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外源NO对低温胁迫下番茄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鲜食番茄品种‘欧亚多’种子和幼苗为试材,对种子进行不同浓度(0.05、0.10、0.50、1.00、1.50mmol/L)SNP(NO供体硝普钠)浸泡后进行低温(18±1)℃处理;对幼苗施用不同浓度(0.1、0.5、1.0、1.5mmol/L)的SNP并进行低温(12±1)℃/(8±1)℃处理,以研究外源NO对低温胁迫下番茄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0.05、0.10mmol/L的SNP处理提高了低温胁迫下番茄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其中0.05mmol/L的SNP处理效果最好;施用不同浓度SNP(0.10~1.00mmol/L)可不同程度地缓解低温对番茄幼苗的株高、茎粗、叶片数、鲜重、干重及根系活力的抑制,其中0.50mmol/L的SNP处理对根系活力影响效果最好,其余指标为1.00mmol/L的SNP处理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外源独角金内酯(GR24)对重金属铅胁迫下番茄幼苗生长生理的影响,以番茄品种上海红宝石908为材料,在河池学院植物生理材料培养室进行试验,培养室平均温度28℃,平均相对湿度为70.85%。选择生长状态较为一致且为3叶1心的番茄幼苗移栽至1/2 Hoagland营养液中,试验共设4个处理,CK(完全营养液)、GR24(完全营养液+50 nmol·L-1GR24)、Pb(完全营养液+200 mg·L-1Pb)、Pb+GR24(完全营养液+200 mg·L-1Pb+50 nmol·L-1GR24)。研究了GR24对正常生长和铅胁迫下番茄幼苗的长势、抗氧化系统和渗透调节物质等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200 mg·L-1的Pb胁迫处理番茄幼苗的株高、根长、单叶面积分别降低了21.03%、35.15%、27.27%。与单独Pb胁迫处理相比,施加外源GR24可以明显提高番茄幼苗叶片中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SP)和生物积累量;显著提高POD、CAT等抗氧化...  相似文献   

3.
摘要:为了探讨外源褪黑素调控番茄幼苗渗透调节物质抵御硝酸盐胁迫的生理机制,选用主栽番茄品种‘红粉冠军’为试验材料,采用灌根法研究不同浓度外源褪黑素对硝酸盐胁迫下番茄幼苗生长和叶片H~-_2O_2含量、O_2~-产生速率、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75 mmol·L~(-1)硝酸盐处理的番茄幼苗株高、茎粗、根长及幼苗地上部、地下部生物量均低于对照,胁迫处理下番茄幼苗叶片H~-_2O_2含量和O_2~-产生速率一直比对照高,50、100、150μmol·L~(-1)外源褪黑素降低了H~-_2O_2含量和O_2~-产生速率,显著缓解番茄幼苗膜脂过氧化,加速了番茄幼苗的生长。外源褪黑素处理的番茄幼苗叶片中脯氨酸、游离氨基酸、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显著提高,番茄幼苗渗透调节能力提升。综合分析表明,外源褪黑素提高了番茄幼苗叶片中渗透调节物质含量,有效缓解了硝酸盐对番茄幼苗细胞质膜的伤害,提升了番茄幼苗对硝酸盐胁迫的抗性,100μmol·L~(-1)外源褪黑素处理效果最显著。  相似文献   

4.
以番茄品种合作903为试验材料,设置0、0.1、0.2、0.4 mmol · L~(-1 )亚精胺(Spd)浸种10 h,研究不同浓度Spd浸种对番茄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高温抗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Spd浸种处理均能显著提高番茄种子的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幼苗地下部干质量和壮苗指数明显提高,其中0.2 mmol · L~(-1 )Spd浸种处理发芽最快,活力指数最高。Spd浸种处理降低了高温胁迫下番茄叶片的相对电解质渗透率、丙二醛(MDA)和H_2O_2含量,其中0.2 mmol · L~(-1 )Spd处理的相对电解质渗透率、MDA和H_2O_2含量最低;抗氧化酶(SOD、APX、DHAR)活性增加,并在0.2 mmol · L~(-1)时达到最大值。综上,0.2 mmol · L~(-1 )Spd浸种能有效促进番茄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提高番茄幼苗高温抗性。  相似文献   

