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进行了一项为期12 周的养殖实验, 用于研究给斑点叉尾鮰投喂含7.6% 的鱼粉并添加0,1.5,3 或6% 的鱼油饵料时,斑点叉尾鮰生长和组成成分的变化。当油鲱鱼油添加量达3% 时, 鱼的增重明显增加; 当鱼的饵料含有6% 鱼油时, 鱼的增重下降。随着油鲱鱼油含量的增加,鱼的总干物质重量和脂肪增加,蛋白质量下降。饵料的变化对灰分没有影响。从全身组织极性脂质的脂肪酸成分看,基于20∶3n - 9 和22∶6n~3 脂肪酸的比率, 添加1.5% 的油鲕鱼油足以满足斑点叉尾鮰鱼苗对必需脂肪酸的需要。从研究结果看,没有鱼油含有鱼粉的饵料不能满足斑点叉尾鮰鱼苗对n - 3 必需脂肪酸的需要,饵料中必须有含n - 3 脂肪酸的物质以满足对必需脂肪酸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任维美 《饲料工业》1999,20(12):42-45
为降低斑点叉尾Hui饲料成本,使用植物蛋白代替鱼粉进行了168天的养殖试验。投喂颗粒饲料分别含蛋白质26%、28%和32%,其中鱼粉等动物蛋白含量分别为0%、2%、4%、6%。全植物饲料中棉籽中40%、豆饼占20%,并添加适量赖氨酸,连续养殖二年半。结果表明投喂不同饲料的斑点叉尾Hui的增重、产量、饲料转换率和成少封闭我无显著差异。投喂全植物饲料的商品鱼脂肪含量低、耐贮存,且饲料成本降低了15%。  相似文献   

3.
不同胆碱水平对斑点叉尾触幼鱼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酪蛋白为蛋白源,鱼油和花生油(1:1)为脂肪源,糊精做糖源,统糠做填充物,仪一淀粉为粘合剂。氯化胆碱为胆碱源,加入适量的鱼用维生素和微量矿物质,配制成胆碱含量分别为0.00%、0.20%、0.40%和0.60%的4种饲料,饲喂平均体重6.86±0.11g的斑点叉尾鲴幼鱼。经49d的试验,结果表明,胆碱对斑点叉尾鲴幼鱼生产性能有显著的影响。其中以饲料的胆碱含量为0.20%时饲养效果最好,斑点叉尾鲴幼鱼的增重率和生长比率最高,饵料系数最低。  相似文献   

4.
不同脂肪源对幼蟹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采用不同的脂肪源对幼蟹的增重率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在纯品饲料中添加7%的鱼油,幼蟹获得极大的增重率,达21.87%。在同样比例下,花生油对幼蟹的增重率为7.39%,而豆油和小麻油(香油)对幼蟹的增重率效果不明显。其原因是这几种油中的脂肪酸组成差别很大,含量相差甚远,鱼油中含有丰富的20:5ω3和22:6ω3,特别是22:6ω3含量很高,可以促进幼蟹的生长。其他几种油中的必需脂肪酸(20:5ω3和22:6ω3)甚微或不存在,对幼蟹生长不利  相似文献   

5.
中华乌塘鳢幼鱼全价配合饲料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45 日龄( 长约2 .2cm) 中华乌塘鳢人工繁育幼苗的2 个月对比养殖试验, 结果显示, 以进口白鱼粉为主要成分, 添加适当的诱食剂配制成的人工配合饵料组中华乌塘鳢幼鱼增重和成活率高于鲜饵料( 鲜小杂鱼) 组( 即对照组) 的水平。其中增重最快的人工配合饵料组( Ⅰ组) 试验结束时尾均重达3 .047g , 成活率达84 .6 % , 而对照组( Ⅲ组) 的尾均重1 .226g , 成活率62.0 % 。当配方中的白鱼粉全部被国产红鱼粉取代时,饲养效果差,添加大豆磷脂或鱼用复合酶并不能改善饲养效果。  相似文献   

6.
本文讨论了在对虾饲料中添加花生油、豆油、菜子油、鱼油对中国对虾的生长和增重的影响。以0、1、2%作为各种油的添加水平添加于饲料中,30天的饲喂试验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饲料中添加1%花生油和2%鱼油,对虾的增长率和增重率较高。添加菜籽油和豆油均影响对虾增长率和增重率下降,以不添加这两种油为好。  相似文献   

