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9 毫秒
1.
陇薯9号是以甘肃省农业科学院马铃薯研究所杂交创新资源材料93-10-237为母本,以大同G-13-1为父本组配杂交,从其杂交组合中经系统定向选择育成的马铃薯新品种.中晚熟,生育期118 d(天)左右.薯块扁圆形,皮肉淡黄,薯皮粗糙,芽眼较浅,大中薯率一般95%以上.薯块干物质含量26.18%,淀粉20.39%,粗蛋白2.840 %,VC 131.8 mg.kg-1,还原糖0.201%.每667 m2产量1 944.0 kg左右,适宜甘肃省高寒阴湿、二阴地区及半干早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2.
超高淀粉马铃薯新品种陇薯8号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陇薯8号以油炸加工型品种大西洋为母本,以甘肃省农业科学院马铃薯研究所杂交创新材料L9705-9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从其杂交组合中经系统定向选育而成的马铃薯新品种。中晚熟,生育期116d(天)左右。薯块椭圆形,皮肉淡黄,薯皮粗糙,芽眼较浅,大中薯率一般80%以上。平均干物质含量31.59%,淀粉含量22.91%~27.34%,粗蛋白2.96%,VC133.2mg·kg-1,还原糖0.24%。每667m2产量1800kg左右,适宜甘肃省高寒阴湿、二阴地区及半干旱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3.
陇薯11 号是甘肃省农业科学院马铃薯研究所于1996 年以品系L9712-2(92-29-81×93-1-
204)为母本,远杂22 为父本组配杂交,从其杂交组合中经系统定向选育而成的马铃薯品种。晚熟,生育
期124 d(天)左右。薯块圆形,黄皮黄肉,芽眼深浅中等,薯皮微网纹,薯形评价较好。薯块含干物质
23.7%,淀粉18.68%,粗蛋白3.16%,VC 144.2 mg·kg-1,还原糖0.162%。较对照陇薯5 号抗晚疫病,
田间对花叶病毒病具有较好的抗性。每667 m2 产量1 350 kg 左右,适宜甘肃省高寒阴湿、二阴地区及半
干旱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4.
马铃薯新品种陇薯7号的选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陇薯7号是以庄薯3号为母本、以菲多利为父本的杂交后代选育而成的马铃薯新品种。晚熟,生育期120 d(天)左右,薯块休眠期长。薯块长椭圆形,黄皮黄肉,芽眼较浅,表皮光滑,商品薯率80 %,干物质含量25.2 %,淀粉18.75 %,VC 203.1 mg?kg-1,粗蛋白2.68 %,还原糖0.18 %。对晚疫病和花叶病毒病的抗性优于渭薯1号。每667 m2产量2 000 kg左右,高产可达3 000 kg,适宜甘肃省高寒阴湿、二阴地区及半干旱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5.
陇薯17号是以L0020-14为母本,以D1533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和系统选育而成的加工型马铃薯新品种。晚熟,生育期132 d(天)左右。植株生长势较强,枝叶繁茂,结薯集中,单株平均结薯5个,商品薯率91%。薯块椭圆形,薯皮网纹,薯肉淡黄色,芽眼浅,薯形好。干物质含量25.66%,粗淀粉19.16%,粗蛋白2.84%,VC 150.9 mg·kg~(-1),还原糖0.128%。每667 m~2产量2 000 kg左右。田间对晚疫病的抗性强于对照陇薯6号。适宜在甘肃省临夏州、定西市等二阴地区栽培。  相似文献   

6.
马铃薯新品种陇薯16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陇薯16号是以陇薯8号为母本,以早大白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定向选择育成的淀粉加工型马铃薯新品种。晚熟,生育期120 d(天)左右;株型半直立,天然结实性较强,匍匐茎中等;薯块椭圆形,薯皮光滑,浅黄皮浅黄肉,芽眼浅,干物质含量25.32%,粗淀粉含量19.14%,粗蛋白含量2.56%,VC含量133.2 mg · kg~(-1),还原糖含量0.30%;田间对晚疫病的抗性强于对照陇薯6号,每667 m~2产量1?800 kg左右,适宜在甘肃省高寒阴湿、二阴地区及半干旱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7.
陇薯6号是从武薯85-6-14×陇薯4号的杂交后代中选育而成。晚熟,生育期115d(天)左右,薯块休眠期中长。薯块扁圆形,芽眼较浅,皮淡黄色,肉白色,表皮光滑,商品薯率90%~95%。淀粉含量20.05%,VC155.3mg·kg-1,粗蛋白2.04%,还原糖0.22%。每667m2产量2000kg左右,高产可达3000kg以上,不仅适宜甘肃省高寒阴湿、二阴及半干旱地区种植,还适宜宁夏、青海、河北、内蒙古等北方一季作区种植。  相似文献   

8.
农天2 号是以自育品系天99-5-4 为母本,天薯7 号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马铃薯新品种。从出苗至块茎成熟121 d(天)左右,属晚熟品种。薯块圆形,黄皮黄肉,芽眼浅。单株块茎数3.7 个,大中薯率90.5%。每667 m2 平均产量为1 500 kg,适于甘肃天水、临夏、定西、平凉、陇南等地种植。  相似文献   

9.
天薯12号是以品系天97-8-98为母本,庄薯3号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马铃薯新品种。从出苗至块茎成熟126 d( 天)
左右,属晚熟品种。薯块椭圆形,黄皮黄肉,芽眼浅而紫。单株结薯4.1 个,平均单薯质量105 g,大中薯率87.4%。每667 m2
产量在1 500 kg 以上,适于甘肃天水、临夏、定西、平凉、陇南等地种植。  相似文献   

