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9南瓜病虫害防治长江流域大棚南瓜栽培主要病害是猝倒病、立枯病、霜霉病、灰霉病、白粉病、疫病、细菌性角斑病、病毒病、炭疽病、褐腐病、褐斑病、蔓枯病,主要虫害是蚜虫、黄守瓜、黑守瓜、蓟马、斑潜蝇等。  相似文献   

2.
南瓜是我国南北方夏季的主要蔬菜,栽培历史悠久.近年来,人们发现南瓜不仅营养丰富,而且长期食用具有保健和防病治病的功能.南瓜的栽培面积不断扩大,同时对南瓜的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于1999年从美国引进黄油南瓜并试种成功.该品种对环境适应性很强,易栽培,结果早,品质优,产量高,效益好,且抗病虫害能力强,一般不需施用农药,少有污染.被世界发达国家公认为特效保健食品,其前景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3.
砍瓜是山东省章丘市绣江农业高新技术应用研究所与天津某科研单位合作,通过杂交成功培育出的一个新品种,堪称天下奇瓜.我们引进种植两年来,表现较好,外形很象我县本地农家种植的长桶南瓜,瓜型略小,比黄狼南瓜大,产量高,适应性广,抗病虫,无虫害.  相似文献   

4.
书讯     
砍瓜是山东省章丘市绣江农业高新技术应用研究所与天津某科研单位合作,通过杂交成功培育出的一个新品种,堪称天下奇瓜。我们引进种植两年来,表现较好,外形很象我县本地农家种植的长桶南瓜,瓜型略小,比黄狼南瓜大,产量高,适应性广,抗病虫,无虫害。  相似文献   

5.
南瓜白粉病是南瓜作物生产上最主要的病害之一,严重影响南瓜的产量和品质,制约产业的经济效益和瓜农生产积极性。目前,国内外对南瓜白粉病菌研究较少,对南瓜白粉病的防治手段较为单一。笔者过对国内外南瓜白粉病的发病规律、抗白粉病种质资源现状、分子生物学研究现状、白粉病防治等方面的研究结果进行综述,以期为南瓜生产和白粉病防治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樊立强 《中国蔬菜》2016,1(2):87-88
正印度南瓜和中国南瓜的种间杂交种,有着不同于亲本的特征特性,在种子生产和商品瓜栽培管理上有特殊要求。中国南瓜(Cucurbita moschata Duch.,俗称南瓜)和印度南瓜(Cucurbita maxima Duch.,俗称笋瓜)是南瓜属作物中的主要栽培种。印度南瓜和中国南瓜的种间杂交,创新了南瓜属种质资源,也培育出了印度南瓜和中国南瓜的种间杂交种,已广泛  相似文献   

7.
1生产情况及主要应用品种 南瓜是浙江省比较重要的蔬菜作物,主要有日本南瓜(印度南瓜)、中国南瓜、西葫芦(美洲南瓜),年种植面积稳定在1.3万余hm2,年总产量达40余万t。由于南瓜不是浙江省主要农作物,推广品种无需通过国家或省审定,因此在生产应用上品种众多,比较混乱。  相似文献   

8.
大板多籽南瓜是目前生产上推广面积较大的南瓜新品种,该品种单瓜平均重6.5 kg,大的可达10 kg,平均单瓜籽206个,直径13 mm,深受国内外市场欢迎,该南瓜的生产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9.
正观赏南瓜观赏南瓜也称观赏西葫芦、看瓜、玩具南瓜,是以赏玩为目的的南瓜品种的总称,为葫芦科南瓜属一年生蔓生草本植物,花黄色,喇叭形。根据品种的差异,果实有圆形、扁圆、长圆、钟形、碟形、葫芦形等形状,颜色有白、黄、橙、绿以及杂色斑块、条纹等多种颜色,有的上面还有凸起的"疙瘩",大的达数百斤,甚至上千斤,小的可掌上玩赏。主要有龙凤爪、龙凤飘南瓜、皇冠南瓜、  相似文献   

10.
"刺字"南瓜就是在南瓜坐瓜后的膨大期,在南瓜的表皮上通过针刺或划伤等方法刺上文字或图案,随着瓜逐步膨大,会在南瓜的表皮上长出精美的文字或图案,既可食用又很具观赏价值.  相似文献   

11.
裸仁南瓜是南瓜的一种,与其他南瓜区别是具有裸露的种籽,其种皮各层都有,但不象一般南瓜种的外种皮厚和硬。一般栽培裸仁南瓜主要不是菜用而是取其种子加工成“瓜子仁”供食,其优点是裸仁瓜子可省去逐个剥皮的繁锁工序,故在食品工业上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因此,种植裸...  相似文献   

12.
南瓜富含糖类,是制作应子和果丹皮的好原料。南瓜营养价值很高,含有多种矿物元素和维生素,另外还含有胨化酶,能帮助分解食物中的蛋白质。《本草纲目》说:南瓜“气味甘,性温,无毒,具有补中益气之功用。”南瓜的适应性很强,能在不适宜农耕的隙地生长良好。所以,南瓜在我国南北普遍栽培。为了开发南瓜这一丰富资源,我们从1985年至1987年进行了南瓜应子和果丹皮的研制。产品深受人们欢迎,畅销市场,并在多次的展览会上受到好评。  相似文献   

