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利用 184个样地的 62 7组数据对 16种生长模型的参数进行了拟合 ,结合 I- 69杨的生物学特性和拟合效果 ,确定利用单分子曲线作为 I- 69杨的立地指数的导向曲线并编制了立地指数表。根据实际情况将立地指数划分为 3个地位级。  相似文献   

2.
利用184个样地的627组数据对16种生长模型的参数进行了拟合,结合I-69杨的生物学牧场生和拟合效果,确定利用单分子曲线作为I-69杨的立地指数的导向曲线并编制了立地指数表,根据实际情况将立地指数划分为3个地位级。  相似文献   

3.
在黑杨派南方型无性系Ⅰ—63、Ⅰ—69和Ⅰ—72的主要引种区,设立112块标准地,利用获得的原始数据,采用单分子生长模型拟合树高生长曲线,以基准年龄为6年,间距为2米,编制了3个无性系的立地指数表。  相似文献   

4.
根据76个小班标准地优势木平均高和林龄配制成树高曲线:H=-1.37786+3.12739A-0.11498A~2和样本标准差曲线:I_(nσn-1)=1.1161-3.1733(1/A),并据此编制出Ⅰ-214杨人工林立地指数表.  相似文献   

5.
Ⅰ—69杨生长过程分析和生长阶段划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290块Ⅰ-69杨标准地调查资料,采用典型相关分析方法对树冠特性与生长的关系进行了定量分析;分别不同立地指数、不同造林密度拟合了胸径、树高、材积的Richards生长曲线,并用有序样本聚类法以树高和胸径连年生长量为分析指标对生长阶段进行了划分,分析了不同状态下各生长期的特性。认为Ⅰ-69杨是一个速生十分明显的无性系,林密度太大时会掩盖立地对生长和产量的效应,培育胶合板用材,应选择高立地(20、  相似文献   

6.
以湖南省溆浦县马尾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优势木树高与年龄关系的常用数学模型,研制马尾松人工林立地指数导向曲线模型。结果表明:导向曲线方程H=439.93×(1-exp(-0.001×AGE))0.914是最适合的导向拟合曲线;马尾松人工林的标准年龄应定为20年,优势高在11~29 m范围内可划分为9个立地指数级。选用相对优势高法展开导向曲线编制形成立地指数表,检验结果表明所编立地指数表精度高、适用性强,能够客观评价溆浦县马尾松人工林的立地质量。  相似文献   

7.
以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基于塞罕坝机械林场2012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选取立地因子(坡向和土层厚度)和林分因子(树高和林龄),应用统计学方法划分立地类型,利用理查德(Richard)函数拟合立地指数,构建华北落叶松树高曲线,编制地位指数表,并对该区不同林龄(幼龄林、中龄林和近熟林)华北落叶松的6种立地类型进行立地质量评价,结果表明:阳坡中层土和阴坡厚层土立地质量为Ⅰ级,平均立地指数分别为12.15m、11.55m;阳坡厚层土和阴坡中层土立地质量为Ⅱ级,平均立地指数分别为11.39m、11.16m;阴坡薄层土和阳坡薄层土立地质量分别为Ⅲ级和Ⅳ级,平均立地指数分别为10.85m、9.87m。  相似文献   

8.
林木生长预测在林业生产中具有重要意义。林业生产周期长、见效慢的特点,更要求我们在指导林业生产中注重科学,减少错误。简单的生长方程,因很少考虑立地条件因子的影响,预测的精度受到限制,常常偏离实际情况。利用数量化分析模型Ⅰ对凤台县Ⅰ-69杨的生长与立地关系进行初步分析,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Ⅰ-69杨在凤台县的生长特性,为生产提供了实用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以河南省9市丘陵低山区刺槐人工林为研究对象,编制该省刺槐人工林立地指数表,共设置219块样地进行样地调查,获得509对优势木树高-林龄数据,并对每个样地抽取1株平均优势木进行树干解析;应用3倍标准差法剔除异常数据,选用Logarithmic curve、Quadratic、Richard等5个常用方程拟合509对优势木树高-林龄数据,通过相关指数和残差平方和指标筛选导向曲线;应用标准差调整法编制立地指数表,并对其进行拟合显著性检验-X2检验和预报精度检验-标准差检验。结果表明:Richard方程效果最优,其相关指数较大,残差平方和较小,同时线形符合树高生长规律,确定为导向曲线;以基准年龄12 a,指数级距为2 m,划分10个立地指数级,并据此编制了立地指数表;经检验证明所编表合格,可用于评价河南省丘陵低山区刺槐人工林的立地质量。  相似文献   

10.
对安徽省马鞍山市长江滩地8年生的Ⅰ-72、Ⅰ-69和中林46计3种杨树无性系混交林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中林46杨的胸径、树高和材积生长量均明显小于Ⅰ-72杨和Ⅰ-69杨。8年生的中林46杨平均材积只有0.199m3/株,Ⅰ-72杨和Ⅰ-69杨的平均材积分别是0.499 m3/株和0.360 m3/株。Ⅰ-72杨的胸径明显大于Ⅰ-69杨,但树高差异很小。就以上3种杨树无性系而言,中林46杨不宜在长江滩地上进行造林;Ⅰ-72杨和Ⅰ-69杨较适宜,尤其是在大株行距造林中,采用Ⅰ-72杨则更容易培育大径材。  相似文献   

