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适宜树种的筛选和使用是矿区生态修复的关键,为解决贺兰山露天矿区生态修复中因植物选择及客土缺乏导致造林成活率不高的问题,本研究以蒙古扁桃、长柄扁桃、红花多枝柽柳和甘蒙柽柳4种灌木为试验材料,在贺兰山清水沟和头鑫矿区开展试验,通过统计成活率、生长量及调查造林效果,筛选出适宜矿区栽植的灌木树种。结果表明,4种灌木2年生容器苗的成活率和新梢生长量均高于1年生容器苗。2年生容器苗栽植第二年,红花多枝柽柳成活率最高,为87.8%~91.7%;长柄扁桃成活率最低,为75.5%;蒙古扁桃和长柄扁桃的成活率均以清水沟矿区最高,红花多枝柽柳和甘蒙柽柳成活率均以头鑫矿区最高。蒙古扁桃和长柄扁桃2年生容器苗栽植第二年,树穴覆盖黑色膜较对照可提高成活率8.0%、13.0%。因此,在清水沟矿区适宜客土栽植蒙古扁桃和长柄扁桃2年生容器苗,在头鑫矿区适宜栽植红花多枝柽柳和甘蒙柽柳2年生容器苗。贺兰山矿区4种灌木树种造林对比试验可为相近立地条件矿区生态修复苗木选择提供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2.
玉田县地处燕山南麓,中南部是广阔的平原。北部荒山基本上都是干旱阳坡,适合侧柏栽植。通过调查发现,侧柏幼苗在生长期(清明至霜降),当土壤水分达到田间持水量(即土壤水分到湿透程度)时,苗木根系活动旺盛,能够在短时间内生长出大量新生根。从玉田县2015—2017年造林试验结果看出,侧柏从早春苗木返青到晚秋苗木变紫色整个生长期均能造林,但成活率却相差很大。进入雨季下过透雨后造林,成活率很高,平均达95%以上;在干旱季节进行引水上山造林,成活率也很高,平均在90%以上;在干旱季节不引水上山造林,成活率很低,仅有20%。调查结果证明,影响侧柏造林成活率的决定性因素是水分而不是造林的季节。  相似文献   

3.
最近几年行唐县持续干旱,造成许多树种成活率、保存率相当低,为了扭转这种局面,省市领导经过实际调研,要求在工程造林中大力推广容器苗造林。容器苗造林既可节省成本、按需培育,又能提高造林成活率,且造林时间较长。侧柏容器苗就成为荒山造林、封山育林工程的首选树种。行唐县上闫庄乡上闰庄村南进行了侧柏容器苗造林,效果很好,成活率达到90%以上,保存率达到87%以上。现将侧柏容器苗造林技术要点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陕西吴起县为了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发展退耕还林后续产业长柄扁桃示范建设项目,本地培育无纺布容器苗进行造林的主要流程。通过选用一年实生,地径在0.5CM以上无纺布容器苗木,在退耕地及荒山进行造林栽植,大大提高了栽植的成活率。为此特加以总结,旨在对干旱半干旱地区在今后长柄扁桃造林方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深穴整地穴底植苗草灌覆盖的造林新方法可有效地保持土壤水分,对提高干旱地区油松造林成活率有显著作用,同时对促进林木的生长也有一定作用。 河北省的燕山丘陵区,长期以来该地区油松年年造林不见林,特别是干旱阳坡,土壤水分条件差,导致造林成活率低。为提高造林成活率,我们于1993~1997年,在迁西县干旱阳坡上进行了不同植苗造林方法的比较试验,总结出了深穴整地穴底植育草灌覆盖的造林新方法,使油松造林成活率由50%左右提高到90%左右。  相似文献   

6.
干旱荒漠区造林是防止土地沙漠化、阻止沙丘移动的有效办法。为了提高在干旱荒漠区造林成活率,造林生产中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本文针对干旱荒漠区造林技术及实施要点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7.
樟子松,松科松属,又称海拉尔松,蒙古赤松,是北方针叶树种中较耐严寒且速生的树种,对土壤要求不严,根系发达,固土能力强,因此,非常适宜在张家口山地营造用材防护林.但是,由于北方春秋季节气候干旱,往往造林成活率很低,樟子松容器苗雨季造林技术,无缓苗期、野外适应期,减少了失水环节,大大提高了造林成活率、保存率.  相似文献   

8.
加强湟中县干旱山区生态环境建设的关键在于提高造林成活率。采取科学制定规划设计 ,集中力量培育优质壮苗 ,强化整地意识 ,落实科技保障机制 ,加强林地管护等一系列抗旱措施 ,达到提高干旱山区造林成活率的目的 ,加快湟中县生态环境治理步伐。  相似文献   

9.
侧柏容器大苗干旱阳坡造林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侧柏容器育苗及夏季造林技术,在干旱阳坡造林苗木成活率和保存率分别达到95%和93%。  相似文献   

