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全民义务植树工作成效显著 今年是新世纪开局之年,也是全国人大作出《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定》20周年。全国各地高度重视,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大规模义务植树活动,全民义务植树工作进展顺利,成效明显,为完成全年义务植树任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据统计,今年1-5月份,湖南省今春参加义务植树的达3820万人次,占应参加人数  相似文献   

2.
自1981年12月13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以来,首都全民义务植树运动已经开展了30年。30年来,首都全民义务植树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全国人大五届四次会议《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和国务院《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实施办法》,按照中央对首都绿化美化建设的指  相似文献   

3.
今年是中国植树节20周年,也是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第18个年头。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开展,对于发扬中华民族植树爱林的优良传统,动员全社会植树造林,绿化国土,治理山河,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一、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回顾 18年来,吉林省在组织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过程中,紧紧围绕生态环境建设这个中心,大力植树造  相似文献   

4.
一九八六年是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五周年。五年来的实践证明,全国人大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代表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得到了各族人民的热烈拥护和踊跃参加,从城市到农村,义务植树已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新疆和全国一样,依靠各族人民,深入广泛地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以义务植树推动整个造林绿化工作,使我区的绿化工作出现了新的局面,取得可喜  相似文献   

5.
<正>按照全国人大作出的《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适龄公民每年要义务植树3至5棵或完成相应劳动量,完成就算履行了义务植树的责任。随着可植树的荒山越来越少,社会不断发展变化,多种义务植树尽责方式开展起来。北京于2010年率先推出了18种新的义务植树尽责方式,适龄公民除了种树外,认养绿  相似文献   

6.
自1981年全国人大作出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1982年国务院颁布全民义务植树运动实施办法以来,各级绿化委员会办公室依法行政,开展绿化工作。部分省(区、市)制定了地方性法规,相继完善法制建设。新疆制定出台的公民义务植树条例,明确了义务植树的组织管理机构、性质和应赋予的权力,完善了义务植树的用地、经营、管护政策机制,规定了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责任以及各类公民参加义务植树的组织形式,对不履行植树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也作了明确的强制性规定。这部地方法规适应在当前形势下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客观要求,值得各地学习借鉴。  相似文献   

7.
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以来,盱胎县根据全国五届人大四次会议《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决议》和国务院《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实施办法》精神,结合本县绿化的实践,提出了“全民植树、集中会战、建立基地、连片开发”的发展高效林业的总思路,为深化义务植树运动,推动城乡绿化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天津市认真做好义务植树行政执法工作,经过几年的不断努力,取得了一些成效。主要作法是:一、抓基础,完善义务植树的法律法规天津市相继出台了《关于在全市开展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实施细则》,《天津市义务植树管理规定》和《天津市义务植树绿化费收缴使用管理暂行办法》。1997年,市人大出台了《天津市义务植树条例》,以地方性法规的形式将全民义务植树工作加以法制化、规范化。新的《天津市义务植树绿化费收缴使用管理办法》正在修订中。二、抓组织,完善绿办机构和组建一支执法队伍天津市绿化委员会办公室作…  相似文献   

9.
《内蒙古林业》2007,(4):1-1
2007年是我国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26周年。内蒙古自治区自1981年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以来,参加义务植树的人数累计已达2亿4千5百万人次,义务植树11亿3千8百万株。  相似文献   

10.
今年是我国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20周年。1981年,全国人大根据邓小平同志的倡议,作出了《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用法律形式规定了每个公民植树造林的义务。国务院又颁布了 《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实施办法》,我区也相应发布了(内蒙古自治区全民义务植树实施细则》。全区各族人民积极响应,各地区、各部门、各行业都积极开展义务植树运动。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规模一年比一年大,工作一年比一年扎实,成效一年比一年显著。20年来,我区参加义务植树的人数达2亿多人次,义务植树9亿多株。近年来,每年参加义…  相似文献   

11.
日前,全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发出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适龄公民情况普查的通知。通知指出,按照全国人大五届四次会议作出的《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和《森林法》的要求,全国各地深入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20年来,全国广大适龄公民认真履行义务,大力植树、种草、种花,推动着国土绿化事业的快速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全民义务植树工作遇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为摸清义务植树适龄公民的情况,加强对义务植树工作的管理,全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决定在全国开展一次义务植树适龄公民有关情况和尽责率情况的普  相似文献   

