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道真润楠(Machilus dauzhenensis)种子于10月中旬成熟。种子有冬季休眠的特性,只有在次年开春季节,温度上升到17℃左右时才开始发芽。贮藏方法对道真润楠种子发芽无明显影响。播种前选择50%吲哚丁酸处理,能有效提高发芽率。播种时基质以腐殖土和黄泥土混合为好。  相似文献   

2.
南美油藤播种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南美油藤种子为对象,研究不同品种、气温、播种基质对其发芽情况的影响。结果显示:细沙以及珍珠岩+泥炭两种基质不利于南美油藤种子发芽,轻型基质(黄心土:稻壳:珍珠岩=3:4:3)可使其发芽率超过90%;不同品种的南美油藤种子发芽率差异显著,C和H两个大果种子不发芽,V2和V4发芽率低于15%,V3发芽率可达90%;不同气温影响南美油藤种子发芽率,以气温25~35℃播种为宜。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不同发芽床、不同浸种方式、不同加温措施和不同贮藏时间对刨花楠(Machilus pauhoi)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不同发芽床中,珍珠岩是刨花楠最适发芽介质,种子发芽率达75.2%;不同浸种方式可提高刨花楠种子发芽进度,其中以100 mg/L GGR浸种处理效果最佳,第25天时发芽率可达18.8%;相比浙江省地方标准要求,25℃恒温处理种子发芽进度明显较快,尤其在第20天和第25天的以芽率为对照的3~4倍;贮藏时间对刨花楠种子萌发影响较为明显,不贮藏直接萌发,最终发芽率达75.2%,0~5℃贮藏10 d最终发芽率为52.4%,贮藏20 d最终发芽率下降至27.6%。  相似文献   

4.
以海南岛油楠主要分布区6个天然群体为研究对象,对种子性状、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指标进行系统的比较分析,采用巢式方差分析、变异系数及聚类分析等多种分析方法,对油楠种子表型变异进行了讨论,运用相关分析对种子性状间及其与地理因子、种子萌发、幼苗发育的相关性进行探讨。结果表明:油楠种子性状在种群间及种群内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种子各性状平均表型分化系数为24.45%,即群体内变异远大于群体间变异;种子性状与地理因子间相关性较差;系统聚类可将油楠划分为3类,且与各地理分布区有高度吻合性;种子萌发及幼苗发育特征的种群间差异极显著,种子萌发率与种子性状不存在显著相关性,但种子千粒重与幼苗地径、苗高分别存在极显著、显著的相关性,说明种子千粒重越大,幼苗初期地径、苗高越大。本研究对油楠种质资源评价利用及苗木更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楠属种子萌发过程中过氧化物酶活力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种子的发芽力是判断种子质量的重要指标。本文通过对楠木属中桢楠、细叶楠及浙江楠等3树种的种子萌发过程中过氧化物酶活力所作的研究表明:过氧化物酶活力与种子发芽力存在着紧密的相关关系.它可作为确定种子活力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6.
研究不同产地间交趾黄檀种子形态与和发芽率间的差异,以期初步选出优良种质,为进一步的遗传改良提供基础。分别对引自泰国5个、柬埔寨4个以及中国1个次生产地的交趾黄檀种子进行形态测定和播种发芽试验。结果表明:交趾黄檀种子的长变异幅度为6.09~7.19mm,宽3.84~4.28mm,厚0.98~1.19mm;千粒重变幅为20.68~33.76g;发芽率最高的是泰-5达87%,最低的是泰-1为39%。不同产地的交趾黄檀的种子形态、发芽率均具有明显差异,因此引种来源有必要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7.
海南油楠资源概况及其培育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楠具有较大的开发利用价值,可生产生物柴油,在我国其野生资源仅分布于海南岛.文章概述了油楠的生物学特性、生长环境、资源分布,在种子的选择与处理、育苗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总结和试验,对其资源培育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对热带油料树种风吹楠的播种繁殖试验结果:风吹楠整个果实土壤播种萌发率高达90.52%,种子土壤和沙床播种萌发率分别为68.75%和64.81%,但整个果实沙床播种萌发率仅为12.64%。整个果实和种子的土壤播种苗都生长良好,生长量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讨适合上海地区环境条件的山桐子种子育苗技术,分别采用不同的种子处理方法和育苗方式进行播种育苗试验,以研究不同处理对山桐子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带果皮沙藏、在播种前分离果皮和种子的处理方法播种育苗,其种子发芽率最高;与露地播种育苗相比,温室播种育苗的发芽率高,且发芽早,发芽快,出苗整齐;在后期幼苗的生长方面,露地播种的幼苗生长状况占有优势。  相似文献   

