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外感风寒 外感风寒多由风寒之邪侵袭肌表,卫气被郁所致。见于外感病的初起阶段。主证,发热恶寒,且恶寒重、发热轻、无汗、皮紧毛乍,鼻流清涕,口色青白,舌苔薄白,脉浮紧,有时咳嗽、咳声洪亮。方例,“麻黄汤”(主要成分为麻黄、桂枝、杏仁等)加减。咳喘甚者,加桔梗、冬花、紫菀以止咳平喘,兼有表虚,证见恶风,汗出,脉浮缓者,治宜祛风解肌,调和营卫,方用“桂枝汤”(主要成分为桂枝、芍药、甘草等)加减。  相似文献   

2.
<正>麻黄汤出自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张仲景《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是治疗风寒表实证的代表方剂。笔者用麻黄汤治疗家禽风寒感冒,取得了良好效果。1方剂组成麻黄9 g,桂枝6 g,杏仁12 g,炙甘草3 g。2病因病机冬季大风降温或者夏季突降暴雨造成鸡舍温度下降幅度过大;室外风速过大,迎风面通风口开张过大;鸡群饲养密度过大,扩群时禽舍内的温度下降过快;鸡舍管理人员技术和经验不足,造成禽舍内的温度不平稳等均可引发  相似文献   

3.
麻黄汤原出《伤寒论》。在应用中,药量加大,是治疗家畜风寒感冒的首选药方。笔者在兽医临床实践中,用“加味麻黄汤”治疗水牛风寒感冒八例,均获良效。现介绍如下: 方剂组成麻黄、桂枝、杏仁、甘草。方中麻黄解除在表之风寒,宣肺平喘为主,桂枝振奋心阳,温通经络,促营血运行,解肌发汗为辅,两者为伍,可驱邪之浅深。杏仁辛开苦降,宣肺透邪,止咳平喘。甘草甘平,调合诸药,合而用之,具有发汗  相似文献   

4.
人外感风寒属于常见病症,但同为哺乳动物的羊外感风寒,相对就要复杂一些。因为长期以来,人们对羊外感风寒的关注较少,所以笔者想通过对羊外感风寒的中医治疗方法进行探讨,为以后的治疗提供一点借鉴和帮助。方法:观察某地26只患外感风寒的羊,其均采用中医治疗方法,对其治疗效果进行观察记录。结果:经过7天的医疗,所有患外感风寒的羊全部被治愈,并且在半年内没有复发现象。结论:中医辨证治疗羊的外感风寒效果显著,可以在养殖户中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5.
麻黄桂枝汤出自《抱犊集》,是治疗风寒外束肌表,卫阳被遏,证见恶寒重、皮肤冷、运动不灵、肢节疼痛、慢草不食等症的一个有效方剂。为探讨该方的作用机理,并通过观察其发汗作用,从而为风寒表实证选方用药提供依据,进行了本实验。  相似文献   

6.
大柴胡汤出自汉代张仲景之手,是和解少阳兼泻阳明实热的一张方剂。在兽医临床上用《伤寒论》中麻黄汤、桂枝汤、小柴胡汤治疗外感证的比较多见,对大柴胡汤证治的报道不多。本文就大柴胡汤治疗马外感证谈一点临床体会。(一)马大柴胡汤证的主要症状1.体温升高,心跳加快,呼吸加快或正常。2.寒热往来,皮温不均,耳时冷时热,或耳冷鼻端热,精神时好时差,发冷时身寒战,鼻流清涕,脉弦。3.大小肠音减弱,粪球干小而量少。4.病畜表现轻微疝痛。  相似文献   

7.
表寒里热,系指风寒束表,实热郁内,多为邪盛入里化热,或新感引动伏火,或太阳病误下,邪陷入里所致。外感有表虚、表实之分,内热有在脏、在腑之别;治疗大法为表里双解,辛温以散表寒,寒凉以泻内热。多年来,笔者体会到,只要辨证确切,用经方治疗这类病证,能收到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8.
奶牛外感风寒咳喘症在临床上是一种常见病,对奶牛的生产效益影响很大。笔者根据临床症状,用中兽医理论辨证论治,对奶牛外感风寒咳喘症的治疗取得了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猪感冒是常见的外感病,与气候骤变,忽冷忽热,机体不能及时随着气候变化而调节寒热,致感冒的发生,多因感受风寒、风热之邪引起发生不同症候,分为外感风寒感冒及风热感冒。笔者用葱豉汤加味治疗猪风寒感冒,取得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猪感冒是常见的外感病,多因气候骤变,忽冷忽热,机体不能及时随气候变化而调节寒热,致感受风寒、风热之邪而发生不同症侯。猪感冒分为外感风寒及风热感冒。笔者用葱豉汤加味治疗猪风寒感冒,取得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奶牛外感风寒咳喘症在临床上是一种常见病,对奶牛的生产效益影响很大.笔者根据驻场诊疗临床症状,用中兽医理论辨证论治,对奶牛外感风寒咳喘症的治疗取得了很好的疗效. 1 主要证候 发热、鼻流清涕、咳喘、喷嚏、呼吸有鼻鸣音、采食减少或不吃.  相似文献   

