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桉树人工混交林林分生长与土壤养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桉树人工混交林中各树种的生长状况、蓄积量和土壤养分含量,探索适于桉树生长的最佳混交模式。【方法】在广东省雷州半岛,选择尾巨桉(DH32-29)分别与团花、马占相思、湿加松混交的试验林和桉树纯林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样法测定各树种的胸径、树高、枝下高和冠幅;并在各样地四角以及中心设5个土壤采样点,采集表层0~20 cm的土壤,测定试验林地土壤pH及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效硼含量。【结果】(1)团花、马占相思、湿加松均可促进桉树胸径、树高和单株材积生长,促进作用大小表现为马占相思团花湿加松;4个林分间桉树胸径存在显著差异,树高、枝下高、冠幅和单株材积均存在极显著差异。(2)团花和马占相思的平均胸径、平均冠幅和平均单株材积皆大于同一林分内的桉树,而湿加松的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平均冠幅和平均单株材积均远小于同一林分内的桉树。(3)各类型混交林中,桉树的单位面积蓄积量大小为桉树湿加松混交林桉树马占相思混交林桉树团花混交林,混交树种的单位面积蓄积量大小为团花马占相思湿加松,总的单位面积蓄积量则以桉树马占相思混交林最大,桉树团花混交林次之。(4)桉树与团花混交后,林地土壤pH及有机质、碱解氮、速效钾含量均极显著高于桉树纯林地;桉树与马占相思混交后,林地有机质、碱解氮、全钾和速效钾含量显著或极显著高于桉树纯林地;桉树与湿加松混交后,林地仅土壤pH和全磷含量显著或极显著高于桉树纯林地。【结论】桉树与马占相思混交后,桉树的胸径、树高、单株材积生长最好,林分整体蓄积最大,林地表层土壤养分含量最高,林分质量最好,林分结构最稳定。  相似文献   

2.
在安溪丰田国有林场开展了杉木与火力楠混交试验,杉木与火力楠以4:1和4:2比例插花混交,杉木纯林为对照.结果表明,与杉木纯林相比,杉木—火力楠混交林中杉木平均树高分别提高了6.8%、8.0%,平均胸径分别提高了13.7%、21.1%,单株平均材积分别提高了36.3%、56.4%,且不同林分类型的平均胸径和单株平均材积差异达到显著水平;与杉木纯林土壤相比,杉木—火力楠混交林土壤孔隙度、持水量和有机质、速效磷、速效钾等均有不同程度提高.由此可见,杉木与火力楠采取4:2比例插花混交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混交比例分别为1∶1和3∶1的秃杉—乐昌含笑混交林及秃杉纯林的试验研究,18年生的试验林生长量和土壤理化性质测定结果表明,秃杉—乐昌含笑混交林中秃杉的平均胸径、树高、单株材积和单位面积总蓄积量均大于秃杉纯林,而且混交林和纯林中秃杉的平均胸径、单株材积和单位面积总蓄积量的差异达显著水平,秃杉—乐昌含笑1∶1混交林中秃杉和乐昌含笑生长量均大于秃杉—乐昌含笑3∶1混交林中的秃杉和乐昌含笑。秃杉-乐昌含笑混交林土壤与秃杉纯林相比疏松透气、肥力状况好。本试验中秃杉与乐昌含笑按照1∶1比例混交为佳。  相似文献   

4.
新疆杨和臭椿混交林的生长及抗天牛虫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不同比例的新疆杨、臭椿营建混交林,对不同混交比例类型的新疆杨和臭椿的树高、胸径、单株材积和受天牛虫害情况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新疆杨和臭椿混交,2个树种的生长量较纯林相比有所下降,天牛对新疆杨的危害程度因比例类型而不同.其中,1∶1(行间混交)行状混交,2个树种的生长量最低;2∶3(2行新疆杨,3行臭椿)带状混交,新疆杨受天牛危害的虫害率和单株虫粪孔数均为最低.  相似文献   

