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金一娜 《新农业》2023,(1):90-91
我国近些年高度重视农业生产,加大了农业水利工程建设,在农村中也出现了多种形式的水利工程。基层水利服务主要是多种机构组织而成的,能够有效为基层水利在建设、运行以及管理方面提供非常全面的服务,农田水利建设能够有效帮助农业经济平稳发展。进入“十三五规划”后,我们国家对农田水利灌溉中的管理也有了越来越严格的要求,相关设施也逐渐得到完善,在防汛抗旱上也逐渐提高了效果。  相似文献   

2.
1.农田水利建设的基本含义1.1农田水利建设的基本概念及主要内容农田水利建设主要指的是,为了农业的发展、生产、建设而修建的水利事业,农田水利建设的基本任务是通过后期的水利建设,使不利于农业生产、发展的先天自然环境得到改变,变不利为有利,从而实现农业的高产、高收,促进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保证农民的收入持续增长。这里讲的后期水利建设,就是指兴修一些为农业生产服务的水利设施,  相似文献   

3.
搞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的基础工作。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不仅是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不断提高我国农业竞争力的需要,也是全面推进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必然选择。?然而,在新时期下,我国农村水利基础建设,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制约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为加强农村水利基本建设,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现将农田水利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阐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2010年我国粮食实现连续第七年增产,但是农业主要"靠天吃饭"的局面仍未改变,全国54%的耕地缺少基本灌排条件。农田水利设施薄弱仍然是国家基础设施的明显短板,粮食稳定生产的基础仍不牢固。今年的"一号文件",第一次全面深刻阐述水利在现代农业建设、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中的重要地位,第一次将水利提升到关系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第一次鲜明提出水利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明确政府主导方针外,文件要求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鼓励国家开发银行等金融机构在支持水利建设中积极开展长期政策性贷款业务,增加农田水利的投入,这些措施为湖南省农田水利的发展注入了"强心剂",我们要抓住这一战略机遇,抓好农田水利建设工作,为实现农业现代化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5.
应该清醒看到,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相比,与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相比,水利保障水平明显偏低。全国尚有一半以上耕地“靠天吃饭”,洪涝灾害频繁仍是中华民族的心腹大息,农田水利建设滞后仍是农业稳定发展的最大硬伤,水利设施薄弱仍是国家基础设施的明显短板。  相似文献   

6.
农田水利工作的开展,关系到农村农业的发展,关系到广大农民的衣食温饱,更是国家粮食安全必不可少的基础工作。在整体农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是基础性、决定性的关键一环。为了促进农业经济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把农田水利工程作为民生工程建设,更好地为国民经济发展服务。本文分析了农田水利工程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并对当前农田水利建设提出了初步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农田水利是我国农业生产的重要基础设施,农田水利建设和管理的好坏关乎着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稳定,决定着国家粮食安全的保障,影响着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目前我国农业生产经营模式仍然以家庭分散经营为主,而为灌溉农业服务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设施一直处于管理主体不明确、不落实的尴尬境地。近年来,水利、  相似文献   

8.
曾远东 《农技服务》2015,32(5):185-186
农业是我国的重要支柱产业,水利则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基础,尤其是农村中的农田水利灌溉设施对农业生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国家对农业和农村水利发展愈加重视。本文对广西柳州在建设农田水利灌溉中出现的诸多问题进行探讨,同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合理化建议,以期为当地水利工程的进一步完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正>加强农村水利建设既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建设现代新型农田水利,任务十分艰巨。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搞好农业综合开发,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举措按照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加强农田水利建设要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1、将农田水利建设与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实现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水利系统提出由工  相似文献   

10.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水事关乎民,水事大于天。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水利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江河防洪能力不断提升,农田水利设施不断完善,农田水利保障能力不断增强,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支撑和保障。农田灌溉呈现“最后一公里”1问题,基层水利服务体系薄弱,将会成为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制约因素。农田水利建设滞后影响国家粮食安全;农业用水资源利用率不高,制约现代农业建设。  相似文献   

11.
农村农田水利灌溉工程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大事,也是现代化农业的发展趋势,近年来,国家对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很大,大大促进了现代化农业的发展。因此,如何有效地优化及提高灌溉渠道施工技术,确保工程质量得到控制,是每个水利工作者都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彭阳县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型农田水利是农业、农村经济的基础性设施,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强,关系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粮食生产的安全以及农业甚至全县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安定.  相似文献   

13.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水事关乎民,水事大于天。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水利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江河防洪能力不断提升,农田水利设施不断完善,农田水利保障能力不断增强,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支撑和保障。农田灌溉呈现“最后一公里”问题,基层水利服务体系薄弱,将会成为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制约因素。农田水利建设滞后影响国家粮食安全;农业用水资源利用率不高,制约现代农业建设。  相似文献   

14.
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开宗明义地指出"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水利是农业命脉,水利兴则农业丰。农田水利建设作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任务被提到了国家战略高度,坚持不懈地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始终是改善农牧业丰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农业经营方式的产业化、工业化转变以及土地流转政策的实施为背景,构造了农户群体对称博弈模型,验证了其对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影响。结果表明:农业经营方式的产业化、工业化转变会提高小型农业水利建设的供给主体即农户的投资积极性,促进其对水利设施的投资。另外,其他供给主体对于公共水利设施的投资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农户对于公共农田水利设施的投资积极性,而增加对私人农田水利设施的投资。  相似文献   

16.
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提高农业生产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玉娟  郭飞 《吉林农业》2011,(12):223-223
加强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是实现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基础性工程。为了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吉林省梅河口市着重抓好水利修复、水库除险加固、人畜饮水工程等工作,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文章介绍了梅河口市在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主要做法。  相似文献   

17.
<正>前言:水资源短缺问题是影响和制约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因素之一,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是农业发展的最基础的条件,是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搞好农田水利建设是增强农业抗灾能力,推行农业产业化经营,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及生态环境的必然要求。健全的农田水利建设体系,将很大程度上缓解自然灾害给人民群众生活带来的不便,减少农业生产的损失。小型农  相似文献   

18.
天津现代设施农业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品安全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关系到政府和国家形象。“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让百姓真正吃上安全放心的农产品,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本文根据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规划和天津设施农业建设发展的需要,论述了天津现代设施农业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构想。  相似文献   

19.
我国水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任重而道远的。近些年我国水利工程的兴建,特别是大型水库的建成,对周围环境造成了比较大的影响。所以避免和减少不利影响,充分利用水资源,是:水利工作者在进行水利规划和建设时必须认真考虑和加以研究和解决的重要问题。农田水利是农业发展的命脉,是农业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农村经济、农村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我国的农业基础很脆弱,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有很多:}也方还是靠天吃饭,这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重要原因。因此,加大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不仅是提高我国农业竞争力的需要,也是全面:准进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20.
农田水利工程是农业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农田收益的命脉所在,水利是生态环境发展的保障体系与经济发展的基础支持。所以发展农村水利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加快农村水利建设,提高农村水利保障,是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客观需要,以下文章阐述了当前新农村农田水利建设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措施,为农田水利建设的发展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