7.
专利植物提取物对斑点叉尾鮰生长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以平均体质量约27g的斑点叉尾鮰为试验鱼,1200尾试验鱼,分为5个组,每组8个重复,每重复30尾鱼,分别在饲料中加入0、250、500、750和1000mg/kg的专利植物提取物,正式试验为60d。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专利植物提取物可显著提高鱼的增重率和蛋白质利用效率,降低饵料系数。与对照组相比,专利植物提取物添加组的鱼增重率提高7.1%~20.77%,蛋白质效率提高5.56%~13.89%,饵料系数降低5.56%~12.97%。添加750~1000mg/kg专利植物提取物,可显著提高鱼体肥满度(8.46%~9.23%),内脏与体质量比及肝胰与体质量比与对照组相比,显著下降。同时,检测到前中肠脂肪酶和蛋白酶活性显著增强。对鱼肌肉营养成分提示,专利植物提取物可显著提高鱼体的干物质比例,其中对蛋白质的沉积增加显著,比对照组提高3.02%。  相似文献   

8.
为降低斑点叉尾鱼回饲料成本,使用植物蛋白代替鱼粉进行了158d 的养殖试验。投喂颗粒饲料分别含蛋白质26% 、28% 和32% ,其中鱼粉等动物蛋白含量分别为0% 、2 % 、4% 、6 % 。全植物饲料中棉籽饼占40 % 、豆饼占20 % ,并添加适量赖氨酸,连续养殖二年半。结果表明:投喂不同饲料的斑点叉尾鱼回的增重、产量、饲料转换率和成活率等均无显著差异。投喂全植物饲料的商品鱼脂肪含量低、耐贮存,且饲料成本降低了15 % 。  相似文献   

9.
陈磊  王忠山 《养猪》1998,(4):15-15
仔猪出生12小时内经口灌服仔猪保命油4ml/头,24小时重复喂一次4ml/头,经35日龄称重,试验组较对照组增重增加1.31千克(P<0.01),提高19.29%,仔猪腹泻明显减轻,死亡率较对照组降低3.6%,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0.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蛋白水平和膨化菜籽添加量对斑点叉尾生长性能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取600尾平均体质量为(42.56±0.13)g的健康斑点叉尾,随机分为10组,每组3个重复,每重复20尾。试验配合饲料以鱼粉、豆粕、菜粕和棉粕为蛋白源,设28%、32%和36%3个水平,以膨化菜籽为脂肪源,设7%、11%和15%3个添加量。结果表明:膨化菜籽组与对照组相比,当蛋白水平为28%、膨化菜籽添加量为7%时,对斑点叉尾促生长效果最好,日均增质量、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最大,饵料系数最低(P0.05);膨化菜籽组与对照组相比,对斑点叉尾脏体指数、肝指数、胆指数、脾指数和腹脂指数及斑点叉尾血清中总蛋白(CP)、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CHO)、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和尿素氮(BUN)等生化指标均没有显著性影响(P0.05)。  相似文献   

11.
试验以平均体质量约27 g的斑点叉尾(鱼回)为试验鱼,1 200尾试验鱼,分为5个组,每组8个重复,每重复30尾鱼,分别在饲料中加入0.250、500、750和1 000 mg/kg的专利植物提取物,正式试验为60 d.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专利植物提取物可显著提高鱼的增重率和蛋白质利用效率,降低饵料系数.与对照组相比,专利植物提取物添加组的鱼增重率提高7.1%~20.77%,蛋白质效率提高5.56%~13.89%,饵料系数降低5.56%~12.97%.添加750~1 000 mg/kg专利植物提取物,可显著提高鱼体肥满度(8.46%~9.23%),内脏与体质量比及肝胰与体质量比与对照组相比,显著下降.同时,检测到前中肠脂肪酶和蛋白酶活性显著增强.对鱼肌肉营养成分提示,专利植物提取物可显著提高鱼体的干物质比例,其中对蛋白质的沉积增加显著,比对照组提高3.02%.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平均体重10.5g左右的斑点叉尾鮰为试验鱼,分别在饲料中加入0、250、500、750和1000mg/kg的中草药发酵提取物,养殖试验为8周。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提取物后,可以显著提高鱼的增重率、蛋白质利用效率和降低饲料系数(P0.05);与对照组相比,提取物添加500~1000g/kg的鱼增重率提高11.39%~26.90%,蛋白质效率提高7.10%~14.75%,饲料系数降低7.98%~17.79%(P0.05);添加750~1000g/kg提取物可显著提高鱼体肥满度达6.06%~12.12%(P0.05),内脏与体重比及肝胰脏与体重比较对照组则显著下降(P0.05);同时,检测到前中肠脂肪酶和蛋白酶活性显著增强(P0.05)。综上可知,在斑点叉尾鮰饲料中添加500~1000mg/kg的中草药发酵提取物,可以较好地促进斑点叉尾鮰生长,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鱼品质。  相似文献   

