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日光温室甜樱桃栽培的生产中,升温前1周内,应用含50%单氰胺的果树破眠剂2号喷布甜樱桃枝条。结果表明,应用果树破眠剂2号60倍液催芽,可提前萌芽10~16d,果实成熟提早9~15d,并且使甜樱桃开花整齐,花期集中,使果实成熟均匀。  相似文献   

2.
大棚葡萄破眠剂应用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山东省蒙阴县大棚栽培葡萄已具一定的规模,大棚栽培的葡萄萌芽早、萌芽率高,这是其早成熟、早上市的关键.我们用石灰氮涂葡萄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石灰氮涂芽存在着葡萄枝蔓发芽不整齐、费工、费时等缺点.2002年12月,我们在大棚栽培葡萄凤凰51上试用德国产破眠剂3%朵美滋,打破其休眠,促进提早萌芽、成熟,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朵美滋"破眠剂在葡萄上的应用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建属亚热带气候,冬季低温不能满足葡萄休眠期的需冷要求,而引起生理障碍。2月上旬,使用4%的“朵美滋”(有效成分2%~2.5%)解除休眠,可使萌芽期提早10~15天,萌芽率提高30%以上,减少枝条秃裸,稳定树势,花期集中,成熟提早而且整齐,是葡萄优质高效栽培技术中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4.
在设施油桃休眠早期,不经过需冷量积累,通过2种落叶方式、8种破眠剂配方组合来进行破眠处理,以期筛选出无需冷栽培模式下的最佳破眠剂配方。结果表明:在油桃休眠早期,单氰胺是筛选药剂中唯一有效的破眠剂;喷药闷棚落叶破眠效果明显好于喷药后摘叶;不同浓度的单氰胺处理均对枝条产生了一定程度的药害,浓度越高,药害相对越重;喷药过晚会导致叶芽提前萌发,而花芽脱落。  相似文献   

5.
1破眠剂常见的葡萄破眠剂主要成分以石灰氮、单氰胺,其最终都是以单氰胺为有效物质。作用机理:主要是促进葡萄休眠中生长一致物ABA(脱落酸)提前降解,一定程度上代替低温需寒量的生物学效应(理论上能够代替20%的需寒量)。人工处理温度:扣棚保温法,加盖草毡,夜晚揭开,打开风口,低温处理,白天关闭风口,保温,此方法具有局限性。  相似文献   

6.
设施葡萄结果第2年棚内枝条过长、过多,枝叶密挤,结果部位上移,造成成熟晚、产量低、品质差。运用平茬更新技术可有效解决常规修剪造成的问题。具体做法是:①平茬更新必须在5月底6月初进行,过晚影响枝条充实、花芽饱满和第2年产量。②葡萄采收后保留枝叶1周左右,使根系积累一定  相似文献   

7.
自然状态下,葡萄落叶后即会进入休眠期,经历一定的冷量积累才能开始下一年萌发生长。设施环境下,葡萄无法获得足够的低温量,须借助必要的人工措施促其度过休眠期。其中,化学破眠就是一种常用方法。单氰胺是设施葡萄生产中常用的化学破眠剂,可以安全解除休眠,使葡萄萌芽整齐一致、芽体健壮,起到增产提质作用。结合设施葡萄生产管理实践,总结了单氰胺在设施葡萄上的应用技术,以及用药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通过实验验证朵美滋作为高效破眠促芽剂在水晶、玫瑰蜜等葡萄上的使用效果。实验证明,在正确使用多美滋后能有效打破水晶、玫瑰蜜葡萄的休眠,促进提早萌芽并使萌芽整齐,能有效提早成熟期。  相似文献   

9.
果树的设施栽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葡萄的设施栽培1.1果树设施栽培的进展日本经营性果树设施栽培始于温室葡萄栽培,明治19年(1886)在冈山县建立了单屋面玻璃温室,被认为是温室葡萄栽培的开始,至今已有110多年的历史。目前,其它果树类型温室栽培很少,多为露地栽培,其原因是日本果树是...  相似文献   

10.
张华 《北方果树》2011,(5):15-15
东港地区的葡萄栽培,由于气候、土壤养分含量、地下水位及葡萄本身核多、粒小、产量低等原因,虽经多年种植都未能大面积发展,只限几户小面积或个别家三五株栽培,且大多处于砍伐状态,因此当地鲜食葡萄大部分均由商贩从外地购进。鉴于此种状况,我们采用了葡萄无核剂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1.
日光温室葡萄促早栽培休眠期和生长期的温度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司海娣  张亚红 《北方园艺》2010,(15):177-182
对宁夏银川地区日光温室促早栽培葡萄休眠期至果实成熟期温度变化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葡萄休眠期采取低温集中处理,可以延长打破葡萄休眠的有效低温(0~7.2℃)时数,但夜间应将棚室风口开小或者关闭。采取低温集中处理,可以使温室内地温不会下降很快,升温后地温仅比气温延迟1 d达到10℃以上,满足葡萄根系生长和冬芽萌发需求;葡萄初花期至盛花期和浆果生长期至成熟期温室内平均气温分别为16.1~20.0℃、19.9~22.3℃,对于葡萄开花期和浆果成熟期的最适温度来说,气温略低;葡萄萌芽生长期到浆果生长期,日光温室内的最高气温达到29.8~40.4℃,最低气温为3.7~8.5℃,昼夜温差较大,白天应注意通风降温,夜间注意保温。  相似文献   

