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和谐之饮,沟通心灵。习近平与漳浦有着深深的茶缘,他与台商、天福集团创办人李瑞河因茶结缘,两人品茶论道,畅叙友情,互赠佳茗,传为佳话。1996年10月17日,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的习近平,在漳州市委书记、漳浦县委书记的陪同下,来到位于盘陀镇的天福茶庄调研。李瑞河先生热情接待,带着他瞻仰陆羽与卢仝的塑像,然后到天元楼二楼会议室品茗,亲切交谈。习近平虽是北方人,但对乌龙茶却情有独钟。他边喝茶边说:"我是到福建之后,才爱上乌龙茶的。这天福713茶香味高雅,回甘绵长,一喝就知道是乌龙茶中的上品。"李瑞河感谢  相似文献   

2.
曹望成  周巨根 《茶叶》2004,30(3):177-178
卢仝《走笔谢盂谏议寄新茶》一诗,常被称作“七碗茶”诗或“茶歌”。《全唐诗》中收集卢仝诗歌共八十余首,但以茶为题则仅此一首。这一首茶诗是唐诗大花园中一朵瑰丽的奇葩。卢仝(775~835年)自号玉川子,范阳(今河北涿州)人,唐初“四杰”诗人卢照邻嫡系子孙。幼年就读于武山南麓的石榴寺,聪慧好学,博览群书。成年后,离家出游,曾隐居洛阳、嵩山和扬州等地,生活清贫,喜好饮茶。他一生善交朋友,与文学家韩愈、诗人张籍、贾岛和孟郊多有来往。  相似文献   

3.
研究周作人在其文学作品《喝茶》中茶韵味的目的在于了解其创作这篇散文的时代与背景,透过文字看到其间蕴藏的茶文化内涵,体会作者试图展示的更加深刻的茶韵味。本文介绍了周作人散文《喝茶》的创作背景,分析了《喝茶》中的茶韵味:"下午茶"的浓烈;鉴赏中国茶的艺术美;由"茶食"引发对故乡的怀念。  相似文献   

4.
《茶报》2000,(4):47-47
广州人历来喜欢喝茶,如今喝茶不但讲究品味,还时兴将有益继康的瓜果、花卉、中药加入茶中,喝起非茶之“茶”。  相似文献   

5.
任丽娟 《福建茶叶》2016,(3):351-352
自古以来,品茶都受到中国文人的喜爱和推崇。他们喜欢喝茶,更崇尚风雅。茶文化既是中国文人精神生活的一种追求,也透视着中国文人的情感内涵和审美意趣。周作人是著名的"苦茶派"文人,他擅长在文学作品中描写茶,其散文随笔中关于茶的篇目更不在少数。他用平实雅致的语言,将自己对茶的喜爱诉诸笔端,并将自己的书斋命名为"苦茶庵",可见其与茶之间的渊源。笔者通过对周作人的作品《喝茶》进行品析,来探讨其文章中所传达的茶意趣和茶韵味。  相似文献   

6.
正爱喝茶的人不少,但要从一杯茶喝出它的品种和产地,就得到池宗宪那样的境界了。台湾人池宗宪在茶壶里泡了二十年,修炼得一身识茶品茶赏茶的真功夫,《寻味中国茶》可谓是他的独门茶经,爱喝茶的人可作一观。"茶者,南方之嘉木也",是陆羽《茶经》的开篇之句。所以苏轼作《叶嘉传》,煞有介事地将茶拟人,写成传记,文心  相似文献   

7.
茶的营养及保健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夫 《中国茶叶》1992,14(2):38-39
茶是优良的饮料,不仅为我国人民所喜爱,也为世界人民所爱好。我国古代不少名人把喝茶作为一种高尚的嗜好,晋代诗人张孟阳云“芳茶冠六清,溢味播九区”,唐代以饮茶闻名的卢仝曾对饮茶的情趣和茶叶的保健作用作过淋漓尽致的描写:“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无怪宋代  相似文献   

