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西葫芦化瓜原因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西葫芦在辽宁地区栽培面积较大,保护地栽培面积也逐年增加。目前西葫芦的市场销售价比黄瓜还高,季节差价也越来越小。年均价每千克在2元以上。栽培经济效益非常可观。因此广大菜农不仅在春季栽培,而且也进行反季栽培。  相似文献   

2.
刘彦民 《蔬菜》1992,(1):17-18
近年来我市一些远郊及周围县区菜农发展早春双覆盖西葫芦栽培的积极性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稳步增长。这主要是由于生产投入少,经济效益相对较高;西葫芦本身对外部环境条件的适应性强、生长势较为旺盛,在栽培管理上较其它种类的蔬菜粗放,易于成功;西葫芦属生长期短、成熟快的瓜类蔬菜,在春季蔬菜供应上颇有市场。从目前我市搞的较好的早春双覆盖西葫芦栽培情况来看,亩产均在5000公斤左右,产值2500元左右。其主要栽培措施是:  相似文献   

3.
西葫芦(Cucurbita pepo L.)是城乡人民喜食的以食用嫩瓜为主的瓜类蔬菜,营养丰富,味道清香嫩脆,且西葫芦较耐低温,适合于保护地栽培,因此西葫芦种植面积日益增大。山东省五莲县许孟镇西葫芦栽培历史悠久,其栽培面积已达1333hm2。为实现西葫芦周年供应,均衡上市,近年来,该镇探索出一整套西葫芦早春栽培、越夏栽培和秋延迟栽培及越冬栽培新技术,对于解决蔬菜的淡季供应,丰富城乡居民的“菜篮子”工程起着重要的作用。现将西葫芦周年生产的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赵玲 《中国果菜》2010,(7):16-16
<正>西葫芦为葫芦科南瓜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别名美洲南瓜。近年来由于其皮薄味美、果实含有多种丰富的营养物质而成为人类餐桌上的最爱。它是瓜类中春季较早上市的蔬菜品种,小拱棚双膜覆盖栽培,由于其投资少,占地时间短,产量高,效益好,成为目前生产上的主要栽培形式。总结其栽培经验,采用双膜覆盖栽培西葫芦,从定植到拉秧仅85-90天,每亩产量5000-7000kg,净收入五千元以上,效益非常可观。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西葫芦栽培都是选用矮生型品种,保护地育苗进行早熟栽培。随着保护地设施栽培的发展,利用小拱棚短期覆盖或中棚生产已经普遍进行,但是很少在大棚和温室中栽培,原因是认为西葫芦植株低矮,在高大设施中生产浪费空间。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冬季早春对多样化蔬菜需求日益迫切,日光温室栽培西葫芦有了发展空间,效益也比较可观。西葫芦的增产潜力较大,提高栽培技术水平,在大幅度提高产量的基础上稳定提高效益是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1.3西葫芦(美洲南瓜)西葫芦是南瓜属植物中多样性最丰富的栽培种,原产于北美洲南部,故又称美洲南瓜。当前西葫芦的多样性中心主要在墨西哥北部和美国的西南部。自17世纪传入亚洲后,非常适应温带和亚热带的环境,遂分化出许多品种类型。目前,西葫芦在世界各地均有分布,其中欧、美、亚洲栽培最为普遍,特别是英国、法国、意大利、美国和中国等地将其作为蔬菜和饲料而大面积栽培。  相似文献   

7.
西葫芦为葫芦科南瓜属一年生蔓生草本植物,原产于北美洲西南部和墨西哥西北部,近现代传入我国,现在全国各地广泛种植。本文主要介绍了适合杭州地区春季设施栽培的西葫芦品种,并从季节安排、培育壮苗、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总结了西葫芦栽培要点。  相似文献   

8.
1特征特性高迪(金皮)西葫芦又称香蕉西葫芦、珍珠西葫芦,原产于以色列,为杂交一代品种,生长势强,无限生长类型,主蔓结瓜,蔓长可达1m;坐果率高,单株结瓜可达10个以上,丰产抗病,果实皮色金黄;肉脆汁多,风味上乘,商品性及观赏性俱佳;果长20~25cm,单瓜重250g;成熟期50~55d,是春早熟和秋延后大棚栽培的理想品种。2012年淮安市淮安区怡园果蔬合作社从以色列引进高迪西葫芦进行大棚春早熟栽培和秋延后栽培试验,667m~2产量达5000kg以上。2培育壮苗  相似文献   

