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提高蜂王浆产量,就会提高养蜂经济效益.如何提高蜂王浆产量呢?其主要技术措施有: 一、培养强群,蜂群群势要达到16框以上 在蜂群中,蜂王浆是由青年蜂分泌的,所以,要提高蜂王浆产量,蜂群中就必须要有大量的青年蜂.如果只有8~10框足蜂,就不可能夺取蜂王浆高产.为此,必须培育青年蜂多的强群,使群势达到并较长时间保持在16框以上,为增产蜂王浆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2.
正蜜蜂群势是指一群蜜蜂中工蜂个体的数量和密度,是反映蜂群繁殖力和生产力的主要标志。蜜蜂群势强盛是养蜂优质高产的基础。蜜蜂群势随气候和蜜粉源等的周期性改变而有规律的变化。影响蜜蜂群势有蜂王产卵力、蜂群哺育力、工蜂寿命和蜂群分蜂性、管理方法等因素。一、蜂群中何为"势"蜂群群势,什么是势?我认为,中蜂每群3~4框、意蜂每群6~8框为基本群;蜂略多于脾为基本势。高于这一指标为强群,低于这一指标为弱群。强群在采  相似文献   

3.
林凤秋  孙烨 《中国蜂业》2007,58(12):20-20
蜂群越冬最关键的两大问题是蜂群群势要强,贮蜜要足。在北方,5~6框蜂以上的群势最好,低于4框蜂,越冬不安全。实践证明,强群越冬蜂群损失约1/10左右,而弱群要损失1/2以上,相差悬殊。因此,只要消除不利蜂群越冬的环境条件,蜂群安全越冬才有保障,现将不利蜂群越冬的条件总结为  相似文献   

4.
培育中蜂强群是获得蜂产品高产的前提,也是每个养蜂者的共同心愿。中蜂科学饲养后,虽然在维持强群的性状方面得到了一些改变,但仍然具有易分蜂、难维持强群的弱点。为了提高蜂群的单产,笔者在中蜂科学饲养的过程中摸索总结出中蜂强群的培育与利用的方法和措施。一、培育优质蜂王蜂群优良经济性状的遗传与父母群有密切的关系,群势的强弱又与蜂王的生理状况息息相关。中蜂强群的标准是:①八框足蜂不发生分蜂热;②蜂王日产卵量在1000粒以  相似文献   

5.
关振英 《中国蜂业》2002,53(1):23-23
我国北方地区 ,由于冬季自然条件的不利因素多和管理上的失误 ,蜂群死亡率高 ,群势变弱情况较普遍。有的蜂友认为春季弱群增长率高 ,只要王好蜂群可以照样发展起来 ;有的蜂友则主张合并弱群。究竟采取哪种方法好 ,笔者结合管理实践谈谈自己的看法。北方地区春季紧脾后的蜂群 (按每框蜂 35 0 0只计算 ) ,5框蜂以上为强群 ;3~ 4框蜂为中等群 ;2框的为弱群 ;开繁时间一般在 3月前后。此时外界无蜜粉源 ,且天气多变 ,寒流频繁 ,蜂群多在无蜜源情况下繁殖。因此 ,第一个繁殖周期 ( 3月2 0日~ 4月 1 0日 )无论群势强弱 ,蜂王优劣 ,蜂群的日产卵…  相似文献   

6.
我饲养的越冬蜂群,群势一般都有8~13框蜂,到来年开春,群势都保持在5足框蜂以上。经过春季短期繁殖,到本地油菜花期,大多数蜂群都能上继箱,成为采蜜群投入生产。由于蜂群提早投入生产,经济效益自然也就提高。那么我是如何将越冬蜂群养的强壮呢?下面将我的做法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7.
戴元高 《蜜蜂杂志》2005,25(4):23-23
最近我从《蜜蜂杂志》上读到一些文章,不少作者都在关注中蜂改良饲养以后能否成为强群的问题,各抒己见,这是好现象。本人饲养中蜂多年,现就本人的水平提一点粗浅的看法。广东饲养中蜂由来已久,许多养蜂行家都一致认为:中蜂生命力强,适宜于山区、林区饲养;关于群势,8框蜂以上者为强群,5~7框蜂为中等群,4框蜂以下为弱群;强群繁殖力强,采蜜积极,度夏、越冬安全,容易管理;一个蜂场如能保持众多的强群,势必产蜜量高,经济效益大。目前,我们从调查中发现在许多未经开发的山区、林区野生蜜源丰富,气候条件良好,一些土法饲养的中蜂群势强大、产蜜量…  相似文献   