5.
在闽清美菰国有林场开展了马尾松与台湾赤杨混交造林试验,马尾松与台湾赤杨采取9:1和7:3这2种比例插花混交,以马尾松纯林作为对照.结果表明,马尾松-台湾赤杨混交林中,马尾松的平均胸径、树高、单株材积和蓄积量均大于马尾松纯林,马尾松-台湾赤杨混交林中马尾松的生长量与马尾松纯林有显著差异.马尾松-台湾赤杨混交林土壤的肥力状况优于马尾松纯林;马尾松-台湾赤杨混交林内植物种类比马尾松纯林多,植物多样性指数大于马尾松纯林.  相似文献   

6.
杉楠混交林生长及生态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文忠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9):144-145,227
针对当前杉木纯林连栽引起林分生产力下降、地力衰退等问题,开展杉木与楠木混交造林试验研究,对杉楠混交林与杉木纯林在生长量、林内小气候和土壤肥力状况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杉木与楠木按1∶1和1∶2混交,林分中杉木平均胸径、平均单株材积和林分总蓄积量均超过杉木纯林,其中杉木与楠木1∶1混交,林分中杉木各生长指标增加幅度较大,与杉木纯林相比,平均胸径、平均单株材积和林分总蓄积量分别增加了43.07%、113.83%和35.61%.杉楠混交后,林内湿度提高,林内气温、土温和光照强度降低,土壤变得疏松、通气和透水,土壤结构得到改善,土壤肥力增强.本试验条件下杉木与楠木混交的最佳模式为杉楠行状混交.  相似文献   

7.
接种不同根瘤菌对马占相思幼林生长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不同人工接种根瘤菌处理对马占相思幼林树高、胸径、平均立木单株材积及林地土壤营养元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不同根瘤菌的马占相思林木,其树高、胸径和平均立木单株材积均高于对照,其中平均树高、胸径处理间差异显著,平均立木单株材积差异不显著,以接种HM8对幼林促生效果最佳;不同根瘤菌接种处理对马占相思幼林土壤有机质及营养元素含量的影响,表现为速效P有机质速效N速效K,6种根瘤菌总体表现效果为HM8ZG4HM4ZG3HJ7HJ6。  相似文献   

8.
姚晓彬 《安徽农学通报》2013,(11):91-92,105
马尾松采伐迹地改造,营造木麻黄台湾相思纯林、混交林试验,经过13a的经营管理,对林木生长状况进行观察对比,结果表明:木麻黄台湾相思混交林比纯林生长良好,平均郁闭度、树高、胸径、树冠、枝下高、单株材积、蓄积量,分别比木麻黄、台湾相思纯林的郁闭度大11.11%、5.26%,树高大14.29%、9.47%,胸径增粗15.93%、18.02%,树冠大3.23%、18.52%,枝下高大11.11%、25.00%,单株材积大16.67、33.33%,蓄积量多11.20%、23.23%。枯枝落叶物多,能改良林地土壤,防风固沙,保卫海防,保护农田,改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9.
杉木毛红椿混交林生长效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杉木毛红椿不同混交比例及杉木纯林(CK)的生长效应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杉木毛红椿混交造林是一种较好的混交组合。其10年生林木无论是胸径、树高、林分蓄积量均比杉木纯林生长更好。在不同混交比例中毛红椿混交比例减少而杉木平均胸径呈增加趋势;树高以3∶1带状混交、4∶1带状混交为好。方差分析结果表明,10年生林木的林分蓄积8∶1插花混交,4∶1、3∶1带状混交与CK比均达到极显著差异水平;8∶1插花混交,4∶1、3∶1带状混交与2∶1带状混交比均达到显著差异水平,加上对树冠生长的分析结果认为,杉木毛红椿混交,以杉木毛红椿8∶1插花混交、4∶1、3∶1带状混交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0.
福建含笑树干生长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福建含笑的资源开发和最大利用提供理论依据,通过选取平均木和采用树干解析法,研究福建含笑在与杉木混交的林分以及纯林林分中的树干生长规律。结果表明,福建含笑在与杉木混交的林分中胸径连年生长量达到最大值的时间比福建含笑纯林早1年,树高连年生长量早4年,材积连年生长量早3年,而且在前10年混交林的胸径、树高、材积的平均生长量始终比纯林大,说明与杉木混交能够很好地促进福建含笑的生长,福建含笑与杉木是一组很好的混交树种。  相似文献   

