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麻竹,别称‘甜竹”、“大叶乌竹”,禾本科,属丛生竹类的慈竹属。是一种亚热带作物,以收获麻笋为主。麻笋是绿色食品,其味道鲜美香甜,有素食第一的美称。目前,麻笋已被加工制成笋罐、笋干、笋丝、调味笋、脆笋等系列产品,畅销国内外市场。麻竹生产已成为我县农村经济收人的一大支柱.然而,群众的栽培管理技术参差不齐、缺乏一套较完整的栽培管理措施。本文根据群众栽培麻竹的经验,就麻竹优质高产栽培技术作一总结,供参考.一、麻竹种植1、土地选择。麻竹对水分和土壤要求较严格,麻竹林宜选择在平原、丘陵谷地、江畔塘边的冲积地…  相似文献   

2.
麻竹是一种经济价值高,生态效益好的优良笋材两用竹种。介绍麻竹组培苗二级苗栽培时苗圃的选址和搭建,苗床的准备和处理以及组培苗的移栽育苗技术,为海南麻竹二级苗的生产管理和技术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肖楚 《中国茶叶》2009,31(12):42-42
一、优势 1.茶产业初具规模 贵州省印江县现有茶园9万多亩,茶树品种均为国家级良种,无性系茶园比率为95%以上,可采茶园面积5万余亩,年产茶叶超过2200t,产值1.5亿余元,种茶农户4万多户。有茶叶生产企业35家,标准化茶厂13家。  相似文献   

4.
《茶叶》2006,32(1):I0002-I0002
嵊州市是“中国茶叶之乡”,茶叶面积、产量、产值均居全国各县(市)之首。现有茶园面积16万亩,其中无性系良种茶面积4.5万亩,已发展无公害茶12.8万亩,有机茶认证1.6万亩,茶叶生产已基本实现无公害化。全市从事茶叶生产的农户8.2万户,占全市农户总数的35.7%,全市年产茶叶  相似文献   

5.
在安徽省绩溪县芜屯公路西侧海拔600m的山岗上,住着一户农家,户主叫刘立云,全家7口人。1981年该户承包土地30余亩,其中茶园9亩,山场15亩,竹园6亩。由于历史的原因,以往茶园一直是采取传统的粗放管理方式,广种薄收,山区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区域小气候恶化,水土流失严重,土壤肥力低下,茶树生长不良,单产很低,9亩茶园1981年产茶仅380kg.经济效益很低,山场、竹  相似文献   

6.
茶叶是浙江省淳安县传统优势经济作物之一。全县茶园面积15万亩,采摘茶园面积13万亩,茶叶生产涉及全县23个乡镇670个行政村7.8万户农户。近年来,淳安县不断建立、健全茶叶生产、营销、品牌创建、质量保障等体系,加大茶业政策扶持力度,扩大茶叶基地建设,推进茶厂优化改造,  相似文献   

7.
浙江省浦江县是一个苎麻新发展区,1986年苎麻面积超万亩,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其中岩头镇飞轮村18个农户连片的二龄麻园10.28亩,平均年亩产210.01公斤,其中头麻亩产79.17公斤。二麻亩产65.95公斤、三麻亩产64.89公斤,最高亩产达360公斤。  相似文献   

8.
在养鸡生产中,人们为了获得好的经济效益,已经开始重视饲料品种、饲料的配合以及鸡舍的温度、湿度和光照等。但是往往忽视鸡舍空气中的有害气体的影响和危害。鸡舍空气中有害气体的种类和含量远比自然空气中含量多。比如氨气、硫化氢和甲烷等都是自然空气中少有的。这些成份都直接妨碍鸡的正常生理功能,影响鸡的健康与生产力。其中鸡对氨气格外敏感,因此鸡舍中的氨气对鸡的危害也更大。氨气本身无色,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在鸡舍中主要由粪腐败分解产生。氨气在鸡舍的含量取决于舍的类型、地面结构、除粪和通风等情况。氨气产自地面,但…  相似文献   

9.
吴仲友 《中国茶叶》2009,31(4):40-41
贵州省印江自治县现拥有茶园5.0万亩,其中成龄茶园3.5万亩,种茶农户3万户。茶园分布在全县15个乡(镇)、128个村。拥有35家茶叶生产企业,1个茶叶专业交易市场。年产绿茶2100t,年产值8000万元。2007年开始,该县通过整合资源、统一规划、联片实施,至2008年春,高质量、高标准地完成了7718亩生态茶园建设。  相似文献   

10.
福安市社口镇共有24个行政村,114个自然村,有茶园2.6万亩,主要分布在114个村落。在海拔350~1000m高山地带,生态茶园1.6万亩;在海拔350m以下丘陵地带,有连片茶园1万亩。茶树品种以福云6号、福云7号为主,其他还有菜茶、福安大白茶、丹桂、春兰、  相似文献   

11.
湖北省武穴市2008年开始实施棉花高产创建,6年来屡创佳绩,在全省名列前茅。其中2010年万亩(666.7hm^2)片经农业部专家组验收,公顷成铃122.25万个,子棉单产5923.5kg,皮棉单产2193kg,居长江流域、黄河流域之首。农户高产典型常居“三甲”。2010年石佛寺镇观音湖村棉农张某的0.17hm^2棉田每公顷成铃178.5万个,成为湖北省历史上第一个亩(667m^2)产子棉千斤(500kg)以上的高产农户。在棉花高产创建的探索与实践中,我们的主要作法是:  相似文献   