12.
一、解表药 (一)辛温解表药 辛温解表散寒风,常用不过七八种: 麻桂荆芥与防风,紫苏白芷和细辛。 表实无汗用麻黄,解肌通阳桂枝能, 外感风寒用荆芥,一切风症使防风, 散寒行气夸紫苏,白芷善治偏头疼, 细辛用广量宜小,散寒温痰又祛风。  相似文献   

13.
<正>高热是猪外感风寒、内伤和某些传染病、寄生虫病过程中具有的一个症状,按中兽医理论和病猪热候来看,可分为表寒、表热、热邪入里和热极生风,必须辨证施治。2008-2013年,笔者在承担田宇养殖场和重点养殖专业村的防治任务期间,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猪发烧,可缩短疗程,使病猪早日康复,效果良好。现分证型施治介绍如下。1表寒外感风寒,毛窍闭塞,卫气不能外达,热不外散则出现发烧、发抖、寒颤、钻草堆、卧多立少、减  相似文献   

14.
牛流行热的辨证论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牛流行热是牛的急性热性传染病,发病率高,其临床特征主要是高热、呼吸迫促、流泪、流涎、流鼻及四肢关节疼痛(跛行)。1986年以来,我地爆发牛流行热2次,笔者用中兽医辨证论治方法治疗193例,其中外感风寒型70例,外感风热型105例,外感湿热型18例。因未及时治疗和继发其它病而死的3例,其余190例全部治愈,治愈率达98.4%,效果满意,且花费少,现报告如下。(一)外感风寒型多因畜体正气不  相似文献   

15.
咳嗽是肺经疾病的主要证候.由于外感、内伤、致使肺气壅塞,宣降失常而发生,因此临症中常见的有外感咳嗽和肺虚咳嗽两种. 1 病因病理 1.1外感咳嗽 风寒风热之邪侵犯猪体,束其肌表,肌表与肺气相通,肌表受束则致肺气壅寒不宣,肃降失常,发生咳嗽.  相似文献   

16.
正家畜外感久咳为临床常见病症,多由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肺炎等引起。近年来,笔者等用中草药治疗家畜外感30余例,均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1临床症状患畜迁延性咳嗽不止,听诊两肺呼吸音粗厉,或伴有散在的干性、湿性啰音,诱咳呈阳性,舌红,色黄,苔薄白,脉弦浮。2治疗方药组成:紫苑、百部各40 g,荆芥、白前、桔梗、蝉蜕、僵蚕、白芍、丝瓜络各30 g,甘草15 g。偏风寒者加紫  相似文献   

17.
荆防败毒散组成:羌活、独活、柴胡、前胡、枳壳、茯苓、荆芥、防风、桔梗、川芎和甘草.功效:发汗解表,散风祛湿.主治:外感风寒湿邪,以及时疫疟疾、痢疾、疮疡具有风寒湿表证者.笔者多年来,用本方随证加减治疗多种疾病,颇多效验.现举验案4则如下.  相似文献   

18.
骡马驴患外感不吃草是由于使役过重,出汗受凉而得,此病一年四季普遍发生,多数人往往诊断为消化不良或脾胃不和,用健胃消化药。可是外感不吃草症,根本与消化系统无关,而是因为风寒侵入毛窍,形成火郁,产生鼻窍闭塞、口苦,故不想吃草。此病诊断并不难。因外感风寒口色为“舌面青黄舌底白”,用手指沾病畜唾液,若两指一离开唾液即  相似文献   

19.
满坪地区属于脑山,山大沟深,农民耕种主要靠骡子。由于疏于管理,骡子得风寒咳嗽病的较多。风寒咳嗽是肺经疾病中的主要证候之一。近年来,笔者用自拟“复方桂枝汤”配合氯化钙治疗,收到满意的效果。现列举几例,谈谈体会。  相似文献   

20.
家畜发热症可以分为外感发热和内伤发热,由于病位、得病家畜的体质强弱不同,病症的表现往往是复杂多变。现将中兽医对家畜发热的辨证论治简述如下。1外感风寒外感风寒通常是因为风寒侵入肌体表层,一般常见与外感病的开始阶段。主要症状是,得病家畜发热害怕寒冷,鼻子流有清涕,舌头颜色青白,有时会咳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