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本文在分析了不同生态条件苹果繁殖器官中的附生微生物的基础上,从已获得的292株菌(全部附生微生物)中筛选出11株对A.alternata(苹果霉心病的主要病原)具抑制作用的拮抗微生物,它们主要属于芽孢杆菌属和链霉菌属。拮抗菌B_(25)和A_(32)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对苹果霉心病的防治效果都比多菌灵好,跟踪检测结果,B_(25)和A_(32)都能在与它们原来存在的生态条件完全不同的苹果树上定殖下来。  相似文献   

2.
研究表明:苹果霉心病病原Alternaria alternata分生孢子的萌发和产孢细胞形成及孢子形成均需要一定的温度、湿度和PH。在25℃、PH 5.6和有水滴存在等条件下的孢子萌发最好、产孢最多;黑暗有利于产孢细胞的形成;不同品种的苹果花粉、果实渗出液、不同的糖类等营养物质对分生孢子的萌发和产孢具有不同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进行不同药剂防治苹果霉心病药效研究,结果表明: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可以有效防治苹果霉心病,对坐果率影响不大,储藏期烂果较少,可在生产上推广应用。50%邦果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虽然对苹果霉心病有较好防效,但储藏期烂果严重,生产上不宜应用。  相似文献   

4.
用红星(starking delicious)、金冠(Golden delicious)、秦冠(Qin delicious)三个品种的短果枝顶芽(花芽)、中长枝顶芽及中长枝侧芽(叶芽)等三种芽的鳞片分层剥取后,采用组织分离法和洗涤离心法分析研究,发现这三个品种芽的鳞片均带有AIternaria spp。三个品种中红星的带菌率及所带孢子量最高,三种芽中短果枝顶芽的带菌率及带孢子量最高,同时鳞片上所带的孢子于次年春均能荫发,可作为初次侵染源。三个品种中,红星田间果实发病率最高,这与芽内带A.spp及其孢子量成正相关。以上结果表明了A.spp能以菌丝和分生孢子在芽中越冬,所以芽是霉心病的一个重要越冬场所。  相似文献   

5.
不同生物药剂防治苹果霉心病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3种生物农药对苹果霉心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其中3%克菌康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的防效为83.18%,效果最好,其次是日产10%宝丽安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防效为82.27%,且对坐果率、果形指数无影响。  相似文献   

6.
研究在苹果花露红期和落花60%~70%时喷施4种生物药剂防治苹果霉心病的效果。结果表明,10%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10%宁南霉素可溶性粉剂和6%春雷霉素可湿性粉剂4种生物药剂对苹果霉心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88.10%、85.54%、76.30%和70.41%,花朵坐果率分别为93.67%、96.33%、84.67%和85.67%;化学药剂40%苯醚甲环唑悬浮剂对苹果霉心病的防治效果为91.10%,但花朵坐果率仅为63.33%。综合比较,10%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和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较好,建议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为筛选防治苹果霉心病高效、低毒、低残留的药剂,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6种杀菌剂对苹果霉心病菌(粉红单端孢茵,Trichothecium roseum Bull)的室内毒力.结果表明,6种药剂对苹果霉心病菌茵丝生长的抑制效果不同,涂干剂EC抑菌效果最好,其EC50为3.715 μg/mL; 78%波尔·锰锌WP、70%丙森锌WP及10%苯醚甲环唑WG的抑菌效果差别不大,EC50在19.011~87.700 μg/mL之间;80%代森锰锌WGEC50为7.161 μg/mL,抑茵效果也较好;75%百茵清WP的抑茵效果较差,EC50为3 169.567 μg/mL.  相似文献   

8.
苹果品种间对褐斑病存在抗病性差异,且某些品种的抗病性在苗期和成株期表现不一致。寄主的抗病性与叶面角质层厚度和叶内全氮量成正相关,而与游离酚、可溶性糖、磷和钾的含量无关。感病后,寄主的水分代谢和能量代谢发生改变,游离酚产生积累。  相似文献   

