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随着国内生猪养殖水平的不断提高,"养重于防,防重于治"的科学养猪观念已经深深烙入养猪人的心里。作为生猪养殖行业的第一道防线,疫苗免疫的正确与否关乎猪群健康,也是猪场出现不稳定因素后选择的诊断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2.
无抗养殖时代的养殖策略,即"养重于防,防重于治,养、防、治结合"。从疫病防控入手,探讨了如何在"养、防、治"三层防护中保障养殖场的健康发展,以期为无抗养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李松建 《饲料广角》2010,(18):33-34
<正>"养重于防、防重于治"愈来愈被更多的现代养殖企业所接受并不断地付诸行动,成为全面搞好养殖、做好生物安全工作的核心理念。在目前养殖的大环境下,免疫作为预防病毒病及部分细菌、寄生虫病的关键手段,其相关的影响因素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4.
<正>健康养殖是我国畜牧业走向现代化的必然选择,要按照"养重于防,养防结合"的理念,建立并推行健康养殖技术体系,以促进畜牧业又好又快地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由于目前暂未研制出有效的非洲猪瘟疫苗,为有效防控好非洲猪瘟,当前的重要任务就是做好全面的防控措施。作者从基础防控措施、不同规模猪场应对法和特殊防控法三个角度,对非洲猪瘟的防控措施现状进行综述,思考与总结提出:养殖过程应贯彻"养重于防、防重于治、养防结合"的方针;结合猪场实际在尽可能搞好生物安全的同时,防控好非典型猪瘟、蓝耳病、圆环病毒病、伪狂犬病和常见细菌性疾病等基础性疾病,强化提高猪群非特异性免疫力,有效防控猪场的非洲猪瘟。  相似文献   

6.
猪场的生物安全是防止病原体侵入猪群并阻断在猪群中扩散和传播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树立"养重于防、防重于治"的理念,从猪场建设、引种、疫苗预防、消毒、病死猪及粪污处理等各个环节严格落实生物安全措施,防止猪群发生疫病,才能有效提高猪场健康养殖水平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正>1对"养重于防"的重新解读1.1对"营养"的理解猪病控制策略由"重治疗"到"防治并重"到"防重于治"再到"养重于防",是猪场经历疫情洗礼的沉重教训后总结的经验,也是猪病控制专家和猪营养专家应对变化  相似文献   

8.
规模化猪场发展健康养殖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把规模化猪场的健康养殖问题分为猪的健康、饲养员的健康、环境的健康及消费者的健康4个层次,结合当前我国规模化猪场存在的问题,阐述"养重于防,防重于治"的健康养殖理念,从猪舍建设、饲料营养、饮水、生物安全、环境控制等方面提出规模化猪场发展健康养殖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奶牛养殖为发家致富好项目,但是,当前奶牛养殖,普遍存在奶牛选购期间,忽视生产性能;选址搭建不合理,整体利用率低;日粮搭配不合理,粗精料比例失衡;奶牛淘汰不及时,养殖效益不高;防检意识淡薄,缺乏"防重于治"的理念;泌乳营养过剩,干奶营养缺乏等问题,针对这些提出相应的优化管理措施,以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
正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畜牧业的发展,人们的日常餐桌上已离不开畜禽食品,家庭式中小规模养殖场也越来越多,畜禽疾病也越来越复杂。由于零散养殖千家万户,涉及面非常广,基层动物疫病的防控工作也越来越重要。按照畜牧业发展规律和畜禽"防重于治"的养殖理念,要做好动物疫病的防控工作重点在于做好基层动物预防免疫,要做好动物预防免疫,关键在于加强村级动物防治员队伍的管理。下面,就我县村级动物防治员管理谈谈具体做法与想法。  相似文献   

11.
本文简述了当前困扰养殖业发展的因素:土地问题、环保问题、疫病问题、养殖污染整治问题、畜禽产品安全问题、养殖区域划分问题;指出了养殖投入品与畜产品和食品安全的联系、当前兽药应用要求与存在的问题、当前养殖业内部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科学合理使用兽药的具体要求:以"防"为主、"防"重于"治",正确诊断发病原因、对因施治,正确选择兽药、保证药效,制定合理给药方案。  相似文献   

12.
当前家禽健康养殖的现状与存在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 国际家禽健康养殖理念的发展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60年,家禽养殖获得全面大发展,科技创新促进新技术、新工艺的广泛应用,从“防重于治”向“养重于防,养防结合”发展的健康养殖理念已成为共识。  相似文献   

13.
郑晓凡 《猪业科学》2016,(10):126-126
正我国传统生猪养殖行业一直秉承"防重于治,防治结合"原则,养殖过程中由于养殖环境、饲喂手段、管理方式等因素,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病害,及时对病猪进行诊治是减少损失的最佳方式,但只是减少损失。兽药的投入、诊治的费用等都会增加养殖成本,影响最终收益。相比于过去没有预防工作的散养形式,这种原则极大地增加了养殖效益。我国生猪养殖方式从20世纪90年代开  相似文献   

14.
猪群保健是规模猪场提高生产质量和经济效益的基础,"养重于防,防重于治"是养猪保健的基本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5.
<正>转变发展方式,推进畜禽标准化养殖,是防范畜产品质量安全和动物疫病风险的关键举措。平昌县在积极培育现代畜牧产业的同时,牢固树立"效益在规模,成败在防疫"的理念,始终坚持"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方针,加强规模  相似文献   

16.
<正>农村的养猪方法多为散养,散养可降低养殖成本,减少资金的支出,但农村养殖的防疫问题显露的十分明显,始终要坚持"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原则。散养户在养殖过程中,农村猪养殖存在很多的困难,科学技术能力差,对生猪疫病最有效的防控措施是免疫接种,按照各疫病的正常免疫程序进行接种。  相似文献   

17.
纵观当地猪场养殖现状,很多养殖户为了降低成本获取更大利润,不按照正确的方法管理猪场,给猪场造成相当大的损失,猪场应该始终秉承“养重于防、防重于治”的原则。现将当前猪场管理中极易忽略的问题和管理漏洞及应对策略进行综述,希望能够提高养殖户的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8.
加强防疫监管,推进畜禽标准化养殖,是防范动物疫病风险和畜产品质量安全的关键举措.我县始终坚持"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方针,加强规模场可追溯全程监管,扎实推进禽畜标准化养殖,取得了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19.
<正> 如何防治虾病,很多养虾户已总结出针对本地特点的虾病防治经验。这些经验可概括为虾病防治三步曲——防、治、避。 1.预防。防重于治,这是许多专家和养虾户得出的一致结论。由于对虾养殖周期较短,只有130~150天,  相似文献   

20.
正科学养猪出效益,选择好的品种,是做好养殖的基础;调制优质适口的饲料,保证全面的营养;做好日常饲养管理,为猪提供舒适的生长环境;做好防疫保健工作,为猪只生长保驾护航。摒弃"防重于治",树立"养重于防,养防并重"的思想。1母猪饲养管理要点母猪饲养管理的目的是获得更多、更健壮的仔猪。1.1后备母猪多用精料(日喂量占体重的2.5%~3%),合理补充青绿饲料。4月龄前,自由采食;4月龄后到配种前15d,控制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