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对豫南稻区不同施钾处理在水稻、小麦和油菜三种作物上的产量效应进行了田间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施钾处理增加效果明显,其中稻田和麦田施钾124.5kg/hm2处理,油菜田施钾186.75kg/hm2处理与对照相比增产效果最明显。水稻、小麦、油菜分别在施钾146.6kg/hm2、145.6kg/hm2、183.6kg/hm2时的产量最高,单位面积产量分别为6869.3kg/hm2、3517.1kg/hm2、2424.2kg/hm2。  相似文献   

2.
钾营养对紫泥田一季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单因子5水平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在中等肥力水平的紫泥田上,不同施钾量对一季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紫泥田地力产量为4891.3kg/hm^2;在其他肥管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在一定范围内水稻产量有随钾肥用量升高而增加的趋势,但达到一定程度后,增产效应下降,以施钾112.5kg/hm^2能产生最大的经济效益,施肥净收益达到11519元/hm^2,投入产出比1:6。  相似文献   

3.
油菜施钾效果及土壤速效钾临界值初步判断   总被引:27,自引:8,他引:27  
对湖北省近10多年的80个油菜施钾试验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油菜施用钾肥具有明显的增产和增收效果,油菜施钾效果与土壤速效钾含量水平密切相关,与土壤缓效钾含量呈一定的负相关,但相关性不显著。土壤质地明显影响钾肥效果,总体而言,轻质土壤施钾效果高于粘质土壤。土壤速效钾临界值研究结果表明,按照Cate—Nelson方法,以不施钾对照处理占施钾处理产量的90%为依据,初步估计轻质土壤和粘质土壤的速效钾(K)临界值分别为103mg/kg和84mg/kg;以施钾产投比为2作为依据,估计轻质土壤和粘质土壤的速效钾临界值分别为55mg/kg和46mg/kg;以施钾产投比为1.5作为依据,估计其临界值分别为103mg/kg和74mg/kg。  相似文献   

4.
2005年在洞庭湖区采用4种不同施氮量水平并以不同基追肥比例进行了水稻减氮施肥试验。结果表明,在基追肥比例4:6条件下,中等施氮量165kg/hm^2的产量最高为6650kg/hm^2,而以135kg/hm^2施氮量处理的产投比最高,达15.70。因此在水稻生产中氮素施用量以135~165kg/hm^2,基追肥比以4:6可以获得较高的产投比,达到减氮高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旱地地膜小麦高产栽培优化数学模型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采用三因子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方案,选取对小麦产量影响较大的播期、播量和施肥量为调控因子,以产量为目标函数,研究了陕西省千阳、淳化、洛川三个不同干旱地区地膜小麦优质高产综合栽培优化数学模型。结果表明,各地的最佳农艺方案分别是:千阳县产量在5250kg/hm^2以上的播期为9月29~10月1日,基本苗为272.8万~330.32万/hm^2,施氮103.1~167.0kg/hm^2,P2O5 82.5~133.6kg/hm^2;淳化县产量在4500kg/hm^2以上的播期为9月31~10月5日,基本苗237.5万~320.5万/hm^2,施氮221.9~285.8kg/hm^2,P205177.5~228.6kg/hm^2;洛川县产量在3750kg/hm^2以上的播期为9月25~9月27日,基本苗286.3万~337.7万/hm^2,施氮111.5~170.5kg/hm^2,P20589.2~136.4kg/hm^2。  相似文献   

6.
钾肥对花生生育影响及适宜钾用量研究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两年花生钾肥试验结果表明,在氮、磷一定水平上,增施钾肥可促进地上部干物质积累和生殖器官的发育,改善花生的经济性状,提高荚果产量和经济效益。当施钾量为180kg/hm^2时,花生荚果产量最高达4260.5kg/hm^2,利润最大为9482.0元/hm^2,产投比达到9.1:1。当施钾量增加到270kg/hm^2以上,花生产量和效益呈明显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7.
黄土高原长期施肥对小麦产量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9  
为给旱地小麦合理施肥提供依据,在20年长期定位试验的基础上,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对小麦产量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化肥能显著提高小麦产量,单施磷肥产量增加85.8kg/ha,增幅6.8%;单施氮肥增产352.8kg/ha,增幅28.0%;氮磷配施增产2262.2kg/ha,增幅179.7%。有机肥处理增产显著,单施有机肥增产1954.2kg/ha;在施有机肥的基础上,施氮肥增产9.8%,施磷肥增产17.1%,施氮磷肥增产15.5%。长期化肥单施肥料利用率较低,单施氮肥的氮肥利用率为16.0%,单施磷肥的磷肥利用为7.0%。氮磷配合施用,小麦吸氮、磷、钾量显著增加,氮、磷肥利用率分别增加21.2和6.9个百分点。氮、磷和有机肥处理的小麦吸氮量比氮磷处理增加18.2kg/ha,吸磷量增加4.1kg/ha,吸钾量增加8.3kg/ha。  相似文献   

