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广州市流溪河林场公益林涵水能力及其补偿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益林是指以森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改善环境等公益效益为经营目标的林分。文中针对广州市流溪河林场公益林涵养水源的公益效益进行计量和评价,进而提出公益林涵养水源效益补偿方法。经分析测定:全场公益林区森林土壤贮水能力为1246.4万m3,森林调蓄率为42.26%。林区年迳流量7373.4万m3,其中森林调蓄量为3116万m3。涵养水源效益补偿值为219—312万元。  相似文献   

2.
云南哀牢山常绿阔叶林下土壤涵养水能力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云南哀牢山常绿阔叶林下土壤涵养水能力分析甘健民薛敬意谢寿昌赵恒康(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森林土壤涵养水源的能力对调节洪水和干旱,减弱并防止土壤侵蚀具有重要的作用。徐家坝森林土壤的涵养水能力是景东县农业生产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决定因素,对徐家坝常绿...  相似文献   

3.
北京密云水库集水区水源保护林最佳森林覆盖率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关于最佳森林覆盖率的确定,因目的和方法不同而结果各异。本研究利用综合目标法来确定密云水库北京集水区水源保护林的最佳森林覆盖率。水源保护林最佳森林覆盖率就是指在现有条件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水源涵养、改善水质和防止土壤侵蚀功能的森林覆盖率。  相似文献   

4.
水源涵养林研究现状综述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森林是全球维持生态平衡的主体和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自然资源。水源涵养林是以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为主要目的的防护林。水源涵养林不但有森林普遍具有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而且最主要的是它具有涵养保护水源、调洪削峰、防止土壤侵蚀和净化水质的功能。水源涵养林通过林冠截留、枯枝落叶层的截持和林地土壤的调节来发挥其水土保持、滞洪蓄洪、调节水源、改善水质、调节气候和保护野生动物的生态服务功能。  相似文献   

5.
随着水资源数量紧缺、质量恶化,森林涵养水源服务的价值受到了广泛的认同,一些针对森林涵养水源效益的经济补偿实践正在展开。这里简述了世界上比较典型的8个案例,他们将对我国水源涵养林经营及上下游之间的经济补偿交易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黑龙江省重点公益林年蓄水能力、净水能力及水源涵养能力进行了定点监测,对重点公益林生态效益评价相关方法的拟合分析,并对典型区域重点公益林的水源涵养效益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针叶混交林和阔叶混交林的年蓄水能力要明显高于白桦林,选定区域重点公益林可以发挥的蓄水效益、净水效益和源涵养总效益分别为19.39亿元,1.55亿元和20.95亿元。  相似文献   

7.
三、根据森林水文研究成果进行水源林施业1.森林水源涵养机能的评价难度很大2.森林水源涵养机能的实况3.提高水源涵养机能的施业基础  相似文献   

8.
水源涵养林具有涵养水源、改善水文状况、调节区域水分循环,防止河流、湖泊、水库淤塞的重要作用。该文以京冀生态水源涵养保护林建设检查验收成果为基础,阐述了京冀水源涵养保护林建设的现状与成效,对建设质量进行了分析,为进一步提高水源涵养保护林建设质量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森林对水源的涵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源涵养功能是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重要组成之一,阐明森林对水源涵养的过程与机理,对于明确森林的水源涵养功能,科学合理地培育水源涵养林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别从林冠层、枯落物层、土壤层等三个层次,分析了森林的水文特征与水文过程,并进一步剖析森林蒸发散与森林植被对水质的影响,旨在为进一步科学评价的森林水源涵养功能,寻找水源涵养过程的规律,以期为森林生态环境的建设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森林涵养水源能力的综合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本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模糊数学方法确定各指标的得分值来评价森森涵养水源的能力,提出一套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森林涵养水源能力的指标体系。通过贯垭小流域定位观测材料的实际计算得出:桤柏混交林的水源涵养能力-荒坡地-纯柏木林-农耕地,与实际情况相符合,说明这套指标体系和这种评价方法具有实用性。  相似文献   

11.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与水资源开发利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全面总结改革开放 2 0a来我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取得的显著生态效益与存在问题的基础上 ,深入分析了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与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密切关系 ,提出了加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 4点建议  相似文献   

