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在多年的养禽生产实践中,笔者常遇见一些养禽户在用药防治禽病时因不严格掌握安全用药的剂量、方法、方式等,轻则影响防病和治疗,浪费药物,重则发生药物中毒,导致禽亡财损,触目惊心。现通过调查分析常见药物中毒的原因,特提出正确用药“十忌”。 1 忌随意加大剂量 任何药品只有在合适的剂量范围内才能有效地防治疾病,剂量过小不能防病治病,剂量太大则会发生中毒,就是超量使用多种  相似文献   

2.
目的明确:不要无论鸡只得什么病,一律用抗菌素。长期用药:一是增加成本,二是造成的正常菌群失调,使鸡的抵抗力下降。剂量偏大:任意加大剂量倍数,轻则慢性中毒,阻碍生长,重则导致鸡只死亡。联合用药:要清楚药物成分和各自作用。用药疗程:一种抗菌素必须连续应用3~5d方能奏效。给药途径:腹泻时最好注射给药。药物吸收:吸收速度静脉注射>肌肉注射>皮下注射>内服。药物品名:必须知道其含量,按每千克体重下药。用药程序:不要轻信药物程序,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而定。健康用药:无公害用药,降低药残,生产无公害的动物食品,是养殖业健康发展的标志…  相似文献   

3.
1注意合理使用兽药注意使用合理剂量。剂量并不是越大效果越好,很多药物大剂量使用,不仅造成药物残留,而且会发生畜禽中毒。在实际生产中,首次使用抗菌药可适当加大剂量,其他药剂则不宜加大用药剂量。  相似文献   

4.
《湖北畜牧兽医》2006,(10):38-39
(1)注意使用合理剂量。剂量并不是越大效果越好,很多药物大剂量使用,不仅造成药物残留,而且会发生畜禽中毒。在实际生产中,首次使用抗菌药可适当加大剂量,其他药剂则不宜加大用药剂量。  相似文献   

5.
1兽药使用中存在的误区 1.1凭经验随意配伍用药 有些养殖户当发现畜禽生病时.不是及时请专业兽医诊断,而是私自给药或根据以前的经验来用药治病:有的还误认为使用一种药物效果差.要用多种药物配伍加大剂量才会更有效,并且还随意更改剂量使用。这样往往会忽略了疾病的新变化和新治疗措施.常常贻误治疗疾病的最好时机,甚至会造成疫情蔓延。对于随意配伍且不按剂量使用的,往往是适得其反,甚至加重病情.严重的可能造成更大的损失。比如磺胺类药与青霉素合用会降低青霉素的效果:磺胺类药与维生素C合用会产生沉淀。尤其是限量的药物.随意加大剂量会导致畜禽中毒.甚至死亡。  相似文献   

6.
1犬猫有别,用药各异犬、猫吸收和排泄药物的途径基本相同,但犬猫对不同药物的吸收和排泄有所差异。即使同为犬或猫,也会由于品种、体型、年龄及体况的差异而出现用同一药物后治疗结果有所差异。如有机磷药物、阿斯匹林等,由于猫肝脏中缺乏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而对类药排泄较慢,而这类药犬可正常使用。又如大多数犬使用常量伊维菌素不会引起异常,但柯利犬使用伊维菌素后则易引起中毒。2不切实际,滥用药物主要表现在不能对症下药,不能根据病情、药物特性正确给药或随意增减给药剂量、时间、次数;不注意动物种类、性别、年龄及个体间的差异;不合…  相似文献   

7.
药物主要用来预防和治疗疾病,只有选药正确,使用方法得当,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但药物都有一定的毒性,选择和使用不正确,不但达不到预期临床用药效果,还会带来不良反应或毒性作用。因药物选择、配伍、剂量、用法等的失误,常导致药效减弱,出现不良反应,引发药源性疾病、中毒或死亡。为此,临床用药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兽医临床中给宠物医病用药,要根据患病动物的病情病况及自身体质状况合理用药,注意用药禁忌,避免药物毒副作用等一些不良反应的发生。1剂量适当给药要严格遵照说明书规定的剂量,不能凭自我感觉随意增减药物剂量,尤其是使用那些安全范围窄、易于中毒的药物时,必须严格按照安全剂  相似文献   

