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独活在我国范围内分布较广,多生长于山坡、草丛或灌木间等较为阴湿的环境,由于野生资源逐渐减少,目前人工栽培是独活的主要来源,科学种植独活可提高中药材的质量及产量,增加经济效益,因此开展关于独活栽培技术的研究对于独活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简单介绍独活的栽培技术及药用价值,以期为广大药农科学种植独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以短毛独活为试材,采用短毛独活与玉米间作的种植模式,研究间作玉米对短毛独活白粉病的防控效果。结果表明,间作玉米可以有效防控短毛独活白粉病的发生。3种间作种植模式下短毛独活白粉病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显著低于短毛独活单作种植模式。间作玉米有效改善了短毛独活冠层微环境,与短毛独活单作种植模式相比,植株冠层温度、湿度和光照强度较低。间作玉米可提高植株抗性,与短毛独活单作种植模式相比,3种间作种植模式下,植株内总酚、类黄酮含量,POD、CAT酶活性较高,丙二醛含量较低,另外1∶5和1∶6间作种植模式下,植株生长旺盛,株高、叶片开展度和单株产量较高。总的来说,1∶6间作模式下,短毛独活白粉病发生最轻,生长势强,单株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3.
正中药材独活药用价值高,市场前景广阔,种植收益较好,已发展成为当地农户脱贫致富的首选种植项目。本文从中药材独活的生物学习性,高产栽培技术,采收注意事项等方面做了全面的阐述,对促进该产业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有一定的指导作用。独活又名长生草、独滑。属植物界,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伞形目、伞形科、当归属、重齿毛当归种。其味辛、苦、性微温。具有祛风胜湿、散寒止痛、抗炎降压之功效。2017年在我县引进种植后,获得成功,亩产独活1000公斤左  相似文献   

4.
独活是甘肃省华亭县阴湿山区盛产的名贵中药材,是华亭县的主导产业之一。为了使华亭独活生产稳定持续发展和升级,笔者引进了安徽亳州独活、甘肃陇西独活,收集到野生独活,利用华亭独活作对照进行了品种比较筛选试验,筛选出了适宜当地种植的独活新品种。  相似文献   

5.
刘磊 《现代农业科技》2023,(2):210-213+218
油菜全产业链发展是提升油菜种植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扩大油菜种植、提升油菜产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安徽省近些年在油菜全产业链开发利用方面进行了诸多的实践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本文总结了安徽省油菜全产业链开发利用取得的成效,分析了油菜全产业链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为今后安徽省油菜全产业链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油菜全产业链发展是提升油菜种植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扩大油菜种植,提升油菜产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近些年,安徽在油菜全产业链开发利用方面进行了诸多的实践探索,取得一定成效。本文总结了安徽省油菜全产业链开发利用取得的成效,分析了油菜全产业链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不足,提出对策与建议,希望为今后安徽油菜全产业链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葡萄种植区如何发展循环农业,以北京市延庆县为例进行了较系统探讨.根据延庆县的功能定位和葡萄种植现状,设计了葡萄种植区循环农业发展三种新模式:葡萄种植主产物产业链、副产物产业链和观光休闲科普示范产业链;利用循环经济的理论系统阐述了新模式是葡萄种植区发展循环农业的理想模式,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8.
云南是中国最早种植咖啡的地区,适宜的海拔和气候条件使云南成为最适宜种植小粒种咖啡的地方之一,现已发展成为中国最大的咖啡种植基地。目前,云南咖啡产业已初步形成以龙头企业为源点,辐射种植、初加工、深加工各产品生产过程,辅之以科技,品牌营销和科学管理为一体的完全产业链。然而,云南企业在各个环节中的力量分布并不均衡,主要集中在产业链的上游,而咖啡深加工、分销和零售环节大部分被国外咖啡商占领,云南咖啡企业处于产业链分工的薄利环节。不仅如此,云南省咖啡产业链  相似文献   

9.
独活是伞形科植物重齿毛当归的干燥根,属于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祛风除湿、通痹止痛的功效,能够有效治疗风寒、风湿麻痹、腰膝酸软以及腰腿疼痛等病症。近年来,独活价格持续涨高,药农种植的积极性逐渐提升。独活可以利用直播栽种也可以使用育苗移栽,为保证获得较高质量以及产量,需科学应用其育苗及栽培技术,进一步保障其生产质量。本文主要探究独活的育苗及栽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人参种植产业链的不断延展,人参种植业最终将形成融合了先进现代技术和设备 的产业集群。传统生产技术和加工技术形成的产业链系统由于生产管理方法分散,技术水平 低,人参质量低,规模小,产品经济特性不断追求微薄的利润,存在着诸多的发展问题,因此需要 按照现代产业链发展模式进行改造。本研究综合吉林省人参种植产业发展的现状,对于吉林省 人参种植产业未来的发展对策进行了简要的分析。研究结论对于改善吉林省人参种植产业发 展现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中国和印度是世界花生主产区,山东省是中国的花生主产区,淄博市位于山东省鲁中地区,与山东省花生主产区相接,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大部分土壤透气性好、非常适合花生种植。本研究梳理了淄博市历年气候资料、查阅国内外花生种植业及加工业的相关最新资料,深入花生主产区通过实地调查、电话采访、问卷调查等方式,对淄博市花生栽培、加工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调查,分析总结得出相关结果,并提出相应建议。结果表明,淄博市花生种植历史悠久,但存在工业加工基础较弱、缺乏龙头企业、农田基础设施差、花生种植比较效益低、缺乏花生病虫害预警机制、花生种植成本高和缺乏高油酸花生产业链等问题。研究提出促进淄博市花生产业健康发展的对策:采取出台政策,扶持龙头企业;加强花生田基础设施建设;推广花生高产栽培技术,增加花生种植效益;建立花生病虫害预警系统;针对山区特点,加快适合山区花生栽培的农业机械研发、引进工作;积极发展高油酸花生全产业链等对策,促进淄博市花生产业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2.
设施农业的快速发展,推动了高寒地区种植业的多样化.葡萄产业由于品种繁多,产业链长,市场效益高,发展尤为突出,通过调查大同地区的几个县区葡萄大棚栽培模式分析构成质优高产的综合因素,总结出大棚栽培葡萄的优势.  相似文献   

