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常见的树桩盆景中,有的有配石,有的没有。而有配石的树桩盆景中,配以拳石以后,显得石与树互为依托,相得益彰;有的却是画蛇添足。就笔者拙见,配石宜慎重,至少要从下列几点作些权衡,确定配石之作用。一、弥补缺憾,完善构图树桩是有生命力的自然物,在不少情况下,会遇到造型有一定可取之处、但有某些缺憾的素材。这时,就可考  相似文献   

2.
我国盆景现行分为树桩盆景与山水盆景两大类,这意味着用树桩盆景去包括其他植物盆景。植物是母项,树桩是子项,怎能把母项归纳到于项里边去?是纲目颠倒,不科学不可取的。“树”是万木之总名;“桩”乃树木之残余。它表明树桩盆景应有树景与桩景之区分。更有甚者将“树桩盆景简称桩景”,这是不妥的。山水盆景,有人称山石盆景,又有人称水石盆景。其实它们之间各有着不完全相同的含义,“水石”与“山石”两词较实,比较而言,山水盆景这个名称为好,好在它能引导欣赏者联想到山水画和自然景色中的山山水水之美。以我浅见,中国盆景分类按造景材料应分为植物盆景、山水盆景和树石盆景三大类。植物盆景,即使配有拳石之类,仅属烘托、陪衬;山水盆景,也有植  相似文献   

3.
树桩盆景的大小,目前都是以树桩的高度来确定的。人们习惯把树高20厘米以下的桩景称为微型盆景,20~40厘米高的称为小型,40~60厘米高的称为中型,60~80厘米高的称为大型,80厘米以上的则称为巨型盆景。至于与树桩相配套的盆子大小都没有明确规定。现有评定树桩盆景大小的“标准”只片面强调了树桩高度,而把盆子的作用忽略了。随着我国盆景事业的发展,特别是水旱盆景、丛林式盆景的发展,这样评定“标准”已不能准  相似文献   

4.
用不同石料制作的盆景,称为山水盆景或水石盆景;将古老树桩栽于盆中并作艺术加工的则称为树桩盆景或桩景。现就树桩的挖掘和培养要点简叙如下: 挖掘树桩盆景的古老树桩,是取自山野间的老木。人们上山伐木,往往把枝条砍去当柴烧;屡长屡砍,长年累月,最后只剩下一个树桩。特别是长在悬崖峭壁石罅中  相似文献   

5.
清代画家唐岱说:“且画山,则山之峰峦、树石俱要‘得势’。……诸凡一草一木,俱有‘势’存乎其间,画者可不悉乎!”指出一草一木都应各有动态,各有动势。盆景也同样如此。树桩盆景虽是静止不动的,但如果造型“得势”,却可以如苍龙探海、似飘然欲仙,……给人苍劲有力、气势磅礴的感觉。所以,树桩盆  相似文献   

6.
我国栽培菊花历史悠久,随树桩、花果盆景的产生和发展,以小花品种菊株或附木、附石制作盆景也得到了盆景艺者的重视。小菊专指花朵小型的菊花,它最易模仿树木。和小叶树种一样,通过“缩龙成寸”的技巧微缩巨木或森林制成盆景。  相似文献   

7.
顺德树桩盆景的艺术活动,以县城为集中,因此以“凤城盆景”驰名邻近。树桩盆景向来分为两大类别:一为古典装饰盆景,以剪扎造型见长,题材多为吉祥瑞兽,专供喜庆人家、节日会景作庭院门景陈设,由商业园场经营,抗日战争后,业此者愈来愈少。一为树桩盆景艺术:俗称“古树”,或“树仔头”,专供所谓稚人寄兴,以艺术赏玩为主,遍布于群众之中,近年显得十分蓬勃;故栽培树桩盆景谓之“玩树仔头”。顺德经济、文化素有基础,各类民间艺术颇为发达,而盆景艺术,更为文人、画家、民间艺人所喜爱,参预这项活动者向不在少数。顺德树桩盆景与岭南盆景艺术同源,造型特色共通者多,相异者少。前辈论艺,常以文震亨《长物  相似文献   

8.
附石盆景,作为盆景艺术中一个独立的形式,有着它自身的优势。首先,它不择树种,绝大多数盆景树种都可以附石;其次,由于有石材的衬托,所以对树木的桩形不象对树桩盆景那样苛求;尤其可贵的是适宜扦插苗木的盆景创作,是在保护自然资源的同时繁荣盆景事业的一条可行之路。正因上述优势,附石盆景近年来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从各地盆景界的作品看来,附石盆景的数量还是不及其它组合盆景(如丛林式、水旱盆等)。考查其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附石盆景的制作难度相对较大,对技术、技巧的要求较高,使一些缺乏经验的爱好者望而却步:二是按照常规来制作附石盆景需时较长,一般在树桩附石后,让根系衔石而生,附着稳固,都要经过3~5年的埋土栽培。笔者在多年的实践中,对此也深有感触。往往在选中石材后,对树桩的选择颇费踌躇:桩形好的,根系不一定与石材相配,还须先埋土定植,培育根系;有的树桩根系能较为合理地附石,而枝形与石材又不尽协调,附石后还必须重新调整枝形,进行养护。这便是让初学附石盆景制作者感到好的树桩可遇不可求的缘  相似文献   