10.
<正>刺槐是北方干旱阳坡造林的主要树种,由于近几年干旱少雨,造成刺槐造林成活率低,为了提高造林成效,我们采用了刺槐容器苗造林,使刺槐的造林成活率得到了提高,为了推  相似文献   

11.
高寒地区沙地樟子松冬季造林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小直抗回填整地”和“塑料护苗筒坑整地”2种方法,在高寒地区干旱沙地进行樟子松冬季造林试验,不但可充分利用冬闲时间,延长造林季节,还使造林成活率较穴状整地高,春,秋造林成活率提高40%以上,保存苗成本降低50%以上。  相似文献   

12.
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由于降水量少,土壤贫瘠等现象造成树木很难生长,为了改善当地恶劣的环境,利用人工造林改善环境是目前非常有效的方法。基于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帮助林木成活率增高的目的,本文主要对造林技术进行分析,通过选树、整地、壮苗、培育等方面提出科学的造林技术,通过抗旱造林技术的使用,以期增加树木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种植的成活率,从而达到对干旱地区地质环境进行改善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造林成活率低,造林质量差,始终是困扰干旱、半干旱地区造林发展的主要矛盾。如何提高干旱、半干旱地区造林成活率和质量,创新造林技术已成为植树造林工作的重中之重的环节。根据天津及周边地区近8年的严重干旱和树种具有的特性,探索出速生杨扦插造林实用技术。采用此项技术造林成本低、质量好、成活率高、节水高效,可较快推进林业的发展,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4.
刺槐容器育苗造林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刺槐是北方干旱阳坡造林的主要树种,由于近几年干旱少雨,造成刺槐造林成活率低,为了提高造林成效,我们采用了刺槐容器苗造林,使刺槐的造林成活率得到了提高,为了推广刺槐容器苗造林技术,现将该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几年来,由于我市严重干旱,大苗造林普遍成活率低,林相不整齐,问题很多。主要原因是由于新植大苗树势弱,缓苗期长,不仅易诱发病虫害,而且当年生长量也不十分明显。根苗造林虽然初期生长起点低,看起来不壮观,但后期生长量均可达到或超过大苗生长量,同时,造林成活率很容易超过95%,  相似文献   

16.
为了恢复天然林植被,治理流动沙丘,在高寒干旱沙地进行了天然林保护工程深栽造林,采取深栽造林和设置沙障相结合的措施,目的是使植被进一步得到恢复,局部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结果表明,经过深栽造林技术,棉柳的当年成活率达到91.7%,柽柳的成活率达到88.5%,造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7.
青石山地干旱瘠薄,造林绿化难度大,成活率、保存率较低。该文从造林整地、苗木选择、栽植、覆盖保墒、抚育管理、封山育林等方面介绍青石山干旱瘠薄山地造林技术,以为今后提高青石山区干旱瘠薄山地造林成活率提供综合配套的技术措施和造林方法。  相似文献   

18.
浅谈提高荒山造林成活率的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西北干旱山区常年少雨 ,蒸发强烈 ,造林成活率很低。利用地膜栽植、栽植容器苗、红柳植苗造林等方法 ,无疑是解决干旱山区绿化造林的可行性方法 ,不仅能大大提高干旱山区荒山造林的成活率 ,而且也是提高旱地种苗成长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由于自然环境差,导致地区的造林存在成活率低、植物生长稳定性差、林业资源保存率低等一系列问题,从而严重影响了干旱、半干旱地区的造林效率。为了能够提高干旱、半干旱地区的造林成活率,将目前所采用的抗旱造林技术进行有效的搭配使用,这样可最大限度提升造林的成活率、保存率。  相似文献   

20.
水分胁迫对3种扁桃的生长与耗水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不同水分胁迫下3种扁桃的耗水规律与生长特征,以蒙古扁桃、长柄扁桃、四川扁桃的1年生播种苗为试验材料,通过室外盆栽,设置适宜水分、轻度、中度和重度干旱4个水分条件,分别为田间持水量的75%~80%(CK)、60%~65%(T1)、45%~50%(T2)和30%~35%(T3)。结果表明:1)随着土壤水分的胁迫,3种扁桃的株高和地径均受到明显抑制,蒙古扁桃和四川扁桃均表现为CKT1T2T3,而长柄扁桃则为T1CKT2T3。2)3种扁桃的耗水量随着土壤含水量的降低而减少,表现出CKT1T2T3的变化规律。3)相同水分条件下,四川扁桃的日耗水量最多,耗水高峰持续时间较长,蒙古扁桃的日耗水量最低,长柄扁桃的日耗水量介于两者之间。4)不同水分条件下,3种扁桃的单株水分利用效率排序分别为四川扁桃:T1T2T3CK,适宜在轻度干旱下生长;蒙古扁桃:T3T2CKT1,能够在重度干旱下生长;长柄扁桃:T2T1T3CK,适宜在中度干旱下生长。表明3种扁桃均有很强的抗旱性,且蒙古扁桃最抗旱,为灌木树种在宁夏干旱区的生态造林及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