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羊快疫是由梭状芽胞杆菌属中的腐败梭菌引起的以侵害绵山羊为主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本病在秋冬和初春气候骤变,羊只采食冰冻草料或受寒感冒时,由于机体抵抗力降低而诱发,胃肠道酸碱度的改变也有利病菌大量繁殖,产生的毒素刺激中枢神经系统引起急性休克,从而导致羊只在短时间内死亡。  相似文献   

2.
采取问询、现场调查和常年跟踪的方法,对乌鲁木齐市米东区柏杨河乡羊疫病种类、发生原因及流行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该乡羊只疫病主要有寄生虫病和梭菌类传染病,近年无重大疫病发生,羊只死亡的主要原因有春季为寄生虫病引起的春乏死亡和秋季为梭菌类传染病引起的死亡,本文针对问题提出了减少羊只死亡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3.
《新农村》2016,(2)
正羊梭菌性肠毒症系感染D型魏氏梭菌后,在肠道中大量繁殖,产生毒素所引起的一种急性毒血症。病羊死后肾组织严重软化,故又称"软肾病"。1.发病情况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某湖羊场存栏湖羊900只。前段时间有部分羊只发病,先后怀疑为酸中毒、食盐中毒、巴氏杆菌病,链球菌病和大肠杆菌病等,经治疗效果均不明显,陆续死亡300余只,死亡率高达总存栏数的30%以上。羊场的羊舍建筑为双列式、中走廊、离地漏缝  相似文献   

4.
羊快疫病是一种急性发作的传染病,往往发病急且病程较短.主要症状表现为真胃出血和坏死性炎症.病原为腐败梭菌,即厌氧性大肠埃希菌.此病主要经过消化道感染,特别是在冬末春初季节里,由于地边、山坡旁或河边地带,气温冰冷、潮湿,羊采食了冰冷草料时,腐败梭菌在绒山羊胃中迅速繁殖,其毒素使消化道黏膜发炎并坏死,而诱发羊快疫病.本病一...  相似文献   

5.
梁占生 《农家顾问》2009,(10):49-49
羊快疫是由腐败梭菌引起羊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以突然发病死亡和胃出血、坏死为特征。1.流行特点 本病一般经消化道感染.2岁以内的羊发病较多.常呈地方性流行。多发于秋、冬和初春气候骤变、阴雨连绵季节,在低洼、潮湿、沼泽地放牧的羊只易患本病。  相似文献   

6.
绵羊腐败梭菌与魏氏梭菌混合感染的诊断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20 0 0年 9~ 1 1月和 2 0 0 1年 3~ 4月 ,周口市北郊乡及项城、沈丘县连续发生绵羊急性死亡病例 ;在此之前 ,安徽省临泉县、太和县也曾发生类似情况。随科技下乡活动实地调查了解与实验室病原分离 ,笔者将其确诊为腐败梭菌与魏氏梭菌混合感染。现报告于后。1 流行情况笔者在调查中发现该病多呈点状散发于秋冬和初春季节 ,且多因剪毛后感冒 ,采食霜冻、冰草 ,圈舍温度较低或通风不良而致病。周口市王堂村羊场因饮用河沟污染水而常年零星发生多例此病。流行病学调查表明 :该病以幼龄羊多发 ,膘情好的羊先发 ,夜间发病的较多为特征。羊场一…  相似文献   

7.
羊梭菌病是由梭菌属的几种主要致病性梭菌引起的羊类急性传染病。现将笔者对本病的防治措施简介如下:一、病因本病在正常情况下,羊肠道中的梭菌并不表现出致病作用,只有在羊只感染大量病菌,或外因导致羊只抵  相似文献   

8.
正蛋鸭的坏死性肠炎是有魏氏梭菌引起的一种以侵害禽类,引起肠道出血、溃疡、坏死为主要特征的散发性传染病疾病。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鸭群受到应激时(如免疫接种、气候突变、更换饲料等)发生更为多见。特别是饲料受到污染或加入腐败或发生霉变的饲料原料时更加容易发生。它发病快、病程短,常见急性经过。本病给养殖户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笔者近期在临床上遇到过一例。现将情况报告如下:一、发病情况及临床症状:郓城县某蛋鸭养殖场饲养蛋鸭4000余只,260日龄,2017年9月中旬出现零星死亡,每天死亡1—2只,第5天死亡增加,达到5只。随来我处就诊。主诉鸭群大群精神状态很好,采食、产蛋都正常,活动场地上偶见黑灰色  相似文献   

9.
羊快疫主要表现为突发病情、病程短、真胃出血性、炎性损害等相关病害特征,该病是由腐败梭菌经消化道感染导致的急性传染病,多发生于绵羊,在春秋季节呈多发性。发病原因多因羊群采食了污染的饲料或水源等,同时如果外界有不良诱因如天气骤变,连阴雨天、寄生病等也会引发该病。该病主要呈现散发死亡不高,但对羊群的危害也比较大,必须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10.
<正>本病易发生于7月龄左右的羊,潜伏期一般10天左右。染病山羊的口角、鼻及耳出现红色的细小斑点,2天后形成水疱及脓疱,脓疱成熟后变成溃疡。发病严重的羊食欲下降、精神不振,4~5天不采食就会出现脱水死亡。一旦羊群出现此病,应立即将发病羊只与健康羊只分开。用0.2%烧碱彻底消毒羊舍,2天后再冲洗一次,然后用3%的百毒杀全面喷雾消毒。按每千克4万单位的用量对患畜注射青霉  相似文献   

