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以半年生桢楠(Phoebe zhennan)幼苗为试材,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容器规格、肥料种类和育苗基质对桢楠容器苗的苗高、地径、根系长、全株鲜质量、全株干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肥料种类对幼苗的苗高、地径、全株鲜质量、全株干质量均有显著影响(P0.05),而容器规格和育苗基质对容器苗的生长无显著影响。容器培育半年生桢楠宜采用8 cm×12 cm的塑料育苗袋,施用5%有机肥作为基肥,80%森林土+20%的火烧土作为育苗基质,其次采用是10 cm×14 cm的塑料育苗袋,施用5%有机肥作为基肥,选用育苗基质100%森林土。  相似文献   

2.
以培育6月苗龄囊状紫檀容器苗为对象,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开展容器规格、肥料种类和育苗基质对苗木各指标生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育苗容器规格的增大,苗木的各项指标的生长量明显增多.施5%有机肥的苗高和地下部分的干重明显优于施2%磷肥和1%复合肥,但三者间的地径、主根长、地上部分干重及全株生物量差异不显著.采用80%森林土+20%火烧土的育苗基质培育的容器苗生长表现最好.对不同因素、不同水平的各个组合处理进行分析,6月生囊状紫檀的容器育苗最佳组合为12 cm×16 cm(或9 cm×12 cm)的容器规格,施用2%的磷肥作为基肥,采用80%森林土+20%的火烧土作为育苗基质.  相似文献   

3.
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方法,进行了容器规格、肥料种类和育苗基质对1年生百日青苗高、地径和高径比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肥料种类和育苗基质对苗高、地径的影响均达到了显著水平,对高径比的影响不显著,容器规格对苗高、地径和高径比的影响均不显著。对不同因素、不同水平的各个组合处理进行分析,1年生百日青容器育苗最佳组合为12cm×16cm的容器规格,施用1%的复合肥作为基肥,采用100%森林土作为育苗基质。其次也可选用10cm×14cm的容器规格,施1%的复合肥作为基肥,80%森林土+20%的火烧土的育苗基质组合培育百日青容器苗。  相似文献   

4.
不同容器类型和规格对容器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采用不同类型和不同规格的容器育苗试验,发现塑料薄膜育苗容器在幼苗成活率、幼苗的苗高和地径生长量3个方面均表现出明显优势;用10cm×15cm规格的容器育苗不仅成本低且苗木生长良好。在容器育苗袋不同处理的试验中,发现采用有底袋(剪角)、打孔袋较好,不仅使基质通气透水、而且有利于温度调节,从而提高苗木根系的生根率,促进根系的发育。  相似文献   

5.
舟山新木姜子和普陀樟容器育苗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择舟山新木姜子、普陀樟2种海岛特色树种,开展不同基质和不同容器规格的容器育苗试验.结果表明:在不同基质中,舟山新木姜子的苗高、地径、株干重,普陀樟的地径、根冠比等指标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其他指标及主根长、≥2 cm侧根数和在不同容器规格中培育的容器苗各项指标差异不显著.根据试验结果和应用实际,培育1 a生容器苗,舟山新木姜子宜选用圃地土,普陀樟宜选用圃地土或2/5泥炭 1/10珍珠岩 1/2圃地土,容器采用12 cm×10 cm规格的软塑料营养体.  相似文献   

6.
火炬树容器育苗及其耐旱性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选用 4种不同规格的容器袋及 3种不同育苗基质对火炬树进行容器育苗试验 ,并在春季持续干旱多风的气候条件下 ,对 1年生火炬树容器苗与 2年生裸根苗进行长时期耐旱性试验 ,火炬树容器苗存活率为 57.4 %。认为火炬树育苗基质可选用混合土代替表土 ,选用规格为 8cm× 1 8cm(即扁径 8cm、高 1 8cm)无底无孔的容器袋作为育苗容器 ,可提高火炬树容器苗木抗旱能力  相似文献   

7.
设计6种育苗基质进行锦鸡儿育苗试验,对不同基质间的苗高、主根长、侧根数和总鲜重的差异进行了调查和分析,认为70%耕作土+20%森林土+10%河沙为最佳培育基质,并指出培育灌木容器苗应以侧根数作为质量指标。  相似文献   

