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总结踝关节骨折手术治疗效果,提出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修复较适用的方法。方法对我院骨科收治的86例踝关节骨折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6例踝关节骨折AO分型:A1型5例,A2型10例,A3型1例;B1型10例,B2型25例,B3型19例;C1型4例,C2型9例,C3型3例;闭合性骨折80例,开放性骨折6例。术后平均随访2.3 a,根据AOFAS评分评价术后功能:优75例,良11例,优良率为100%,平均91.5分。结论踝关节骨折采用手术治疗可恢复并稳定踝穴和距骨的解剖关系,使踝关节早期功能锻炼,可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踝关节骨折脱位并下胫腓联合分离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对外踝或腓骨骨折行钢板内固定,内踝骨折行螺钉或克氏针交叉固定,下胫腓联合分离行长螺钉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脱位并下胫腓联合分离25例。结果:随访8个月~3a,25例中优19例,良3例,可3例,优良率88.0%。结论:恢复外踝长度、精确复位踝关节和稳定下胫腓联合,对踝关节的稳定和防止发生创伤性关节炎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雷红 《长江大学学报》2009,6(3):123-123,125
桡骨远端骨折是临床常见的骨折类型,治疗大多采用闭合复位外固定,但传统的外固定的疗效并不完全令人满意,存在一定的再移位率和功能恢复不满意等。我科自2001年3月至2006年8月起对此类骨折分别采用手法复位石膏固定、克氏针内固定结合石膏外固定、切开复位T型钢板固定等方法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31例,男19例,女12例。年龄21~82岁。按A0的Mller骨折分型[1]:B2型2例,B3型3例,C1型9例,C2型11例,C3型6例。均为闭合骨折。致伤原因:跌伤21例,车祸伤6例,砸伤4例。1.2治疗与转归本组全部均先采用局麻后手法复位,前臂石膏托固定。其中20例复位良好,7~10d后根据石膏松紧情况换用管形石膏,并维持石膏固定4~5周后拆除石膏进行功能锻炼。其余11例中发现复位不良,关节面移位大于或等于2mm者8例,在2周内复查时见骨折重新移位者3例。采用T型钢板固定3例,B3型1例,C1型1例,C2型1例。采用克氏针结合石膏外固定治疗6例,其中C3型4例,C2型2例。2例高龄患者不愿再次复位和手术,最终骨折畸形愈合。31例患者,随访时间6个月,全部骨性愈合。2讨论桡骨远端...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踝关节骨折及脱位切开复位内固定方法和效果。方法对采用手术治疗76例踝关节骨折及脱位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例术后发生伤口浅表感染,经加强抗炎后痊愈,其它伤口均Ⅰ期愈合。随访1~3 a,患者骨折愈合时间为12~18周。按Baird-Jackson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本组优44例,良26例,可5例,差1例,优良率为92.1%。结论手法恢复踝关节力线,及时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及脱位可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关节镜辅助下结合微创技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合并前交叉韧带下止点撕脱性骨折手术疗效.方法 28例胫骨平台骨折合并前交叉韧带下止点撕脱性骨折患者,根据Schatzker分型:Ⅰ型:09例;Ⅱ型:11例;Ⅲ型:03例;Ⅳ型:01例;Ⅴ型:02例;Ⅵ型:02例;合并半月板损伤6例,内侧副韧带损伤Ⅲ度2例;所有病例均在关节镜辅助下结合微创技术进行复位和不同形式的内固定.结果 术后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20个月,平均12.5个月,骨折均达骨性愈合,愈合时间为3.3~5.5个月,平均3.8个月.按HSS(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评分标准:优18例,良8例,中2例,优良率为92.9%.结论 关节镜辅助下结合微创技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合并前交叉韧带下止点撕脱性骨折具有复位准确、损伤小、愈合快及功能康复顺利、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踝关节造影用于治疗急性三角韧带损伤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从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来医院就诊踝关节骨折患者32例,行踝关节造影术,造影呈阳性者行手术探查,同时行三角韧带修复以恢复踝关节内侧结构稳定性。结果:5例踝关节造影呈阳性患者,手术探查均证实三角韧带存在损伤,术后随访时间5~30个月,平均17个月。均恢复良好。结论:踝关节造影术对踝关节骨折伴三角韧带损伤的诊断临床效果显著,对踝关节损伤诊断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跖跗关节骨折脱位的诊治方法。方法;对60例(72足)跖跗关节骨折脱位患者采用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及手法复位X线下克氏针内固定方法的治疗。结采:60例(72足)中.48例(60足)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a以上,优42足,良6足.差12足,优良率为80.0%,其中手术组优良率为83.3%.非手术组为75.0%。结论:跖跗关节骨折脱位需早期诊断及治疗,应用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及手法复位X线下克氏针内固定两种方法治疗,均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Sanatmetal尺桡骨髓内钉固定治疗前臂尺桡骨多节段骨折的疗效。方法 12例尺桡骨骨折按AO分型:C1.2型3例,C2.2型9例。采用骨折复位,Sanatmetal尺桡骨髓内钉固定。结果术后随访6~36个月,骨折愈合时间12~20周,平均18周。按Anderson评分标准评定优8例,良2例,可2例。结论应用Sanatmetal尺桡骨髓内钉固定治疗尺桡骨多节段骨折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应用可吸收螺钉治疗踝关节骨折的适应证症和经验教训。方法对52例踝关节骨折应用可吸收螺钉(PDLLA)内固定治疗,术后短腿石膏托固定踝关节4~6周。结果术后随访5~28个月,平均11个月,所有骨折于术后5~9个月均获骨性愈合,按美国足外科协会(AOFAS)评分标准:优34例,良14例,差4例,优良率达92.3%,12例术后出现一种或多种并发症,分别为迟发性无菌性炎症6例、局限性骨质疏松8例、关节僵硬4例。结论可吸收螺钉治疗踝关节骨折须有选择进行,术中术后处理得当,重视术后并发症,疗效理想。  相似文献   

10.
