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问:请问腺胃炎病有好的治疗方案么?答:鸡传染性腺胃病又叫腺胃型传支,多发于20~80日龄。主要表现为病鸡生长停滞,消瘦死亡,腺胃肿大,出血,法氏囊萎缩。本病病程长,有的达20~50天。有并发或继发其他病或各种应激都会加重病情。  相似文献   

2.
问:请问腺胃炎病有好的治疗方案么? 答:鸡传染性腺胃病又叫腺胃型传支,多发于20~80日龄.主要表现为病鸡生长停滞,消瘦死亡,腺胃肿大,出血,法氏囊萎缩.本病病程长,有的达20~50天.有并发或继发其他病或各种应激都会加重病情.  相似文献   

3.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诊断与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染性支气管炎(IBV)有嗜呼吸道型、嗜肾型、嗜消化道型和嗜生殖器官型等多种类型。呼吸道型不同日龄均易发生,雏鸡死亡率一般在20%以上,育成鸡、成鸡基本无死亡现象;肾型主要发生在雏鸡,多发生于14~40日龄,死亡率在30%~50%左右;腺胃型发病鸡群多见于20~40日龄的雏鸡,死亡率  相似文献   

4.
鸡腺胃型传支,多发于20-80日龄,最早的发生于8日龄。主要表现病鸡生长停滞、消瘦死亡、腺胃肿大出血、胸腺、法氏囊萎缩。本病病程长,有的达20-50天,并发或继发感染其他疾病会加重病情。进入2007年以来,锦州地区不断发生,笔者先后接诊数十例,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1997年8月,郑州市某肉鸡场2000只18日龄肉鸡发生一种拉稀、消瘦,伴有呼吸道症状及死亡,剖检腺胃肿大如球状为特征的疾病。经发病情况、临诊症状、剖检病变和实验室诊断,初步诊断其病原为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因此将本病暂定名为鸡腺胃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现将诊断结果报告如下:一、发病情况这批肉维分别在1日龄、10日龄和14日龄进行了鸡马立克病、鸡新城疫、鸡传染性支气管炎和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免疫接种,18日龄个别雏鸡开始发病死亡,以后逐日增多,20~25日龄形成死亡高峰,经强力霉素、新霉素加维生素C治疗后,死亡减少,至56日…  相似文献   

6.
最近山东某商品肉鸡场鸡群发生了一种急性致病性传染病,鸡群发病日龄为30~45日龄。病鸡主要表现为精神沉郁,羽毛逆立,拉黄色稀粪,呼吸困难,伸头引颈呼吸,鸡只一般发病后1~3天死亡。后期部分病鸡有神经症状,剖检病死鸡可见腺胃黏膜出血,肌胃与腺胃交界处有片状、针尖状出血,肌胃有溃疡,十二指  相似文献   

7.
近两年,在山东省、河北省沧州市、北京等地陆续发现了以腺胃肿胀为主要特征的腺胃型传染性支气管炎。该病在临床症状、病理剖检等方面和腺胃型马立克氏病极为相似,给诊断上带来一定困难。一般应从以下几方面加以鉴别。1 病原学 腺胃型传支为冠状病毒属,嗜腺胃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腺胃型马立克氏病是一种细胞结合性疱疹病毒。2 流行病学 腺胃型传支多发于20~80日龄的育成鸡,病死率在3%~9%之间。腺胃型马立克氏病多发于80~140日龄,发病率因鸡群注苗等不同差异很大,两者在其它日龄段也有发生。3 临床症状 腺…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在一些养殖相对密集的地方出现一种鸡群采食量低、生长缓慢、机体消瘦、大小不均、腺胃肿大、肌胃糜烂为主的疾病。临床上称"腺胃炎综合症"。鸡腺胃炎可发生于不同品种的蛋鸡和肉鸡,以雏鸡和青年鸡多发。死亡率10%~30%不等,感染4~7d为死亡高峰,最早见于3日龄,肉鸡35日龄以后发病率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9.
张德 《中国家禽》2003,25(22):24-24
龙王村张某购进七彩山鸡(雉鸡)300只,4日龄时以切碎的稻草梗作垫料,7日龄时发现少数鸡不食,打盹、头扭向一侧,有时作后退运动。随后病鸡不断增多,9日龄时病鸡数增至20%左右,并出现拉稀,部分病鸡极为消瘦。用痢特灵、土霉素、氟派酸、氯霉素等治疗无效,陆续死亡10多只。剖检见食道末端经嗉囊至腺胃、肌胃处有直径约0.5厘米,长3~4厘米极  相似文献   

