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应用典型相关的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了太行山区影响山杏杏仁大小的树体因子,认为以干周大小为特征的树体因子与以仁重为特征的产量因子有比较密切的正相关。同时提出了应以山杏种子、果实及单株产量形成的生理过程为基础来研究它们与立地及树体因子的关系,以便更好地开发和利用山杏资源。  相似文献   

2.
影响山杏产量的因子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朝阳县是山杏的重要产区,山杏资源十分丰富。提高山杏产量,对加速山杏基地建设,增加山区人民经济收入,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摸索影响山杏产量的因子,于2000年7月对朝阳县所辖8个乡(镇)的山杏林进行了调查,通过对调查材料的分析,找出影响山杏产量的主导因子,为该县的造林规划设计和经营好山杏林,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树龄和立地条件对山杏产量影响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朝阳县是山杏的重要产区,资源十分丰富。如何提高山杏产量,对加速山杏基地建设,增加山区人民经济收入,改善人民生活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摸索影响山杏产量的因素,1987年7月,我们对该县西北部的西五家子乡三道沟村的山杏林进行了调查。通过对调查材料的分析,找出树龄和立地条件是影响山杏产量的主导因子,为该县造林规划设计和经营好山杏林,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在大量实地调查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确定出影响辽西半干旱地区山杏生长发育和结实量的主导因子为坡向、坡位和土层厚度,并且结合辽西地区的具体情况,将山杏分布区立地条件分为13个立地类型,且根据各立地类型特点为其设计了造林树种,做到宜地造林,更好地发挥其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山杏是宝贵的天然资源之一。我省面积已达3万多公顷,主要分布于陕北的吴旗、志丹等县,陕南的柞水、山阳、商南等县也有分布。近些年来,其病虫害愈来愈严重,严重地影响了山杏的产量和质量。为此,我们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病虫害调查。1 调查方法及内容调查采用踏查与随机抽样调查的方法。在成片的山杏林地打标准地和样方调查,在样方内采用对角线取样株。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辽宁东南部山杏产区山杏的产量和质量,尝试了山杏修剪试验,并对山杏修剪试验区与对照区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7.
山杏大树的树体改造措施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山杏大树是在自然条件下生长的乔木或灌木,长期生长在土壤瘠薄、立地差的土壤中,不加管理,林龄长,林分不整齐,产量很低,树体老化,树势衰弱。特别是盛果后期,树体老化快,发枝能力减弱,结果能力差,产量明显下降。一般生长在瘠薄山地上的杏林20a后老化极为严重,急需进行改造、更新复壮和加强管理。  相似文献   

8.
山杏优良单株的选择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访问与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调查了甘肃省庆阳地区的山杏资源,在山杏花期选出晚花单株2株,作为抗寒材料;在果期以产量及其果实的经济性状为指标选出仁用、果用、仁果兼用型单株8株,编号分别为XFPY001、XFPY011、XFPY53、NXLP004、NXJX010、ZYTP009、QCYM012、QCXJM35。研究为山杏良种的选育提供了新材料,有利于实现山杏高产、优质、高效益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采用 2 90块标准地调查资料 ,分析了 I- 6 9杨胶合板用材林的产量和生物量结构随立地指数和造林密度的变化规律。胶合板材产量随立地指数的增大而增大 ,且占总产量的百分比在立地指数为 14、16、18m时 ,随造林密度的增大而减小 ;当立地指数为 2 0 m和 2 2 m时 ,保持稳定在 50 %左右。磨木浆材和化学浆材产量随立地指数和密度的增大而增加。在立地指数为 14、16、18m时磨木浆材产量占总蓄积量的百分比和化学浆材产量占总蓄积的百分比均随造林密度的增大而增大 ;在立地指数为 2 0、2 2 m时则受造林密度的影响不大 ,分别保持在 30 %和 2 0 %左右。林分和单株的树干、树枝、树皮生物量组成比例均随立地指数、造林密度的变化无明显的差异。营造 I- 6 9杨胶合板用材林时选择立地指数 2 0、2 2 m的地段以及用造林密度 156 (8m× 8m)、2 0 4 (7m× 7m )株·hm-2 为最佳。  相似文献   