11.
为探索桉树山地混交造林的合适模式,促进桉树人工林的持续经营,在闽南山地开展桉树与灰木莲行带状混交造林试验,对混交林及其纯林的生长量、土壤理化性状以及林分结构的稳定性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桉树与灰木莲采用行带状混交方式,混交比例6桉树∶4灰木莲(3行桉树∶2行灰木莲)是可行的,5年生混交林中桉树的平均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生长显著高于桉树纯林,分别达15. 87 m、14. 17 cm和0. 1303 m3,相应地比桉树纯林提高了9. 45%、6. 28%和25. 17%,混交林分生长力较高,蓄积量接近桉树纯林,达124. 01 m3/hm2; 5年生时,混交林的种间关系还比较和谐,特别是灰木莲的生长尚不受桉树的影响。但是,目前林分已高度郁闭,混交林中灰木莲、桉树的胸径小于其各自平均胸径的立木比例分别占54. 5%和49. 2%,林分结构存在不稳定的趋势。此后,及时通过间伐来改善林分结构和调整种间关系是经营的关键。该混交模式能促进桉树的生长,同时一定程度上也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可作为闽南山地中长轮伐期桉树人工林持续经营技术模式之一。  相似文献   

12.
采用火力楠、柳杉分别与秃杉按1∶1混交,以秃杉纯林为对照,开展了秃杉混交林生长及土壤肥力的研究,对18a生的3种人工林中秃杉生长量、林分总蓄积量以及土壤理化性质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秃杉火力楠混交林中秃杉胸径、树高、单株材积、林分总蓄积量比秃杉纯林增加了11.35%、17.04%、42.02%和57.61%,比秃杉柳杉混交林中秃杉提高了15.73%、25.40%、62.90%和105.50%;土壤容重以秃杉火力楠混交林最小,其次是秃杉纯林,秃杉柳杉混交林最大;土壤孔隙度和通气度以秃杉火力楠混交林最大,秃杉柳杉混交林最小;土壤有机质、速效钾和水解性氮也以秃杉火力楠混交林最大,秃杉柳杉混交林最小。说明秃杉与火力楠混交可以提高秃杉生长量和林分总蓄积量,而且改善了土壤肥力状况。  相似文献   

13.
采用火力楠、柳杉分别与秃杉按1∶1混交,以秃杉纯林为对照,开展了秃杉混交林生长及土壤肥力的研究,对18a生的3种人工林中秃杉生长量、林分总蓄积量以及土壤理化性质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秃杉火力楠混交林中秃杉胸径、树高、单株材积、林分总蓄积量比秃杉纯林增加了11.35%、17.04%、42.02%和57.61%,比秃杉柳杉混交林中秃杉提高了15.73%、25.40%、62.90%和105.50%;土壤容重以秃杉火力楠混交林最小,其次是秃杉纯林,秃杉柳杉混交林最大;土壤孔隙度和通气度以秃杉火力楠混交林最大,秃杉柳杉混交林最小;土壤有机质、速效钾和水解性氮也以秃杉火力楠混交林最大,秃杉柳杉混交林最小。说明秃杉与火力楠混交可以提高秃杉生长量和林分总蓄积量,而且改善了土壤肥力状况。  相似文献   

14.
在南安罗山林场开展福建柏米老排混交林研究,结果表明,26a生福建柏米老排混交林对福建柏生长有促进作用,福建柏米老排6∶4混交林中福建柏胸径、树高、单株材积和蓄积量提高了23.1%、29.1%、72.0%和11.2%;福建柏米老排4∶6混交林中福建柏胸径、树高、单株材积和蓄积量提高了89.0%、60.5%、413.0%和65.9%。福建柏米老排混交林土壤孔隙度和持水量较高,容重较低,土壤结构优于福建柏纯林;福建柏米老排混交林土壤中有机质、全N、水解性N、全P、速效K的含量与福建柏纯林土壤相比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混交林土壤肥力高于福建柏纯林。  相似文献   

15.
陈来德 《安徽农学通报》2013,(15):102-103,134
闽楠与香樟的不同混交比例造林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不同混交比例下,闽楠和香樟的胸径、树高、单株材积生长以及林分单位面积蓄积量,均存在极显著差异;不同混交比例下的林地土壤有机质、全N、水解性N、速效P、速效K含量存在极显著差异;5种不同混交比例中,5楠5樟混交比例下闽楠、香樟的径、高生长,单株材积以及林分单位面积蓄积表现最佳。  相似文献   

