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牛流行热也叫三日热,是由牛流行热病毒引发的急性、热性传染病。牛流行热的发病率较高,易出现大规模传染的现象,会影响牛的正常生长发育,但患病后致死率不高。因牛流行属于一种突发的症状,因此对该疫病的防治有一定的难度。防治牛流行热要以预防为主,并采用中西兽医结合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
牛流行热病是流行热病毒引起的一种热性和急性传染病,属于病毒性传染病。虽然该病多呈良性经过,过两三天就会恢复正常,但是如果出现大群发病,牛产奶量就会大量减少,甚至部分病牛会因瘫痪而被淘汰,给牛场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本文主要对牛流行热的发病特点和防治措施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3.
牛流行热病,俗称三日热或暂时热,是由牛流行热病毒引起的牛的一种急性、热性、病毒性传染病。本病多发于热带地区,主要侵害牛。未经免疫的奶牛,会呈现周期性的大流行,对奶牛业的发展会构成严重的威胁。应用国产的牛流行热灭活苗或澳大利亚的牛流行热弱毒苗提高牛群的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4.
<正>奶牛流行热是因牛感染流行热病毒而出现高热、流涎、流泪、关节障碍、精神萎靡等症状,危害比较大,给奶牛业带来的损失不可估量。牛流行热的发病具有流行期,通常三年左右会出现一次比较大范围的疫病。1流行病学引起牛流行热疾病的是牛流行热病毒,该病毒的血清型为一个,且该病毒灭活简单,对外界环境非常敏感,尤其是高热环境,在37℃环境下18h就可以灭活,在56℃环境下仅需10min,对酸性和碱性环  相似文献   

5.
牛流行热的病原为牛流行热病毒。一旦感染该种病毒,就会出现高热、流涎、流泪、关节肿胀等一系列症状,对牛健康生长造成的危害十分严重,如果防控不及时,将给牛养殖产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相似文献   

6.
在牛养殖中,牛流行热属于一种常见的传染病,一旦出现就会以最快的速度传播,影响范围大。本文首先分析了高温季节牛流行热的预防措施,同时阐述了高温季节牛流行热的预防治疗,最后总结了全文。  相似文献   

7.
牛流行热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牛流行热(又称暂时热、三日僵硬热、牛流行性热或牛登革热)是一种虫媒传播的病毒性疾病,是由牛流行热病毒引起的、以感染黄牛、奶牛、肉牛和水牛为主的急性传染病。1病原牛流行热病毒属于弹状病毒科暂时热病毒属,为单股负链RNA病毒,呈子弹状或圆锥形,成熟病毒粒子长100~230nm,宽45~100nm。病毒粒子有囊膜,囊膜厚约10~12nm。牛流行热病毒对热敏感,56℃条件下经10min,37℃条件下经18h可将其灭活,pH 2.5以下或pH 9.0以上  相似文献   

8.
牛流行热是由牛流行热病毒引起的急性、热性传染病,具有来势猛、发病快,成年牛、重胎牛发病率高的特点,不采取预防措施,会给养牛场(户)造成较大的损失。  相似文献   

9.
牛流行热是由于牛流行热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如果不及时治疗或判断不准会造成牛的死亡.太湖县于1995、1999、2002三年夏秋季流行了牛流行热,造成了一定的损失.笔者在这三年中用中西药结合的治疗方法,使156例病牛全部治愈,现总结如下: 1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0.
牛流行热是由牛流行热病毒侵袭后引起的传染性疾病.本病在发生后主要表现为呼吸急促、心跳加速、四肢疼痛和大便干燥等情况,严重的病牛可以出现瘫痪甚至是死亡.处于妊娠期的母牛还会出现流产和死胎等.本病的发生可以给养殖场造成较为严重的经济损失.本文通过对牛流行热的全面分析和归纳总结,旨在为广大养牛场提供一些防治本病的方法和策略,...  相似文献   

11.
牛流行热又称三日热或暂时热,是牛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有明显的周期性和季节性。其病毒为RNA病毒,属于弹状病毒属,只有一个血清型,发热期病毒存在于病牛的血液、呼吸道分泌物及粪便中。该病毒对外界的抵抗力不强,对热敏感,56℃  相似文献   

