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海沃德猕猴桃的贮藏技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潘林娜 《果树科学》1996,13(1):37-39
猕猴桃成熟过程中,可溶性固形物显著上升,果实硬度下降,达生理成熟后,可在树上后熟,也可离开母蔓后熟。采收后果实要尽快入库,用薄膜包装,才能最大限度地延长猕猴桃的贮藏寿命。以气调贮藏和现代化冷库贮藏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
采收成熟度对“金艳”猕猴桃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丹 《北方园艺》2018,(2):141-145
以不同采收期采收的"金艳"猕猴桃(Actinidia chinensis×A.eriantha)为试材,置于温度(1±0.5)℃,相对湿度90%~95%条件下贮藏,研究不同成熟度采收对采后"金艳"猕猴桃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采收期Ⅰ(2015-10-15),Ⅱ(2015-10-22)和Ⅲ(2015-10-29)果实在低温贮藏过程中,保持了较好的果实硬度,但采收期Ⅰ果实糖酸比较低,干物质含量较低,口感差;采收期Ⅳ(2015-11-05)和Ⅴ(2015-11-12)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较高,但果实在贮藏过程中硬度迅速下降,不利于贮藏。常温货架期间,采收期Ⅰ和Ⅱ果实硬度变化差异显著。综合各项指标认为,采收期Ⅱ和Ⅲ的果实适宜长期贮藏,采收期Ⅳ和Ⅴ的果实适宜短期贮藏。  相似文献   

3.
为科学确定广西桂林地区‘红阳’猕猴桃最佳采收期,分别于8月13日、8月21日、8月28日、9月5日采收果实进行冷藏和常温贮藏,比较了各采收期果实在采摘时、贮藏期间、后熟软化后的品质,以及其贮藏寿命和货架期。结果表明,8月21日采收的果实单果重最大,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较高,可滴定酸含量较低,在冷库贮藏4周时硬度接近4 kg/cm2,在常温下货架期接近1周,为‘红阳’猕猴桃在桂林地区的最佳采收时间。  相似文献   

4.
1 采收期把握不住 猕猴桃的适宜采收期因品种而异。一般在园内用手持糖量计测试可溶性固形物(也叫糖分)。以陕西主栽品种“秦美”为例,糖分达到7%时采收较为合适,花后150天左右,即可达到这个标准。关中地区“秦美”品种以10月中旬采收最为适宜,过早过迟都不利于贮藏,下雨、雨后刚晴或采前灌水都不宜采收。采前更不能加大氮肥的施用量,氮肥过多,影响果实贮藏的硬度和品质。  相似文献   

5.
以‘徐香’猕猴桃为试材,研究了4个采收期(盛花期后1301、381、46和154 d)1-MCP(1-甲基环丙烯)浓度为0.5μL/L处理24 h后,在(2±1)℃下贮藏后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1-MCP能够显著降低‘徐香’果实低温贮藏过程中呼吸速率、乙烯释放速率,延缓果实硬度、可滴定酸的下降以及可溶性固形物的上升;4个采收期的1-MCP处理果实出库后均能正常后熟,但品质和保鲜效果存在差异,其中Ⅱ、Ⅲ期处理果实在贮藏期结束时保持较高的硬度、可滴定酸和VC含量,并且110 d时失重和腐烂率较低;货架期末硬度、糖酸比相对较高,失重率和腐烂率较低。由此推断‘徐香’猕猴桃盛花期后138~146 d采收品质好,此时的1-MCP处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6.
用1 L/L的1-MCP处理秦美猕猴桃果实后入冷库贮藏,3个月后取出置于室温下,以空白处理为对照,定期测定猕猴桃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和维生素C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1-MCP处理能延长猕猴桃果实贮藏时间,有效延迟硬度和可滴定酸含量下降、抑制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上升、降低维生素C含量损失,保持果实良好外观品质和较高营养价值,保存猕猴桃固有风味。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究1-甲基环丙烯(1-MCP)对“金艳”猕猴桃果实采后贮藏效果和品质的影响,为“金艳”猕猴桃采后贮藏保鲜提供理论依据,以“金艳”猕猴桃果实为试材,采用1μL/L 1-MCP熏蒸处理12 h,将果实置于常温(20±1)℃贮藏,不做处理为对照组,比较分析1-MCP对“金艳”猕猴桃贮藏期间果实品质及抗氧化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MCP处理能有效延缓猕猴桃果实硬度的下降,降低呼吸强度,延缓可滴定酸(TA)和维生素C含量的降低,延缓可溶性固形物(SSC)和可溶性糖含量的上升;1-MCP处理显著提高了果实贮藏期间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等抗氧化酶活性,抑制了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和H2O2含量的上升,保持了较高的总酚含量从而维持果实较好的贮藏品质,延长贮藏时间。在“金艳”猕猴桃果实贮藏期间,1-MCP处理能有效延缓果实后熟软化,同时提高果实抗氧化能力,维持较高的果实品质,从而达到较好的贮藏保鲜效果。  相似文献   