16.
杉木桤木混交林生长量与土壤肥力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在福建省南平市峡阳镇18地位指数的第1代杉木林采伐迹地上营造杉木纯林和杉木桤木混交林(混交比例2∶1).造林后10 a,对立地条件一致的2种人工林的生长量和土壤肥力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杉木桤木混交林林分蓄积量大于杉木纯林,但差异未达显著水平(P>0.05);杉木桤木混交林中的杉木平均胸径、树高和单株材积生长量均显著大于纯林杉木(P<0.05),但混交林中桤木生长比杉木差,其胸径和单株材积生长量均显著小于混交林中的杉木(P<0.01).10年生杉木桤木混交林的土壤性质(主要是0-10 cm和10-20 cm层次的速效性养分、全N和有机质)比杉木纯林有所改善,但只有水解性N在0-10 cm和10-20 cm层次显著(P<0.05)高于杉木纯林.  相似文献   

17.
该文通过对29年生的福建柏与不同针叶树种的混交林生长、土壤肥力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混交林平均树高、胸径、单株材积和单位蓄积分别达到14.4m、18.8cm、0.196 7m~3和204.8 523m~3,分别比纯林高7.1%、3.1%、15.5%和14.6%;与柳杉混交,福建柏单株生长最好,平均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分别达到14.8m、19.7cm和0.219 5m~3;福建柏与湿地松、秃杉、柳杉、杉木、马尾松的混交林中,土壤有机质分别比纯林高了83%、110%、327.9%、32.6%和54.7%。因此,培育福建柏混交林,能促进林分是生长,改善土壤结构性质,提高土壤肥力。  相似文献   

18.
尾巨桉与马尾松不同混交处理3年生造林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通过对尾巨桉与马尾松不同混交比例、3年生生长效果调查,结果表明:尾巨桉纯林(CK1)单株平均胸径、树高、单株材积较不同比例混交林中的处理1、处理2、处理3尾巨桉平均胸径、树高、单株材积分别降低27%,42%,45%;17.2%,28.4%,30.9%;70.3%,126.7%,142%,不同比例混交林的处理1、处理2、处理3的马尾松单株平均胸径,树高与纯林马尾松(CK2)比较,树高生长各林分之间没有明显差异,平均胸径生长分别降低79.8%,25.6%,2.6%.尾巨桉纯林单位面积蓄积量与不同混交林的处理1,处理2,处理3的蓄积量分别是87.6,74.6,66.2,53m3/hm2.从3年生林分的各性状生长结果分析,不同比例混交林的林木生长以处理2表现效果最具生长潜力,有利于林木生长,对尾巨桉栽植风险具有缓冲作用,也有利于林地地力的恢复,对生产实践具有一定探讨价值.  相似文献   

19.
2012年在福建明溪县胡坊镇选取4种厚朴林分进行调查,对平均木采用树干解析法取样,对凹叶厚朴与杉木、绿竹和油茶混交及其纯林的生长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凹叶厚朴混交林胸径连年生长量达到最大值的时间(第3年)比纯林早1 a,树高连年生长量(第2年)早3 a,材积连年生长量(第8~9年)早3 a,在前10 a混交林的胸径、树高、材积平均生长量(平均值分别约为1.23 cm、1.42 m、0.0037 m3)始终比纯林(分别约为0.81 cm、1.00 m、0.0027 m3)大;且3种混交林直径、树高和材积的连年生长量和平均生长量达到最大值的时间一致,但数值存在差异:厚杉>厚竹>厚油混交林,说明凹叶厚朴与杉木混交能很好地促进凹叶厚朴的生长,混交效果最好,其次为凹叶厚朴绿竹混交林,再次为凹叶厚朴油茶混交林,最差的为凹叶厚朴纯林。  相似文献   

20.
雷州林业局桉树混交造林模式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10种桉树与相思混交模式林分的生长量、生物量、经济效益、土壤性质等方面的研究表明:桉树与相思混交能够提高混交林中桉树的胸径和材积生长量,但在造林密度相同的条件下,混交林分无论从产量还是从经济效益上都不如桉树纯林高,营造混交林能够很好地维持地力,提高林地土壤养分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