13.
广西火龙果产业发展现状及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西火龙果产业近几年发展迅猛,已成为中国种植火龙果面积最大的区域。广西火龙果产业发展现状主要表现为适宜种植区域多、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政府扶持力度加大、龙头企业示范带动,产业核心园区式发展、助推农业精准扶贫,但也存在品种单一、科技含量低、销售渠道窄、品牌效应差,产业链短等一系列瓶颈问题。因此,今后应大力推广良品良种,提高种植水平;加快销售体系建设,加强配套衔接;做强龙头企业,培育广西品牌;延长产业链条,开发休闲农业,以促进广西火龙果产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木薯间作套种穿心莲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木薯作为全球重要的薯类作物,既是热带地区粮食安全的保障,也是重要的淀粉工业原料。为促进木薯产业的发展,提高木薯种植比较经济效益,根据我区木薯间作套种中药材穿心莲在平南县的种植管理经验,总结出一套成熟的木薯间作套种穿心莲栽培技术,为木薯间作套种规范化栽培和生产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5.
超甜玉米作为一种新型的果蔬型食品,在很多国家都已经迅速发展,成为重要的种植作物。通过种植超甜玉米,种植业结构可以得到有效改善,这对于种植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就对超甜玉米的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探讨,以期为超甜玉米的栽培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深度学习在苹果产业链中的应用与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苹果生产大国,苹果种植面积广、品种多。将深度学习与机器视觉技术相结合并运用于苹果种植和生产的全产业链中是苹果产业技术升级的重要手段和方向。聚焦苹果产业链中的果树种植、收获采摘和产后检测3个关键阶段,系统性梳理深度学习技术的相关应用与研究进展,其中主要涉及叶部病虫害识别、种植监测、采摘机器人的目标识别和苹果无损分级检测等研究领域,在分析对比不同技术之间的差异与共性的基础上,探讨深度学习在苹果产业链中所面临的困难与挑战。  相似文献   

17.
广西百色根据自身优势发展芒果种植业已有三十多年,芒果种植已经初具规模,已然成为地区的农业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柱之一。然而在转型发展的要求下,在新一轮农业革命背景下,芒果种植和产业发展面临新的挑战。为了能够更好地把握新的发展方向、新的种植技术、新的经营理念,通过文献搜集、查询官方数据、走访调研,整理出百色市阳圩镇芒果产业发展的现状,根据现状分析出芒果产业在果园设施、种植和管理技术、投产率、种植结构、产业均衡和品牌打造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新时期发展芒果产业的途径,即借鉴先进的种植技术,优化芒果种植,提高芒果的品质、产量;引入先进的管理经验,打造规模种植,建设特色种植园区;坚定信心,打造"百色芒果"特色品牌,推向全国市场;运用互联网、大数据有利条件发展多种经营方式,促进芒果的销售等。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研分析广西旱藕产业生产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为促进广西旱藕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数据收集统计和实地调研,对广西14个地级市的旱藕种植面积、种植品种、加工产品、销售市场、企业效益等情况进行综合分析,阐述当前广西旱藕产业发展现状及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发展建议。【结果】近年来,广西旱藕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全区种植面积超1万ha,主栽品种为南藕一号和桂兴芋3号,主要种植区域为河池市、百色市、南宁市和崇左市等地;广西旱藕加工以淀粉和粉丝为主,销售方式主要为零售和电商销售;旱藕鲜薯平均产量45~75 t/ha,销售价格600.0~1000.0元/t,每公顷效益在3万元左右;旱藕生产模式大多采用“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发展前景可观。广西旱藕产业发展也面临着许多困境,存在品种单一老化、优良品种匮乏,栽培技术落后、农民积极性不高,科技投入不足、科研与产业对接滞后,产业链不健全、综合利用率低,加工企业小型分散、产业化程度低等问题,严重制约广西旱藕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建议】应加强政策引导,发展区域优势产区,打造品牌效应;加强旱藕种质资源收集利用,推进旱藕新品种选育;推广旱藕集约化栽培技术,提高农民种植积极性;强化产学研科技攻关,完善旱藕产业链;整合加工企业,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头作用,以推动广西旱藕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京科青贮516玉米标准化栽培技术及应用前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京科青贮516玉米是高产优质粮饲兼用玉米品种,适应性广、粮秆兼用,是发展种养加产业链、促进种养业增值的重点推广品种。本文简述了京科青贮516的特征特性及其标准化栽培技术,同时对其市场前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