8.
若干果实因素对猕猴桃贮藏期间失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猕猴桃果实因品种、采收期和果实大小不同,在贮藏期间的失重率存在显著差异。茸毛孔是果实失水的主要部位,而带果梗与否对果实的失重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猕猴桃新品种皖金的采后贮藏特点,明晰其适宜的贮藏温度及包装膜袋厚度。【方法】试验分为两部分:首先将部分果实分别放入(0±0.5)℃、(1±0.5)℃、(2±0.5)℃,相对湿度(90±5)%冷库以及常温(CK1)下贮藏,定期取样测定相关指标,确定皖金适宜贮藏温度;在上述适宜贮温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贮藏条件,采用不同厚度(0.01、0.03、0.05 mm)的聚乙烯(polyethylene,PE)膜袋密封包装果实,未包装果实为对照(CK2),筛选膜袋厚度。【结果】(1±0.5)℃贮藏温度下,果实贮藏保鲜效果较好,与(2±0.5)℃处理相比延长了有效贮藏期,与(0±0.5)℃处理相比显著降低了冷害的发生;在(1±0.5)℃下,不同厚度的膜袋包装处理与对照相比均可减缓果实硬度下降,延长有效贮藏期,延缓果实冷害的发生。其中0.03 mm PE膜袋处理果实贮藏效果更优。【结论】在(1±0.5)℃贮藏条件下,0.03 mm PE膜袋处理对延长皖金猕猴桃果实的贮藏保鲜期、减缓冷害发生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0.
双变气调贮藏是一项新的贮藏技术,与传统气调贮藏不同,它是在贮藏初期采用较高温度(10℃或更高)、高二氧化碳(10%以上),并在贮藏期间由高到低变动。该技术在北方土窑洞苹果贮藏中广泛应用,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为了研究解决猕猴桃常温条件下贮藏技术,我们对猕猴桃双变气调贮藏进行了研究利用、效果很好。 猕猴桃在自然温度条件下贮藏室(库)温度由高达15℃向低不断变化,由于前期(30天)室(库)温(15~10℃)和果温均高,果实呼吸作用进行的较快,使保鲜袋内氧气下降到4.5%~6%,在高变温情况下袋内二  相似文献   

11.
以香梨、‘早酥’梨及其11个杂交后代为材料,在冷库和室温条件下贮藏,研究贮藏过程梨果实失重率与果皮蜡质、叶绿素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冷库和室温条件下贮藏,果实失重率、烂果率呈上升趋势,品种(系)间差异较大,冷库贮藏果实失重率和烂果率明显低于室温下贮藏;果皮叶绿素含量呈下降趋势,冷库贮藏果实的果皮叶绿素含量明显高于室温贮藏;不同贮藏条件不同品种(系)果皮蜡质含量的峰值出现时间不同,冷库贮藏的蜡质含量明显高于室内贮藏。冷库贮藏效果好。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采收期对华金苹果贮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华金苹果贮藏的适宜采收期参考指标为:果实生长发育期为140~145天,果实硬度在7.00 kg/cm2以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在13.00%以上,平均单果重230.0 g以上,淀粉染色范围占果面的1/2左右。此时采收的华金苹果常温贮藏30天或冷藏4个月,果实食用品质良好。  相似文献   

13.
试验结果表明:"花牛"苹果在9月10~15日为果实适宜采收期,且贮藏3个月后果实硬度均在7.1kg/cm2以上,品质好、虎皮病果率低。在9月5日前采收,果实色差、味淡,冷藏性能差;在9月20日后采收,贮藏后果实硬度更低,商品性能下降。使用PE硅窗袋地下通风库贮藏优于普通包纸装箱冷库贮藏。PE硅窗袋地下通风库贮藏更好地保持了果实硬度和有机酸含量,降低虎皮病的发病率,减少水分散失,提高了果实的外观色泽和品质。  相似文献   

