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城镇化作为西部地区近现代社会发展的主旋律,区域协调发展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助推器,两者之间存在着强烈的链式反应。当前西部地区业已显现"城镇化推动区域的统筹协调发展,区域协调为城镇化优化外部环境"的良性互动态势。文中从城乡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角度切入,探讨促进西部地区均衡发展的空间策略,推进西部地区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2.
中国西部发展农村沼气的条件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生态脆弱和能源匮乏是中国西部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限制因素,西部要发展,必须首先解决农村能源和农民收入两大根本问题。从中国西部农村能源供应、农牧民生产生活、社会经济发展、生态环境改善以及自然气候特点等方面分析了西部地区发展农村沼气的必要性、适宜性和可行性,并提出了相应的技术对策和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3.
河西走廊生态环境重建的机遇、挑战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河西走廊经济发展和生态重建在全国和甘肃省具有重要意义。世纪之末 ,中国西部大开发的实施 ,全国生态环境建设浪潮兴起 ,世界经济格局变化为河西走廊生态重建带来新的机遇 ,但是区域生态环境恶劣 ,经济结构不合理和全球经济冲击对河西走廊生态重建造成一定不利因素。为实现河西地区生态系统良性发展 ,应从加大国家投资力度 ,生态建设社会化 ,改变经济结构和建立生态安全预警系统等方面采取措施  相似文献   

4.
西部地区生态恢复与重建的生态经济评价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植物群落结构简单,自然灾害频发,水资源短缺,水土流失、土地沙化严重,草场日益退化,经济系统功能低下等是西部地区生态经济系统退化的主要表现。西部地区生态经济系统的退化是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依据生态恢复学和生态经济学的原理,以国家宏观政策为基础,健全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建立和完善资金保障机制;协调适宜于生态经济发展的人地关系;以植被恢复和水资源的安全保障为核心,大力发展优势生态产业是西部地区生态恢复与重建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5.
西部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问题的产生,有其自身生态系统脆弱和自然条件恶劣方面的因素,但更重要是人为经济活动的影响、破坏所导致。长期以来的研究和实践证明,西部地区出现严重生态恶化和经济贫困问题的根本原因是人口数量超过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解决这些地区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有计划地实施生态转移战略,降低这些地区的人口压力,逐步把西部人口降低到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承载能力以内,在此基础上,转交生产经营方式,发挥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民脱贫致富,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协调发展,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6.
中国生态省建设水平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国家环境保护部2008年修订的生态省建设评价指标体系,运用AHP法、熵值法计算评价指标的权数及相应数值的"标准量化值",通过权数与指标量化值构建综合评价指数模型,对我国16个生态试点省2013年生态省建设水平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我国生态省建设存在地区差异,表现为东部地区生态建设优于中部地区,中部地区优于西部地区;2)东部地区的经济和社会系统建设优于中部地区,中部地区经济和社会系统建设优于西部地区;3)西部地区生态系统建设优于中、东部,东部地区生态建设稍好于中部地区,但差别不大;4)中部地区环境系统建设优于东部和西部,西部要优于东部。因此,建议东部地区进一步提高环保产业比重和环保投资占GDP的比重,降低地下水超采率和基尼系数,促进生态省各子系统的协调发展。中部地区需要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进新型城镇化战略和生态文明建设。西部地区以保护脆弱生态环境为目标,进一步提高环境污染的治理能力。  相似文献   

7.
陕西渭北旱塬地区县域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互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渭北旱塬地区是陕西省重要的农业基地和果业基地,同时,也是生态环境脆弱敏感的一个地区。根据渭北旱塬地区14县3区经济发展的18项指标综合考察了本区各县市的经济发展情况,得出咸阳市的三原县在本区的经济综合发展指数最高为69.35%,长武县的经济综合发展指数最低为35.52%,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本地区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获得本区经济和生态互动发展的相关措施,以促进渭北旱塬地区社会、经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河西地区生态农业产业化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河西地区要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就必须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有利机遇 ,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和种植业结构 ,发展生态农业 ,走生态农业产业化的道路。在分析了河西生态农业产业化的条件后 ,提出河西地区农业发展的出路在于以生态农业和生态农业产业化理论为指导 ,大力发展生态农业 ,推进生态农业产业化进程。认为河西通过发展特色农业、草畜产业和沙产业 ,并以农业品生产为龙头 ,发展农产品加工工业 ,形成产业链 ,才能在西部大开发的进程中赢得主动 ,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9.
西部中心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是整个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随着近年来西部地区经济的高速发展,其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风险也在不断加大。如何在不断推进西部中心城市的辐射和带动作用的同时,尽可能降低高速发展中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的风险已经成为西部各中心城市当前乃至未来一段时期需要着力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基于此,在阐述城市可持续发展风险概念的基础上,引入城市可持续发展风险评价指数并建立综合评价模型,从可持续发展风险系数和协调发展风险系数两个方面对乌鲁木齐市1995-2007年城市可持续发展风险进行了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乌鲁木齐市城市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风险总体上呈螺旋式下降趋势,但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风险仍处于较高等级,协调发展面临的风险也仍然较大,这与乌鲁木齐作为西部国际化大都市的地位还不相称,作为西部中心城市的典型代表,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西部中心城市对生态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人口控制等方面重视程度相对不足,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注重对环境的保护,用经济发展推动社会进步,才能尽可能降低西部中心城市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风险,实现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0.
西部民族地区青年人才资源流失危机的博弈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部大开发背景下,西部民族地区青年人才流失问题依旧呈现愈演愈烈之势,是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大危机。这种"不合作博弈"的原因,微观层面上是流动个体的心态、价值取向及对未来预期的变化,宏观层面是市场经济体下社会、经济状况的一种互动。本文应用信息经济学中的博弈理论,分析了西部民族青年人才资源流失的深层次原因,并且对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系列规避性对策。  相似文献   