12.
本刊记者 《国土绿化》2007,(4):F0002-F0002
3月24日,中共中央直属机关、中央国家机关各部门的157名部级领导,在北京市门头沟区永定镇卧龙岗村永定河西侧义务植树1140株。这是共和国部长第6次开展义务植树活动。6年来,共有1000多人次部级领导参加义务植树活动,共植树11540多株,对推动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开展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13.
四川省广安市广安区作为义务植树的倡导者——邓小平的故乡,广泛宣传义务植树运动,深入发动群众,积极履行义务植树义务,形成了全民动手、全社会办林业的良好势头,20年来,全区共建义务植树基地55个,绿化覆盖率提高了10个百分点。 广安区在开展义务植树活动中,利用各种形式,全方位、多层次地宣传义务植树的  相似文献   

14.
1991年是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10周年。10年来,在全国人大《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精神鼓舞下,义务植树在托克托县人民中形成了习惯,植树运动高潮迭起。1978~1982年绿化呼托公路与地方公路37.5公里,植树45000多株。1984~1986  相似文献   

15.
1、全民义务植树运动取得的成绩1982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实施办法》。从此,全民义务植树运动以其特有的公益性、全民性、法定性,在全国迅速开展起来。吐鲁番地区积极拥护,执行中央的决定,开展了如火如荼的全民义务植树运动。各级党委、政府把全民义务植树运动当作一件大事来抓,每年3月12日植树节,各级党政领导亲自参加和组织领导义务植树活动。在这场运动的推动下,促进了我地区造林绿化事业的大发展。18年来,我地区共有500多万人(次)参加义务植树,建立义务植树基地9个,义务植树3000多万株,义务植树面…  相似文献   

16.
小资料     
全民义务植树运动已持续开展了13年。 1993年,参加义务植树的人次达到5亿,植树24亿株,13年来全国34亿人次累计义务植树180多亿株。  相似文献   

17.
自2月份以来 ,永兴县积极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 ,取得了较好效果。据统计 ,开展乡级以上义务植树活动34起 ,实际参加义务植树人数35.7万人次 ,尽责率达92 % ;义务投工136.1万个 ;完成义务植树196万株 ;建立义务植树基地28个 ,面积94.7公顷 ;完成公路绿化15.5公里 ,街道绿化5.8公里。并出现了可喜变化 :一是既注重植树基地造林任务数量的完成 ,又注重义务植树造林质量的提高 ,还注重巩固造林基地 ;二是既注重生态效益 ,又注重经济效益 ,采取了多种方式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永兴县全民义务植树活动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积极参加义务植树活动,是顺义区人民的光荣传统八十年代后,随着义务植树的开展,相继营造了“中日友好”纪念林、“香港回归”纪念林、“千年”纪念林等。近几年,顺义区为了实现“同心全面建小康,打造绿色国际港”和“绿色奥运”的目标,义务植树活动开展的更加广泛。全区每年都有20万军民和各界人士,在城乡各地参加义务植树活动。并通过开展营造纪念林形式,推动全民义务植树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19.
山西省运城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生态环境建设,义务植树呈现出多年没有的大好局面。据不完全统计,今春各县(市、区)参加义务植树115万人,义务植树395万株。成绩的取得,是根据农村、城市的不同特点和需求,广泛深入地开展形式多样的义务植树宣传教育的结果。一、义务植树宣传教育从娃娃抓起今年运城市在义务植树宣传教育活动中,加大了对青少年造林绿化和保护生态环境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力度。市教育局专门下发了文件,要求各学校开展义务植树宣传教育活动,建立基地,绿化校园。一些中小学校学生不但自己参加义务植树,还走上街头,散发传单,宣传…  相似文献   

20.
叶梓 《国土绿化》2006,(10):23-23
义务植树是公民应履行的一项法定义务。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25年来,全国各地都在不断探索行之有效的办法,推动全民义务植树运动深入发展。日前,山西太原市出台了义务植树以资代劳绿化费收缴办法,对义务植树以资代劳绿化费的收缴、使用、管理等进行有效规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