8.
豫东地区花生钾肥效果与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豫东地区中等肥力沙土花生最高产量和最佳产量的施钾量为203kg/hm^2和188kg/hm^2。不同施钾水平花生的经济效益不同,当施钾量为180kg/hm^2时,产值和利润均为最大,分别为10250元/hm^2和9087元/hm^2.  相似文献   

9.
沈稻3号综合农艺措施的数学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进一步挖掘沈稻3号增产潜力,采用规范化设计,研究了播种密度、插秧穴距、施氮量、施磷量和施钾量对沈稻3号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量对沈稻3号产量的影响较大,在生产中应特别重视合理施用氮肥,合理搭配播种密度与施钾量、施氮量与施磷量是实现高产的重要措施。采用最佳模拟配合法,建立大于9375kg/hm^2的高产栽培农艺组合方案为播种密度76.08~78.35g/m^2,插秧穴距14,65~15.21cm,施氮量161.00-164.55kg/hm^2,施磷量39.92-41.51kg/hm^2,施钾量145.23~151,27kg/hm^2。  相似文献   

10.
玉米新品种绵单581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五因素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试验,建立了玉米新品种绵单581籽粒产量与种植密度(X1)、施氮量(X2),施磷量(X3),施钾量(X4),施锌量(X5)的数学模型。经用计算机进行因子水平寻优,得出产量在8550kg/hm^2以上的栽培模式为:密度45850—47538株/hm^2,施纯氮260.7~272、3kg/hm^2,施用P205为112.45—122、1kg/hm^2,施用K20为98.3~106.6kg/hm^2,施用ZnO为7.7~9.5kg/hm^2。  相似文献   

11.
不同施氮条件下超级杂交稻的产量形成特点与氮肥利用   总被引:51,自引:4,他引:51  
为了明确不同施氮条件对超级杂交稻产量形成和氮肥利用的影响,2001年在湖南长沙进行了氮肥试验。结果表明,施氮量的影响十分明显。在0-240kg/hm^2纯氮范围内,施氮量与产量呈单峰曲线,以180kg/hm^2的施氮处理的产量最高(10.7t/hm^2),在120—180kg/hm^2的施氮区间内增产效应员明显。氮肥处理之间产量差异的主要原因一是施氮量与每穗粒数呈极显著正相关(r=0.9204^**),二是在低氮水平下(0—120kg/hm^2)施氮量对穗数有明显影响。超级杂交稻对抽穗期源器官有特殊的要求,施氮明显影响后期光合产物的积累。较高的施氮量,能保证超级杂交稻达到较高的叶面积指数(LAI),在抽穗期维持较高的叶片干物质分配比例和单茎叶片重,有利于后期植株光合能力的提高,同时也有利于防止早衰,促进光合产物的完全彻底转运,发挥超级杂交稻的增产潜力。氮肥农学利用率(AE)在施肥量之间的变幅较大,其中180kg/hm^2施氮量处理的最高,达16.10,而240kg/hm^2施氮量处理的最低.仅为7.43。  相似文献   

12.
南京市六合区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大区.全年常规农作物播种面积5.95万hm^2.其中水稻2.58万hm^2.油菜1.2万hm^2,小麦1.6万hm^2,其余为玉米。从目前全区种子经营情况来看.常规作物种子的销售主要集中在水稻、油菜和小麦上,其种子质量好坏不仅影响到农作物的产量.而且影响到我们的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种子法》实施后,极大地放开了种子经营市场,  相似文献   

13.
2004年,在滨海盐碱稻田进行了基施生化有机肥示范试验,水稻基施生化有机肥50-60kg/667m^2,土壤肥力持久,可以明显减少化肥用量,提高水稻的抗逆能力和产量,处理区水稻增产7.6%-11.9%。水稻施用生化有机肥后,可少施化肥30kg/667m^2。  相似文献   

