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苗木选择 杨树品种繁多,同一品种在不同区域生长状况有很大差别,所以要按照"适地适树适品种"的栽培原则,选择合适的造林树种,如69杨、72杨等.切不可盲目引进推广新品种.杨树苗木质量与造林成活率和林木的生长有重要关系.一般选择二年生的苗木,即2年的根1年的干.要选择苗木高度3.5m以上、胸径4cm以上、梢不弯曲的壮苗.  相似文献   

2.
一、苗木选择 杨树品种繁多,同一品种在不同区域生长状况有很大差别,所以要按照"适地适树适品种"的栽培原则,选择合适的造林树种,如69杨、72杨等.切不可盲目引进推广新品种.杨树苗木质量与造林成活率和林木的生长有重要关系.一般选择二年生的苗木,即2年的根1年的干.要选择苗木高度3.5m以上、胸径4cm以上、梢不弯曲的壮苗.  相似文献   

3.
一、苗木选择 杨树品种繁多,同一品种在不同区域生长状况有很大差别,所以要按照"适地适树适品种"的栽培原则,选择合适的造林树种,如69杨、72杨等.切不可盲目引进推广新品种.杨树苗木质量与造林成活率和林木的生长有重要关系.一般选择二年生的苗木,即2年的根1年的干.要选择苗木高度3.5m以上、胸径4cm以上、梢不弯曲的壮苗.  相似文献   

4.
杨树对溃疡病区域抗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陕西关中的杨陵及陕北的榆林两地建立试验地,对不同产地苗木进行带菌诱发试验和区域性栽植,研究了北京杨、陕林4号杨、毛白杨、69杨和新疆杨等杨树在不同区域性气候中的生长状况和对杨树溃疡病的抗性变化。研究结果表明,苗木来源不同,其带菌量不同,栽植后发病率也就不同;造林地区溃疡病菌存在量不同,即使苗木带菌量相同,其造林后发病率亦不同;不同树种在同一环境条件下发病情况不同,同一树种在不同环境条件下感病程度也不相同,为选择适生的杨树品种造林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江淮地区中林系列杨树适生品种选择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淮地区中林系列杨树适生品种选择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杨树品种间胸径与高生长差异显著;中林系列杨各品种间,除中林46杨外,树高生长差异不显著;107杨后期生长快,其胸径与材积生长量分别为其他品种的142.37%、220.00%;江淮地区造林应首选南林351杨等南方杨树品种,107杨可适当引种,用于多品系配置。  相似文献   

6.
杨树速生丰产林营造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锋 《现代农业科技》2011,(10):208+212
从品种选择、造林地选择、整地、苗木选择、栽植密度和栽植后管理等方面介绍杨树速生丰产林营造技术,以为提高杨树造林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1选择最佳的造林时期 雄县春季造林最佳时期是3~4月。 2选择优质壮苗 适宜春栽的树种主要有杨、柳、刺槐、臭椿等。杨树主要品种有毛白杨、沙兰杨、冀廊杨及107、108杨等品种,栽植成活率较其它杂交杨高。栽植时,选择宜栽树种中适应性较强的大苗。苗木规格:杨柳树苗木胸径必须达到3cm以上,且无病虫害、干形通直、无机械损伤。  相似文献   

8.
唐自力 《农村科技》2012,(10):63-64
2005年以来,农4师63团在兵团率先实行了林权改制,职工群众个人投资造林积极性高涨。为筛选出最适宜本地区栽培的防风固沙及用材兼用杨树品种,2008年起,63团林业站开展了杨树栽培品种对比试验。经过4年的存活情况调查、生长动态观测,现将几个试验品种对比情况介绍如下:一、杨树品种及来源选择新疆杨、箭杆杨、毛白杨、健杨、北京杨、速生杨等6个品种作为栽培对比试验品种,全部从新疆范围内引进健康优质苗木。  相似文献   

9.
介绍新疆地区杨树育苗管理技术,包括育苗地选择和整地、苗木繁育、插条圃地管理等方面内容,以提高杨树苗造林成活率。  相似文献   

10.
<正>杨树是我国黑龙江地区种植较为广泛的一种多年生阔叶类树,它的种类多,生长速度快,木质白且软,有多种用途。本文中,主要对杨树种植当中需要注意的一些具体事项进行分析。在杨树种植方面,由于它的品种多,因区域不同,生长状况的差别也是很大的,所以要根据"适地、适树和适宜品种"这"三适"的栽培原则,做到合理化选择造林树种,千万不能盲目地引进和推广新的品种,否则可能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1杨树苗木选择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1.
灯塔地区不同杨树品种对杨干象抗性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选择对杨干象具有较强抗性的杨树品种进行造林,通过对灯塔市林业科技示范林18个杨树品种的杨干象危害情况进行调查,按照平均抗虫率将不同杨树品种分为抗虫性强、抗虫性中等和抗虫性差3个等级,从中筛选出适宜在灯塔地区造林绿化的抗杨干象品种,依次为中绥12杨、中黑防杨、盖杨、荷兰64杨、沙兰杨、欧美107杨,并且对杨干象灾害可持续控制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正>一、选择林地及整地选择适宜杨树生长的造林地,是实现杨树速生丰产的基本条件。杨树是落叶阔叶树中的速生树种,在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湿润、排水良好的冲积土上生长最好,杨树造林地主要在平原地区和山区沟谷地带。二、苗木选择1、选用良种。根据不同的培育目标选择不同的杨树品种。(1)胶合板材。胶合板需要大径材,干形通直圆满、无疤结,木材硬度适中,旋切、干燥、胶合性能好。适于培养胶合板材的主要是黑杨派的优良品种,如丹红杨,巨霸杨,179  相似文献   