8.
我在本刊1985年第二期上写的《苏东坡与茶》论述了有关他的茶诗、茶词和茶文三个方面。对于茶诗,我觉得写得太少了,意有未尽,特再写一续篇,以供茶人们研究、欣赏。东坡写有茶诗近八十篇(包括詠茶之诗和有茶之诗),内容大体可分为:名茶、名泉、议论、立传、怀念陆羽、自比卢仝、煎茶、饮茶、茶叶生产、茶具等十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品茗杂说     
1 文化茶事品茶是会上瘾的 ,而且好茶者往往以同类而聚。品茗纵议天下事 ,久而久之 ,世事犹如那一沏一轮的茶汤 ,愈来愈淡 ,而茶道却因了一壶又一壶的洗礼而日见长进。喝茶喝什么 ?任一个三尺小童也知道口渴喝茶 ;而在文人的笔下又多写了一条注脚 :提神醒脑助文思 ;到了小姐们的心中又有了新的认识 :美容减肥。这真是见仁见智。然而喝茶到了这份上是无须讲究的 ,茶叶、茶梗、茶碎都是茶 ;沸水温水都能泡出汤来 ,而大壶大碗大杯更是方便不过了。那么喝茶的意义究竟何在呢 ?我以为在旁人习以为常的饮食起居习惯中 ,发掘出那被淹没了的真谛 ,…  相似文献   

10.
王启垠 《茶叶科学》1966,3(2):80-81
新疆是个多民族地区,各个民族的风俗习惯都不一样,但他们都喜欢喝茶。日常生活中,如果他们一旦不喝茶,就感到精神不振,劳动无力,三五天不喝茶就感头痛。足见喝茶是兄弟民族是日常生活中一件必不可少的大事。因此,茶叶消费量也很大,尤其以维吾尔族和哈萨克族人民的消费量最大,一般是五、六口之家,每月一块茶(茯茶每块重2公斤),月末  相似文献   

11.
父亲从小就跟爷爷学喝茶,我从小就跟父亲学喝茶。至今,我的记忆中还清晰地记得嗜茶如命的爷爷留下的保温工具茶窝。爷爷生长的旧社会,民不聊生;父亲生活在计划  相似文献   

12.
正春节又来了,拜年的礼品琳琅满目。拜年给亲人好友送几盒茶,这是很有意义的事。受馈赠者得到的不仅是茶中佳品,而且还能获得饮茶带来的"五益"。这"五益"被民间百姓编成了五句顺口溜:"喝茶的男人有品位,喝茶的女人更可爱,喝茶的老人能长寿,喝茶的孩子讲礼仪,喝茶的家庭易和谐。"  相似文献   

13.
西方的刀叉餐具是为吃西餐才有的吧?西方吃西餐的历史有多长?似乎无人知道,不过中国人喝茶的历史可有好几千年了!喝茶能喝出天然味道的人,他一定使用了茶砂壶。这可能和吃西餐时只有用刀叉,才能吃出西餐的味道来一样吧?喝茶告别唐煮宋点,采用现代的饮茶方式,是个划时代的进步。如果用现代人的眼光,喝茶要先把干茶饼碾碎,用箩筛茶粉入锅加盐、姜、香料加水煮沸,盛到黑碗里,一人一碗地喝,若学唐宋人的样子,是不是和用筷子吃西餐一样地滑稽可笑!不过且慢笑话古人,让我们先来看看我们的饮茶历史。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可能发现把好端端的茶做成…  相似文献   

14.
卢仝(约795~835年),唐代著名诗人,自号玉川子,范阳(今河北涿县)人。年轻时,家境贫寒,刻苦读书而不愿为仕,隐居少室山,诗文师从韩退之。卢仝对宦官专权极为痛恨,曾作《月蚀》一诗加以讥讽,并和当时六朝元老、江南榷茶史  相似文献   

