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莹  王敬元  段新宇  谷英楠  张毓 《蔬菜》2023,(10):48-52
摘要:为实现蔬菜产业更有效衔接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以黑龙江省尚志市元宝镇为例,总结了蔬菜产业助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典型经验,分析元宝镇蔬菜产业发展的不利因素,如监测预警机制不完善、种植成本明显上升、基础设施建设缓慢、科技型农业人才缺乏等,并提出科学谋划产业发展、健全蔬菜市场机制、提升蔬菜品牌效益、完善质量监督体系等一系列提升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乡村振兴路径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柳州市柳江区蔬菜产业基础好,种植规模大,专业化性强,对促进当地农民增收和贫困户稳定脱贫发挥了重大作用.本文对柳州市柳江区蔬菜高质量发展的动因、主要做法、整体思路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相似文献   

3.
2017年以来,在巩固拓展区域化、规模化发展和全产业链建设成果基础上,贵州将蔬菜产业作为按时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依托的重要产业,充分发挥其见效快、带动广、效益好的优势,创新产业发展和工作推进机制,着力提升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市场化水平,大幅度拓展内外市场,在保供应、稳价格、助脱贫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  相似文献   

4.
蔬菜产业是贵州农村产业革命十二大特色产业之一,也是贵阳"五子登科"主导产业之一,2020年,贵阳蔬菜播种面积达183万亩(12.2万hm2),产量276万t,在"菜篮子"蔬菜市场供应和助力脱贫攻坚方面显示了突出的地位,但也逐渐显示出一些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本文在调查研究基础上,介绍贵阳蔬菜产业发展基本情况,分析了该市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5.
陆庆光 《蔬菜》2019,(3):1-7
2019年2月19日,新世纪以来第16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发布,文件指出,2019—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历史交汇期,并特别提出主攻深度贫困地区的明确要求。十九大报告提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战略总体要求,产业兴旺是关键,因而排在首位。实践表明,我国冷凉蔬菜产业肩负着脱贫攻坚的历史使命,尤其在高海拔深度贫困地区和革命老区,冷凉蔬菜产业已成为脱贫致富、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为紧跟时代步伐,可通过蔬菜相关产业来助力我国部分地区脱贫攻坚,本期业界观察特邀中国农业科学院陆庆光研究员为大家介绍我国冷凉蔬菜产业优势区域布局,总结近年来我国冷凉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并针对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就当前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如何推动冷凉蔬菜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出建设性的建议及对策。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贵州省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2017年有14个贫困县(市、区)、2018年有18个贫困县(市、区)摘下了"贫困帽",目前全省还有33个贫困县,其中有16个为深度贫困县,发展蔬菜产业是深度贫困县脱贫的有效途径之一。该文介绍了贵州省16个深度贫困县的蔬菜产销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深度贫困县蔬菜产业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正新疆洛浦县以产业扶贫行动精准到村、到户、到人为抓手,探索建立了"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的食用菌产业脱贫模式,以"独立经营,联合发展;龙头带动,合理分工;要素融通,稳定合作;产业增值,农民受益"为基本特征,以壮大村集体经济、贫困户脱贫为目的,在基层党组织的带动下,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链接机制,有力地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实现全民参战的脱贫攻坚模式。  相似文献   

8.
正延安市自1992年引进日光温室生产蔬菜以来,在政府推动、市场拉动、效益驱动等多重因素作用下,设施蔬菜面积不断增加,蔬菜品种日趋丰富,蔬菜品质明显改善,效益连年提升。经过20多年的发展,以设施蔬菜为主的蔬菜产业已成为延安农业第二大主导产业,成为农民发家致富的重要途径。1发展现状1)种植面积和区域。延安蔬菜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具备一定规模。到2016年,全市蔬菜种植面积39.6万亩,其中露地蔬菜13.54万亩,日  相似文献   

9.
蔬菜是于都县着力培育的农业主导产业之一,发展蔬菜产业有利于优化于都农业产业结构,推进农业的供给侧改革,帮助农民脱贫增收,解决居民蔬菜消费需求。近年来,全县认真实施"菜篮子"工程,实施赣州市中心城区商品蔬菜基地建设项目,在规模基地建设上取得了一定成效。本文在总结于都蔬菜产业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对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破解难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对其他地方发展蔬菜产业也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0.
长武县地处陕西省西北部,是全国苹果优生区,也是陕西省苹果主产县之一,在脱贫攻坚过程中,长武县立足实际,发挥资源优势,积极帮助贫困户发展苹果产业,开展产业扶贫、实现产业脱贫,对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巩固脱贫成果,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1.
从蔬菜生产规模、种植模式、销售方式等方面介绍了滨海县蔬菜产业的发展现状,初步探讨了滨海县发展蔬菜产业的优势及存在问题,并提出了今后滨海县蔬菜产业的发展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2.
正青冈县民政镇鑫源蔬菜生产专业合作社位于黑龙江省绥化市青冈县民政镇。该合作社成立于2017年,注册资金5 000万元,经营范围包括组织采购,向成员供应蔬菜种植所需的种子、化肥、农药、农膜等农业生产资料;保障蔬菜高产种植、加工冷储、运输销售;开展蔬菜种植技术培训、技术交流及有关信息咨询服务等内容。在民政镇和公平村政府的积极运作下,该合作社着力发展高效设施农业,努力打造集绿色、有机、生态于一体的蔬菜生产基地,有效带动贫困户增加收入,实现脱贫攻坚目标。  相似文献   