10.
石梓(Gmelina arborea)种子特性与柚木相似,过去曾做过试验,在室内发芽皿中不发芽,一般贮藏方法,一年内即失去发芽力。有些生产单位播种覆土盖草,种子容易霉烂,低温季节播种,种子发芽困难。针对上述问题,我们进行了种子贮藏和催芽方法的探讨,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以8个种子样品(种、种源)的胡枝子种子进行热水处理、浓硫酸酸蚀处理,探索破除种子硬实促进萌发的适合方法。结果表明:胡枝子种子千粒质量越小则硬实率越高,浓硫酸酸蚀处理较热水浸泡处理能显著提高胡枝子种子发芽率与发芽整齐度。应根据种子大小确定种子酸蚀处理时间,分别为小粒种子(截叶胡枝子)适合处理时间为10 min以下、中粒种子(中华胡枝子、达乌里胡枝子、多花胡枝子)为10~15 min、大粒种子(二色胡枝子、美丽胡枝子)15~20 min。  相似文献   

12.
红豆树开花结实规律及种子发芽试验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6  
定株观察红豆树开花结实的发育节律,掌握红豆树生物学特性等。多地点、多处理的重复催芽试验,发芽率差异极显著。机械破皮与始温80%温水自然冷却浸种1d的催芽处理对发芽率效果显著,但二者的Q检验差异不显著。机械破皮催芽处理的田间发芽率可达到94.7%,始温80%温水自然冷却浸种1d的催芽处理发芽率可达到82.3%。多次重复温水催芽处理的发芽率在85%以上,温水催芽处理高效、便捷、实用性强。种子宜干藏。  相似文献   

13.
濒危植物缙云卫矛不同种群的种子萌发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取重庆特有濒危植物缙云卫矛7个相互间有不同程度空间隔离的种群,对其种子萌发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7个种群的种子在实验室条件下萌发率差异极显著,种子萌发率与所处种群的大小呈极相关,大种群与小种群的种子萌发率差异达极显著水平,而各种群的种子萌发率与其所处生境的土壤因子相关性不显著.各种群的平均种子质量与种群大小及土壤条件均无关,说明种群平均种子质量是一个较为稳定的不易受影响的参数.小种群低萌发率的主要原因可能是由于近交衰退带来遗传多样性的丧失引起的,而不是环境因素的影响.研究表明:要长期保护这些小种群,应将种群统计因素与种群遗传因素结合起来考虑,增加种群中个体数目,扩大种群,提高种子萌发率,促进种群更新,才能有效地维持这些小种群的生存发展.  相似文献   

14.
NaCl胁迫对黄芪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研究不同浓度NaCl的处理下,对黄芪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盐处理有利于促进种子萌发,对幼苗的生长也未表现出不利影响;随盐胁迫浓度的增大,黄芪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幼苗的生长在形态上都表现出盐害效应.  相似文献   

15.
16.
对梭砂贝母(Fritillaria delavayi)种子的萌发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梭砂贝母种子在浸种6 h后吸水率达到80%以上,不存在吸水障碍;种子浸提液显著抑制塔黄种子萌发,抑制物主要存在于胚乳中;常温层积处理能促进种胚后熟,经过冬季低温层积,次年4月完成胚形态后熟;胚发育完全后仍需低温层积处理才能萌发;15~20℃是种子萌发最适宜的温度。梭砂贝母种子休眠主要是由于胚发育不完全和种子中含有萌发抑制物导致,属于混合休眠类型;低温层积处理可有效打破种子休眠。  相似文献   

17.
18.
NaCl、KNO_3胁迫处理对麻疯树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用0.3%、0.5%、0.7%的NaCl溶液和KNO3溶液浸泡麻疯树(Jatropha curcasL.)种子(以自来水浸泡作对照)24 h后播种,置于温度25℃、光照12 h.d-1、光照强度2 000 lx条件下培养;15 d后将幼苗移栽置于自然条件下,观测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生理生化等指标。结果表明:盐溶液胁迫处理的种子发芽率比对照下降15%以上;0.5%的KNO3溶液处理麻疯树种子对其幼苗生长有促进作用;0.7%的NaCl溶液和KNO3溶液能有效提高幼苗的抗性。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不同催芽方式对樟子松种子发芽率的影响,在室温下进行了发芽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催芽方式樟子松种子发芽率不相同,其中200mg·L-1赤霉素溶液浸种效果最好,发芽率达到60%;其次为40℃温水浸种,发芽率达到57%。  相似文献   

20.
直播造林在石灰岩瘠薄山地植被恢复中具有重要作用~([1]),直播造林适合大面积无水源的山地造林~([2]).在荒山植苗造林受到限制时应采用直播造林~([3-4]),直播造林比植苗造林的成活率高,且省时、省工、省钱.杨喜田等~([5])发现经过土壤改良并利用直播造林技术对退化土地的植被恢复具有较好的作用.臭椿(Ailanthus ahissima(Mill.)Swingle)、柠条(Caragana korshinskii Kom.)、山杏(Prunus armeniaca var.ansu Maxim.)等树种的直播造林效果很好,也有人对酸枣(Ziziphus jujuba.var Spinosa(Bunge)Hu)、山桃(Prunus davidiana (Carr.)Franch.)、栓皮栎(Quercus variabilis B1.)、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 Carr.)、紫穗槐(Amorpha fruticosa L.)、麻栎(Quercus acutissima Carr.)等树种进行了直播造林的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