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研究不同基质对铁皮石斛的根生长量、植株高度、根数量和成活率的影响,筛选适合铁皮石斛生长的最佳基质。方法:以泥炭土、蛭石、珍珠岩、水草、椰糠设计7种不同移栽基质组合,对铁皮石斛组培苗进行移栽,并分别统计移栽后的15,30,45d成活率。结果:铁皮石斛组培苗移栽入水草+椰糠中45d后根生长较好,成活率为83.33%。结论:水草+椰糠最适合铁皮石斛组培苗移栽。  相似文献   

2.
利用正交设计研究基质环境对白芨组培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白芨组培苗的驯化成活率及促进其生长,设计L_9(3~3)正交试验,选用苔藓、椰糠和珍珠岩3种不同基质,设置3个水平不完全区组试验,检测各处理移栽存活率、叶片数、叶片长、叶片宽、根数和根长,探讨不同基质组合对白芨组培苗炼苗的影响。结果显示,质量比1∶6∶12的苔藓、椰糠、珍珠岩组合最有利于白芨组培苗驯化,成活率达60.49%;质量比1∶9∶4的组合最有利于白芨组培苗生物量积累,1月龄苗株质量达到1.46 g;质量比1∶6∶12的组合最有利于叶片数增多和叶片的伸长生长,叶片数达到3.3张,株高、叶片长分别为0.93、7.81 cm;质量比1∶3∶8的组合最有利于叶片宽度生长,达到0.91 cm;质量比1∶18∶24的组合最有利于根数增多,平均根数达10.3条;质量比1∶9∶4的组合最有利于根系的伸长生长,总根长达56.87 cm,最长根长达10.04 cm,平均根长达5.79 cm。正交试验直观分析结果表明,3种栽培基质对白芨组培苗炼苗影响的大小顺序为苔藓椰糠珍珠岩,最有利于移栽存活和地上部分生长的基质组合均为质量比1∶6∶12的苔藓、椰糠、珍珠岩。方差分析结果表明,苔藓对移栽成活率、地上部分影响显著,而苔藓、椰糠、珍珠岩3种栽培基质对生物量生长、地下部分生长影响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筛选适宜海南省文心兰组培苗移栽成活和生长的栽培基质,为文心兰产业化生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文心兰切花品种南茜(Oncidium Gower ramsey)组培苗为试材,探讨椰纤、椰糠、树皮、河沙、泥炭、珍珠岩、椰糠∶泥炭∶河沙(2∶2∶1)及水苔对文心兰组培苗移栽成活率和生长发育的影响,筛选最适合文心兰组培苗移栽成活的基质.[结果]文心兰组培苗在椰糠∶泥炭∶河沙(2∶2∶1)、泥炭、水苔及椰纤中移栽成活率较高,分别为93.0%、93.0%、92.0%和90.9%,四者的移栽成活率间无显著差异(P>0.05,下同);文心兰组培苗在椰糠∶泥炭∶河沙(2∶2∶1)及椰纤基质中生长发育最好,其叶长、叶宽、叶片SPAD及假球茎的长、高、厚、平均假球茎数等综合生长指标最优.[结论]椰纤栽培基质来源方便,使用前处理省时,成本低,移栽人工效率高,易于苗期管理和大田移栽缓苗,适合在海南省文心兰产业化育苗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以多花黄精组培苗的带芽根状茎为外植体,进行不定芽的诱导、增殖及生根培养,构建组培苗的再生体系。以泥炭土、椰糠、蛭石和珍珠岩为移栽基质,研究不同基质配比对多花黄精组培苗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的不定芽诱导培养基为MS加0.5mg·L~(-1)6-BA加0.2mg·L~(-1)NAA,最佳的生根培养基为1/2MS加0.5mg·L~(-1)NAA。V_(泥炭土)∶V_(椰糠)=3∶1是提高多花黄精组培苗移栽成活率的最佳基质配比。  相似文献   

5.
基质对安祖花组培苗落地和苗木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不同栽培基质对安祖花组培苗落地及成苗生长影响的试验表明,安祖花组培苗落地移栽时,基质应重点考虑透气性与保湿度,用B(椰糠∶珍珠岩为4∶1)基质移栽,成活率达100%;移栽前经3~5 d的炼苗处理,可提高移栽苗的成活率。从安祖花盆栽苗的成活率、叶片生长及苞片生长来看,D(泥炭∶珍珠岩为7∶3),E(草炭∶珍珠岩为7∶3),F(泥炭∶草炭∶珍珠岩为4∶3∶3),G(陶粒)4种基质均适宜栽培安祖花,但从生产成本及产业化开发综合考虑,安祖花成苗栽培基质可首选F,也可考虑用E。小型品种也可选用陶粒作栽培基质。  相似文献   