胫骨平台骨折是常见的膝关节内骨折,常导致膝关节的不稳、疼痛及功能障碍。自1991年5月至1998年6月本院共收治23例,疗效较理想,现就其治疗体会作一分析。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23例,男17例,女6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72岁,平均31.5岁;左侧9例,右侧14例。23例中属开放性骨折4例,闭合性骨折19例;车祸伤15例,跌伤4例,砸伤3例,挤压伤1例;合并伤13例,其中韧带损伤8例,髁间棘骨折脱位2例,半月板损伤2例,腓总神经损伤1例。伤后至手术时间最短2h,最长为25d,平均76h。术后随访9个月~8a。1.2 骨折类型按陆裕朴分类[1],型6例,型10例,型7例。按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纵劈肱三头肌入路双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 2007年4月至2010年8月我院收治肱骨髁间骨折35例,按照OTA/AO分类均为C型,其中C1型2例,C2型24例,C3型9例,均采用经肱三头肌纵劈入路应用双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术后35例均获随访,患肢屈伸范围明显改善,MEPS评分优23例,良10例,可2例。全部患者无内固定松动及断裂,术中3例尺神经损伤者恢复良好,骨折骨性愈合时间为3~8个月,平均(4.5±0.7)个月。结论经肱三头肌纵劈入路显露骨折充分,双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髁间骨折是目前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的较好方法,复位良好,固定牢固,并可满足患者早期进行关节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后外结合前内微创入路治疗复杂后Pilon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23例后Pilon骨折患者在采用保留关节周围起软组织夹板作用的关节囊等结构的前提下,通过牵引、干骺端撬拨、推顶、植骨恢复关节面完整解剖结构,以距骨关节面为模具,细克氏针临时固定维持骨折复位稳定。通过后内侧切口入路稳定后踝骨折块,通过前内侧微创切口将主力钢板置于胫骨内侧,Mippo技术完成锁钉,结合多枚拉力螺钉形成关节面下镶嵌挤压的多平面支撑固定。结果术后采用Burwell-Charnley放射学评分标准评估术后骨折复位情况:解剖复位15例,复位可8例。本组病例术后均获得随访,均未出现不愈合、皮肤坏死、内置物外露、感染等并发症;未出现跟腱挛缩、踝关节慢性行走性疼痛。末次随访Barid-Jackson踝关节功能评分优12例,良8例,可3例,优良率86.96%。结论后外结合前内微创入路结合主力钢板加多平面拉力螺钉治疗复杂后Pilon骨折,在保护软组织牵张力和血运、减少内置物容积的同时可完成骨折有效复位,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重建型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转子下伴转子间骨折(seinsheimer分型V型)的疗效。方法:采用闭合复位,重建型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下伴转子间骨折38例(seinsheimer分型V型)。结果:全部病例均获随访.时间6~44个月,平均12个月.骨折全部愈合,髋关节功能优良35例,占92.1%。结论:重建型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转子下伴转子间骨折具有手术创伤小、固定牢靠、并发症少、病人术后可早期功能活动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手法复位夹板固定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65岁的桡骨远端骨折60例进行手法复位夹板固定治疗,随访1 a并测量其影像学上的复位丢失、畸形愈合及腕关节功能评分.结果 60例患者中除2例失访外,余58例患者平均随访1a,患者的桡骨高度短缩(3.0±0.9)mm,掌倾角丢失(8.0±1.6)°,尺偏...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带骨瓣的自体髌韧带中1/3移植材料重建前叉韧带(ACL)手术效果。方法:用带骨瓣的自体髌韧带中l/3重建ACL 14例,其中膝关节切开手术6例(A组),膝关节镜下手术8例(B组)。结果:经随访,A组平均32个月,优3例,良l例,中2例。B组平均18个月,优3例,良3例,中2例。两组病例在步行能力及日常生活能力上术后均有明显改善,无髌骨骨折、髌韧带断裂等并发症。