5.
不同品种番茄营养品质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吉林省市场常见的25个无限生长型番茄品种(系)为试材,测定了25个番茄品种的优良品质和不良品质,并采用模糊数学的隶属函数法对其营养品质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番茄在品质方面存在较大差异,25个番茄品种中综合营养品质较好的是秀光306、金棚1号、东农708、宇番1号。  相似文献   

6.
10个番茄新品种种子发芽与幼苗生长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使番茄齐苗、壮苗,对10个番茄品种种子进行催芽,观察种子萌发情况。试验结果表明,催芽第7天,各个番茄品种种子间发芽率差异显著,但均在90%以上,腐烂率和异状发芽率无显著差异,均为0,发芽后幼苗的生长势表现良好。总体来看,中果型番茄中红洋梨番茄发芽、幼苗生长情况表现良好,小果型番茄中黄绿彩色番茄发芽、幼苗生长情况与其他品种相比表现较佳。  相似文献   

7.
外源物质对低温胁迫下番茄幼苗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思宇 《北方园艺》2010,(17):44-46
研究了外源物质ABA、SA、CaCl2对低温胁迫下番茄幼苗体内游离脯氨酸、MDA、叶绿素含量、POD活性以及电解质渗透率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外源物质均能有效的提高番茄幼苗的抗低温能力;均能降低番茄的相对电导率,缓解低温胁迫后叶绿素含量的下降,保持相对较高的POD活性,削弱丙二醛(MDA)积累,保持细胞膜的完整性;外源物质使番茄幼苗渗透调节物质(脯氨酸)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提高了幼苗的抗冷性。  相似文献   

8.
γ-氨基丁酸(GABA)对增强作物抗逆性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内源GABA的合成与胞内Ca~(2+)浓度相关。本试验以盐敏感型番茄品种中杂9号为试材,采用表型差异显著的盐碱胁迫浓度(60 mmol · L~(-1) NaCl + 60 mmol · L~(-1 )NaHCO_3),研究单独添加GABA和CaCl_2及两者复配组合对盐碱胁迫下番茄幼苗生长、叶绿素荧光和活性氧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源GABA和CaCl_2单独处理和复配处理均可提高盐碱胁迫下番茄的株高、茎粗、根长、根数生长速率,且幼苗鲜质量和干质量也明显上升;叶色指数显著提高,叶绿素荧光参数也得到明显改善;同时,外源GABA和CaCl_2单独处理和复配处理还降低了盐碱胁迫下番茄叶片活性氧的积累。与单独处理相比,复配处理SA + Ca6 + GABA5对于盐碱胁迫伤害的缓解效果更好,说明外源CaCl_2的添加对于GABA增强植物耐盐碱能力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以宁夏日光温室栽培常用的番茄品种“以色列168”幼苗为试材,通过智能人工气候箱模拟设施生产中的昼/夜温度为24℃/11℃、21℃/8℃、18℃/5℃3个亚适温环境,比较了不同温度条件下番茄幼苗丙二醛、脯氨酸、电导率和过氧化氢酶4个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与适宜温度CK(28℃/15℃)生长的植株相比,T1处理(24℃/11℃)的番茄幼苗能适应至少10 d的亚适温环境,T2(21℃/8℃)处理的番茄幼苗在经历了8d的亚适温环境后适应力增强,T3处理(18℃/5℃)的番茄幼苗经历6d亚适温环境后生长力下降.  相似文献   