10.
<正>1腺胃型传染性气管炎主要发生在20~80日龄左右的鸡群。死亡率一般为20%~0%左右。2初期仅表现为生长缓慢,继而出现精神不振,采食、饮水减少,拉稀,有呼吸道症状。发病中后期,  相似文献   

11.
1998 年6 月~7 月,河北省玉田县某个体户蛋种鸡场孵化出的海赛商品蛋鸡连续7 批共6 万余羽,在30~80 日龄时发生一种以极度消瘦、腺胃肿大为特征的疾病。采集发病鸡的腺胃制成匀浆乳剂,接种 S P F鸡胚,可引起典型的鸡胚矮小。卷曲、僵化、中肾尿酸盐沉积等鸡胚病变。电镜观察鸡胚分离物可见大量冠状病毒粒子;分离物能与标准 I B V 阳性血清( M41 株抗血清)中和呈现阳性反应;分离物经浓缩后用魏氏梭菌滤液处理,可呈现血凝活性;分离物对氯仿敏感;实验结果表明,分离物为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将发病鸡的腺胃匀浆乳剂及第5 代分离物(腺胃匀浆乳剂在鸡胚中盲传5 代的培养物),接种1 日龄及7日龄 S P F鸡,结果用鸡腺胃匀浆乳剂接种 的鸡出现了极度消瘦、腺胃肿大等与自然病鸡相同的临床症状及剖检变化,而用第5代分离物接种鸡后,鸡只正常生长发育,未出现任何症状。分别取2 个组鸡的血清进行17 种相关病原检测,结果接种腺胃匀浆乳剂的鸡只检出了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 R E V) 抗体, 表明腺胃内可能存在 R E V;另外,2 个组的鸡 I B V 抗体均为阳性,除此之外其他病原抗体监测结果均为阴性。初步的试验结果证实,我们从发病鸡腺胃内分离的  相似文献   

12.
鸡传染性腺胃炎是由冠状病毒引起的,主要以侵害腺胃,引起腺胃肿胀,其融合及全身极度消瘦为特征的一种传染病。1流行特点蛋鸡及多种肉鸡均可发生本病,发病最早在20日龄前后,大多在30~80日龄,如果全群鸡到80日  相似文献   

13.
最近山东某商品肉鸡场鸡群发生了一种急性致病性传染病,鸡群发病日龄为30~45日龄。病鸡主要表现为精神沉郁,羽毛逆立,拉黄色稀粪,呼吸困难,伸头引颈呼吸,鸡只一般发病后1~3天死亡。后期部分病鸡有神经症状,剖检病死鸡可见腺胃黏膜出血,肌胃与腺胃交界处有片状、针尖状出血,肌胃有溃疡,十二指肠、小肠有出血斑,盲肠扁桃体出血,直肠及泄殖腔黏膜充血,出血;喉头、气管黏膜肿胀出血,心冠脂肪及心肌有出血点。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为50~90%和20~90%。采集病料进行病原分离与鉴定。1材料1.1病料采自山东某鸡场。1.2SPF鸡胚由济南斯帕法斯公司…  相似文献   

14.
问:6000只父母代肉种鸡,23周龄,部分鸡发病,剖检发现腺胃肿胀增厚乳头出血。请问腺胃传支有啥症状?怎么治疗?答:鸡传染性腺胃病又叫腺胃型传支,多发于20~80日龄的鸡。主要表现病鸡生长停滞,消瘦死亡,腺胃肿大。出血,胸腺。法氏囊萎缩。本病病程长,有的达20~50天。并发或继发其他病或各种应激都会加重病情。临床症状:感染初期,临床不易发现,鸡群精神和食欲没明显变化,仅表现生长缓慢和打盹。感染后10~15天,出现食欲减少,体重无增长,甚至下降,消瘦,发病鸡的体重仅为同批正常的1/3或1/2。最后发病鸡因严重衰竭而死,死亡率为10%~30%,有混合…  相似文献   

