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为理顺农垦国有农场社会管理渠道,进一步创新农场社会管理方式,我们通过面上调查和会议研讨等方式,对全国农垦国有农场社会管理及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建设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对存在问题和进一步加强国有农场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建设的主要任务和政策措施进行了认真研究,形成调研报告如下。一、农垦国有农场社会管理及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建设情况  相似文献   

2.
建立健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党委起领导核心作用,政府起主导作用,而基层自治组织则起着协同作用。农村干部是基层社会管理的直接实践者,也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最基本、最直接的力量。切实提高基层干部社会管理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农村基础自治与基层政府治理的互动路径与机制调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村民自治与基层政府治理的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是新时期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迫切要求,其实质是二者关系的协调通畅。各种管理困境是影响村民自治运行的主要原因,探寻村民自治与基层政府治理衔接与互动的路径,需实现基层政府角色调适、村民自治主体调适、衔接组织功能调适、基层干部心理调适、社会管理环境调适。  相似文献   

4.
城中村改造背景下村民自治的发展呈现出特殊样态,基层社区的发展面临着自治重构与功能提升的双重任务.对广州城中村的考察发现,基层自治的重构主要表现在自治组织、自治主体和自治功能的分化与组合方面.通过对自治重构中各种管理困境的分析,从基层自治组织成员的本地化、示范社区的制度性与科学性、政府干预的相对减弱、村级民主监督的制度性建设等方面提出提升城中村基层自治功能的路径.  相似文献   

5.
西藏M村的村民自治在特殊生产生活方式的强力规制下,农牧民的自治知识发育缓慢,参与度很低,自身的感受不明显,这必将深刻地影响到村民自治的有效运作与政策目标的达成,进而影响到西藏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和长治久安战略目标的实现。以M村为代表的农牧民自治知识的发育和公民性成长,需要当地县、乡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依法治藏方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好政权组织的引导和服务功能,创新社会管理方式,推进基层社会的转型发展,逐步将农牧民培养成为维护稳定的主体和促进发展的主体。  相似文献   

6.
一、农村黑恶势力对农村社会的负面影响(一)干扰村民自治,破坏基层民主建设。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乡村采取村民自治的民主政治。在各个方面村级组织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但一些农村宗派家族势力庞大。与当地黑恶势力相互勾结,通过威逼利诱“强行”进入村民委员会,民主选举被严重扭曲。农民的意愿很难得以实现,主人翁意识也未能得以强化。基层民主建设因此长期得不到真正实现。  相似文献   

7.
建立健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党委起领导核心作用,政府起主导作用,而基层自治组织则起着协同作用.农村干部是基层社会管理的直接实践者,也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最基本、最直接的力量.切实提高基层干部社会管理的能力,对“十二五”目标任务顺利实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坚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体系,不断提高基层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乡村作为基层的关键一环,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提升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水平,同时,正确处理与村民自治组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商会、合作社等其他社会组织之间的关系,通过基层党建引领带动自治、法治和德治建设,实现相互协调、优势互补、密切配合,凝聚起强大推进合力。  相似文献   

9.
晋龙涛 《农业考古》2012,(3):297-299
一般认为,我国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指城乡居民群众以相关法律法规政策为依据,在城乡基层党组织领导下,在居住地范围内,依托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直接行使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等权利,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制度与实践。基层群众自治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最广泛的途径。"[1]主要表现为以  相似文献   

10.
正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方面,提高基层社会治理水平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基础。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实行自治、法治、德治"三治"结合,是提升城乡基层治理水平的有效途径,对于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具有重要意义。自治是指在基层实行群众自治。城市和乡村中由居民或村民选举产生的居民委员会或村民委员会是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是基层治理的重要力量,直接面向人民群众、直接服务人民群  相似文献   

11.
西藏M村的村民自治在特殊生产生活方式的强力规制下,农牧民的自治知识发育缓慢,参与度很低,自身的感受不明显,这必将深刻地影响到村民自治的有效运作与政策目标的达成,进而影响到西藏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和长治久安战略目标的实现。以M村为代表的农牧民自治知识的发育和公民性成长,需要当地县、乡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依法治藏方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好政权组织的引导和服务功能,创新社会管理方式,推进基层社会的转型发展,逐步将农牧民培养成为维护稳定的主体和促进发展的主体。  相似文献   