9.
苹果黄色叶螨(EOTERANYCHUS SP.)是我省三州和其它苹果产区的一种重要害螨。本试验测定了四种不同温度下的有效积温和发育起点温,得到了苹果黄色叶螨各虫态及全世代的有效积温(K)和发育起点温常数(C)及理论预测式(N)。经结合雅安地区气象资料推算验证与实际发生代数(8—9)基本相等。  相似文献   

10.
苹果繁殖器官附生微生物区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不同生态条件下的苹果繁殖器官中的附生微生物,结果表明:①附生微生物的数量和组成与生态条件有关。②附生微生物以细菌为主,其次是真菌,放线菌最少,主要在冷凉干燥的地区检出。③生态条件不同,附生微生物类群不同。温暖湿润的生态条件下,主要附生微生物类群为Bacillus,固氮菌,Coniothyrium,Phyllosticta,Penicillium,Streptomyces;冷凉干燥的生态条件下,主要附生微生物类群为Bacillus,固氮  相似文献   

11.
梨黑星菌的产孢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表明:①梨黑星菌分生孢子单生于菌丝顶端或分枝顶端膨大的细胞上,产孢细胞作拟单轴式延伸。孢子脱落后孢子梗上留下明显的孢痕。②不同光照对黑星菌产孢的效用各异。以先黑暗后黑光产孢最多,自然散射光次之。③梨黑星菌分生孢子在16℃产生较多。尤以先20℃培养再移至16℃下更好。④梨黑星菌产孢在PDA和麦芽汁琼脂上较好。  相似文献   

12.
苹果—褐斑病菌相互作用中苯丙氨酸解氨酶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对苹果一褐斑病菌相互作用中苯丙氨酸解氨酶作了一些研究,结果表明:苹果幼苗不同品种叶片接种后,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的变化是苹果、褐斑病菌相互作用的结果。苹果叶片感染病原菌后,苯丙氨酸解氨酶形成速度和程度与品种抗病性有直接关系。进一步提出了苹果一褐斑病菌相互作用中苯丙氨酸解氨酶与抗病不能有病理生理途径。  相似文献   

13.
用金冠、富士二品种幼苗接种茎沟槽病毒(SGV)后,分期测定蛋白质、核酸、DNA、总氮、氨基酸、可溶性糖、铁和锌含量。结果表明:受SGV侵染的植株,核酸、蛋白质含量下降;DNA、总氮、游离氨基酸含量增加;铁含量增加,锌含量减少,可溶性糖含量增加。  相似文献   

14.
实验选用中国白梨(鸭梨、金花)和日本砂梨(新世纪、明月)的四个品种。通过对叶片接种梨黑星病菌(Venturia nashicola)分生孢子后,分期测定各品种的总酚。结果表明:总酚特别是OD酚与抗梨黑星病相关。但在两个梨系统中表现不尽相同。白梨系统中、抗病品种固有含酚量高于感病品种,接种后两者含酚量均增加,而抗病品种的酚尤其是OD酚含量增加明显。砂梨系统中感病品种固有含酚量高于抗病品种,接种后感病品种的含酚量最初下降,以后才上升;而抗病品种则相反开始便增加,OD酚持续增加至第10天。  相似文献   

15.
无病毒与带病毒苹果树的内含物及生长结果习性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对无病毒和带病毒富士、金冠苹果树的内含物及生长、结果、产量等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无病毒树的内源激素、核酸、蛋白质含量均高于带病毒树的含量;无病毒树较带病毒树生长强,分枝多,成花易,早期产量高;但二者的果实营养成分含量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6.
钙对苹果品种褐斑病的抗病性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苹果品种幼苗叶片接种褐斑病菌后,钙含量的变化是苹果—褐斑病菌相互作用的结果。苹果不同品种叶片感染病原菌后,钙含量普遍增加,表现为被动的病理生理变化,品种感病程度愈高,增加量愈大。进一步提出了钙在苹果品种对褐斑病的抗病性中可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