12.
研究表明,巨峰葡萄成熟种子种壳含有很高的ABA或类似物.用40%石灰氮浸出液处理18h打破休眠的效果最好.葡萄童期阶段细胞分裂素含量低,并且随节位升高变化迟缓,当临近阶段转变时,含量急剧上升.GA_3含量童期阶段高于转变期.GA_(4+7)在阶段转变部位含量急剧下降,CTK/GA_3急剧上升.生长素含量在童期阶段随着节位升高急剧增加,临近阶段转变时含量又急剧降低.脱落酸的含量则随着节位升高有缓慢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新型果树叶面肥PBO在巨峰葡萄上的应用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3 a生巨峰葡萄上喷施新型果树叶面肥PBO,了解PBO对葡萄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 a生巨峰葡萄上喷施PBO以后,起到了增产增收和促进葡萄生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利用植物基因工程进行果树遗传改良是一个新的研究领域.研究进展较大,并在10多种果树上获得了转基因植株。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果树基因工程所取得的进展。但要通过基园工程使果树品种改良走向实用化,还应在提高转化率和植株再生率、果树主要农艺性状遗传分析及转基因的表达和调控等方面作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5.
以人参果为试材,在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进行了为期间4 a的引种试验。结果表明:品种大紫和长丽的生物学特性和产量较好,适合在日光温室栽培,可以在庆阳地区大面积推广栽培。  相似文献   

16.
几种化学药剂对破除葡萄与桃自然休眠的效果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以桃、葡萄为试材,探讨多种化学药剂和外源生长调节剂打破休眠的效应。结果表明:CaCN2打破葡萄的休眠效果稳定,可使萌芽提早6~17d,并提高萌芽率,其破眠效果随需冷量的增加而显著;几种化学药剂在桃树上应用,其打破休眠的效果差异较大,CaCN2、NH4NO3对打破桃休眠无效,硫脲的破眠效果最明显,可使叶芽萌发提前9~12d、花芽6d,并提高萌芽率;KNO3对破除休眠亦有一定效果。外源生长调节剂对休眠的调节作用因调节剂种类、浓度和使用时间而异:Ze(50mg/L)+GA3(100mg/L)可完全打破叶芽的休眠,100mg/L6-BA对尚未完成自然休眠的花芽萌发有明显的促进作用,IAA和2,4-D却对芽的萌发表现出强烈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7.
付江峰  赵玉 《北方园艺》2012,(19):93-96
随着现代城市绿化水平的不断提升,观赏果树被越来越多地运用到城市绿化中。对观赏果树在承德绿化中的应用作了阐述;对承德市绿化中发展果树类的优势及问题做了分析;对观赏果树在城市绿化中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8.
甜菜碱是一种非毒性渗透调节物质,对维持逆境胁迫下果树的代谢和生存具有重要的生理意义,系统讨论了甜菜碱在植物胁迫条件下的作用机制。由于并非所有植物在胁迫条件下会产生内源甜菜碱,因此外源甜菜碱使植物获得抗性的研究受到广泛关注。现对不同途径添加外源甜菜碱在果树抗逆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进行举例说明,试图为增强果树的抗逆性提供新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9.
利用CI-340光合测定仪,研究专用膨大剂对红提葡萄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葡萄光合效率的主要生态因素是CO2浓度,葡萄叶片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呈正相关;使用过膨大剂的红提葡萄,促进了红提葡萄的光合作用,增加了葡萄光合产能,有利于果实品质的提高和产量的增加。供试的2个团场的红提葡萄净光合速率等光合特性有明显不同,81团净光合速率普遍高于85团。  相似文献   

20.
冀爱青  吴国良 《北方园艺》2011,(13):188-193
近年来有关果树组织培养的研究很多,其中对果树体细胞胚胎发生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现对近10a来国内外果树通过体细胞胚胎发生途径再生植株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分析了果树体细胞胚胎在发生途径上的特点,并从发生过程分析了体细胞胚胎发生的影响因素,同时对其生理生化代谢以及实际应用等方面进行综述。提出该领域今后应逐步开展对果树体细胞胚胎发生的生理生化和分子机理研究,促进体细胞胚胎发生研究成果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