9.
秋季地膜西葫芦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葫芦是葫芦科南瓜属一年生草本植物。西葫芦喜温,但不耐高温,因此露地以春季栽培为主。秋季栽培西葫芦,由于生育前期温度高,植株易徒长,不利于雌花形成,也不易坐果,而且极易感染病毒病。适合西葫芦生长的时间短,因此栽培难度较大,市场供应量少。生产上通过适期播种,选择极早熟耐热抗病品种,采用小高畦覆地膜栽培,合理密植,适时适量追肥浇水,采用2,4-D保花保果,及时防治病毒病等技术措施,不仅使秋季栽培西葫芦能获得高产,而且还可提高经济效益,一般每667m^2产量可达3500~4000kg、产值3000-4000元。  相似文献   

10.
西葫芦又称美洲南瓜,现已成为保护地设施栽培的主要蔬菜作物。该瓜以其质地脆嫩、味道鲜美、富含营养等优点,深受消费者青睐。近年来,我地利用大棚设施进行西葫芦春季早熟丰产栽培,发展规模迅速扩大,不仅满足了人们淡季上市蔬菜的物资需求,而且其价格较  相似文献   

11.
日光温室西葫芦套种苦瓜无公害栽培模式,自2011年在千阳县有机王蔬菜专业合作社设施蔬菜基地推广以来,以其病害少、高产、高效、易管理,深受菜农欢迎,栽培面积不断扩大。该模式根据西葫芦较耐寒而不耐热、苦瓜喜温耐热的特性,在冬季至来年3月份前以西葫芦生长为主,而苦瓜深冬季节生长缓慢,对西葫芦影响不大,3月底西葫芦长势转弱、价格降低,拉秧后转入以苦瓜生产为主,苦瓜视市场价格情况在7月份拉秧。该模式充分发挥了日光温室反季节栽培的优势,规避了市场风险,  相似文献   

12.
<正>西葫芦是东北地区普遍种植的瓜类蔬菜。它可以在陆地栽培,也可在温室栽培。具有上市早见效快的优点。目前普遍种植的品种都是杂交种。它具有抗逆  相似文献   

13.
<正>金皮西葫芦也叫香蕉西葫芦,皮色金黄,形状似香蕉,风味佳,果形美丽,生食、熟食均可,尤其是生食凉拌色香味俱全。利用日光温室进行反季节栽培,产量好、效益高。其栽培要点如下:1育苗配制营养土,选用大棚进行育苗,首先按6∶4的比例混合优质大田土和腐熟圈肥,捣碎过筛,加  相似文献   

14.
西葫芦越冬茬温室栽培或早春大棚栽培时,容易出现落花、结瓜稀少、化瓜等现象,给生产造成一定的损失。现将西葫芦不易坐瓜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节能日光温室西葫芦冬春茬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节能日光温室西葫芦冬春茬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赵忠爱李永青(山西省太原市政府蔬菜办公室030082)(太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随着节能日光温室蔬菜生产的发展,栽培的种类不断增加。果菜类的栽培面积除黄瓜居于首位外,其次就是西葫芦,且栽培面积在逐年上升,不仅丰富...  相似文献   

16.
郭世荣 《蔬菜》1991,(5):10-11
西葫芦又名美洲南瓜,对气候和栽培条件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属于速生果菜类,是我国北方的主栽蔬菜之一。几年来,我们利用小拱棚进行西葫芦生产,每亩可收西葫芦6000多公斤,产值一季纯收可达千余元。试验证明,小拱棚西葫芦生产,是一项投资少、收益大,技术简便,易于掌握的种植方法。其主要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17.
西葫芦靠接技术李小川(山西省农科院蔬菜所太原030031)西葫芦生产在我国各地较为广泛,尤其是近年来随着保护地蔬菜生产的发展,西葫芦的栽培面积日益扩大。由于西葫芦耐低温能力差,抗病性较弱,扩大生产受到一定的限制。采用黑籽南瓜作砧木,利用其根系庞大、吸...  相似文献   

18.
金皮西葫芦皮色金黄,色泽亮丽,又称香蕉西葫芦。利用日光温室进行冬春反季节栽培,产量高,效益好。现将其高效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正>近几年,西葫芦细菌性茎基腐病在聊城市普遍发生,蔓延迅速,且有逐年加重趋势,成为越冬或春季栽培西葫芦的主要病害。该病在西葫芦上是一种新病害,在田间传播蔓延迅速,一旦诊断错误或防治不及时,将造成极大的损失。  相似文献   

20.
西葫芦又名搅瓜,属于南美洲南瓜品种.适应性强、生长快、成熟早、营养价值高,是果菜类中比较早熟的蔬菜.现在采用冬暖式大棚及嫁接技术,西葫芦已成为冬季保护地栽培的主要蔬菜之一.西葫芦的品种较多,适于大棚栽培的主要有早青一代、灰采尼、阿尔及利亚及短蔓型西葫芦地方品种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