12.
1982年,我国修订颁布的《宪法》第111条规定村委会是基层群众自治性组织。1993年,民政部下发关于开展村民自治示范活动的通知中,首次提出村民自治的核心内容,即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从村民自治到四个民主,基层民主自治法规在逐步完善、逐步提高。但是,村民自治正式在农村推行20余年后,效果究竟如何?其中还存在一些什么问题?社会各界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3.
基层妇联组织是引导基层妇女工作全面开展的关键职能部门。在乡村振兴背景下,由于基层妇女需求呈现出多元化、多变性与复杂性的特点,基层妇联组织角色在面临社会多元化的发展中凸显出了妇联组织机构管理的局限性,常规工作开展缺少专业化支持,缺少专业化女性社会组织协助和参与,服务于需求和调查的意识弱化等诸多问题;建议从优化行政化管理弹性、完善专业化支持、加强培育专业化女性社会组织、强化以基层需求为导向的调研和培训等方面重构基层妇联组织角色。  相似文献   

14.
一、农村黑恶势力对农村社会的负面影响 (一)干扰村民自治,破坏基层民主建设.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乡村采取村民自治的民主政治.在各个方面村级组织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但一些农村宗派家族势力庞大,与当地黑恶势力相互勾结,通过威逼利诱"强行"进入村民委员会,民主选举被严重扭曲,农民的意愿很难得以实现,主人翁意识也未能得以强化,基层民主建设因此长期得不到真正实现.  相似文献   

15.
在农村民主管理实践中,村委会和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关系常常纠结不清,带来了一系列亟待理顺的问题。 按照现有法律规定,村委会和村集体经济组织是两个独立组织。根据《村委会组织法》,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是我国农村实行的村民自治制度的主要组织载体。  相似文献   

16.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9):247-249
近年来,随着国家行政体制改革的到来,创新基层社会治理被提升到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高度上来,受到各级党政组织的高度重视。农村社区治理在基层社会治理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传统的农村社区治理具有行政化的性质,村民自治没有完全实现。因此,在原来的"三社"(社区、社区社会组织、社工)联动基础上,加入社区志愿者,构建"四社"联动的农村社区治理机制,对于实现村民自治、激发社区治理的活力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张帅 《山东农业》2003,(9):15-15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其中包括基层民主建设。在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方面,他指出:“扩大基层民主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作。健全基层自治组织和民主管理制度,完善公开办事制度,保障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对干部实行民主监督。完善村民自治,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因此,农村基层民主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村民自治是农村基层民主建设中的主要方面,也是广大村民实现民主管理的主要形式。 村民自治制度,指村民委员会…  相似文献   

18.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5,(6):179-182
农村社会治理创新已成为我国新时期的迫切要求,包括基层社会管理创新、基层社会自治创新和基层社会基础工作创新三个方面。基层社会基础工作是农村社会治理的"根基",探索基层社会基础工作的创新路径具有重要意义。以四川省大竹县庙坝镇为例,重点分析了庙坝镇在农村社会治理创新视域下的社会基础工作的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19.
农村妇女进入村两委是基层妇女参与村民自治、民主管理的重要渠道,也是妇女享有基层民主政治权利的具体体现。推动农村妇女进村两委不仅需要来自国家、政府、社会组织等组成的正式系统的支持,而且更需要来自家庭、朋友、同事、同学、邻居等基于血缘地缘关系组成的非正式系统的支持。论文主要论述在相同的正式社会支持系统背景下,非正式的社会支持系统在农村妇女进村两委中所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自1980年广西宜州市合寨村率先成立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开始,村民委员会便成为农村基层自治组织的基本元素。如今,村民委员会所构成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权威在一些农村内却并未得到广泛的承认与认可。本文拟通过简单分析农村基层自治组织权威的现状、权威树立途径,进行简单的解释与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