10.
《中国瓜菜》2019,(12):31-36
以耐冷型黄瓜品种'RT-5'和冷敏型黄瓜品种'W-108'种子为试验材料,采用2,4-表油菜素内酯(EBR)浸泡法和添加法处理,研究了15℃低温胁迫下不同质量浓度(0.001、0.010、0.100、1.000mg·L~(-1))EBR对黄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质量浓度的(0.001~0.100 mg·L~(-1))EBR处理可以提高黄瓜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胚轴长、轴根比和侧根数,减轻种子萌发和幼苗受到的低温伤害,且冷敏品种'W-108'的低温缓解效应大于耐冷品种'RT-5'。高质量浓度(1.000 mg·L~(-1))EBR则显著抑制黄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各浓度EBR处理均不同程度降低了黄瓜幼苗的胚根长,随EBR浓度升高,抑制作用加强。运用隶属函数法对EBR各处理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EBR浸泡法处理效果优于添加法,其中以浸泡法0.010 mg·L~(-1) EBR处理对低温胁迫下黄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促进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1.
苏晓琼  王美月  束胜  孙锦  郭世荣 《园艺学报》2013,40(12):2409-2418
 以高温敏感型番茄品种‘浦红968’为试材,在人工气候箱中采用基质栽培的方式,研究了 外源亚精胺(Spd)处理对高温胁迫下幼苗生长、快速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特性和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结果表明,高温胁迫抑制番茄幼苗生长,引起叶片快速叶绿素荧光诱导曲线变形,初始荧光产额大幅增 加,最大荧光显著减小,导致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下降,而Spd 处理促进了幼苗生长,提高了高温 胁迫下幼苗的最大荧光和Fv/Fm,降低了初始荧光。高温胁迫引起单位反应中心吸收的光能(ABS/RC)、 捕获的光能(TRo/RC)和热耗散的能量(DIo/RC)增加,而降低单位反应中心传递的能量(ETo/RC)和 光合性能[PI(abs)],放氧复合体受损,类囊体严重解离,电子传递活性受到抑制。高温胁迫下,外源Spd 处理显著降低叶片ABS/RC、TRo/RC、DIo/RC,提高ETo/RC 和PI(abs)。说明外源Spd 能够稳定光合系统 的结构和功能,优化能量在PSⅡ反应中心的分配,促进电子在PSⅡ和PSⅠ之间的传递,进而缓解高温 胁迫对番茄幼苗光化学活性和光合性能的抑制。  相似文献   

12.
南方地区番茄在春延后栽培和秋提前栽培中易受异常高温的影响,采用耐热砧木进行嫁接栽培可以提高番茄的耐热性。为筛选耐热性强的番茄砧木种质资源,本试验对20份番茄砧木种质的种子和幼苗进行热胁迫处理,根据热害表型和幼苗生长生理指标评价砧木种质的耐热性。结果表明,热胁迫抑制番茄砧木种子萌发,随着温度升高,种子发芽率明显降低。34 ℃时,除N3外的砧木种质种子发芽率降至50%以下;37 ℃时种子发芽率均降至24%以下,40 ℃时种子发芽率均为0。亚高温(34 ℃/28 ℃)和高温(37 ℃/28 ℃)胁迫下,G3、N3、Q2均表现强耐高温(HR),A1、Q3、Q4、Q5、Y4表现中耐高温(MR)或耐高温(R)。幼苗热害指数与株高、叶片丙二醛(MDA)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叶片SPAD值、茎粗、全株鲜质量、全株干质量、叶片游离脯氨酸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利用以上7项生长生理指标,采用隶属函数值法对供试种质的耐热性进行综合评价,种质G3、N3、Q2的耐热性居前3位,与亚高温胁迫的幼苗热害指数排序一致。综上,种质 G3、N3、Q2强耐高温,可作为选育耐热番茄砧木的骨干材料。  相似文献   

13.
以"中蔬4号"番茄为试材,采用营养液栽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外源硒(Se)对75mmol·L-1 Ca(NO_3)_2胁迫下番茄幼苗生长、根系活力、叶绿素含量、丙二醛(MDA)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0.010mmol·L-1的外源硒通过提高Ca(NO_3)_2胁迫下番茄叶片根系活力、光合色素含量和活性氧清除能力、降低膜脂过氧化,保护膜结构的完整性,从而有效缓解了Ca(NO_3)_2胁迫对番茄幼苗生长的抑制和伤害;0.200mmol·L-1的高浓度硒处理显著降低了Ca(NO_3)_2胁迫下番茄叶片根系活力、光合色素含量,从而加剧了Ca(NO_3)_2胁迫对番茄幼苗生长的抑制,而过高的外源硒浓度(0.500mmol·L-1)则直接导致了番茄幼苗植株的死亡。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水培条件下外源一氧化氮(NO) 对Cu胁迫后番茄幼苗生长及抗氧化酶编码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 0.5 mmol·L - 1 Cu2+处理使番茄幼苗株高、茎粗、鲜样质量、干样质量明显下降, 抑制了幼苗生长, 外施0.3 mmol·L - 1 SNP (NO供体) 能够缓解Cu2 +对番茄幼苗生长的抑制, 显著增加叶片编码过氧化物酶( POD) 、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 、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 、过氧化氢酶(CAT) 基因mRNA的表达量, 而0.1 mmol·L - 1 L-NAME [Nω -nitro-L-arginine methyl ester, 一氧化氮合成酶(NOS) 抑制剂] 处理的表达量与Cu胁迫处理相比有所减少, 幼苗生长受到更加明显抑制, 表明外源NO可以通过提高抗氧化酶的表达水平而缓解Cu胁迫对番茄幼苗的伤害。  相似文献   