11.
羊快疫是由腐败梭菌引起的羊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以突然发病死亡和胃出血、坏死为特征。1.流行特点本病一般经消化道感染,2岁以内的羊发病较多。一般呈地方性流行,多发于秋、冬和初春气候骤变、阴雨连绵季节。在低洼地、潮湿地、沼泽地放牧的羊只易患本病。2.主要特征病羊往往还未出现临床症状就突然死亡。病程长的病羊离群卧地,不愿走动,强迫行走时运动失调。病羊腹部膨胀,有痛感,排粪困难,里急后重,有的排黑色稀粪,体温一般不升高,有的升高到41℃,数小时内痉挛或昏迷而死。3.主要病变病羊死后尸体迅速腐败、膨胀,需及时剖检。真胃尤其是胃底…  相似文献   

12.
<正>2016年10月,天祝县石门镇岔岔屲村陈某的羊场突然发生不明原因的羊只猝死疾病。在2~3d内陆续死亡30余只。因发病数量较多随出诊诊治。1发病情况2016年10月14日陈某养殖场羊群中3只羊突然死亡,15日5只羊不明原因死亡,17日清晨放牧时羊群中又有24只不明原因死亡,随及陈某将羊群赶回圈舍。死亡地点分散在圈舍,放牧途中和放牧地,该群羊膘情较好,以往没有发现任何疾病,羊只平时采食良好。  相似文献   

13.
《现代农业》2006,(10):35-35
羊快疫是由腐败梭菌引起的羊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以突然发病死亡和胃出血、坏死为特征。  相似文献   

14.
<正>羊梭菌病是由梭菌属的几种主要致病性梭菌引起的羊只急性传染病。现将该病的防治措施介绍如下:一、病因在正常情况下,羊肠道中的梭菌并不表现出致病作用,只有在羊只感染大量病菌,或外因导致羊只抵抗力下降时,才容易诱发羊梭菌病。二、流行特点羊梭菌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春夏与秋冬之交季节易多发。主要以2~4月龄的肥壮绵羊发病为主,  相似文献   

15.
《农家科技》2012,(2):34-35
<正>1.注意防寒保暖。春季天气变化不定,夜间气温仍然很低,而且羊只在晚上活动量小,特别是初春,一定要做好羊群的防寒工作,设法提高羊舍温度。羊舍在晚上仍需遮掩好门窗,尽量少用消毒液消毒羊舍,保持羊舍干燥,避免潮湿。舍内的羊粪有良好的保暖作用,在天气不好时不要清除。初产羔羊要增铺垫草,羊只饮水要少量勤添,最好是添加温水,羊只白天饮足后,要把剩下的水倒掉,防止怀孕母羊和羔羊饮冰渣水,导致生病甚至流产。  相似文献   

16.
家禽肉毒梭菌毒素中毒松花江畜牧局防疫站吴家志家禽肉毒梭菌毒素中毒又称肉毒中毒,系由家禽采食了被肉毒梭菌产生的毒素污染的饲料所引起的中毒性疾病.1病因本病的病原体为肉毒梭既是一种腐生且该菌在腐败的肉、鱼、动物尸体及霉烂蔬菜中与霉菌、腐生菌共生时,开始繁...  相似文献   

17.
羊快疫是由腐败梭菌引起的急性、致死性传染病.其特征是很快死亡,真胃和十二指肠出血水肿并有坏死灶.多呈散发性和地方性流行,对养羊业有很大为害.  相似文献   

18.
湖北省建始县某梅花鹿养殖场死亡4例梅花鹿,通过对病料进行细菌的分离培养,可见典型的多杀性巴氏杆菌和腐败梭菌的菌落;通过细菌生化鉴定结果为多杀性巴氏杆菌和腐败梭菌;动物接种实验复制出了多杀性巴氏杆菌和腐败梭菌相同的病变。因此,确诊为多杀性巴氏杆菌和腐败梭菌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19.
梅花鹿腐败梭菌病病原分离与诊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鹿腐败梭菌病是由腐败梭菌引起的鹿的一种急性传染病.1997年4月24日延边珲春市某鹿场送来一头死亡梅花鹿,经检查病理变化和病原分离与签定,诊断为鹿腐败梭菌病.现将诊断情况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1997年4月24回延边晖春市某鹿场送检死亡梅花鹿一头.该场技术员介绍,自1995年12月初开始发病,至1996年4月24日共死亡13头,死亡多发生于6月龄至1岁的幼鹿,多为源情较好的仔鹿,呈散发性发病。病初表现精神不振,食欲不振,不愿走动,先排软便,后有腹泻,伏地不起.2剖检变化死鹿腹鼓胀,鼻中流出带泡沫状的酸臭液,后驱粪便污染.切开胸腹…  相似文献   

20.
羊快疫是由梭状芽孢杆菌属的腐败梭菌引起的主要危害绵羊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以突然发病,病程短,死亡快,真胃出血性和坏死性炎症为特征.因本病发病突然、病程急剧、死亡很快、所以称"羊快疫".此病多发生于低洼、潮湿的地区.羊在剪毛、感冒或机体抵抗力降低时,均会促发本病.绵羊最易感,比山羊发病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