B组尚有创伤小、保持关节囊完整、可同时进行滑膜及半月板部分切除等微创手术、术后能早期行肢关节功能活动锻炼仪操作及功能锻炼、康复快等优点。结论:带骨瓣的自体髌韧带中1/3重建ACL是恢复膝关节功能的理想方法,尤其在关节镜下重建ACL更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治疗Barton骨折的手术方式及疗效。方法;采用切开复位、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治疗Barton骨折12例.其中掌侧型10例.背侧型2例。均为新鲜骨折。结果:12例患者术后X线片均显示解剖复位。本组病例全部得到随访,随访时间9~29个月,平均17月。3个月后X线片复查证实均达骨性愈合,无可吸收螺钉松动、断裂或退出及感染等并发症:腕关节功能优良事为91.7%。结论。切开复位、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是治疗Barton骨折的较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外旋提按手法整复小夹板固定治疗儿童伸直尺偏旋转型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方法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符合伸直尺偏旋转型肱骨髁上骨折诊断标准的109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3例,对照组46例。治疗组先矫正骨折端的旋转移位,再矫正尺偏移位,然后才矫正向后方移位;对照组则按传统的治疗方法,在拔伸牵引下,先矫正尺偏移位,然后矫正向后方移位。手法整复后复查肘关节正侧位X光片,判断手法整复效果;6个月后随访,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63例中,61例能一次整复成功,2例整复两次;对照组46例中,一次手法复位成功29例,9例整复两次,三次以上5例,3例不愿再接受手法整复而收入院手术治疗。两组复位效果经Ridit分析,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U=4.1696,P<0.01);治疗组完成随访者61例,其中优49例、良11例、一般1例、差0例;对照组完成随访者37例,其中优22例、良8例、一般3例、差4例。两组临床疗效经Ridit分析,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U=2.5472,P<0.05)。结论对伸直尺偏型肱骨髁上骨折患者,需要判断骨折端有无旋转移位,对有旋转移位者需先矫正旋转移位后再矫正侧方移位,然后才矫正向后移位,可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低场磁共振STIR序列对膝、踝关节外伤病变的诊断意义。方法对23例有膝关节及踝关节急性外伤史、X线检查阴性患者的MRI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3例中MRI检查中共检出阳性病灶31处,其中T1WI显示19处(61.3%);T2WI显示18处(58.1%);STIR显示29处(93.5%)。结论低场磁共振STIR序列能清楚地显示关节骨挫伤及韧带损伤的病变特点及严重程度,是低场磁共振检查关节外伤病变的首选。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神经端侧缝合术在修复腓总神经缺损中的效果。方法采用腓总神经-胫神经端侧缝合术修复腓总神经缺损10例,其中8例将受损腓总神经远断端以45°角缝合于胫神经"窗口";2例因受损腓总神经缺损过长(>6cm),远断端通过一段游离腓肠神经桥接缝合于胫神经"窗口"。结果术后随访12~48个月,优(M4S3 )0例,良(M3S4)6例,可(M2S2)2例,差(M1S1)2例。结论神经端侧缝合术可以用于修复腓总神经长段缺损,效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切开复位内固定结合自制针刀松解治疗陈旧性髌骨骨折的效果。方法 24例陈旧性髌骨骨折治疗使用克氏针张力带或聚髌器内固定结合自制针刀手术治疗,术后继续予自制针刀对患膝髌上囊及髌周软组织进行松解。术后1d开始行股四头肌锻炼,术后3~5d予下肢关节康复器CPM行患膝功能锻炼。6周后由逐步负重过度到弃拐行走。术后3周内每隔5~7d在局麻下再予自制针刀行患膝髌上囊及髌周软组织松解术1次。结果本组24例,术后X线片示骨折解剖复位16例,近解剖复位8例。手术切口均一期愈合。随访Bostman评分示:优15例,良8例,差1例,治疗优良率达95.8%。结论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结合自制针刀松解治疗陈旧性髌骨骨折,不仅能有效复位,还能充分松解关节粘连,促进关节活动功能恢复,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