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以观赏凤梨"丹尼斯"为试材,研究了不同催花剂处理对观赏凤梨"丹尼斯"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催花剂处理后,"丹尼斯"凤梨植株体内的IAA含量呈下降趋势,ZRs含量呈增加趋势。说明催花剂能抑制内源IAA的产生,促进内源ZRs的产生。以乙炔气体饱和溶液处理效果最明显。  相似文献   

2.
以生长18个月的擎天属观赏凤梨Guzmania‘Calypso’与Guzmania‘Catherine’2个品种为试材,研究了不同催花药剂、浓度及处理次数对观赏凤梨开花的影响。结果表明:饱和乙炔水溶液与不同浓度的乙烯利均能有效促进擎天凤梨开花,但前者见效快,催花效果好,明显优于后者的各浓度梯度。饱和乙炔水溶液处理3~4次是较为理想的凤梨催花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300 mg/L多效唑处理后四季花龙眼冬梢结果母枝顶芽在花芽分化过程中内源激素含量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在花芽分化过程中,300 mg/L多效唑处理和对照顶花芽赤霉素(GA3)和生长素(IAA)含量总体均呈下降趋势,但在花序抽穗期含量升高;玉米素(ZRs)含量一直保持快速增加;300 mg/L多效唑处理脱落酸(ABA)含量呈波浪式升高;300 mg/L多效唑处理顶花芽IAA含量一直明显低于对照,ZRs及ABA含量基本上均高于对照.结果母枝顶芽中ZRs/GA3、ABA/GA3、ZRs/IAA及ABA/IAA值升高有利于花芽分化.  相似文献   

4.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测定了花芽分化过程中黄花美冠兰假鳞茎内源激素吲哚乙酸(IAA)、脱落酸(ABA)、赤霉素(GA)和玉米素核苷(ZRs)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假鳞茎内IAA和ABA的含量明显高于GA和ZRs的含量,花芽分化过程中,假鳞茎内IAA和GA的含量下降,ABA和ZRs的含量上升,ZRs/IAA、ZRs/GA、ABA/IAA、ABA/GA的比值均呈上升趋势,ABA/IAA、ABA/GA的比值升幅高于ZRs/IAA、ZRs/GA的比值.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土壤水分含量对四季花龙眼春梢结果母枝成花逆转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四季花龙眼春梢结果母枝花芽形态分化期,随着土壤水分含量的提高,花芽母枝叶片叶绿素含量显著提高,而内源激素的ZRs/GA3、ABA/GA3、ZRs/IAA及ABA/IAA值显著降低,花芽的生殖生长趋势减弱,而营养生长趋势增强,导致花芽形态分化受抑制,促使花芽(序)成花逆转的发生;反之,花芽分化期适当控制土壤水分,花芽母枝叶片叶绿素含量会显著降低,而内源激素的ZRs/GA3、ABA/GA3、ZRs/IAA及ABA/IAA值显著提高,可显著降低四季花龙眼春梢结果母枝的成花逆转率。  相似文献   

6.
桂花花衰老过程中的某些生理生化变化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朱诚  曾广文 《园艺学报》2000,27(5):356-360
研究了桂花花衰老过程中的某些生理生化变化。结果表明 ,桂花花瓣衰老过程中RNA和蛋白质含量迅速减少 ,RNase活性和蛋白水解酶活性明显增加 ,但DNA含量和DNase活性无明显变化 ;内源IAA、ZRs和GA含量降低 ;内源ABA含量和乙烯释放量上升。6 BA处理离体花瓣能阻止RNase活性、内源ABA含量和乙烯释放量的增加 ,维持高水平的IAA、ZRs和GA含量 ,从而延缓了衰老的速度。  相似文献   

7.
燕子掌开花前后内源激素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燕子掌叶片内源激素ZRs(玉米素核苷)、IAA(吲哚乙酸)、iPA(异戊烯基腺苷)、ABA(脱落酸)的含量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具有相对低浓度的IAA、ABA,相对高浓度的iPA,ZRs和高浓度的CTK/ABA利于花的诱导,其中CTK/ABA起关键性作用;相对高浓度的IAA、ZRs、ABA和高浓度的CTK/IAA利于花茅的分化,其中CTK/IAA起关键性作用。  相似文献   