9.
树桩盆景菊,就是将菊花和“枯朽树桩”合栽一起,根据树桩形态进行造型,使树桩借助菊花而变成一盆繁花似锦的盆景。其培植方法是:  相似文献   

10.
贵刊一九八六年七期发表了宋德钧先生《关于统一盆景术语的管见》一文,主张脱去盆景“中山装”,穿“盆栽”西装。笔者实不敢投赞成票。其一,“盆景”一词恰如其份地囊括了树桩盆景与山水盆景中无限丰富多彩的各种形式。盆景的“景”正确地表达了寓情于景,借景抒情的审美意识,趋于艺术;盆栽中的“栽”,是对农事种植活动的表达,趋近科学。“栽”用于山水盆景,意味着“栽石”,有悖常理。其二,日本的“盆栽”一词,仅指树桩,又  相似文献   

11.
俗话说“皇帝女儿不愁嫁”,玩盆景的人则说好的树桩不愁看。《吉祥三宝》的创作过程告诉我:有好树桩也要动脑筋。  相似文献   

12.
欣赏盆景,有“一景二盆三架”之说。一棵上好的树桩,栽植在得体的花盆里,再配以合适的几架,三者浑为一体,才是一件完整的盆景艺术品。陈设盆景的几架,种类繁多。何种花盆配何种几架,也都有严格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一.中华民族的盆景艺术,已逾千年。发展到20世纪末,迷之醉之者依然大有人在。然而,冷静地审视我中华盆景艺术中的树桩盆景,其审美心理大有与时代相逆之势。亦不知滥觞于何时,竟将树桩的病残现象视为盆景艺术的至美,还美其名曰“苍老”。有的树桩主干洞蚀得满目疮痍,还嫌不够,又人为地腐之残之,致使惨不忍睹。此风  相似文献   

14.
为了说明树木盆景中坚持“宁短勿长”的创作原则,我想以几株枸骨树桩原始材料来说明。“图1”是一株完全露根的枸骨树桩。此桩完全可以培养成露根式树木盆景,在第一次锯截时要把可以观赏的根部充分留下来并保护好。然后根据日后配盆的大小来确定锯  相似文献   

15.
在制作树桩盆景时所利用的桩材,有时难以完美无缺;栽种好后,可能仍有不满意的地方。若欠均衡,可用点石造势之法,进行协调,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现就两件欠均衡的树桩盆景,建议给以点石纠正。一、高胜山先生制作的《真柏》盆景(见《中国花卉盆  相似文献   

16.
我认为目前盆景界不少同志称之为“树桩盆景”的提法,很不恰切,特别是简称桩景或古桩更不妥。桩是树木的残余,从山野中挖来的树桩制作成盆景,当然可以称为树桩盆景,但不能概括其他。扬派盆景以前强调幼树培育和盆中培养,现在改进为幼树培养与山野挖取老桩并重,盆中培养与地上培养交替,以缩短培养的时间。显然,由幼树培育而成的称为树桩盆景  相似文献   

17.
树桩盆景的生长发育,取决于内因根据和外因条件两大因素。先说内因调控:树桩各不同功能的器官之间存在着“相关性”。如根系与枝、干、叶之间有共荣关系;顶端生长与侧、下枝生长之间有争让关系;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之间有相互制约关系等。正是这些矛盾和斗争,构成了树桩生命的全过程。而斗争的核心则是树桩体内养料的分配问题。对树桩内部这些  相似文献   

18.
在制作树桩盆景时所利用的桩材,有时难以完美无缺;栽种好后,可能仍有不满意的地方。若欠均衡,可用点石造势之法,进行协调,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现就两件欠均衡的树桩盆景,建议给以点石纠正。  相似文献   

19.
鉴赏和评比树桩盆景,应以“形神兼备”为主要条件。树桩盆景有单株、双株、多株,有悬崖式、丛林式、合栽式、附石式等。不论哪种形式,人们在评比鉴赏时,总是首先注意观察它的姿态是否奇特,神韵造型是否优美,长势丰茂如何……。因此,姿态是树桩盆景的主要条件,没有美好的姿态,就谈不上高质量的树桩盆景。所谓“形神兼备”不是一句空话,而是需要有实际内容来体现它:  相似文献   

20.
一盆形态动人,意境深邃的树木盆景,其根的艺术表现力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附石盆景中,树木的根大部分裸露于石上,根的艺术效果则更为突出。因此,在制作附石盆景时,除对石材和树桩的择优选用以及在干枝的造型上下功夫外,更应着意在营造和使用根条上下功夫,充分发挥根的作用,最大限度地提高附石盆景的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