13.
以杨树冰核细菌溃疡病发生的主导因素为依据.提出了防治此病的主要途径:(1)选用抗性强的杨 树品种、品系.适地适树造林;(2)采用链霉素( 600 mg/kg)、水基杨酸( 10 mmol/L)、乙酸苯汞( 100 mg/kg)和灭活的成团泛氏菌(Pantoea agglomerans=Erwinia.herbicola)等诱导剂浸泡杨树插穗进行育苗、有 明显的诱导抗病效果.平均诱导效果达70%以上;(3)将插穗进行沙藏处理和地膜覆盖育苗可避免霜冻害和旱 害.减轻杨树冰核细菌的侵染、又能提高苗木的生长.平均提高生长率达30%以上;(4)在早春杨树萌芽前喷 洒链霉素( 600 mg/kg)+防冻保护剂( 100 ×)对该病有一定防治效果、平均达万. 83%。  相似文献   

14.
优良苗木是造林的物质基础,再配合科学的造林技术,就能提高造林成活率。实践证明,苗圃是生产优良苗木的基地。杨树品种容易生根,一般都采用扦插育苗。近年来,农十三师红星四场林业工作站全面推广地膜扦插育苗技术,使苗木出圃率较常规育苗明显提高。现将杨树地膜扦插育苗技术介绍如下。1育苗地的选择杨树育苗应选择疏松的砂壤土或轻壤土,土层深1m以上,肥力中等。粘重的土壤不宜选用。地势应平坦,具备灌溉条件。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伊犁州不同杨树品种生长特性进行调查,为林木的规范管理、杨树造林树种的良种选择及优质苗木的培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调查伊犁州27个杨树主栽品种的树高、胸径,计算出各杨树品种的材积,采用方差分析和聚类分析对27个杨树品种进行分类.[结果]不同杨树品种的树高、胸径差异显著,27个杨树品种可分为4类:第1类长势最好,仅1-467、日本白杨2个品种;第2类长势较好.包括银×新12等9个品种;第3类长势良好,包括银×新4等4个品种;第4类长势一般,包括中林23、加杨、林场银×新、马里兰德4个品种.[结论]从27个杨树主栽品种中筛选出长势最好的杨树品种2个,长势较好的9个,长势良好的12个,这些良种抗逆性较强,适宜在伊犁州平原林场栽培种植.  相似文献   

16.
孙颖 《现代农业科技》2010,(15):239-239,241
杨树是建平县的主要造林树种,总结了杨树改造的规范化技术,包括选地整地、品种筛选与苗木选择、造林树种设计、栽植、水肥管理、抚育管理等内容,为同类地区的杨树改造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7.
杨树速生丰产造林技术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总结了杨树速生丰产造林技术,包括选地整地、品种及苗木选择、挖穴栽植、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实行农林间作、病虫草害防治、采伐等内容,以期为杨树造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杨树为落叶高大乔木,具有适应性强、抗旱、抗寒、耐盐碱的特点,是最常见的营造速生用材林、防护林以及城乡绿化的主要树种。一、选择良种壮苗杨树是否能高效丰产,关键要选择良种壮苗。在一般表现较好速生杨良种有107、108、110杨,2005、2025杨、中林美荷杨、L-35杨等欧美杨品种。壮苗的标准是:1~2年生苗木,苗高3.5米以上,  相似文献   

19.
<正> 杨树,多采用大株行距,大苗,小密度造林,单位面积株数少,造林成活情况对林分出材量有较大影响。即使第二年进行补植,也往往生长落后,难以弥补第一次成活率不高造成的损失。当前提高杨树造林成活率的方法很多,主要有:苗木在造林前浸水,选适宜的造林季节,采用随起随栽的方法,栽植后立即灌水、截根探栽等。这些方法都是生产中常见的,但均不太理想,尤其苗木需要长途运输或起苗至栽植间隔较长时,常因苗木失水过多影响苗木成活。为了减少苗木的水分损失,延长苗木寿命,提高杨树造林成活率,作者结合农村造林的生产实际,进行了药剂处理苗木,提高造林成活率试验,有二定效果,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20.
孙娟 《现代农业科技》2010,(22):207+209
介绍了延长杨树苗木休眠期技术,包括苗木选择、贮藏库选择及苗木出入库等方面内容,以为提高杨树造林成活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