11.
把ChapmanRichards函数改造成适合描述不同立地指数的多形立地指数模型,取得满意的拟合效果,克服了传统的单形立地指数曲线的不足。并编制了马尾松和杉木立地指数表,为林地资产评估和林木资产评估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立地指数曲线的编制和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应用单分子生长模型编制了吉林省人工落叶松林、次生杨桦林、次生柞木林和次生杂木林的立地指数曲线。对坡度、坡向和坡位用数量化方法编制了立地指数得分表。并简述了结合林分密度控制图应用立地指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本文应用单分子生长模型编制了吉林省人工落叶松林、次生杨柞林、次生柞木林和次生杂木林的立地指数曲线。对坡度、坡向和坡位用数量化方法编制了立地指数得分表。并简述了结合林分密度控制图应用立地指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辽宁省刺槐人工林生产力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应用195株刺槐优势木解析木资料,在比较多个树高生长模型基础上,选择Richards生长函数H=a(1-e^-bA)^c作为辽宁省刺槐优势高生长模型。在分析优势高生长过程的基础上,确定基准年龄为12年,立地指数级距为2m,在5 ̄15m范围内划分为5个指数级,用差分法展开导向曲线编制了单形立地指数表。应用分组整理后解析木资料,拟合出最优多形立地指数模型,并解决了立地指数曲线不过指数点的问题,编制了多  相似文献   

15.
美洲黑杨杂种无性系的抗旱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冬季休眼期苗杆水分蒸腾速率和水分饱和亏缺、春季起苗后自然曝晒条件下苗木失水状况及对展叶时间和造林成活率的影响、生长季节土壤干旱对苗木生长的影响。从这三方面综合评价美洲黑杨杂种无性系的抗旱性。结果是:69杨×美洲黑杨的杂种无性系抗旱性均优于69杨;69杨×青杨的杂种无性系的抗旱性也优于69杨,但不及青杨。其中69杨×美洲黑杨-52的抗旱性最强,69杨×青杨-1062、69杨×美洲黑杨-66和-65的抗旱性与Ⅰ—214杨相近,而69杨×青杨-1145不及Ⅰ—214杨。新引进的露易莎杨和西玛杨的抗旱性优于69杨,但不及Ⅰ—214杨。陕林1号杨是所有无性系中最抗旱的。被测验的杨树无性系的抗旱性可以大致排列如下顺序:陕林1号杨>青杨>69杨×美洲黑杨-52>69杨×青杨-1062、69杨×美洲黑杨-66和-65、Ⅰ-214杨>露易莎杨、西玛杨>69杨×青杨-1145>69杨。  相似文献   

16.
黑龙江省主要水保树种立地指数表的编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黑龙江省 2个主要土壤侵蚀类型区设立了 2 78块标准地 ,利用获得的原始资料 ,通过树高生长散点图的趋势拟合树高生长导向曲线方程 ,以基准年龄分别为 2 0a、15a ,间距为 1m ,编制了 4个水土保持主要造林树种的立地指数表  相似文献   

17.
以湖北省杉木主要栽培区的92块标准地优势木解析资料为基础数据,利用7种理论生长方程以及其中5种模型的差分方程进行优势高生长模型的拟合,选择较优树高生长模型分别采用导向曲线法和差分方程法编制立地指数表,并通过检验和对比分析选择较适于本地区杉木人工林立地指数表的编制方法和类型。结果表明:理论生长方程及其差分方程构建的树高生长模型均具有良好的拟合优度,两者的决定系数分别超过了0.85和0.98,经模拟检验和残差分析,后者拟合精度明显优于前者,而理查德理论模型及其差分方程均优于其他生长方程构建的模型。选择理查德模型和考尔夫模型差分方程为基础方程,以20a为标准年龄和2m为指数级,分别采用相应的导向曲线法和差分方程法编制单形和多形立地指数表,两者均达到了显著性检验,但多形立地指数表预测精度更高,更适于湖北省杉木人工林的立地评价。  相似文献   

18.
以武陟县的杨树人工林为例,通过调查获得的样地资料,采用地位指数曲线模型拟合的方法,选择最佳拟合曲线方程编制出杨树人工林立地质量评价更方便、准确、直观的地位指数表。  相似文献   

19.
辽西河滩地杨树立地质量评价的研究刘明国,刘颖(沈阳农业大学林学系)为适地适树造林提供理论依据,对辽西河滩地杨树的立地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表明,不同立地质量林地上的杨树高生长曲线为多形曲线,在此基础上,编制了北京杨、小青杨立地类型地位指数表。通过对各树...  相似文献   

20.
华北地区栓皮栎天然次生林地位指数表的编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华北地区71块栓皮栎天然次生林标准地和58株平均优势木解析木的514对树高-年龄数据作为编表材料,从12个数学模型中选定lgH=-0.205 9+0.770 01gA作为导向曲线,基准年龄为50年,指数级距为2 m,运用标准差调整法导出7~17m6条地位指数曲线,最终得到华北地区栓皮栎天然次生林地位指数表.相关系数检验、拟合显著性检验和预报精度检验表明:所编地位指数表精度较高,可用于华北地区栓皮栎天然次生林立地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