13.
南瓜属(Cucurbita)作物包括中国南瓜(C.moschata D.)、印度南瓜(C.maxima D.)和美洲南瓜(C.pepo L.)等许多重要蔬菜,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栽培,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目前,南瓜属作物遗传转化技术普遍存在转化效率低、重复性差、假阳性和嵌合体干扰等诸多问题。随着分子生物学的迅猛发展,南瓜属作物遗传改良和基因功能验证亟需建立高效稳定的遗传转化体系。前人在南瓜离体再生、花粉管通道和农杆菌介导等转化方法上做过不少探索,普遍认为以农杆菌介导的子叶节离体再生是最具潜力的转化体系。笔者对现有的研究基础进行综述,为促进其在南瓜属作物遗传改良上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南瓜不仅营养丰富,而且医疗保健作用显著,以南瓜为主要原料的加工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倍受欢迎.陕西虽是我国南瓜生产的优生区之一,品种资源也丰富,但产业开发滞后,因此,引导和培育南瓜产业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5.
正印度南瓜耐低温,抗病性较强,生产效益可观。浙北地区通过改进蔬菜生产设施和提高栽培技术,越冬茬栽培注意保温,夏秋季进行避雨栽培,从而实现了印度南瓜的周年栽培。印度南瓜为葫芦科南瓜属栽培种,学名Cucurbita maxima Duch.ex Lam,生产上又被称为西洋南瓜、日本南瓜、栗南瓜和笋瓜等。叶片肾形或圆形,花萼裂片披针形,果柄不具棱和槽,瓜蒂不  相似文献   

16.
从有关方面获悉南瓜在国际市场日趋走俏,据外贸部门透露,目前日本商人正以每公斤鲜南瓜一点五日元的价格大量求购。他们组织进的南瓜,均用于食品加工和制药品,然后再投放市场。南瓜除自身含有蛋白质、脂肪、葡萄糖等营养外,国外已发现对治疗糖尿病、肝炎、肝硬化等疾病有显著疗效。在日本市场上出现的南瓜蛋糕、南瓜脯、南瓜  相似文献   

17.
不同双砧木嫁接对黄瓜长势、产量及蜡粉性状的影响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生产上常用的3种南瓜砧木(黑籽南瓜、褐籽南瓜、白籽南瓜)互相组合进行双砧木嫁接,研究不同双砧木嫁接对黄瓜植株长势、产量及瓜条蜡粉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双砧木嫁接后,植株长势、产量较自根苗对照明显增强,但与单砧木嫁接相比,产量差异表现不同,黑籽南瓜与白籽南瓜双砧木组合的产量最高,显著高于黑籽南瓜或白籽南瓜单砧木嫁接的产量;黑籽南瓜与褐籽南瓜双砧木组合的产量显著高于褐籽南瓜单砧木嫁接的产量,但与黑籽南瓜单砧木嫁接产量差异不显著;而褐籽南瓜与白籽南瓜双砧木组合的产量与褐籽南瓜或白籽南瓜单砧木嫁接的产量差异不显著。3种南瓜砧木对黄瓜果面蜡粉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黑籽南瓜不具脱蜡粉能力,而褐籽南瓜脱蜡粉能力较强,其所生产的瓜条亮绿、无蜡粉、商品性好;双砧木嫁接对瓜条蜡粉的影响介于两个单砧木嫁接之间,并趋向于蜡粉较重的砧木。  相似文献   

18.
<正>板栗南瓜又称印度南瓜、西洋南瓜、笋瓜,原产于南美洲。我国最早在上世纪80年代末从日本引进,口感甜面有栗味,色泽美观,既可食用,又可观赏。目前市场上板栗南瓜主要有红皮和绿皮2种类型。板栗南瓜果实不仅市场销售价格高而且营养价值还高,它含有多种维生素,硒、锌、钙等矿物质和丰富的蛋白质、淀粉、碳水化合物,是一种具有许多保健功能的蔬菜,对降血糖、明目、定喘有疗效,而且含钠盐很低,是心脏病、高血压、肾炎等患者的美味食品。板栗南瓜植株生长势强,坐果率高,耐旱能力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来,高品质南瓜作为一种新型保健蔬菜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市场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在南瓜品种中,目前台湾农友种苗公司的“一品”南瓜品质最好,在市场上最受欢迎,也最适合大棚栽培,667m2收入可达8000元左右,是其他南瓜的2~3倍,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0.
南瓜烂果病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后腐烂给南瓜生产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为明确山东省青岛胶州南瓜果实腐烂病的病原,采用分子生物学和形态学鉴定方法,依据柯赫氏法则,对病原菌进行分离和鉴定。结果表明,从发病南瓜果实上共分离出2种菌株;经鉴定,引起南瓜果实腐烂的病原菌分别为腐皮镰刀菌(Fusanrum solani)和匍枝根霉菌(Rhizopus stolonifer)。这是我国腐皮镰刀菌和匍枝根霉菌侵染南瓜果实的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