15.
茶修是建构于喝茶基础上的人性修炼.茶修离不开喝茶,喝茶是茶修的依托之本,茶修是喝茶的味性求真.工夫茶具有宜品宜修的特点,从人文哲学和精神情趣的层面看,三杯成品的潮式工夫茶,以自然、至简、生活化为特点的同时,以器具精致、程式完备、工夫精到、情趣浓厚而见长,礼敬天、地、人,追求人与茶、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呈现出了以冲...  相似文献   

16.
<正>曹聚仁先生喜欢喝茶。他时常因茶怀古,因茶交友,因茶思乡。曹著《鲁迅评传》中说:"鲁迅爱喝清茶,他所爱的不是带花的香片,而是青涩的龙井茶。笔者曾对他说:我和你是茶的知己,而不是西湖的知己。我喜欢喝龙井茶,尤其是喜欢西湖,你呢,对于西湖,并没有多大好感。"松风竹炉,提壶相呼,是旧文人的生活方式。鲁迅喜喝清茶,曾在《三闲集·革命咖啡店》中调侃说:"我是不喝咖啡的,总觉得这是洋大人所喝的东西(但这也许是我的‘时代  相似文献   

17.
喝茶的女子     
喝茶的女子,总喜欢喝一杯自己亲手冲的茶,在每一个夜深人静的时候,看着那一片片茶叶在杯中缓缓飞舞,一种温暖的感觉便从心底涌起。轻轻喝上一口略带微烫的茶,满口淡淡的清香随即弥漫全身,顿感神舒气爽。工作一天的紧张和疲惫就在这杯茶中慢慢消融。父亲喜欢喝茶,尤其喜欢来自彩云之南的普洱茶。父亲说,普洱茶来自云南的深山峻岭,集天地灵气于一身,更因为这种茶越是历经岁月磨砺,却越能散发陈香的美丽。在父亲的熏陶之下,我逐渐也成为一个喜欢喝茶的女子。喜欢喝茶。喜欢那种淡淡回甜的滋味,喜欢看在水中张扬开来的旋舞,喜欢茶叶与水简简单单…  相似文献   

18.
茶缘     
喝茶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引人入境,两个知己喝喝茶,消除一切烦恼,谈谈知心话,喝一杯松芽,山川花木情,有着王绍康优雅情怀,闻起香气,品其滋味后,赋诗一首:云雾山中采,日月精气成,雪松披霜露,风骨显精神,香高尤久远,味醇更幽馨,万千人手过,极品数松针。茶是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古人云:一日无茶则滞,三日无茶则病,俗话说开门七件事,油盐柴米酱醋茶。你知道古人是怎样喝茶  相似文献   

19.
文化茶事品茶是会上瘾的,而且好茶者往往以同类而聚。品茗纵议天下事,久而久之,世事犹如那一沏一泡的茶汤,愈来愈淡,而茶道却因一壶又一壶的洗礼而日见长进。喝茶喝什么?任一个三尺小童也知道口渴喝茶;而在文人笔下又多写了一条注脚:提神醒脑助文思;到了小姐们的心中又有了新的认识:美容减肥。这真是见仁见智。茶叶、茶梗、茶粉都是茶;沸水温水都能泡出汤来,而大壶大碗大杯更是方便不过了。那么喝茶的意义究竟何在呢?我以为在旁人习以为常的饮食起居习惯中,发掘出那被淹没了的真谛,这便是我们所谓的文化。茶文化便是其一。茶文化可谓是神奇…  相似文献   

20.
我国是一个有着漫长饮茶史的国家。据文献记载,早在传说中的神农时代,我们的祖先即已发现了茶的药用价值而以茶祛病健身。被后人奉为“茶神”的唐代陆羽在《茶经》中说:“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周鲁公。”正因此,数千年未,中华民族便逐渐形成了一整套关于茶的采、制、煮、饮等相当完备的知识,出现了诸如唐·陆羽的《茶经》、宋·蔡襄的《茶录》、明·许次纤的《茶(?)》等权威性茶著,以及著名文人如晋·左思、张孟阳,唐·释皎然、白居易、刘禹锡、柳宗元、卢仝,宋欧阳修、苏轼、苏辙、王安石、秦观、陆游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