11.
农业在西部大开发中的地位及生态农业分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我国自 2 0世纪 70年代末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 ,综合国力有了极大提高 ,但东西部发展差距也在迅速拉大。党中央及时作出加快西部开发的战略决策 ,并选择生态建设为切入点和实施退耕还林 (草 )及天然林保护工程等措施 ,无疑都是正确的。但却在部分决策者中产生了淡化西部农业地位及农业建设方向迷离等问题。本文认为 ,我国西部大开发中 ,农业仍应作为基础产业加以重视。作为我国农业文化的起源 ,西部黄土高原的大地湾文化已有 70 0 0 - 80 0 0年历史 ,仰韶文化亦有 50 0 0 - 60 0 0年历史 ,说明该区农业在远古时代便具有奠基位置。文章接着列举近期 (2 0 0 0年 )西部耕地占全国耕地面积 38.1 2 % ,粮食产量占全国 2 7.9% ,棉花产量占全国 36 .33 % ,农业产值占全国农业产值 2 3 .0 9%的事实 ,说明我们西部大开发中不能忽视农业的位置。事实上西部农业产品消费量中 ,其农村住户人口只消费了自身原粮产量的 52 % ,蔬菜产量的 31 .3 % ,油脂产量的 2 6 .3 % ,其余均用于支援城镇建设和调往区外 ,说明西部农业在国家建设中 ,贡献亦是巨大的。西部地区人口总计约 3 .55亿 ,占全国人口的 2 8.67% ,如此数量的人口需求靠国家从区外调剂 ,是不可想象的。因此 ,淡化或轻视西部农业地位的观点 ,将是百害而无一利。  相似文献   

12.
三江源地区是国家级生态功能重点保护区域,更是西北地区实现山川秀美的重要保证。源区的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是事关我国乃至东南亚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的大事。鉴于此,本文立足三江源地区实际情况,遴选了16县经济发展的21项指标以综合考评本区的经济综合发展,并通过分析本区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生态问题,结合本区实际,提出了源区县域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的互动措施。旨在通过文中互动措施的提出获得本区经济快速发展、生态良性循环的双赢效益。  相似文献   

13.
吉林西部环境质量空间模糊综合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建立吉林省西部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空间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研究区环境质量空间总体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并深入研究和实践了区域环境质量评价中遇到的隶属度的空间化、权向量的确定等具体问题.评价结果显示,研究区环境质量总体处在中、差等级水平,空间上呈东西分布,环境恶化趋势从西南部逐渐向北部和东部蔓延.  相似文献   

14.
青海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量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是指生态系统与生态过程所形成及维持的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条件与效用,对人类具有很大的价值,尤其是在生态脆弱的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是影响和制约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通过采取不同的评估方法对青海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量分别进行了整体和分项评估,结果表明:整体评估方法得出青海生态价值量约为15428.7亿元/年,分项评估方法得出青海生态价值量约为13849.8亿元/年,但通过多种因素的权衡,最终采用分项评估法得出的青海生态价值量。科学合理的评价青海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量,能够进一步处理好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问题,对更好地发挥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并使其更好地、持续地为人类服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本文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 ,在不同空间尺度下 ,分析了半干旱岱海西岸地区景观空间异质性 ,认为该地区景观生态空间格局为明显的非随机格局 ;景观格局的异质性一般随尺度的加大而减小 ,景观要素间的差异在不同尺度水平表现不同 ;并且通过对景观要素出现频率直接加以比较 ,确定出不同样线之间差异性的大小。从宏观上为该地区的建设和经济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西部地区自助游发展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自助游在整个国际旅游市场中占有的份额越来越大,而我国西部地区旅游资源丰富,是自助游旅行者理想的旅游目的地。本文从分析自助游和传统的包价旅游差异入手,讨论了自助游发展对西部地区旅游和经济开发的意义,然后探讨了目前西部地区在发展自助游时,在基础设施和接待设施、信息提供、自驾车设施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最后从科学的线路建设和设计、提供有效的信息、建设汽车旅馆、提供特色服务、完善保障系统这几个方面对西部自助游建设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北方农牧交错带生态恢复与重建的原则及对策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对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生态退化的现状和原因进行了分析 ,提出了生态恢复与重建的 5个指导思想与原则 :物种本地化原则、物种多样化及其合理配置原则、保护为主重建为辅的原则、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和生态与经济相协调的原则 ,并提出了生态恢复与重建策略。  相似文献   

18.
西藏阿里地区生态旅游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分析西藏阿里地区生态旅游开发的优势条件和制约因素的基础之上 ,提出了促进阿里生态旅游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对策。同时希望对于西部贫困地区生态旅游业的发展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我国旱生植物的形态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58,自引:3,他引:58  
干旱威胁世界农业的生存和发展,是人类所面临的最严重问题之一。植物的抗旱性研究历来受到各国学者的重视,是当前植物学研究的热点,本文概括和总结了我国旱生植物的形态解剖学研究历史和进展,并对其进行评述,阐明植物抗旱性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