8.
为了寻找千年桐(Vernicia montana)容器育苗最佳基质,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运用方差分析、多重比较等方法,研究不同基质配方对千年桐容器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基质配比对千年桐容器苗地径、苗高、地上鲜重、整株干重、地上干重存在极显著影响,对整株鲜重存在显著影响;试验设计的9 种基质中,泥炭100% 加上定量钙镁磷及复合肥、泥炭66%+ 黄心土34% 加上定量钙镁磷及复合肥这两种基质配方的千年桐容器苗地径、苗高、生物量生长最佳,千年桐容器育苗的最佳基质配方为泥炭66%+ 黄心土34% 加上定量钙镁磷及复合肥。  相似文献   

9.
乐东拟单性木兰容器大苗培育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基质配比、基肥种类和施肥量、容器规格对3年生乐东拟单性木兰(Parakmeria lotungensis)容器大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乐东拟单性木兰容器大苗对不同基质配比的生长反应差异很大,以珍珠岩为主的配比基质容器苗生长表现最优,以沤制后谷壳为主的轻基质苗木生长较好;不同基肥种类及施肥量对容器苗生长影响显著,施用爱贝斯长效缓释肥(N:P:K=18:18:8)的容器苗生长表现最好;容器规格对乐东拟单性木兰容器苗生长影响显著,容器规格的增大可显著促进苗高和地径生长。从苗木质量和育苗成本等因素综合考虑,乐东拟单性木兰轻基质容器大苗优良培养方案为:基质配比(体积比)为泥炭:黄泥:谷壳=2:3:5,基质中施用3.0 kg/m3爱贝斯长效缓释肥,无纺布容器规格为D×H=30 cm×30 cm。  相似文献   

10.
《林业科技》2021,46(2)
以黄心土、泥炭土、椰糠3种原料按照不同比例配比成不同育苗基质,设置为A1、A2、A3和CK 4个水平,采用大杯容器(14 cm×16 cm)、小杯容器(12 cm×14 cm)2种不同规格的育苗容器,开展育苗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大杯容器苗的成活率比小杯容器苗成活率高1.6%;不同配比育苗基质对红锥苗高、地径差异极显著,不同规格育苗袋对红锥苗高、地径影响差异显著,且在大杯苗和小杯苗2个水平上,随着育苗基质中泥炭土比例增加,苗木高度和地径生长量均呈显著上升趋势,且大杯苗显著高于小杯苗。通过综合比较,以50%黄心土+30%泥炭土+20%椰糠比例配比的育苗基质培育的红锥幼苗生长表现最好,适宜推广。  相似文献   

11.
通过桢楠(Phoebe zhennan)轻基质网袋育苗试验,掌握了桢楠苗木生长发育节律。结果表明:7-9月为苗木速生期,在此期间,应加强圃地水肥管理,促进苗木健康生长,提高苗木质量。采用5.6 cm×8 cm的轻基质网袋容器育苗,1年生苗平均高为26.7 cm。  相似文献   

12.
闽楠轻型基质苗木质量分级标准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提高闽楠造林质量,采用主成分、聚类分析、正态分布等方法研究了闽楠轻型基质苗木质量分级标准。结果表明:苗高和地径可作为闽楠轻型基质苗木质量分级指标,采用聚类分析方法与正态分布分级法,得到2种闽楠轻型基质苗木质量的分级标准。通过调查统计不同育苗圃地闽楠轻型基质苗木的生长情况,确定1年生闽楠轻型基质苗木质量分级标准为Ⅰ级苗,H≥35cm、D≥0.35cm;Ⅱ级苗,35H≥20cm、0.35D≥0.25cm。  相似文献   

13.
闽楠轻基质育苗容器规格与分级培育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优化闽楠优质轻基质容器苗培育方案,开展轻基质育苗容器规格和苗期分级培育对闽楠1 a生容器苗生长和苗木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基质配比和缓释肥加载量相同的情况下,闽楠容器苗的地径和苗高生长随着容器规格的增大显著加快,采用4.5 cm×10.0 cm规格的轻基质容器可满足1 a生闽楠容器苗生长需求,既提高优质苗出圃率,又利于降低育苗成本;苗期分级分隔培育试验则发现,分级分隔与否虽对平均苗高影响不明显,但分级分隔培育使苗高生长更加均匀整齐,显著促进苗木侧须根和地径生长,提高了1 a生闽楠苗木质量,大幅度提高合格苗出圃率和Ⅰ级苗率,分别达79.01%和50.62%。  相似文献   

