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冷雪  武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284-285,306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是由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引起的,以高热、上呼吸道疾病和流产为主要特征。该病是牛的重要传染病之一,给养牛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笔者从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发病机理、诊断方法、预防与控制6个方面阐述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几种检疫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是由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该病对养牛业危害极大。本论文对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的各种诊断方法进行了系统比较,以便对该病的检疫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是由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引起牛的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以高热、呼吸困难、鼻炎、窦炎和上呼吸道炎症为特征。此病还可引起牛的结膜炎、脑膜脑炎、外阴道炎、阴茎包皮炎、流产、乳房炎、肠炎等疾病,是造成养牛业经济损失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4.
本论文对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的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发病机理、诊断及防控措施进行了综述,为我国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的防控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是由病毒引起牛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传染性疾病。本病又称红鼻病或传染性坏死性鼻炎,临床特征是发热、高度呼吸困难、上呼吸道黏膜发炎、水肿、出血、形成坏死斑点,鼻炎、窦炎等。本病的临床症状多样,随着病毒毒力强弱、牛的年龄、饲养管理条件的不同而呈现轻重不同的症状。本病广泛分布于美国、欧洲等多个国家,我国亦有本病的发生,造成养牛业较为严重的经济损失,危害较大,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应做好综合的防控措施,预防本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Infectious bovine rhinotracheitis,IBR)是牛的重要传染病,临床以呼吸道症状为主,伴有结膜炎、乳腺炎、流产等症状。其病原是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 bovine rhinotracheitis virus,IBRV),又称牛疱疹病毒1型(Bovine herpesvirus 1,BHV-1),共编码30~40种结构蛋白,其中11种为囊膜糖蛋白。糖蛋白在病毒吸附、侵入宿主细胞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糖蛋白gB对病毒侵入宿主细胞、在细胞间扩散及复制至关重要;糖蛋白gD在病毒复制、传播和感染机制方面作用重大,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是诱导产生中和抗体的主要糖蛋白。对gB、gD的研究不仅可从蛋白层面解析病毒侵染机制,还能够为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的临床诊断和预防提供理论依据。本文针对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的主要糖蛋白gB、gD的研究结果进行综述,分析其生物学功能以及在疫苗和诊断方面的应用,以期为牛传染性鼻气管炎侵染机制和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正>牛传染性鼻气管炎又称“红鼻病”,是由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所引发的接触性、急性牛传染病。患病牛发病症状为高热、鼻炎、呼吸困难等症状,能引发结膜炎、生殖道感染、公牛龟头炎、母牛流产或乳房炎等。不同年龄的牛只均可感染本病,可通过母婴垂直传播与呼吸道水平传播病毒,严重者终身携带该病毒。本文针对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的流行特点、病原学诊断和防控措施进行阐述,为牛传染性鼻气管炎提供防控参考。  相似文献   

8.
在调查冀西北地区奶牛主要疾病的过程中发现了疑似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例,通过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尸体剖检、细菌培养、病毒分离及康复犊牛及其母牛IBR抗体检测,最后确诊为传染性鼻气管炎.  相似文献   