6.
田海  李玲  梁国平  桂明春  管艳  黄凤翔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3):5687-5688,5697
[目的]研究星点木组培苗的移栽技术。[方法]研究移栽前不同炼苗处理、移栽基质和移栽措施对星点木组培苗移栽的影响。[结果]将星点木组培苗先在温室内闭瓶锻炼3 d,再打开瓶锻炼2 d后的移栽效果较好,成活率达94.44%;以泥炭土∶珍珠岩(V/V)=1∶1为移栽基质时移栽效果较好,成活率达96.67%,平均抽生高度达2.04 cm;移栽前对移栽基质进行800倍多菌灵稀释液灭菌,移栽后盖膜的移栽效果较好,成活率达95.24%。[结论]该研究为星点木苗木的商业化生产提供了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7.
铁皮石斛组培苗移栽条件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津农业科学》2017,(8):28-31
以铁皮石斛组培苗为试验材料进行移栽单因素试验,研究了不同栽培条件下基质、浇灌液及湿度等因素对铁皮石斛移栽苗生长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蛭石∶水苔为1∶1的基质中,铁皮石斛组培苗移栽56 d成活率最高为83.17%;蛭石∶有机酸性营养土为1∶1时,铁皮石斛组培苗移栽56 d生长最快,最大生长量为0.360 cm。在不同浇灌液对铁皮石斛移栽苗成活率的试验中,以pH值6.5的1/2 MS浇灌液成活情况最好,56 d成活率82.50%。在不同湿度环境对铁皮石斛移栽苗成活率的影响的单因素试验中,置于60%~80%湿度环境中的铁皮石斛移栽苗生长最好,56 d成活率为78.42%。研究认为,在移栽条件蛭石∶有机酸性营养土为1∶1的基质上覆盖1 cm左右的水苔,以pH值为6.5的1/2 MS浇灌液浇灌铁皮石斛移栽苗,并保持60%~80%湿度环境最有利于铁皮石斛移栽苗生长。  相似文献   

8.
为了完善木薯培养苗离体快繁体系,以GR911木薯组培苗为材料,研究了不同生根天数、生长高度、炼苗天数、移栽季节及移栽基质对组培苗生根移栽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春季(3-4月)采用在生根培养基上35 d、高度达5~6 cm的健壮苗作为移栽成活的前提条件;组培苗在温室大棚自然光条件下炼苗4d,移栽基质为草炭∶表土(1∶1)可以明显提高成活率,移栽成活率达89.51%.  相似文献   

9.
将菠萝组培苗移栽到泥炭土基质和河沙基质巾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移栽后150 d,泥炭土和河沙2种基质处理的菠萝组培苗的根长差异不显著,但叶片数、叶长、株高、生根条数、根重及地上部重量差异极显著;移栽后60 d,泥炭土处理的组培苗成活率达96.3%,而河沙基质处理的组培苗成活率为81.7%,说明2种基质均可用作菠萝组培苗移栽后的栽培基质,但从综合效果来看以泥炭土基质较好.  相似文献   

10.
金线莲林下人工栽培基质选择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开展金线莲组培苗移栽林下不同基质的培育试验,结果表明:金线莲移栽苗在不同栽培主基质和辅助基质条件下的成活率相差较大,腐殖土、泥炭土、蛭石和树皮的成活率明显高于其他基质;在提高成活率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可行性和经济性,优选出以泥炭土和树皮为最佳基质组合,并得出该组合比例在泥炭土∶树皮∶其他原料=14∶5∶1情况下时,金线莲移栽成活率最高,生长状况最好,可有效满足金线莲的生长需求,移植90 d,平均成活率、平均株高、平均叶数可达到98.1%、9.9 cm和5.5片。  相似文献   