12.
沙质土蓄水保肥栽培措施及其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掺壤土、施秸秆、根下铺塑料膜、置塑料袋和聚水抗旱栽植等措施,营造了毛白杨节水灌溉栽培试验林。造林后连续5a的试验结果表明:掺壤土和施秸秆使土壤蓄水性和保肥性明显提高;在根下铺塑料膜可截留下渗的水分和营养物质,使土壤剖面局部水分、养分含量显著增加,聚水抗旱栽培调节了地表水聚集动态,增加了根系周围土层水分的入渗,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土壤含水量。各项措施不同程度地改善了土壤蓄水性能;使降水利用率和灌溉效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3.
河北省水土流失现状与水土保持法的落实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河北省水土流失面积广而且严重,全省水土流失面积62957万km^2,占山区面积的55.45%,水土流失严重程度在强度、中度以上的占53.5%。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后,治理速度加快了,质量也提高了。全省已有1100多个村、100多万人通过小流域综合治理实现了稳定脱贫,部分乡村达到了小康水平。依法治理河北省的水土流失,是早日实现“再造河北秀美山川”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4.
论述了水土保持林的配置、设计原则以及营造技术 ,提出了具体的防治水土流失的方法和具体的实施措施 ,对不同水土保持林的设计进行详细论述 ,为治理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 ,提供了科学合理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山杨枯枝落叶的水文水保作用研究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20  
赵鸿雁  吴钦孝 《林业科学》1994,30(2):176-180
山杨枯枝落叶的水文水保作用研究赵鸿雁,吴钦孝,刘向东(中国科学院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水利部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杨陵712100)关键词山杨,枯枝落叶,水文,水土保持自1868年巴乌尔研究森林枯枝落叶的持水性以来到目前,国内外关于枯枝落叶的研究已发表了许...  相似文献   

16.
阿伦河流域水土保持林土壤抗蚀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阿伦河流域水土保持林内土壤抗蚀性能的试验 ,提出了阿伦河流域水土保持林不同林种、不同树种对土壤的物理性质、结构、有机质及抗蚀性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或增强 ,并总结出在阿伦河流域以落叶松、小黑杨、柳树为主体的水土保持林 ,对土壤抗蚀性能提高最大 ,为阿伦河流域水土保持林树种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毛竹林群落类型水源涵养功能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4  
对毛竹林群落类型水源涵养功能的研究结果认为:1.植冠截留量,毛竹、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毛竹纯林>毛竹、杉木混交林;2.枯枝落叶层持水量,毛竹、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毛竹、杉木混交林>毛竹纯林;3.土壤层的蓄水功能,毛什、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毛竹纯林>毛竹、杉木混交林。通过本研究,将为毛竹林群落类型的科学管理及其生态经济功能发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马尾松火力楠混交林生物量及水源特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黄政 《防护林科技》2004,(1):6-7,26
对马尾松火力楠行状混交林、马尾松纯林及火力楠纯林乔木层生物量、地上部分持水量、土壤渗透性能及贮水能力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马尾松火力楠混交林生物量大于马尾松纯林和火力楠纯林,混交林地上部分持水量大,土壤渗透性和贮水能力强,其综合水源涵养力强于马尾松纯林和火力楠纯林。  相似文献   

19.
回顾了专家系统的定义、产生和发展的历史 ,并对其研究现状及在林业和水土保持研究中的应用作了较为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20.
黄土丘陵沟壑区水土保持人工林减蚀效应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根据黄土高原绥德、延安、离石、安塞等地的径流小区观测资料,以降雨指标大于坡耕地侵蚀性降雨标准为条件,即PI30>3.20mm2·min-1和I30>0.28mm·5min-1,分析了不同次降雨条件下人工林地相对于坡耕地的减水减沙效益,及整地工程对林地减蚀作用的影响,建立了不同降雨条件下不同盖度林地减水减沙效益的关系式(V=0~100;PI30=3.20~100·mm2·min-1)R%=160.426-28.906 44(1/V)-37.442log(PI30·V), r=0.835**, n=88S%=161.953-31.031 89(1/V)-30.985log(PI30·V), r=0.682**, n=8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