10.
陇薯5号是由小白花×119-8的杂交后代选育而成.晚熟,生育期115天左右,薯块休眠期较长.薯块椭圆形,白皮白肉,芽眼较深,表皮较光滑,商品薯率88.9%~98.1%.淀粉含量平均19.49%,Vc含量平均28.7 mg/100 g,粗蛋白含量平均2.44%,还原糖含量平均0.57%.高抗晚疫病,对花叶病毒病和卷叶病毒病具有较好的田间抗性.每667 m2产量2 000 kg左右,高产可达4 000 kg.适宜甘肃省高寒阴湿、二阴、干旱及半干旱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1.
豫椒17是以自交系101-1为母本,104-1为父本配制而成的辣椒一代杂种。果实羊角形,纵径15.2 cm,横径3.1 cm,平均单果质量50.2 g,果色黄绿,每667 m2产量3 000.0 kg左右,VC含量873 mg?kg-1,可溶性糖含量2.33 %。高抗病毒病、疫病和炭疽病,适宜露地和保护地春早熟栽培。  相似文献   

12.
豫美人是以X-01-7-2-2 为母本,X-08-3-4-1-1 为父本配制而成的中早熟辣椒一代杂种。植株生长势强,抗逆性
强;第1 花平均着生节位为第10.6 节;青熟果黄绿色,老熟果鲜红色,味辣,商品性好;果实线形,纵径22.0 cm,横径1.5
cm,单果质量15~20 g;辣椒素含量53.60 mg·kg-1,VC 含量895 mg·kg-1。对病毒病、疫病的抗性高于对照湘辣4 号,每
667 m2 产量3 000~4 000 kg,适宜在河南省及周边地区春秋保护地和露地栽培。  相似文献   

13.
任领兵 《中国蔬菜》2013,1(12):100-103
黄花王是以丰豇原种一代为母本,以黄籽王为父本选育而成的豇豆新品种。主蔓结荚为主,花黄色,始花节位2~3 节,每花序结荚2~6 个,基部5 节以下平均有效果枝数2 个。商品荚绿白色,荚长80~85 cm,最长可达120 cm,单荚质量30 g 左右,荚条匀称,肉质脆嫩,商品性极佳。种子肾形,种皮花色,千粒重130 g 左右。全生育期90~120 d(天),前期产量1 600~2 000 kg·(667 m2-1,占总产量的40% 以上,总产量3 500~4 000 kg·(667 m 2-1,全国各地均可种植。  相似文献   

14.
以四倍体BS-1058为母本、二倍体5-12为父本杂交育成三倍体薄皮甜瓜哈甜3号。该品种中早熟,出苗至成熟68 d(天)左右,植株生长势中等,以子蔓结瓜为主,坐果率高。单瓜质量0.40~0.45 kg,成熟瓜柱形,黄白皮,白肉,果实没有成熟种子,平均折光糖含量13.5%,果形整齐一致。平均每667 m2产量2 000 kg以上。适宜黑龙江省保护地和露地栽培。  相似文献   

15.
丽晶T2 是以PHM12-11 为母本,PDM12-3C2-9 为父本配制而成的圆球形粉果樱桃番茄一
代杂种,无限生长类型,中早熟,高抗番茄花叶病毒(ToMV),抗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Y),果实硬度中
上,不易裂果,单果质量20 g 左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8.5%,果实粉亮,商品性好。秋冬茬栽培平均每
667 m 2 产量6 800 kg,适合北方地区保护地秋延迟和秋冬茬栽培。  相似文献   

16.
郑番1203是以T12-6为母本,TY12-3为父本配制而成的无限生长型晚熟粉果番茄一代杂种。商品性好,裂果率低,叶色深绿,生长势强,果实粉红色,幼果无绿果肩,果实高圆,果面光滑,硬度高,平均单果质量198g。含有Ty1、Ty3a和Cf9抗病基因,田间表现抗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TYLCV)和叶霉病。VC含量155.4mg·kg~(-1),可溶性固形物4.2%,品质优。早春种植产量6200kg·(667m~2)~(-1)左右,秋延后种植产量4100kg·(667m~2)~(-1)左右,适宜我国北方春秋保护地栽培。  相似文献   

17.
琼丽是以优良自交系MN-123 为母本,以FR-59-1 为父本配制而成的小型西瓜一代杂种。
早熟,果实发育期28 d(天),在海南全生育期冬播72~78 d(天),夏播60~63 d(天);易坐果,果实
短椭圆形,果形指数1.27;果皮绿色覆墨绿色细齿条带,果皮薄且较韧,皮厚0.5 cm;果肉黄色,肉质脆,
有清香味,口感极佳,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0%~12.5%,边部9%~10%;单瓜质量2.0~2.5 kg,每
667 m 2 产量3 000 kg 左右。适于保护地栽培,也可露地栽培。  相似文献   

18.
科大204是以TP025-2为母本,以869-1(含Ty-1抗病基因)为父本配制而成的中早熟番茄一代杂种。无限生长类型,7~8片真叶着生第1花序,果实扁圆形,青果无绿肩,成熟果粉红色,平均单果质量216.1 g,中等硬度;VC含量158.6 mg?kg-1,番茄红素46.5 mg?kg-1,口感好,品质优良;抗(耐)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YLCV);保护地栽培每667 m2产量7 000 kg左右,适宜我国北方保护地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发生的地区栽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