11.
阐述了网络文化的定义、特征,图书馆文化的特征,全面分析了图书馆文化与网络文化的关系,研究了网络环境下图书馆文化建设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培养条件对台湾青枣组织培养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温度、光照、pH值对台湾青枣愈伤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在24~31 ℃范围,愈伤组织的生长量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光照时间越长,愈伤组织生长量越有递增趋势,当光照时间达到24h时,愈伤组织增加最多.pH值在5.5~7.0范围内时,越接近6.0,越有利于愈伤组织的产生.故台湾青枣愈伤组织生长的适宜温度为31℃,光照为24h,pH值为6.0.  相似文献   

13.
采用3种营养液(MS、园试配方、霍格氏配方)对三色堇进行无土栽培试验.在营养生长期,喷施园试营养液三色堇株高生长较快,叶片数量较多,其次是MS营养液,霍格氏缓慢;霍格氏营养液促进三色堇功能叶长度和宽度生长效果好,其次是MS营养液,园试营养液最短;喷施园试配方营养液的三色堇嫩叶和功能叶中叶绿素含量较高,霍格氏配方处理的三色堇老叶中叶绿素含量较高,说明园试配方更适宜三色堇的无土栽培.  相似文献   

14.
企业的成长过程是许多对立事物不断较量的过程,例如独裁与分权、保守与冒进、一元与多元.从某种意义上说,企业的发展史就是一部斗争史.企业文化的形成也是企业内部相关各种力量不断斗争的结果,其中老板文化曾经是企业文化的最亲密战友,而后又变成最顽固的敌人.  相似文献   

15.
通过水培油菜完全随机设计试验,对选用的不同配方的水培油菜营养液的电导率(EC)、pH值以及养分含量指标进行了相关分析;其结果表明:绿叶菜通用配方处理的营养液pH值下降的大。电导率(EC)变化小;油菜生物量最大,鲜重1382.5g/箱,根鲜重112.15g/箱,平均根长33.84cm;油菜的养分含量最高,氮含量6.385%,P含量0.745%,K含量8.493%。绿叶菜通用配方处理油菜对铵态氮的吸收为50.94mg/kg,对硝态氮的吸收仅290.83mg/kg,吸磷量多达43.35mg/kg,对K的吸收量达119.88mg/kg,上述各指标(除各处理对镁、钙吸收差异不明显外),绿叶菜通用配方与叶菜配方日本园试配方处理相比达到显著水平。可见绿叶菜通用配方处理油菜从营养液中吸收的养分最多,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循环水养殖模式在大菱鲆养殖业中的推广与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流水养殖模式和循环水养殖模式下大菱鲆的密度、成活率、饵料系数及成本进行比较。[结果]经过60 d养殖,循环水养殖模式下大菱鲆的养殖密度由15.65 kg/m2增加到24.09 kg/m2,成活率99.52%,饵料系数0.71,养殖成本为18.78元/kg;流水养殖模式下养殖密度由7.36 kg/m2增加到11.68 kg/m2,成活率97.91%,饵料系数0.77,单位成本为24.28元/kg。[结论]循环水养殖大菱鲆的效果比流水养殖更好。  相似文献   

17.
吕洪涛  易启洪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4):8801-8802
中国古代土地文化是中国古代生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代土地文化具有坚实的生态哲学基础,"天人合一"和"五行说"是古人认识土地重要性的世界观;土地文化是中国古代社会的立国之本、理民之道和国之财富的重要基础。同时,古代的土地保护实践在土地文化中具有重要的生态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18.
马铃薯组培苗壮苗培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马铃薯组培苗壮苗培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增殖培养基为MS+1.00 mg.L-1BA+0.20 mg.L-1NAA和MS+2.00 mg.L-1BA+0.20 mg.L-1NAA,壮苗培养基为1/3 MS+0.05 mg.L-1NAA和1/2MS+0.05 mg.L-1NAA+2.50 g.L-1PVA,连续继代2次,生根培养基为1/2 MS+0.20 mg.L-1NAA效果较好。移栽成活率可达到98%。  相似文献   

19.
植物组培新方向——开放组培与无糖暴露组培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组织培养始于20世纪初,是以德国植物学家G.Haberlandt的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的理论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作为一种十分有效的植物快繁方式,植物组织培养具有普通繁殖方法无法比拟的技术和产量优势,在当前倡导高效现代化农业发展模式的形势下,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生产高质量的种苗具有十分广阔的市场前景。但一直以来,植物组培产业流传着一句话就是“组培组培越组越赔”,这其中的原因除了发展思路和经营不善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组培成本太高,无法满足市场对高质量组培苗低价位成本的需求。因此,如何降低组培成本是决定组培效益的…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