9.
朱赟 《水禽世界》2009,(4):29-29
在家禽实际生产中,常用红霉素饮水口服预防、治疗呼吸道感染疾病。由于部分养殖户对药物的常规知识缺少全面的了解,特别是超限加大用药剂量,造成中毒的现象时有发生。现将1例雏鸭红霉素中毒的诊治过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当前由于养鸡条件所限,在饲养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要用一些药物防治疾病.笔者就多年生产实践经验,谈谈养鸡用药方式及注意事项,供广大养鸡户参考.1饮水给药即将药物混入饮水中,让鸡自由饮用的方式,此法是群养给药的主要方式,特别对那些因病不食但尚能饮水的情况更有意义,应注意以下问题:1.1剂 量即药物的用量,它直接影响药物作用的强度和性质.在一定范围内,剂量越大,作用愈强.对安全范围广的药物,如青霉素类、喹诺酮类剂量可大些,但决不能超过极量.安全范围窄,毒性大的如呋喃类、聚醚类、剂量可小些,否则易引起中毒.另外首次剂量可大些,在实际生产中,由于药物剂量弄不准引起中毒的事例屡见不鲜.  相似文献   

11.
引起肉鸡死亡的原因是很复杂的,但药物中毒是肉鸡死亡的一个常见而重要的原因,应引起饲养者及相关人员高度重视的。1药物中毒的主要原因1.1药物剂量因素在养殖过程中盲目加大剂量,造成肉鸡直接中毒死亡或慢性药物蓄积中毒。1.2疗程因素一般抗菌药物用药疗程为3~6d,而有的养殖户不论见效不见效,就随意更换药物或停止使用药物,造成疾病难以控制,导致有病乱求医,乱用药,甚至多种药物混  相似文献   

12.
1 不明病因用药 2000年4月,温岭市镇海乡某专业户饲养肉鸡800羽,35日龄发生以咳嗽、喷嚏、精神不振等呼吸道症状为特征的疾病,饲养户在未弄明病因的情况下,自认为鸡群患了慢性呼吸道病,先用强力霉素饮水3天,无疗效后又用洁霉素肌注2次,仍不见好转,后经详细检查,确诊为非典型性新城疫,采取合理措施后,才逐步被控制。 2 不明药物适应症用药某些养鸡专业户在使用药物时往往凭经验和爱好用药,甚至用抗菌药物来治疗鸡新城疫,用病毒灵来治疗细菌感染等。某专业户所养鸡群,疑患有大肠杆菌病,用青霉素治疗,结果疾病得不到控制,损失很大。 3 药物使用剂量不准确有的养鸡户为节约成本,用药量过小,不能起到治疗疾病作用,易产生耐药菌株。但药量过大,也会出现中毒现象,同时造成浪费,加大养鸡成本。如庆大霉素,肌注用量超过2万IU/kg体重,链霉素超过30万IU/kg体重,就会出现中毒现象。另外,痢特灵、喹乙醇、马杜霉素中毒也经常发生。应该说在农村,养鸡用药量偏大的现象较为普遍。 4 药物使用疗程不够使用抗菌药物,疗程必须充足,一般连续用药3~5天,直至症状消失,再用1~2天,以彻底治愈,切忌停药过早而导致疾病复发,并产生抗药性。许多专业户用药一旦见效或好转,就停止用药,隔不了几天,病鸡死亡又开始,这种现象很普遍。 5 药物配伍不当合理地联合使用某些药物,能充分发挥药物的协同作用,提高药物的抑菌或杀菌效果。例如将青霉素混合链霉素肌注,磺胺药配合抗菌增效剂使用。但将一些配伍禁忌药物一起使用时,其结果往往是降低药物的疗效,严重时会造成中毒。  相似文献   

13.
兽药的剂量     
<正>给动物防病治病,使用药物必须认真计算剂量,也就是药的用量。不同的动物,不同的疾病,在疾病的不同发展阶段,用药的量是不同的。用药的量如果过低,不但不能收到预期的治疗后果,并且耽误了治病时机,使疾病得到进一步发展;药量用得太高,不仅耗费了过多的药费,并且可能发生不良作用,引起中毒,甚至危及动物生命。  相似文献   