8.
吴化坤 《中国蜂业》2003,54(1):13-13
四川广安地区地处丘陵 ,冬季温暖 ,回春迅速 ,有利蜂群繁殖 ,但蜜源分散 ,流蜜期短不利高产 ,因此我地养蜂效益差 ,蜂业发展缓慢 ,针对此现状 ,笔者与广大养蜂人员经过长期探索 ,得出以下几点经验 ,供同行参考。一、强群越冬一般应选择有 3框足蜂的蜂群越冬 ,如不足 3框 ,可两群双王同箱越冬。我地 1月平均气温常在6℃以上 ,越冬期短 ,越冬并不困难 ,只是一要蜜足 ,并且要成熟 ,越冬饲料每框蜂计划 1kg即可。二要阴冷 ,太向阳了反而不好 ,蜜蜂会空飞 ,有的还提前产卵 ,群势下降快 ,如遇暖冬天气 ,可将蜂群移入地下室 ,用黑布遮光 ,并用排…  相似文献   

9.
王桂桢 《中国蜂业》2000,51(4):11-11
我蜂场采用以定地饲养为主 ,结合小转地放蜂的方式 ,这有利于充分利用本地蜜粉源 ,全年饲养强群。一般越冬蜂在 8框以上 ;春繁群势 6框以上 ;油菜、刺槐花期 1 6框以上 ;荆条、芝麻花期有 2 0框以上。全年每群能取优质蜜 1 3 0公斤、王浆 2公斤、花粉 5公斤 ,还有蜂胶、蜂蜡、蜂蛹等 ,收入 1 0 0 0元以上。要想周年饲养强群 ,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一、优质蜂王好蜂王是饲养强群的前提。优质蜂王每昼夜产卵2 0 0 0粒左右 ,能保证子脾在 1 0张以上 ,并能维持特大群。但是在养蜂实践中真正的好蜂王约有 60 %,对此 ,我们采取饲养双王群的办法 ,效…  相似文献   

10.
在养蜂生产中,弱群常采取杀王合并或强群补足成1~2框蜂的群势进行繁殖。弱小的蜂群因面临灭亡而蜂王常提前产卵,为得到新蜂应比常年开始繁殖期提前10~20天包装保温和饲喂促使蜂群提前繁殖。  相似文献   

11.
饲养强群和千方百计地加速蜂群繁殖,是赢得分蜂、取蜜、产蜡全面高产的重要条件。但是怎样饲养强群,和如保充份发挥强群的作用,以及怎样把蜂群的繁殖和生产紧密地结合起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强群,从蜂群的繁殖与生产上来讲,蜂数应该是:繁殖群要不低于6—8框蜜蜂;采蜜群须具有15框以上的群势;同时它还应该具备有优良的蜂王、充足的饲料(花粉的蜂蜜)和足够的完整巢脾  相似文献   

12.
春季蜂群如何早壮根据多年养蜂经历,其基本管理技术是:一、增温促繁:在第一次简单检查后,根据场内群势,分为强、弱、中三个等级,确定春繁群势标准为4框足蜂以上;达不到此标淮的,可依照每个群的蜂种、前年生产状况,留优去劣、合并群势;或将两个2框足蜂群合并成...  相似文献   

13.
强群是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产量与质量的基础。目前我国大部分养蜂场是饲养单王群,由于蜂王的产卵力有一定的限度,蜂群要发展到满两个以上箱体(20框足蜂以上)有很大困难,而且蜂群发展到12—15框蜂以上时,就容易发生分蜂热,很难维持强群,群势消长驼峰明显。在一群蜂中人为的诱入两只蜂王进行繁殖,可以利用蜂群中多余的哺育力,加速蜂群发展,适时的培育出大量的工作蜂,为大  相似文献   