14.
试验采用0.5μL/L 1-MCP保鲜剂+PE保鲜袋包装,研究3种成熟度[采收硬度分别为(15±0.5)、(12±0.5)、(9±0.5)kg/cm2]猕猴桃果实在-1℃贮藏效果,进而确定猕猴桃长期贮藏适宜采收成熟度。结果表明:当猕猴桃采收硬度为(12±0.5)kg/cm2时,贮藏120天后,果实腐烂率3.9%,失重率2.0%,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3.40%,维生素C含量820.0 mg/kg,可滴定酸含量1.12%,果实正常后熟,保鲜效果明显优于其他处理;采收硬度为(15±0.5)、(9±0.5)kg/cm2猕猴桃果实贮藏期不应超过90天。  相似文献   

15.
桃形李成熟于盛夏高温季节 ,常温下其商品供应期只有 15天左右。为了延长桃形李的供应期 ,笔者 1997~ 1998年开展了桃形李贮藏保鲜试验 ,并在此基础上于 1999年扩大中试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  于晴天上午采收八成熟果实 ,当天用纸箱运至冷库 ,经预冷后选成熟一致、无病虫、无裂伤果进行贮藏。自配防腐剂 (主要成分为苯甲酸钠、柠檬酸和丙酸钙 )、保鲜剂 (主要成分为高锰酸钾和载体 ,其比例为 1∶2 )和涂膜剂 (其成分为苯甲酸钠、柠檬酸、丙酸钙和壳聚糖 )。将运到的果实直接整箱放入 0~5℃冷库预冷近 12小时。将选好的果实…  相似文献   

16.
鲜枣收获后在室温下存放5天,失重达8%,并失去鲜脆状态;如果存放8天,失重达14%,果实完全皱缩,维生素大量被破坏。现将鲜枣简易贮藏法和冷库冷藏法介绍如下。1简易贮藏法此法适于枣果成熟季节气温较低的北方地区。选择耐藏的迟熟品种,以果实处于果皮半红的脆熟期贮藏为佳(成熟度不足时,果皮保护组织发育不健全,易失水失重,而完全红熟时,果实生活力低、抗性差,亦不耐贮藏)。为减少贮期水分蒸发,贮果最好装入0.04~0.07毫米厚的聚乙烯薄膜袋内,封扎袋口后,存放在阴凉棚(或窖洞)中的分层贮藏架上。2冷藏法此法采用机械制冷的冷藏库进行贮藏,可使…  相似文献   

17.
虎皮病(褐烫病)是苹果贮藏中最常见的一种生理病害,本文讨论不同采收期的红香蕉果实,在冷库贮藏条件下,虎皮病的发生情况,以期找出适宜的采收期. 1984年贮藏红香蕉13450件(8.07万  相似文献   

18.
1 不同猕猴桃品种的耐藏性研究表明 ,猕猴桃果实品种间耐藏性差异很大 ,耐藏性较好的品种有海沃德、周至川和目前我国选出的中华 6 1- 36、硬毛 5 7-2 6、华光 5号、华光 10号、通山 5号等优系。一般可贮藏 4~ 5个月 ,最长可达半年以上。2 猕猴桃的成熟与采收用于贮藏的猕猴桃一般在 9月上旬至10月上中旬采收。采收成熟度的标准是 :果实充分长大而未软化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达6 .5 %~ 7.5 %,种子由黄转褐。中华猕猴桃的果实生育期为 14 0~ 15 0天 ,美味猕猴桃则需170天左右。野生的猕猴桃成熟时 ,离层细胞已形成 ,采时注意勿使掉落。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中药提取物处理对猕猴桃果实耐贮性的效果,为其绿色采后保鲜技术的提出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红阳'猕猴桃果实为试材,采用0.8 mg·mL1中药提取物分别处理好果和病果,实验共分为4组,分别为药剂处理组、对照组、菌+药剂处理组和菌处理组.贮藏在(4±1)℃冷库中,每10 d测定1次相关指标.[结果]两类果实...  相似文献   

20.
王兰菊  杨德兴 《果树科学》1998,15(3):239-242
研究了4个品种,3种不同贮藏方式对猕猴桃果实贮后性状的影响及气调贮藏中果实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海沃德最耐藏,以100~120g的无伤果贮藏165d后的优质果率最高;低乙烯气调是猕猴桃果实的最佳贮藏方式,果实入贮后的前30display statu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