13.
以酪蛋白为蛋白源,鱼油和花生油(1∶1)为脂肪源,糊精做糖源,统糠做填充物,α-淀粉为粘合剂,氯化胆碱为胆碱源,加入适量的鱼用维生素和微量矿物质,配制成胆碱含量分别为0.00%、0.20%、0.40%和0.60%的4种饲料,饲喂平均体重6.86±0.11g的斑点叉尾鮰幼鱼。经49d的试验,结果表明,胆碱对斑点叉尾鮰幼鱼生产性能有显著的影响。其中以饲料的胆碱含量为0.20%时饲养效果最好,斑点叉尾鮰幼鱼的增重率和生长比率最高,饵料系数最低。  相似文献   

14.
银大麻哈鱼饲料中的精氨酸需要量对银大麻哈鱼投喂6种试验饲料,饲料中的精氨酸含量分别为3.5%和8.5%。日投饵量约为鱼体重的3.5%,试验鱼平均体重1.6克,养殖水温15C,8周试验发现各组鱼的增重、摄食及成活率无显著差异,投喂试验饲料的鱼增重360...  相似文献   

15.
斑点叉尾生长需要的钙源为配制全价配合饲料,美国德克萨斯大学的研究人员对饲料中的钙源和不同含量对斑点叉尾(1.7g)生长的影响进行了研究。试验饲料中分别添加0.5%-2.0%的CaCO_3、2.0%的CaCl,·2H_2O、2.0%的CaHPO_4·2?..  相似文献   

16.
裸藻属含优蛋白质和多种维生素,在培育鱼苗时能有效地促进生长发育。为此,研究人员为提高肉鸡的生长发育和成活率,在饵料中添加了裸藻属,屠宰后测定肉品质时发现,鸡肉也含有秋刀鱼等鱼具有的氨基乙黄酸,营养价值提高了。试验是在210只生长鸡中进行的,饵料中混合了干燥后的裸藻属,与不添加区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添加05 %的裸藻属,每100 g鸡肉含氨基乙黄酸143 mg,比对照高3倍,与秋刀鱼等鱼的含量相等,高于飞鱼、竹荚鱼、干虾、蚬属贝等鱼虾类;鱼油的主要成分是DHA,当在饵料中添加鱼油和裸藻属2 %时,每100 g鸡肉含DHA…  相似文献   

17.
试验目的旨在研究植酸酶替代磷酸二氢钙对斑点叉尾鮰生长性能的影响,确定植酸酶在斑点叉尾鮰饲料中对磷酸二氢钙的适宜替代比例。试验共设计7个处理组,基础对照组添加17 kg/t磷酸二氢钙,处理组分别用200 g/t和400 g/t的植酸酶替代基础对照组中30%、45%和60%的磷酸二氢钙构成植酸酶替代组。试验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分组设计,选择630尾[体重(14.48±0.04)g]斑点叉尾鮰,随机分到7个处理组中,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放养30尾鱼,进行了60 d的生长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45%的替代范围内,试验中期和末期各处理组鱼体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摄食量、饲料系数和成活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当替代量超过60%时,与对照组相比,试验中期各处理组鱼体的生长性能无显著影响(P>0.05),而在试验末期鱼的增重率显著降低(P<0.05),饲料系数显著升高(P<0.05);分析植酸酶不同添加量对鱼体生长性能的影响发现,在相同替代比例下,200 g/t和400 g/t的植酸酶替代组没有显著差异(P>0.05)。综上分析,本试验条件下,在斑点叉尾鮰饲料中用200 g/t的植酸酶替代30%~45%的磷酸二氢钙,其生长性能不会受到影响,根据增重率的折线模型拟合分析可得,植酸酶对磷酸二氢钙的最佳替代比例为31.48%,等效于0.54%的磷酸二氢钙。  相似文献   

18.
饲料中添加红花籽油和鱼油对蛋鸡部分性状的影响单虎王宝维王述柏张丽英闫桂玲刘永举(山东莱阳农学院动科系莱州265200采用在全价蛋鸡饲料中加入2%,4%和6%红花籽(SS)油及在添加6%红花籽(SS)油的基础上分别加入1%,1.5%和2%的鱼(F)油,...  相似文献   

19.
高油酸玉米用作鱼种饲料美国俄亥俄州东湖所产高油酸玉米含粗蛋白10.31%,而普通玉米含粗蛋白7.13%;高油酸玉米含粗脂肪6.82%,普通玉米仅含3.62%。为此,用1龄斑点叉尾鱼种进行了比较试验。试验用高油酸玉米饲料含粗蛋白30%,相同比例的普通...  相似文献   

20.
周国忠 《饲料工业》1996,17(9):20-22
选用鲤、草、鲢鱼苗804尾,随机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喂给基础饵料,试验组喂给相同等量基础饵料与多加喂54%风干瘤胃饲料,经80天饲喂结果,试验组增重比对照组高19.4%;试验组基础饵料系数比对照组少耗16.3%,每公斤增重可节省0.93kg基础饵料(精料),对节粮养鱼有很大的经济饲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