13.
正肖台村地处陕西省柞水县杏坪镇东北部,全村有7个村民小组,646户,人口2 372人,有贫困户196户,589人,是商洛市农业局牵头包扶的贫困村。2017年商洛市农业局积极组织该村发展地栽木耳产业,当年即实现了参与贫困户脱贫。1基本情况2017年,肖台村在市农业局的扶持下,按照"企业+合作社+贫困户"模式,以陕西秦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为依托,丰民农业种养专业合  相似文献   

14.
三都县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几年来,依靠国家政策、资金等方面的大力支持,三都县商品蔬菜种植面积逐年扩大,蔬菜在经济作物中占的比重逐年加大,蔬菜产业雏形初步形成。种植水平和效益不断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有了良好的开端。开工建设的厦蓉高速公路和贵广快速铁路,大大缩短我县与“泛珠三角”之间的距离,给我县的蔬菜产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相似文献   

15.
一位经营架豆多年的云南老板利用洋县独特的地理和气候资源,在洋县原本没有架豆生产的基础上成功发展了架豆种植基地,生产的架豆优质、高产、高效,极具市场竞争优势,且带动当地近百户村民种植架豆。建议将架豆产业作为当地脱贫攻坚的优选项目,但要做好种植典型户的调查、确定适宜种植的地区等,并探索研究配套的栽培技术、开拓优势产品、保护产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正1产业发展现状1.1基本情况截至2016年底,永川全区蔬菜种植面积2.75万hm2,蔬菜总产量达64万t,产值达12.4亿元,农民人均种植蔬菜收入1 460元。其中:有商品蔬菜面积0.33万hm2,年产量30万t;有经营规模33.33 hm2以上的业主17户,0.67 hm2以上的大户360余户;有玻璃温室、连栋大棚、钢架大棚等设施栽培面积333.33余hm2。重点打造了圣水湖现代蔬菜产业示范园、八角寺十里荷香生态园、金龙万亩商品蔬菜基地等三大蔬菜产业园区,主要生产食用菌、莲藕、生姜、水藤菜、豇豆、茄子、苕尖等产品。  相似文献   

17.
王继堂 《蔬菜》2016,(6):44-47
为了更好地促进蔬菜产业发展,对滨州市蔬菜现状进行了全面调研,发现露地蔬菜是一种低投入、低产出的种植模式,而设施蔬菜是一种高投入,高产出的蔬菜种植模式。通过对各种模式的比较,得出大中棚蔬菜生产具有投入适中,收入可观的突出优势,是值得推广应用的种植形式。  相似文献   

18.
邓楚华 《蔬菜》2023,(1):46-48
为了促进佛山市南海区蔬菜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从佛山市南海区蔬菜种植面积、产量总体情况、种植品种、蔬菜质量安全水平等方面总结其蔬菜生产发展现状,指出蔬菜种植规模小而分散、蔬菜绿色种植发展受限、土地集约难等制约因素,并提出探索农业用地整备模式、严格执行补贴政策、加强科研合作及技术推广等促进区域蔬菜产业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9.
蔬菜产业发展已成为引领都市现代农业发展的助推器.北碚区是重庆的都市花园,在发展蔬菜产业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区位、交通、科技优势,其优美的生态环境为发展有机蔬菜、野生蔬菜、木本蔬菜以及蔬菜育苗和蔬菜加工等产业奠定了基础.对北碚蔬菜产业发展的现状、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因地因时,优化蔬菜种植品种,转变经营理念;形成高效栽培模式;推行无公害标准化生产,加强有机认证;大力扶持培育初、精、细加工业;提高生产的组织化程度”等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20.
禹城市是山东省蔬菜种植大县之一。本文针对禹城市蔬菜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了禹城市蔬菜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科学规划布局、大力推进品牌经营、推广生态环境友好型栽培模式、加大科技推广力度、推进产业化经营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