平菇菌种提纯复壮的简易方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前,作为非科研单位在没有特殊的保藏菌种设备,对菌种的保藏是比较困难的,即使使用普通的冰箱冷藏菌种或转管冷藏,也不过只能使菌种延长半年至一年,随后菌种的种性开始退化,影响产量和质量。对菌种的提纯复壮,以平菇为例,采取多孢集团分离方法进行提纯复壮,收到良好效果。其方法如下: 分离菌种的培养基可采取普通型的木屑麦皮培养基:杂木屑80%,麦皮20%,红糖1%,石膏粉1%。用菌种瓶装料,装料厚度2~3cm,把料压实、压平,洗去瓶内外壁附着的屑尘,塞上棉塞,常规高压或常压灭菌,冷却备用。  相似文献   

7.
在棉籽壳培养基中辅加10%麦麸或0.4l%尿素均能促进平菇苗丝生长和呼吸消耗,提高于实体生长阶段CMC酶、HC酶活性和绝对生物学效率,而在棉籽壳培养基中辅加微量的维生素B_1,对平菇生长无促进作用。这表明:氮素对平菇的生长有重要影响,棉籽壳培养基中的麦麸对平菇生长的促进作用与麦麸中的氮素有关,而与麦麸中的维生素B_1无关。  相似文献   

8.
栎叶,废弃茶叶栽培灵芝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闫茂华 《食用菌》2000,(2):23-23
笔者在野外考察时发现,野生灵芝易生长在壳斗科植物(如栎属)的丛林中。秋天丛林中落下厚厚的栎叶,是栽培灵芝的材料。再者,我国是茶叶故乡,每天有大量饮茶过后的废弃茶叶也可用来作栽培灵芝的材料。现将这方面的试验总结如下:1材料和方法1.1供试菌种韩芝(山东省金乡县真菌所)。1.2试验配方母种培养基为PDA。原种培养基:麦粒97%,石膏粉1.5%,蔗糖1%,碳酸钙0.5%。栽培培养基:①废茶叶50%,棉子壳30%,玉米粉15%,石膏2%,蔗糖2%,磷肥1%。料水比1:6.6。pH值自然。②栎叶50%,棉…  相似文献   

9.
查尔琦 《食用菌》1994,16(2):30-30
阳畦栽培平菇,畦四周产量较高,而在南方普遍都在畦中间留丰产埂。为了探讨平菇高产栽培措施,我站从1991年起对平菇进行覆土栽培试验,有效地解决了平菇栽培中畦间、四周与中间的产量差异问题。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一)供试材料 菌种:糙皮侧耳,引自市农科所。母种培养基为PDA,原种、栽培种均以棉子壳为主料做培养基。②培养料配方(重量比):棉子壳95%,玉米  相似文献   

10.
制备平菇母种,一般都采用马铃薯蔗糖琼脂培养基(简称PDA 培养基),其中琼脂是作凝固剂,但目前市场上琼脂紧缺,价格也较昂贵,一些食用菌生产户为了购买琼脂往往四处奔波,不仅浪费时间,而且也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针对这一实际问题,我们进行了马铃薯块直接制备平菇母种的试验。结果表明,用马铃薯块作培养基制备平菇母种比用PDA 培养基方法简便,且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现将试验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一)供试材料菌种为佛罗里达平菇,由河北省微生物研究所引入母种,扩管后供试。选用无病虫害、未发芽的大块马铃薯,洗  相似文献   

11.
常规食用菌一级菌种培养,均采用PDA培养基。我们尝试用成熟桑椹作培养基原料培养食用菌菌种,获得满意结果。 1 培养基制作 5月桑椹成熟季节采集呈黑紫色桑椹。配方:新鲜桑椹200g,琼脂18~20g,水1000mL。将桑椹加水煮沸5分钟,用双层纱布过滤挤压,滤液中加入(?)后再加热,待琼脂熔化后定容,分装灭菌。 2 接种培养 试验用菌种为平菇、金针菇、蘑菇、香菇四类共9种,接种至桑椹培养基中在25℃下培养。 3 培养结果 所有平菇和蘑菇培养1周菌丝长满培养基表面,尤其是平菇杂17气生菌丝相当旺盛。香菇、白金针菇培养10天后亦长满培养基表面,比用PDA生长迅速。在仅用桑椹单一营养基质时,以上几种食用菌均表现出生长旺势。因此,我们认为桑椹是一种良好的食用菌培养基。在试验中,接种的45管斜面中无一污染。之后又接种10管平菇杂17,在未加棉塞的情况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来,我省菇农纷纷反映平菇因菌种退化而直接影响到经济收入.多数人认为,这与菌种厂多次进行母种转接有关.为此,我们对几个生产上常用的平菇菌种,进行了转管次数与产量的相关性对比试验,现将结果报道如下:(一)供试菌种①佛罗里达,引自上海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经多孢分离,做出菇试验后备用,简称佛多.②佛罗里达,引种单位同上,经单孢分离,做出菇试验,选较好单株备用,简称佛单.③濉平,引自安徽省生物研究所.④低温凤尾菇,引自北京农业大学.(二)培养条件将供试材料全部用PDA培养基转接,培养温度为22~25℃.每次转管8~10天长满  相似文献   

