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是毛主席早在70年代提出的英明论断。1999年以来我国的一些经济学家又提出“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产业化”,并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这样,农业的根本出路就有了两种提法,究竟农业的根本出路是什么?机械化与产业化矛盾吗?笔者认为,农业产业化是对我国建立的农业生产方式的概括,  相似文献   

2.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是毛主席早在70年代提出的英明论断。2000年,我国的一些经济学家又提出“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产业化”,并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机械化与产业化予盾吗?究竟农业的根本出路是什么?笔者认为,农业产业化是对我国建立的农业生产方式的概括,包括农业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两个方面,而农业机械化重在强调农业生产力要素,是农业产业化的基础。农业产业化是指在一定农业区域内,从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到经营销售等主要环节进行分工,并形成一定规模效益的生产组织形式,是农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有机结合,即农业…  相似文献   

3.
农业的根本出路疑义杨宝荃李红岩早在50年代,毛泽东主席对农业生产进行全面总结时就指出:“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1995年12月11日《人民日报》社论中又提出:“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产业化”。有人联系起来就说:过去我们说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今...  相似文献   

4.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是毛主席早在70年代提出的英明论断。去年以来,我国的一些经济学家又提出“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产业化”,并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这样.农业的根本出路有了两种提法,究竟农业的根本出路是什么?机械化与产业化矛盾吗?笔者认为,农业产业化是对我国建立的农业生产方式的概括。它包括农业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两个方面.而农业机械化重在强调农业生产力要素。因此说农业产业化包含农业机械化,农业机械化是农业产业化的基础。农业产业化是指在一定农业区域内,从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到经营销售等主要环节进行分工,并形成一定规模效益的生产组织形式。是农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有机结合.即农业生产方式。换句话说,就是以市场为导向,围绕主导产业,发展“龙头”企业,“龙头”带  相似文献   

5.
关于农业机械化与产业化的话题吴平汉50年代末,毛泽东主席曾说过一句著名的话: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最近一个时期,又有一种说法: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产业化。而且已成为当今的一个热门话题。有的人还把这两句话连起来讲,这是不是说毛主席当年所说的话已经过时...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思想的重大实践意义詹玉文毛泽东同志十分重视农业的技术改造,早在1959年就指出:“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我省几十年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实践,充分证实了这一思想的精辟和深远的战略意义。1.毛泽东“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  相似文献   

7.
本文首先用系统思想分析农业机械化的地位和作用;接着概要摘录我国三代领导人对农业机械化的重要论述,以领袖的教诲,重中历史的强音:“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进而用哲学的现点论证“农业的根本出路”;最后提出发展农业机械化不仅要以史为镜,而且要以邻为鉴。  相似文献   

8.
重振农机雄风再创明天辉煌─—广安地区行署副专员邓剑同志在全区农机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摘要一、重新认识“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的重大意义毛泽东同志早在1959年就提出了“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的科学论断,党的八届十中全会又将其确定为党在农业问题的...  相似文献   

9.
一、要从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农业机械化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农业机械化经历了比较曲折的发展历程。早在50年代毛主席就高瞻远瞩地指出:“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指明了中国农业的希望所在,后来出现了波折。近几年来,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农村经济的繁荣,农业要实现两个根本性的转变,对农业机械化提出了更高更迫切的要求。农业机械在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增产增收、支持和保障农村经济的发展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显著,形势越来越好。实践证明,“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这个科学论断没有过时,也不会过时。…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指出:“农业的根本出路在科技、在教育”。本人认为这是在新形势下对毛主席关于“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英明论断的继承和发展,农机是农业科技的硬件和载体,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必须依赖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特别是国家已明确提出要...  相似文献   

11.
本刊多次刊登我党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等领袖的光辉的农业机械化思想。我们许多同志对毛主席提出的、江总书记重申的“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的至理名言多能背诵,可是时至今日对我国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在一个世纪前提出的农业机械化思想却知之甚少,甚至全然不知。为了加深大家对“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伟大战略的理解,本刊摘要刊登(中国农机化报)今年7月1日发表的张蓝水同志的(孙中山的农业机械化思想)一文。希望关·。农业的人都来读一读孙中山的(上李鸿章书),多关心、支持农业机械化事业。——编者——(人…  相似文献   

12.
从新中国第一代领导人毛泽东主席提出“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的那一天起,一代又一代的农机人为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而拼搏,为农业的增产增收而奋斗,用一句话来概括,农机人情系农机化事业,献身农机化事业。  相似文献   

13.
关于农业发展出路问题,中国两位伟人在时隔几十年各自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毛泽东说:“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邓小平讲:“将来农业问题的出路,最终要由生物工程来解决,要靠尖端技术”。无论是毛泽东还是邓小平,都高瞻远瞩地把握了他们所处的时代技术发展的潮流,指明了农业技术发展的主导性方向。毛泽东、邓小平观点的实质和共同之处在于,他们都指出了农业的出路——农业现代化的核心要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农业。一、生物技术与工程技术的地位和作用农业现代化是我们努力为之奋斗的目标。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标准有三:一是与现…  相似文献   

14.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这是毛泽东主席早在1959年提出来的。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特别是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重新认识农机化的作用和地位,对促进农业增长方式和今后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5.
试论农业的根本出路杨宝荃,李红岩早在五十年代,毛泽东主席就高瞻远瞩地指出:“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点明了中国农业的希望所在。对推动农业生产的发展,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时间演绎到九十年代,农村经济、农业经营体制和生产情况发生了翻天...  相似文献   

16.
半个世纪前,毛主席就曾经说过,“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的作用更是无可替代,大农机高技术的投入更使得农业发展如虎添翼。近几年,桦川县农业的大发展、快发展就依赖于农业机械化的大力发展。  相似文献   

17.
农业产业化与农业机械化●李仁安农业,本来属于第一产业,但是前不久,农业产业化问题作为农业的发展目标和根本出路被提了出来,并得到广泛的认同。这说明,我国农业目前还没有发育成为真正的产业,还需要一个彻头彻尾、彻里彻外“化”为完全产业的过程。那么,什么是产...  相似文献   

18.
1959年,毛泽东主席在《党内通讯》中提出“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的著名论断。半个世纪以来,我国的农业机械从无到有。20世纪70年代,在人民公社时期,基层普遍成立农机站,开始对部分耕地进行平整改造,为实现农业机械化创造了基础条件;90年代中期,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收割机、插秧机、  相似文献   

19.
毛主席“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的著名论述已经发表几十年了,而这几十年农机化发展也起起伏伏。回顾起来,农机化的发展与农业生产体制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下面,笔者从钦州市小董镇农机化发展史谈谈认识和体会,供农机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20.
2004年1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以下简称《农机化促进法》)正式实施。这标志着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步人依法促进的新阶段,是继“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之后的又一里程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