8.
燕子掌不同发育时期内源激素含量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分析和探讨内源激素对燕子掌(Crassula agenten Thumb.)花芽分化和萌发中的作用,对花芽分化期至萌发期内源激素ZRs(玉米素核苷)、IAA(吲哚乙酸)、iPA(异戊烯基腺苷)、ABA(脱落酸)的含量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燕子掌花芽分化时期叶内的激素含量降低,芽内激素含量升高,其中相对高的ZRs和ZRs/ABA及iPA和iPA/ABA有利于分化,相对低的IAA和IAA/ABA也利于分化,其中ZRs和ZRs/ABA作用最大.燕子掌花芽萌发期也有较高的CTK、CTK/ABA比值和相对低的IAA、IAA/ABA比值,高而稳定的ABA含量可能是燕子掌生长缓慢而抗性强的内在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9.
 以当年春季单芽腹接‘天红2号’富士矮化中间砧苹果苗为试材,对6-BA处理后幼苗腋芽萌发生长和萌发过程中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和平衡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喷施300 mg · L-1 6-BA水溶液后,前期单芽质量增长缓慢,4 d后快速增长,5 d时腋芽明显膨大,7 d时萌发,9 ~ 10 d长约1 cm,在处理时苗木顶端以下5 ~ 45 cm平均萌发15个腋芽,萌发株率高达100%。6-BA处理后腋芽内IAA含量初期(大约2 d)明显降低,随后开始缓慢升高,ZRs和GAs含量迅速升高,6 ~ 8 d后二者均开始降低;枝皮内IAA含量显著持续降低,ZRs含量略有降低,6 d后二者均开始缓慢升高,GAs含量变化趋势相反,先升后降;腋芽和枝皮内ABA含量均降低。6-BA处理后打破了顶端优势,枝皮内IAA降低有利于腋芽内IAA向主茎输出,同期调动枝皮中ZRs向腋芽运输,腋芽内ZRs升高,腋芽激活萌发,芽内开始合成大量IAA。随着6-BA作用减弱,4种内源激素含量变化曲线大都在6 ~ 8 d开始回落,同时腋芽萌发,内源激素又开始达到新的平衡。  相似文献   

10.
综述了观赏凤梨在基础理论研究以及应用研究领域所取得的最新结果及其应用的研究方法,概述了观赏凤梨在组织培养、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及其它领域的研究现状.其中,重点总结了观赏凤梨在组织培养过程中出现的褐化现象以及催花研究的重要进展.最后,对观赏凤梨今后研究的重点领域和研究目标进行了展望,旨在为今后观赏凤梨研究和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遮荫对野生大百合叶片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袁媛  杨文钰 《北方园艺》2007,(8):123-125
试验研究了在花茎抽生期对野生大百合遮荫后,其在成花过程中叶片内源激素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不同遮荫条件下的大百合叶片的IAA,GA3和ABA含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IAA与GA3在花茎抽生期含量最高,其后呈下降趋势,而ABA的变化趋势恰好相反;较高比值的ABA/GA23与ABA/IAA,均有利于成花;遮荫程度越高IAA含量越高,ABA含量越低,其开花率也越高,花期越长,对照则因不能正常生长,激素的变化趋势与处理不一致.  相似文献   

12.
目前国内常见栽培的观赏凤梨有5个属,是当前风靡市场尤其是春节市场最为重要的室内盆栽观赏花卉之一。其繁殖方法主要有组织培养和蘖芽分株繁殖。观赏凤梨栽培技术主要包括栽培容器及介质选择、肥水管理、温光控制、催花处理、病虫害防治等。  相似文献   

13.
刺梨花芽分化期芽中内源激素和碳、氮营养的含量动态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在对贵农5号刺梨花芽分化进行观察的基础上,对花芽分化期刺梨花芽和叶芽中内源激素的赤霉素(GA1+3)、玉米素核苷(ZRs)、生长素(IAA)、脱落酸(ABA)和淀粉、可溶性总糖、总氮含量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刺梨的花芽分化期需要有高水平的ZRs、碳水化合物及低水平的GA1+3、IAA、ABA和较低水平的氮素营养。在整个花芽分化期,花芽的ZRs/GA1+3、ZRs/IAA、ABA/IAA、ABA/GA1+3及碳/氮比值比叶芽的高;在花芽生理分化期,花芽的ZRs/ABA比值高于叶芽,而形态分化期花芽的ZRs/ABA比值低于叶芽。在刺梨花芽分化的不同时期,花芽和叶芽中的GA1+3、ZRs、IAA、ABA、淀粉、可溶性总糖、总氮含量变化不一。  相似文献   

14.
针对生产上“台农4号”菠萝诱导催花通常采用电石处理2~3次,操作复杂,且不利于绿色安全生产,采用植物生长调节剂乙烯利进行“台农4号”菠萝诱导催花处理,测定比较不同浓度乙烯利和电石处理的结果性状和果实内外品质。结果表明,“台农4号”菠萝对乙烯利催花较敏感,较低浓度(30 mg/kg)乙烯利处理的抽蕾率可以达到99%以上,而高浓度(960 mg/kg和480 mg/kg)乙烯利和电石处理的平均单果质量无显著性差异,均在1.08 kg以上,低浓度(240、30 mg/kg)乙烯利处理的单果质量较低。在果实外观方面,480、960 mg/kg乙烯利催花处理的圆筒果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均超过94%,较1.25%电石灌心2次处理高32%,说明高浓度乙烯利处理可以显著提高圆筒果率。在果实内在品质方面,乙烯利催花处理的维生素C含量、总糖含量、糖酸比、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显著高于电石催花处理。相关性分析表明,乙烯利催花处理浓度与果实维生素C含量、总糖含量、糖酸比和可溶性固形物呈极显著正相关,而与柠檬酸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综合来看,“台农4号”菠萝采用960 mg/kg乙烯利(40%乙烯利水剂500倍液)+0...  相似文献   