14.
利用强群夺取蜂蜜高产 ,是笔者养蜂生产的一点实践。“所谓强群”在国内养蜂学中是指拥有 1 6框 (四万只工蜂 )以上群势的蜂群 ,一个强群 ,其蜂蜜产量要比框数总和相同的若干小群的总产量高 3 0 %以上。那么怎样才能培养强群夺高产呢 ?下面我扼要谈谈我的培养和组织强群夺高产的主要措施和方法 ,供养蜂爱好者参考 ,以便取长补短 ,为祖国的养蜂事业做点贡献。1、培养强群 :培养强群 ,就是加强繁殖 ,培养强大生产群。其主要措施有 :1、更换老劣蜂王 ,早春使用的蜂王 ,均是前一年培育的越冬蜂王 ,再经春季和夏初的繁殖 ,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衰老 ,…  相似文献   

15.
强壮的蜂群是优质高产的基础,是养蜂者在饲养管理过程中梦寐以求的目标。然而,饲养强群受诸多因素的制约,其中,越冬期蜜蜂的死亡率是影响饲养强群的一个主要因素。从秋末或冬初蜂群内最后一批幼蜂出房到翌年春季新蜂出房之前,蜂群内部没有新蜂出世,蜂群中只死不生,逐日减少,蜂群强度下降,以至下降到群势的最低点,这个最低点也是蜂群新一年繁殖的起点。越冬蜂  相似文献   

16.
《中国蜂业》2017,(5):41-42
<正>在中蜂养殖过程中难免出现中小群和弱群。尤其是在冬末春初时节,历经越冬春繁的蜂群大多比较弱小,如何使其尽快恢复发展成为强群,培育更多的蜜蜂,投入生产是每一个养蜂人的追求。为此,笔者通过实践,摸索出以下饲养管理要点。一、中蜂中小群及弱群的定义与特点就目前养蜂实际来说,活框饲养的中蜂,绝大多数使用的是意蜂十框标准箱,其巢框宽高各为42.6 cm、20.6 cm,面积达877.5 cm2。衡量蜂群群势的标准是以爬满一个标准巢框框两面的蜜蜂为1足框计算。不同  相似文献   

17.
陶春林 《中国蜂业》2006,57(6):15-15
每逢5月上旬,我地的刺槐花流蜜期间,最低气温降到10~13℃的时候特别多。在这样的低温下,对于夜间蜂群排出巢内花蜜中多余水分有很大影响。一般来说,低温对强群的影响是不大的。可我地春繁起步群势一般为3框足蜂,蜂群经过60天的繁殖,到刺槐开始流蜜,最多也不会超过14框蜂,如饲养管理不当的话,只能有9~10框蜂,这样的蜂群,如在夜间气温低时,采取人为加强通风来排出花蜜中多余水分,成效是不大的。  相似文献   

18.
话越冬     
饲养强群虽是每一位养蜂员的心愿,往往由于越冬蜂群“先天”就弱,越过冬的弱群,必待“后天”来培养,它要占用正常蜂群的生产时间来恢复群势,势必影响当年产量。早春最佳群势应该是6~7框蜂,当越冬蜂更新之后就直线进入蜂群增殖阶段,蜂群发展快,投产早。凡是不足6框蜂的蜂群,都要经过群势恢复阶段,群势越弱,恢复期就越长。现在由于种种原因,许多蜂场都是不同程度的弱群越冬,弱群繁殖,虽然丰收年框产不算低,一旦遇到灾年,就有入不抵出的危险。为此,要抓好越冬蜂的培养,才能为下一年的丰收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怎样饲养蜜蜂强群(上) 蜂群的强弱一般是看工蜂多少,蜂多则强,蜂少则弱。强群的标准取决于蜂种、饲养方式、季节和蜜源条件,基本原则是要有利于越冬、繁殖和生产。实践证明,强群与弱群相比具有许多优点,主要表现在越冬期蜜蜂损失和饲料消耗少(按每框或每千克蜂计算);春季繁殖快,培育的工蜂体格壮、寿命长;流蜜期能有大量的工蜂投入采集,显著提高产蜜量;对病敌害的抵抗力较强,因此,在养蜂生产上应该常年保持强群。现将饲养强群的基本措施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买蜂的门道     
孙烨 《中国蜂业》2006,57(6):39-39
初学养蜂的人要买蜜蜂,首先要请一位老养蜂人协助,并注意以下事项。 一、看蜂数 买蜂最关键是买强群。强群繁殖快,当年可分群,生产蜂蜜和蜂王浆等蜂产品。不要图便宜买弱群(即1~2框蜂的小群)。春季买蜂要买4框以上的,忌秋季买蜂,因为蜂群经过越冬期易受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