14.
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结合主成分分析法研究了影响绿竹容器苗质量的因素,试验设置的4个因素为容器类型、容器规格、基质种类和肥料类型,每个因素设置3个水平。试验结果表明:影响绿竹生长和发笋量的各因素主次顺序为:肥料类型>基质种类>容器规格>容器类型,其中肥料类型与基质种类为主导因子,对育苗质量起决定性作用;各因素的最优水平组合为:施用有机肥,采用泥炭与珍珠岩(7∶3)为基质,容器规格为25 cm×23 cm×23 cm(上口直径×下口直径×盆高),容器采用无纺布容器。  相似文献   

15.
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开展了5种不同容器规格(13 cm×18 cm、12 cm×16 cm、10 cm×15 cm、9 cm×13 cm、8 cm×11 cm)对杉木幼苗培育的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5种容器规格培育的杉木幼苗生长量和生物量间差异显著。容器规格为13 cm×18 cm培育的杉木幼苗的生长量和生物量明显优于其它4个容器规格,提高了苗木质量。相比较容器规格为8 cm×11 cm,苗高、地径、冠幅、主根长、地上部分干重、地下部分干重、全株干重分别高出1.53%,33.61%,54.62%,17.56%,63.72%,68.97%和65.23%。容器规格为13 cm×18 cm的育苗成本为0.675元/株。  相似文献   

16.
以腐殖土、草炭、蛭石、有机肥和复合肥(16-16-16)为材料,采用随机区组实验设计方法,设计9种不同配方的轻基质,以红壤加腐殖土为对照,系统研究不同配方基质的理化特性及对黄竹容器苗生长的影响,筛选最佳的黄竹容器育苗基质。结果表明:不同配方基质的理化性质显著优于对照,在各配方基质中黄竹容器苗的生长显著高于对照;苗木地径、苗高、生物量、分蘖数、主根根数和根长分别比对照增加25.7%~70.4%、54.1%~126.0%、88.8%~287.2%、33.3%~116.7%,90.0%~270.0%和0.9%~60.3%;苗木叶片氮含量、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分别比对照增加3.3%~21.7%、27.8%~82.2%和19.3%~110.9%。综合分析9种基质的理化性质和对黄竹幼苗生长的促进作用,得出的基质最优配方为腐殖质∶草炭∶有机肥∶蛭石∶复合肥=50%∶25%∶15%∶7%∶3%,可推广用于黄竹容器育苗。  相似文献   

17.
油茶大规格容器苗质量及其造林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筛选出适宜的容器规格、育苗基质及造林苗木规格,从而为油茶育苗和造林质量的提高提供技术依据,采用芽苗砧嫁接容器育苗方法,就不同规格的容器与不同类型的基质对容器苗质量的影响情况进行了试验研究,并对采用大规格容器苗的造林效果进行了调查与评价。试验结果表明:以大规格容器和轻基质培育的苗木其生长状况与根系质量均良好;运用3年生容器大苗造林的成活率平均为96.32%,其树高1.74 m、地径34.45 mm、冠幅1.07 m^2,当年挂果率达96.67%。研究结果表明:油茶大容器轻基质育苗和造林具有生产可行性,但相关技术还有待进一步优化与推广。  相似文献   

18.
闽楠容器育苗基质筛选及大田育苗富根壮苗试验结果表明:闽楠容器育苗基质最佳配方为泥炭土∶黄心土∶腐熟有机肥∶钙镁磷肥=70∶20∶5∶5。不同浓度GGR6叶面喷施处理后的闽楠大田苗,其苗木根长5 cm的Ⅰ级侧根数、苗高生长、地径生长均有显著差异。考虑到成本因素,宜采用20 mg/L GGR6液连续喷施苗木叶面3次,可使苗木5 cm的Ⅰ级侧根数比对照增加80%以上,苗木高生长比对照增加25%以上,苗木地径生长比对照增加15%以上。  相似文献   

19.
密度和施肥对楠木播种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随机区组设计在田间全光条件下进行楠木不同播种育苗密度和苗期追施不同肥料种类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播种密度和不同肥料处理对楠木1年生播种苗的生长量和苗木质量具有极显著影响,以株行距10 cm×10 cm的播种密度结合苗期追施速效复合肥或生物有机肥的平均生长量最大、单位面积的合格苗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