12.
余双 《茶报》2004,(1):15-15
2002年,全市茶农25万户,茶园50万亩,其中采摘茶园42万亩,茶叶产量4.3万吨,产值11亿元,平均每公斤25.58元。其中名茶1.27万吨。产值9.24亿元,平均每公斤72.75元。名优茶产量、产值所占比例分别为29.64%和84%。无性系良种茶园13万亩,复盖率27%。主要名茶有大佛龙井、越乡龙井、会稽龙井、绿剑茶、觉农舜毫。全市拥有无公害茶园33万亩,  相似文献   

13.
我省是全国主要麻纺工业原料基地之一。建国以来,黄麻、红麻生产有了很大的发展,主要是单产不断提高。1949年,全省植麻8.8万亩,亩产只有217斤。五十年代,平均每年种植55.53万亩,亩产364斤;六十年代,每年种植46.27万亩,亩产513.9斤,比五十年代增长40.9%;七十年代每年种植42.73万亩,平均亩产635.6斤,比五十年代增长74.4%,  相似文献   

14.
一、松桃茶产业发展的现状 1.全县发展茶叶生产规模 从2007年开始,我县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强劲东风鼓舞下,抢抓发展机遇,乘势而上,立足县情,积极编制全县十一五茶叶发展规划,历经五年的努力,截至2011年底,全县茶叶发展面积在原来1.32万亩的基础上,新发展茶叶面积14.095万亩。总面积达15.415万亩,其中投产面积5.5万亩,通过无公害认证面积5.5万亩,有机茶认证面积200亩,采制名优茶面积5万亩。生产茶叶总量2625吨,实现茶叶产值2.86亿元。  相似文献   

15.
嘉兴市地处浙北平原,自然条件优越,交通便利,是我省的粮食高产区,也是全省的重点商品粮基地。全市辖有三县两市两区,共有耕地337.17万亩.其中水田284.53万亩,水田占耕地面积的84.3%。耕作制度是以麦稻稻、油稻稻为主的三熟制地区。全年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600万亩左右.常年总产量215-218万吨,单产达到840公斤,  相似文献   

16.
一、低产原因及现状县位于闽北山区,现有茶园54379亩。是福建渔则史要茶叶产区之一。1993年全县茶园采摘面积37717亩,总产量1575吨,产值1049万元。平均亩产41.7公斤,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亩产最高58公斤,最低仅17公斤,亩产低于们.7公斤的茶园面积18753亩,占可采面积的49.7%,如能将18753亩低产茶园改造成亩产58公斤的水平,按1993年全县平均价每公斤6.66元计算,那么,全县茶叶总产值可增加200万元.如果再进一步全面改造.增加产值将更可观。二、改造措施1.改良土壤。松溪县茶园有50%是在25-45度的荒山上开垦做梯、等高种植.…  相似文献   

17.
自1986年我区开发吨粮田以来,作为吃粮田建设为主体的大麦双季稻三熟制栽培面积迅速发展,稻田三熟制大麦出1986年的2.35万亩,发展到1992年的41.02万亩,单产出1986年的95kg提高到1992年的154大麦面积,总产分别占全省的47%和53%,全区7年平均年递增5.55万亩,递增五.36倍。但近二年来,由于受市场经济的影响,认为种大麦不合算,效益低,致使大麦生产的面积、年产均有一定程度的下降,1993年和1994年分别减少到30.8万亩和23.9万亩,平均每年递减8.56万亩,递减ZI%,单产下降Zkg,1995年仍在滑坡。综合分析全区十年来的大麦生…  相似文献   

18.
1995年.据不完全统计,有119家农户,户均连片植蔗52亩,平均亩产4吨以上。还有几个甘蔗专业户,每户连片种蔗400-500亩,取得亩产蔗高于全市平均产量的好成绩,种蔗利润20余万元。全市1995年种蔗面积与1994年持平,但总产蔗量和蔗糖分比1994年分别增加4万吨和0.46%.初步显示了规模种植的效益。贵港市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制订政策,引导蔗农走规模种植,集约化经营的道路。  相似文献   

19.
一、现状茶叶是我县的重要经济作物,解放以来,茶叶生产发展十分迅速,特别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后,全县扩种茶园8000余亩.目前全县十个乡(镇)、一个华侨国营农场均有植茶,全县茶园面积达16500亩,可采面积14000亩,产量835吨,亩产59公斤,茶叶产值487万元,占农业总收入2.56%.主产区的书洋乡茶叶产值160万元,占农业总收入的15.7%;重点村的枫林、塔下、高港、刈竹、  相似文献   

20.
一、常规育种杂交育种是小麦行之有效的主要方法,在“七·五”末与“八·五”期间,全国小麦常规育种共审(认)定品种112个,良种推广面积累计59917.8万亩。1991~1994年全国小麦平均种植面积为4.49亿亩,平均亩产为226.5kg,此间全国又育成了审(认)定品种73个.其中种植面积超过100万亩的品种有12个,50~100万亩的有17个,50万亩以下的有44个。根据区试产量分析,平均亩产500kg以上的品种有1个,亩产400~500kg的有11个,400kg以下的有61个。当前在国内推广面积达千万亩以上的新品种,有陕西省农科院小麦育种研究中心推广的陕22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