9.
牛病毒性腹泻、牛传染性鼻气管炎和牛恶性卡他热能引起牛出现呼吸道、消化道症状,通过临床症状很难鉴别诊断。2014年8月,大庆市某牛场爆发了以口腔黏膜溃疡为特征的传染病。通过PCR和基因测序方法对上述疑似牛病毒性腹泻、牛传染性鼻气管炎和牛恶性卡他热的病例进行了鉴别诊断,结果确诊牛恶性卡他热是造成该牛群爆发疫病的主要病因,为该病的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杨有武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6):2477-2479
[目的]从疑似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感染的牛鼻腔棉拭子中分离出1株病毒,对其进行鉴定和序列分析。[方法]从疑似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感染的牛鼻腔棉拭子中分离到1株病毒,将其命名为NM株。通过PCR、MDBK细胞病变观察、中和试验、动物回归试验、gD基因序列分析对其进行鉴定。[结果]确定该分离株为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强毒株。NM株病毒能使MDBK细胞产生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典型性细胞病变。Reed-Muench法测定NM株病毒的TCID50为10-6.0/ml。NM株病毒与IBRV阳性血清发生中和反应,而与IBRV阴性血清不发生中和反应。NM株病毒能使8月龄IBRV抗体阴性牛致病,表现出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的典型临床症状。gD基因序列鉴定结果表明NM株病毒与IBRV K22株的同源性最高。[结论]该研究可为IBR诊断试剂与疫苗的研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一、牛传染性鼻气管炎1.病性和流行病学牛传染性鼻气管炎又称"坏死性鼻炎"、"红鼻病",是由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引起牛的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本病的危险性在于,病毒侵入牛体后,可潜伏于一定的部位,导致持续性感染,病牛长期乃至终生带毒,给控制和消灭本病带来极大困难。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牛传染性鼻气管炎和病毒性腹泻在昆明地区的感染情况和流行趋势,该研究于2021—2022年采用实时荧光PCR方法对昆明市16个乡镇61家肉牛规模殖场的1394份棉拭子样品进行牛传染性鼻气管炎和病毒性腹泻病毒核酸检测。结果显示,2021年,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核酸个体阳性率0.23%、场群阳性率为2.78%,牛病毒性腹泻病毒核酸个体阳性率0.35%、场群阳性率为2.78%;经及时指导养殖场淘汰阳性病牛,2022年牛传染性鼻气管炎和病毒性腹泻病毒核酸全部为阴性。可见,及时发现并积极防控对根除牛传染性鼻气管炎和病毒性腹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牛肺炎链球菌病是一种以呼吸道症状为主要特征的传染性疾病。病原是肺炎链球菌,主要侵害患病牛的肺部,临床中主要症状为出现毒血症和纤维素性胸膜肺炎。文章对牛肺炎链球菌病的病原,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和防控措施进行了阐述,以期为相关工作者带来帮助,降低此病的发生率,促进养牛业发展。  相似文献   

14.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又称牛媾疫、流行性流产、坏死性鼻炎,俗称红鼻子病。是由病毒引起的牛的急性热性高度传染性疫病。临床表现鼻气管发炎,发热,咳嗽,流鼻液和呼吸困难等症状,伴发结膜炎、角膜炎、阴道炎、龟头包皮炎、脑膜脑炎、子宫内膜炎和流产。  相似文献   

15.
牛的传染性鼻气管炎,是由牛疱疹病毒、鼻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呼吸道传染病,病毒侵入牛体后,导致持续性感染,病牛长期乃至终生带毒,给控制和消灭本病带来极大困难。本文论述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的诊断与治疗。  相似文献   

16.
牛海绵状脑病是牛的一种传染性脑病。其病原为潜伏期很长(可达5年之久)的朊病毒,通常牛海绵状脑病的病程较长,且病情呈渐进性加重。牛海绵状脑病在临床中主要以神经症状为特征。本文对牛海绵状脑病的病原、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临床诊断、防制措施等方面进行综合阐述,期望对相关工作者带来帮助,降低此病的发生,从而促进养牛业发展。  相似文献   

17.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又称牛媾疫、流行性流产、坏死性鼻炎,俗称红鼻子病.是由病毒引起的牛的急性热性高度传染性疫病.临床表现鼻气管发炎,发热,咳嗽,流鼻液和呼吸困难等症状,伴发结膜炎、角膜炎、阴道炎、龟头包皮炎、脑膜脑炎、子宫内膜炎和流产.  相似文献   

18.
牛螨病,又被称作为疥癣、疥疮等,具体来说就是疥螨和痒螨两种寄生虫,寄生在牛的体表,从而引起的慢性寄生虫性皮肤病,此病传染性极高。发病后往往蔓延至全群,对养牛业危害十分严重。本文对牛螨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诊断及防治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内蒙古地区牛传染性鼻气管炎血清学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应用ELISA方法对内蒙古自治区13个盟市457头牛进行了牛传染性鼻气管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除兴安盟、巴彦诺尔市、乌海市和阿拉善盟以外,其他盟市均查出牛传染性鼻气管炎感染阳性牛,最低感染率仅为5%,最高感染率达100%,中东部地区疫情较严重.本研究结果,为内蒙古地区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的防制提供可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20.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是由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又称红鼻病或牛传染性坏死性鼻炎。秋、冬寒冷季节较易流行。1.流行病学病牛和带毒动物是主要传染源,隐性感染的种公牛因精液带毒,因此是最危险的传染源。病愈牛可带毒6~12个月。病毒主要存在于鼻、眼、阴道分泌物和排泄物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