14.
在浙江省马铃薯主产区丽水市.通过2年试验研究了增施磷钾肥措施对优质马铃薯GP2-12的产量及相关生理性状的影响。试验表明.在当地习惯施肥基础上.同时增施磷钾肥,提高了马铃薯产量、块茎淀粉含量及商品率、叶面积系数、叶绿素含量和净同化率、同时表明.增施磷钾肥的不同处理效果不同.根据增产提质效果及实际效益.推荐施肥量为:N110kg/hm^2、P2O5 80kg/hm^2、K2O 180kg/hm^2、农家肥10^4kg/hm^2。  相似文献   

15.
不同氮磷钾用量对水稻产量的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在云南省陆良县四个坝区的水稻土壤上布置R323ROC设计的肥料效应试验,建立陆良县水稻N、P、K不同施肥量与产量关系的施肥模型,解析和模拟寻优结果表明,施N、P、K肥对水稻产量具有明显的增产作用,增产效果K〉N〉P;获得最高及最佳经济产量的施肥量为N90.15-329.85kg/hm^2,P_2O_5 60.1-239.9kg/hm^2,K2O 105~179.1kg/hm^2,产投比为3.66-8.27:1。  相似文献   

16.
长期施钾和秸秆还田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不同钾肥施用量为主处理、秸秆还田为副处理,在田间试验条件下,研究了水稻的钾素需求规律以及秸秆还田对水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水稻产量随施钾量的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钾肥主要是通过影响水稻有效穗数、每穗粒数、结实率进而影响水稻产量。施钾量为90 kg/hm~2和135 kg/hm~2时,产量分别比对照增加7.3%和11.5%,且此时钾肥利用效率高;施钾量为225 kg/hm~2时,水稻在生育期内对钾有明显奢侈吸收现象,产量比对照增产7.6%。由此可见,苏北贫钾地区适宜的施钾量为90~135 kg/hm~2。小麦秸秆还田对水稻前期生长会产生不利影响,但随秸秆的发酵分解,对水稻的营养生长、生殖生长都有一定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讨氮肥用量与插秧密度对超级早稻产量的影响,2007年在长沙、常德、郴州进行了大田栽培联合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施肥量处理间产量及有效穗数、每穗粒数、结实率、收获指数等产量构成因素差异显著.中早22产量与施氮量呈单峰曲线,以150kg/hm^2施氮量处理的产量最高(长沙7.5t/hm^2,常德9.4t/hm^2).在0~150kg/hm^2的施氮范围内增产效应最明显;陆两优996产量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加,以195kg/hm^2施氮量处理的产量最高。在30×10^4~36×10^4穴/hm^2的密度范围内,穗数与每穗粒数之间具有良好的互补性,因而密度间产量差异未达显著水平。本试验条件下,氮肥和栽插密度对产量的互作效应不显著。  相似文献   

18.
磷钾肥配合施用对油菜产量及养分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27,自引:4,他引:27  
利用大田试验研究了磷肥、钾肥及其配合施用对油菜生长、产量及养分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土壤既缺磷又缺钾条件下,在施用氮、硼肥基础上配施磷、钾肥,显著地促进油菜生长,油菜籽产量提高4.71倍,收获期油菜茎秆和籽粒对N、P、K养分的积累总量分别提高3.54倍、9.64倍和5.43倍。施N、B基础上单施磷肥或钾肥,其增产效果有限,甚至出现减产的现象。磷钾肥配合施用对油菜生长和产量具有明显的正交互作用,籽粒产量正交互作用达 936kg/hm^2。  相似文献   

19.
采用4因子5水平旋转回归组合设计研究玉米新品种永科6号产量指标与密度及施肥量的关系,探讨高产栽培优化方案。结果表明:在土壤肥力中等的基础上,获得9000.0kg/hm^2以上目标产量的优化方案是,密度44863.5~46114.5株/hm^2,施纯N266.22~317.7kg/hm^2,施P20s103.12~118.35kg/hm^2,施K20208.1~256.1kg/hm^2;各因子对产量影响程度大小依次为N肥〉密度〉P肥〉K肥。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氮、磷、钾三因素旋转回归设计,以小麦产量和品质性状为目标,对强筋冬小麦品种藁8901的优化施肥技术方案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氮、磷、钾三因素对藁8901的产量和品质指标的影响各不相同。对产量和品质指标的作用大小顺序依次为氮〉磷〉钾,氮肥是影响该品种产量和品质指标的首要因素。通过藁8901产量和品质指标与氮、磷、钾三因素关系的回归方程进行多目标综合决策,模拟筛选出多个优化施肥量厦配合方案。入选方案的施肥量范围为N239.25~300kg/hm^2,P2O5 150~300kg/hm^2,K2O 112.5~225kg/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