14.
李传新 《养猪》2010,(4):77-77
磺胺类药物是临床常用的抗菌药物,一些兽医和养殖户不清楚磺胺药的作用机理、不知道磺胺药只能抑制细菌生长繁殖而不能彻底杀死细菌,临床用药很不规范,毫无标准地大剂量、长时间用药,引起猪群中毒甚至死亡。笔者在临床中诊治了一起猪磺胺嘧啶钠中毒的病例,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李宝生  白福翥 《中国家禽》2001,23(11):16-16
多数养鸡专业户以为用药剂量越大治疗效果较好,盲目加大用药量。如有的专业户用氯霉素拌料用量达0.2%、痢特灵拌料达0.06%,这样盲目的加大用药量,当时可能起到一定的效果,但对鸡体确造成很大危害,同时也加大了用药成本。其危害有:①重者造成急性中毒死亡,轻者造成慢性药物蓄积中毒,损坏肝、肾功能。肝、肾功能受损,鸡体自身解毒功能下降,给防治疾病用药带来困难。  相似文献   

16.
高锰酸钾又称灰锰钾,在肉鸭实际生产中,常用高锰酸钾溶液作为饮水消毒或微量元素补充剂。由于部分养殖户对药物的常规知识缺少全面的了解,特别是超限加大用药剂量,造成中毒的现象时有发生。现将一例雏鸭高锰酸钾中毒的诊治过程报告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1家禽中毒诊断家禽中毒病的原因很多,最常见的有以下几种:使用药物时超过安全剂量,饲料变质或被毒物污染,食盐过量,误食拌有杀鼠药之类的毒饵等等。在养禽场内,家禽中毒常常不是个别病例,而是成批出现,发生迅速。如属饲料被毒物污染而引起的中毒,往往在家禽采食后的几小时内发病,特别是那些食欲旺盛的健康家禽,症状尤为严重,如属药物使用过量,中毒症状一般出现在用药之后不久。  相似文献   

18.
1 选择适宜的药物一种药物在一定的剂量下对某一种疾病疗效最佳。鸡群发病时 ,应先确诊是什么病 ,再针对不同的商品名 ,在给药前应先了解所选药物的内含成份及该成份的有效含量 ,避免用药量不足或过量中毒。2 鸡体本身因素2 .1 种属差异 不同品种的鸡由于解剖结构、生理机能和生化反应的不同对同一药物的敏感性也存在差异。如尼卡巴嗪 ,故禁用于蛋鸡的球虫病治疗。2 .2 生理差异 由于雏鸡 ,老龄鸡及母鸡的药物代谢酶活性较低 ,所以对药物的敏感性经成年鸡及公鸡为高。如雏鸡对痢特灵特别敏感易发生中毒。2 .3 个体差异 因鸡的种类、…  相似文献   

19.
一忌凭经验用药。在养殖生产中,由于缺乏病害的诊断技术和设备,一些养殖户在疾病发生后,未经必要的诊断,就凭经验盲目用药,往往信奉“治病先杀虫”的错误原则,不管是什么原因引起的疾病,首先就使用敌百虫、灭虫精等杀虫药,这样一来不仅贻误了病害防治的时机,而且还耗费了人力和财力,严重时,还会加快养殖动物的死亡。因此,在疾病发生后,必须在对疾病进行了必要的诊断和病因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病情施用对症药物,才能起到有效的效果。 二忌随意加大剂量。任何药物只有在合适的剂量范围内,才能有效地防治疾病。剂量过小,达不到防病治病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1正确使用正确使用兽药的前提是对疾病正确诊断,如果不能确诊疾病,缺乏针对性治疗,效果不理想。不同的疾病在治疗时用药的剂量、疗程、投药方式等应灵活掌握。因为药物要有一定的剂量被机体吸收后,才能达到一定的药物浓度,只有达到一定的药物浓度才会发挥有效作用。用药剂量太小,达不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