13.
我室从1979年底起采用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选育的5.39号美味测耳菌种,进行了平菇液体菌种及其栽培研究,经两年多反复试验,初步摸索了液体菌种制作方法及相应的技术。一、培养基的配方我室选用土豆汁、玉米粉两种培养基,分别进行不同配方试验,摇瓶装量为100ml,pH6,经15磅灭菌30分钟,摇床转速145转/  相似文献   

14.
刘贵巧 《食用菌》2003,25(4):16-16
食用菌液体菌种有发菌周期短、发菌整齐的优点 ,因而在食用菌的种植过程中 ,应用越来越广泛 ,但液体菌种都有一定的保存期 ,超过保存期 ,菌种的生活力下降 ,菌种萌发慢 ,菌袋易污染。本试验以平菇、香菇为例 ,揭示了液体菌种做原种 ,在不同保存温度下的保存期。1 材料和方法1 .1 试验材料 ①菌株 :平菇 (西德 89) ,香菇 (L36) ,为本试验室保存的菌种。②培养基 :试管斜面培养基 :马铃薯 2 0 0 g,葡萄糖 2 0 g ,琼脂 2 0g ,水 1 ,0 0 0mL。pH自然 ;液体菌种培养基 :马铃薯 2 0 0g ,磷酸氢二钾 1 g ,硫酸镁 1 .5g ,水 1 ,0 0 0mL ;栽培种…  相似文献   

15.
我们于1980年将造纸厂下脚废料晒干,配上其他原料,试制蘑菇、香菇、平菇、草菇等菌种,菌丝生长正常,通过栽培试验,出菇正常。制蘑菇菌种的培养基为下脚料78%,干猪牛粪(碎粉)20%,石膏粉2%,含水量60%,pH9。制香菇菌种的培养基为下脚料50%,锯木屑28%,米糠20%,石膏粉1%,白糖1%,含水量62%,自然pH。制平菇菌种为下脚料78%,麦麸20%,石膏粉1%,过磷酸钙1%,含水量62%,自然pH。制草菇菌种为下脚  相似文献   

16.
平菇栽培比较粗放、简单,但要能获得高产稳产并非容易.现将我们在实践中摸索出的三项增产措施介绍如下:(一)把好菌种关选择好菌种是平菇高产的决定性因素.①应选适应性广、抗杂菌力强的菌株,如平菇HP-1、佛罗里达平菇、美味侧耳等.为防止菌种退化,在制种中不能无限制转管,应多采用有性繁殖和更换母种培养基配方.②选用适龄菌种,发菌温度在24~28℃下,750毫升广口瓶装菌种菌龄在25~30天;33×17厘米袋装菌种菌龄在30~40天为宜.发菌期间应避免堆积高温促发(30℃以上)和解口通风等助长,菌种若有干散和隐杂现象,则不宜采用.  相似文献   

17.
黑木耳栽培普遍采用在段木上用锯木屑菌种接种法。这种接种方法工艺繁锁,费时费工,工效低,产量也不高,为改进这种局面,攻克难题,我们用木粒菌种取代了锯木屑菌种,并收到了较好的效益。现将栽培种的改进方法介绍如下。1 栽培种(木粒菌种)制作工序(1)母种培养:采用PDA培养,按常规法配制、灭菌、接种培养即可。(2)原种培养:用麦粒或锯木屑培养基按常规方法培养,用棉籽壳培养基也可以。(3)栽培种培养:为了淘汰锯木屑培养基,我们改用木粒菌种为栽培种。其具体作法是采用实验室现有的种木机制作(规格直径为1-3±…  相似文献   

18.
菌种保藏新法——致密培养基保藏菌种初探笔者在1989年~1994年承担了以食用菌的制种、栽培为项目的校办产业项目,发现以“致密培养基”制成的平菇、凤尾菇菌种在常温下保存两年多仍保持原菌种特性,仍能形成子实体。致密培养基保藏法比其他保藏法简便易行。1材...  相似文献   

19.
目前,稻草栽培平菇一般采用长段或整草进行床畦栽培,费工费时、占地面积大。为了寻找新的栽培方式,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我们进行了稻草粉袋栽平菇与废料利用试验。现将方法与结果简介如下:一、材料与方法(一)供试菌种菌种为佛罗里达平菇,引自河南农大微生物室。母种用PDA 培养基,原种为玉米粒培养基,栽培种为棉子壳培养基。  相似文献   

20.
实践证明,一个优良的菌种,长时间地使用某一种母种培养基继代(转管),很容易引起菌种的衰老,以至“退化”。若经常更换母种培养基成份,则能起延缓菌种衰老和防止菌种退化的作用。为了选择供经常更换使用的母种培养基配方,我们选配了9种母种培养基配方,对9个生产推广的食用菌菌种进行了优选试验(斜面培养)。试验表明,母种培养基Ⅰ和Ⅵ,对供试菌种中的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