15.
在50~70日龄的鸡发生内脏型马立克氏病非常多见,肿瘤结节常生长在性腺(尤其是卵巢)、肝脏、脾脏和心脏上,腺胃上出现肿瘤病变的比例很小,而肿瘤结节仅生长在腺胃上的病例,我们未见报道。华东某大型鸡场所饲养的56~80日龄商品代蛋用鸡同时发生这种马立克氏病,现将诊断及防制过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一)流行情况肉鸡腺胃炎发病日龄一般在10~20天,采食量低于正常的1/3或更多,大群拉饲料颜色粪便,鸡群中体重不达标的鸡占比增大,死亡率5‰左右,解剖病死鸡腺胃肿胀,腺胃壁出血,肌胃角质层干裂、易剥离,肠道肿胀,死亡鸡只黏膜脱落,胸腺、法氏囊、脾脏萎缩,肾脏轻微肿胀。发现该病后,养殖场技术人员一般都投服很多药物,但收效甚微。(二)防制措施1.预防腺胃炎应该从雏鸡开始。造成肉鸡腺胃炎的最主要原  相似文献   

17.
今年以来,我省豫北、豫南一些养鸡场发生一种以不同品种的育成鸡以临床极度消瘦、有呼吸道症状,剖检腺胃肿大如球状为主要特征的接触性传染病。7月份以来,平顶山叶县某养鸡场饲养的伊利莎种鸡、罗曼蛋鸡共计万余只,分别于7O日龄和35日龄开始发病。发病率高,病程已近4O余天。主要临床表现为食欲减退,精神沉郁,生长缓慢,拉稀伴有呼吸道症状,后期极度消瘦,衰竭死亡,死亡率达15~20%。剖检主要症状:病鸡消瘦、气管有粘液,中后期出现本病特征性病变,腺胃显著肿大如球状,腺胃壁增厚,腺胃粘膜有出血和溃疡,腺胃乳头肿胀、出血,…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一种以腺胃炎性肿大为主要特征的新传染病在我地区肉仔鸡和产蛋鸡上频繁发生,造成严重的损失。从我们门诊这几年所接病例的统计数据看,腺胃炎病例占5%左右,多集中在秋、冬、春三个季节发生,由于该病潜在的危害很大,所以对它综合防治也就显得尤为重要。该病流行较广,发病率一般为10%~30%,死亡率一般为30%左右。发病日龄多见于10~20日龄,最早见于3~4日龄,25~50日龄为多发期,有报道称产蛋鸡也可发病。该病病程长,长者可达1~2个月,发病后鸡只生长不良、机体消瘦、整齐度差、腺胃肿大如乳白色球,腺胃黏膜溃疡、脱落、肌胃糜烂。死淘率高,给养殖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9.
肉鸡养殖区出现了以腺胃肿胀、糜烂,肌胃角质层糜烂脱落的现象。导致鸡只消化不良,生长停滞,采食量低下,体质衰弱,严重者出现了混合感染,引起大批量的死亡,使广大肉鸡养殖户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1发病症状1.1临床症状本病在20~30日龄间的发病率最高。最早发病日龄可出现在10日龄前后,笔者曾在临床上遇见过5日龄的发病鸡群。本病发病之初表现为,鸡只采食量低下,出现严重的过料现象(粪便中含有大量未消化的饲料),腿脚颜色苍白,生长停滞,在大群鸡中能明显看出发病鸡体格瘦小,羽毛蓬乱。  相似文献   

20.
<正>李院长认为鸡在1日龄时防治腺肌胃炎势在必行。这是因为,因种鸡饲料、环境等原因,曲霉菌毒素沉积在鸡胚中,孵化期间就伤害了肌胃、腺胃,如不及时防治,则导致鸡苗的采食量降低,免疫功能低下,生长缓慢,死淘率高,胎毛脱落慢,15日龄后鸡参差不齐,料肉比增高等临床特征。他建议应在雏鸡1~7日龄用百病康调整脾胃,对肌腺胃炎有防治作用,必要时,1日龄可添加中药腺胃炎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