12.
牛流行热,又称为三日热,是由虫媒弹状病毒牛流行热病毒(BEFV)引起的牛和水牛的一种传染病.该病会导致牛发热、四肢僵硬、跛行,通常又会完全恢复.其会引起感染动物的死亡,母牛流产,致使奶牛产奶量下降、公牛体重和生殖能力下降.作者结合国内外对牛流行热病毒的研究,从发病历史、流行病学、病原学、临床症状、致病机理、诊断、防控等方面阐述了牛流行热的研究进展,旨在为该病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牛流行热以前简称牛流行性感胃,是由流行热病毒引起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流行具有一定的周期性,一般每隔几年或3~4年发生1次较大规模的流行.发病以夏秋季较多发生,尤其是天气闷热多雨季或昼夜温差较大易引起流行. 1 病原学 牛流行热病毒为弹状病毒科暂时热病属成员,只有1个血清型.该病毒对外界的抵抗力不强,对热敏感,56℃10分钟,37℃18小时可灭活;pH值在2.5以下或pH值在9以上于10分钟内可以使之灭活,对一般消毒药物较敏感.  相似文献   

14.
《中兽医医药杂志》1988年第5期登载了胡耀强同志的《国槐枝煎液洗治牛流感瘫痪》一文,读后深为作者就地取材,为养牛户着想的良好医德所感动。但文中有几点不妥之处,现提出与作者商榷。 (一)原文中说“1983年发生牛流感……”,实际上是由牛流行热病毒(Bovine epizootic fevet virus)引起的牛流行热(Bovine epizootic fever),或称暂时热(Ephemeral fever)、三日热(Three day fever)。牛流行热病毒属于弹状病毒科的水泡病毒属,既不是流感病毒(属于  相似文献   

15.
牛流行热是由牛流行热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该病与牛感冒症状相似,俗称“牛流感”,多呈良性经过,大部分2~3日即可恢复正常,又称“三日热”或“暂时热”.本病发病率高,死亡率低,但易引起大群发病,少数病牛会死亡或瘫痪而淘汰,给养牛生产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6.
奶牛流行热是由牛流行热病毒引起的奶牛急性、热性、全身性传染病。其临床特征是奶牛体温突然升高,消化道和呼吸道呈严重的卡他性炎症,四肢和关节有热痛,因此出现运动障碍。本病病程多短暂,且常取良性经过。一旦本病在奶牛群中流行,会造成奶牛产奶量下降,病牛死亡和淘汰率上升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所以应引起养牛业的重视。  相似文献   

17.
牛流行热是由弹状病毒科牛流行热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该病发病突然,传播迅速,有一定季节性,呈一定的周期性。以牛突然高热,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以及运动跛行为主要特征。多  相似文献   

18.
牛流行热(BEF)是由牛流行热病毒(BEFV)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是一种牛非接触性的虫媒病毒性疾病。该病发生于夏末秋初,给养殖业造成了重大损失。目前,国内外并没有针对该病的血清学检测方法。本研究针对BEFV的免疫保护基因——G基因(包含有G1基因的片段),设计引物,构建了表达载体,表达了该基因,利用此蛋白作为抗原,建立了牛流行热病毒抗体间接ELISA检测方法。本方法为牛流行热病毒的检测提供了有效的检测手段,也为我国制定牛流行热病毒的防控战略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牛流行热(又名三日热或暂时热)是由牛流行热病毒引起牛的急性、热性传染病.其流行特点有明显的周期性和季节性.该病来势凶猛、传播快、发病率高、死亡率低,但与其他病混合感染死亡率则会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20.
正牛流行性感冒也被称为牛流感,是由牛流行性感冒病毒引发的一种常见的急性、热性、接触性呼吸道病,对牛的健康会造成很大的影响。牛流行性感冒临床表现为鼻、眼粘膜发炎、呼吸道炎症、咳嗽等,病牛浑身无力、腰部、腿部有关节炎。牛流行性感冒具有很强的传染性,会大面积流行,经过及时治疗,一般会痊愈。若存在继发病、其他疾病,则可能引起发病牛死亡。1病因牛流行性感冒病毒属于正黏科流感病毒,病毒会凝集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