15.
杨萍  李杰 《北方园艺》2017,(21):7-12
以辣椒品种"湘研16号"为试材,采用人工气候箱模拟低温环境,研究了2,4-表油菜素内酯(EBR)对低温胁迫下辣椒幼苗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以及抗坏血酸(As A)和谷胱甘肽(GSH)含量的影响,以期为油菜素内酯调控辣椒幼苗耐低温胁迫的机理研究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抗氧化酶(SOD、POD、CAT、APX)活性在低温胁迫下高于CK,而EBR处理的叶片酶活性显著增加。同时,EBR提高了低温胁迫下辣椒幼苗叶片中抗坏血酸(As A)和谷胱甘肽(GSH)含量,降低了MDA含量。由此可见,EBR能显著增加保护酶活性和非酶抗氧化物的含量,增强植株抗氧化能力,有效缓解低温胁迫引起的膜脂过氧化伤害,降低了低温胁迫对辣椒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以低温敏感型的菜豆品种“热那亚”为试材,采用叶面喷施的方法,在菜豆幼苗长出2叶1心时,设置CK(常温对照)、LT(低温处理)、25SA(低温下喷施25 mg·L-1SA)、50SA(低温下喷施50mg·L-1SA)、75SA(低温下喷施75mg·L-1SA)、100SA(低温下喷施100mg·-1LSA)6个不同浓度的水杨酸(SA)处理,研究了不同浓度水杨酸对低温胁迫下菜豆幼苗生长及抗寒性的影响,以期为研究菜豆抵御寒冷胁迫的能力和培养耐寒性强的菜豆品种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低温下喷施50mg·L-1SA对提高菜豆幼苗的抗寒性效果最佳,提高了菜豆幼苗在低温下的生长指标、相对含水量、抗氧化酶活性、渗透调节物质、光合色素含量、光合作用以及内源水杨酸含量,降低了相对电导率、MDA含量、■产生速率。  相似文献   

17.
多胺引发处理对茄子种子活力及幼苗耐冷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以‘丰研2号’茄子种子为试材,分别用0.25mmol·L-1的亚精胺(Spd)和精胺(Spm)引发处理24h后,分别在10、15、25℃条件下进行种子发芽试验,并测定幼苗耐冷性等生理生化指标。结果显示,Spd和Spm处理可显著提高种子在低温胁迫条件下的活力,促进幼苗生长,显著降低了低温胁迫条件下幼苗细胞质膜透性和MDA含量,提高了抗氧化酶(SOD、POD、CAT)活性和脯氨酸、可溶性蛋白质的含量,表明多胺引发处理对提高低温胁迫下茄子种子活力及增强幼苗耐冷性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以甜瓜品种"白沙蜜"的种子为试材,用不同浓度的阿司匹林(Asp)水溶液在室温下浸种24h,研究了Asp对低温胁迫下甜瓜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胁迫下,经Asp浸种的甜瓜幼苗生长良好,其中以150mg/L的Asp处理效果较好,可显著提高叶片保护酶活性、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降低叶片电解质渗出率,增强了甜瓜幼苗对低温胁迫逆境的抵抗能力,减轻和缓解了低温伤害。  相似文献   

19.
水杨酸对盐胁迫下番茄幼苗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林青 《北方园艺》2011,(21):36-38
以番茄品种“合作908”和“奇达利”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浓度(0.1、0.5、1、2、4 mmol/L)水杨酸(SA)诱导盐胁迫下对番茄幼苗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SA可有效抑制叶绿素含量的减少;增强叶片过氧化物酶( POD)、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降低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和质膜透性,缓解了盐胁迫对幼苗生长的抑制.SA的最佳诱导浓度为1mmol/L.  相似文献   

20.
采用水培法,以耐盐能力较弱的番茄品种江蔬14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了盐胁迫下不同种类、不同浓度外源多胺对番茄幼苗生长及质膜透性 的影响。结果表明:100 mmol·L-1的NaCl胁迫12 d,番茄幼苗的株高相对生长率、主根长相对生长率及植株的干质量、鲜质量降低,叶片质膜透性 增加;喷施外源多胺可以缓解盐胁迫对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其中100 mg·L-1 Spd、100 mg·L-1 Spm和150 mg·L-1 Put作用效果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