10.
影响山杏产量主导气象因子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降雨量是影响丰宁满族自治县山杏产量的主导气象因子。降雨量大,则产量高,降雨量小,则产量低。为此,提出了提高山杏产量的几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1.
山杏开发与利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植物分类学上根据现代分子生物学的研究结果,将山杏定为杏属植物。全世界杏属共有10个种。我国山杏主要有野杏、西伯利亚杏、辽杏、藏杏、紫杏等9个种,目前国内外山杏的开发利用主要有山杏油、山杏蛋白、苦杏仁甙、山杏种皮黑色素和杏壳活性炭等产品,提出了我国山杏的综合开发利用要解决如下问题:①确定山杏在中国的资源分布状况和分布规律;②加大对山杏综合开发利用的研究,研究和开发新产品,进行深度加工;③对现有山杏加强管理,提高其产量;④选择优良新品种;⑤进行种质资源和遗传多样性分析。  相似文献   

12.
调查分析现有山杏林的基础上 ,对满洲里市山杏经济林的发展 ,从造林措施和技术措施两个方面作了详实的研究 ,提出了“山杏林产业”这一观点 ,阐明了满州里市发展山杏经济林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广西苍梧县山脊防火线立地分类及其立地质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山脊防火线立地因子和生物产量因子的调查 ,采用逐步回归分析法筛选出影响山脊防火线内生物产量的主导因子为 :海拔、土层厚度、石砾含量、坡位 ;建立生物产量数学模型 ,利用模型生物产量将立地类型归并成三大类型组 ,并进行质量评价 ,为山脊防火线树种选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指出了山杏对环境适应能力强,北方地区广有栽培,不但具有良好的水土保持作用,还能给林农带来可观的经济收入,是北方地推极易推广的树种。但是传统的山杏栽培技术难以实现产量的提升,对山杏栽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高产栽培技术及措施。  相似文献   

15.
纪连军  孙兰英  王舜蛟 《防护林科技》2007,(Z1):100-100,105
影响山杏产量的主要因素与山杏品种、基岩母质和土壤类型、坡向及林木管理有直接关系,掌握好这“四大因素”提出相应的对策是提高山杏产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山杏是我国北方半干旱地区特有的重要木本油料树种,但目前仍存在产量不高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山杏的产业化发展。通过研究5种药剂喷施后对山杏林生长及物候的影响,采取推迟花期以避冻害提高其成花率和坐果率,采取阻止果实脱落等措施以提高产量,为今后推广及更有效地提高山杏产量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葫芦岛连山区3个乡镇的植苗造林与播种造林的山杏林地进行调查,分析山杏不同方式的造林效果,结果表明:直播山杏保存率略高于植苗山杏;随着植株的生长,直播山杏和植苗山杏植株的含水率差异不显著;2种造林方式林内植物总数存在显著差异,但随着植株的生长,这种差异逐渐减弱。  相似文献   

18.
立地条件对湖南山核桃产量与胸径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7,他引:7  
对靖州县典型高产和低产的湖南山核桃林的产量、胸径及立地因子进行了调查.并对其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影响湖南山核桃林生长和产量的立地因子主要是母质、土壤类型和土层厚度。成土母质以页岩最好.其次是石灰岩、紫色页岩和砂岩;土壤以山地黄壤最好,其次是山地黄红壤、黑色石灰土、酸性紫色土;湖南山核桃的产量和胸径与土层厚度成一元线性回归关系.随着土层厚度的增加,湖南山核桃的产量和胸径有较明显的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19.
为给贵州省六盘水市红心猕猴桃栽培立地条件的科学选择和发展规划提供参考依据,对六盘水市的六枝、水城、盘县这3个县区41块标准地红心猕猴桃果园的立地条件和结果情况进行了调查,并以立地因子为自变量,以每平方米结果个数为因变量,采用逐步回归分析法,选出了坡位和坡向这2个主导因子,并以此2个主导因子编制成了主导因子立地类型表,还运用产量预测方程对9种立地类型进行了产量预测,预测结果表明,山下部阳坡类型的产量预测值最高,达94.980 4个/m2。  相似文献   

20.
通过调查,了解了哲盟山杏资源特点和山杏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发展山杏生产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