15.
以6年生‘黑珍珠’和‘飞弹’莲雾为试材,比较催花处理过程中二者叶片中碳水化合物和芽体中内源激素的变化,及花芽分化差异,探究‘黑珍珠’催花成功而‘飞弹’失败的生理原因和莲雾花芽分化的生理机制。结果表明:‘黑珍珠’喷施催花药剂3 d内,可溶性糖略有消耗,淀粉快速积累,花芽形态分化启动;‘飞弹’喷施催花药剂3 d内,可溶性糖继续积累,淀粉持续消耗,叶芽萌动,同期其碳水化合物的含量极显著低于‘黑珍珠’。遮阴期,二者芽体内ABA、IAA、GA3、ZT含量不断减少;喷施催花药剂时,二者芽体内ABA、IAA含量相近,‘黑珍珠’GA3和ZT含量约为‘飞弹’的2/3和1/2;喷施催花药剂后3 d,‘黑珍珠’芽体内ABA、IAA及ZT快速积累,含量分别为‘飞弹’的2、2、1.3倍,而‘黑珍珠’芽体内GA3的含量为‘飞弹’的1/3。可见莲雾花芽分化不仅与碳水化合物以及内源激素的含量密切相关,与积累速度和积累量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以牡丹品种‘鲁荷红’为试材,在不同低温处理下研究PsARP基因的表达变化及花芽内源IAA的含量变化,以阐明牡丹花芽休眠解除期间自由态IAA的变化及与PsARP基因表达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低温处理前期,随着低温时间的增加,自由态IAA的含量不断降低,达花芽休眠解除临界点时IAA含量最低。在低温处理的后期,随着低温时间的增加,自由态IAA的含量呈下降趋势,但仍保持较高的含量,12d和18d之间是个转折点。实时荧光定量分析表明,低温处理前期,PsARP基因的表达量逐渐增加,且在12d时达到最高点;低温处理第二阶段,PsARP基因的表达量快速下降,30d时快速下降至最高表达量的50%。内源自由态IAA含量的变化可以反映花芽休眠解除的状态。  相似文献   

17.
甜樱桃果实发育过程中激素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9年生‘红灯’甜樱桃为试材,对果实不同发育时期果肉内源激素变化动态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果肉中ZRs含量在果实第Ⅰ速长期开始时最高,之后除在果实第Ⅱ速长期开始时有小幅增加外,均呈逐渐下降趋势; IAA和GAs的变化动态相似,在果实第Ⅰ速长期含量较高,随果实发育逐渐减少,均在硬核期结束时(盛花后25d)降到最低值,进入第Ⅱ速长期后又迅速增加并达到最大值,与果实生长动态吻合; ABA含量分别在盛花后第5、15、35d出现高峰,与落果(花)时期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8.
根据近年来已报道的有关观赏凤梨栽培的研究文章,研究了观赏凤梨的栽植管理方法,总结了观赏凤梨的栽培基质、栽培管理、繁殖方法及催花方法。同时对栽培管理中的定植、光照强度、温度、湿度、水肥及病虫害的防治方法做了详细的研究总结。  相似文献   

19.
‘妃子笑’荔枝不同花期果实大小与激素含量的关系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对‘妃子笑’荔枝同一穗上的早花果和晚花果的对比研究发现, 各时期处于大体相同发育阶段的早花果鲜质量极显著大于晚花果, 其果皮中GA1 + 3 、IAA 和ABA 的含量以及IAA/ ABA 的比值均低于晚花果, 而ZRs 含量和ZRs/ ABA 比值高于晚花果。据此认为, 果皮中具有高的ZRs 含量和ZRs/ ABA 比值与早花‘妃子笑’荔枝大果形成有关, 而晚花果中高含量的IAA 和IAA/ ABA 比值则与其高的坐果率有关。  相似文献   

20.
以月季品种‘中国红’为试材,研究了插穗在花朵不同开放时期及枝条不同部位扦插生根情况,并对插穗内源激素赤霉素(GA)、吲哚-3-乙酸(IAA)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不同处理间扦插成活率存在较大差异,花朵开放前期与中期的枝条上部和中部扦插成活率能够达到60%以上。内源激素GA、IAA含量均表现为随着花朵开放进度及枝条由上而下呈递减趋势,这与扦插成活率结果一致,内源激素GA、IAA的含量越高,扦插成活率越好。综合以上结果,在实际生产中,可以利用花朵开放前中期的上中部枝条作为插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