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麦茬直播夏玉米,苗期与当地雨季相吻合,易引起玉米苗枯病发生危害.近几年发生危害呈上升趋势逐渐加重,特别是2003年降雨频繁、雨量大,我区夏玉米苗枯病普遍发生,且发病更严重,轻者减产20%~30%,严重的减产50%左右,甚至绝产.现将夏玉米苗枯病的发生防治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杜海河 《河南农业》2014,(15):38-39
<正>玉米植株高大,生长茂盛,生育期间多处于高温季节,故玉米需水量大。一般只靠降雨难以满足其生育需要,要充分发挥玉米高产潜能,必须实行科学灌水。一、玉米的需水特性(一)玉米生育期耗水量和阶段耗水量玉米一生每667m2需水200m3以上。在不同的生育时期,由于植株大小、田间覆盖程度不同,叶面蒸腾和株间蒸发的比例大小不一,其需水量表现出阶段性变化。以夏玉米为例,表现为:从播种到出苗,需水量较少,约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晋中盆地水地冬小麦区麦收后营养钵育苗移栽夏玉米的生长发育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与直播不能成熟的夏玉米相比 ,育苗移栽的夏玉米具有提高叶面积系数 ,扩大光合势 ,增加干物质积累等特点。为在本地区进行夏玉米育苗移栽 ,获得较高经济效益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玉米株高叶茂,生育期间必须有足够的水分供给才能高产。一株玉米一生耗水150—200千克,是它自身重的1130~200倍,春玉米、夏玉米从播种到成熟每667平方米需水约250立方米。掌握玉米不同生育阶段对水分的需求,适时灌水,是节约用水,提高产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田玲 《现代农业科技》2012,(24):263+268
通过对陕西省的气候条件特点进行研究分析,找出夏玉米生育期对气候条件的要求。提出陕西省降雨、温度、日照等气候条件对夏玉米产量有着极大的积极影响,雷暴气候不利于夏玉米高产,需加强防范。  相似文献   

6.
淮北夏玉米比黄豆抗灾稳产、收益高,种植面积呈逐年扩大的趋势。研究和掌握淮北地区夏玉米的生育特点,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提高夏玉米单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王素亭 《河南农业》2014,(19):64-64
<正>豫南夏玉米生育期间,降水量大,降雨集中,时空分布不均,洪涝渍害频繁发生,造成夏玉米产量低而不稳,但增产潜力很大。驻马店市农业市场信息工作站在涝渍害严重年份,进行了涝渍害对夏玉米产量影响的研究。一、研究材料用中科4号、郑单958高产示范,进行涝渍害对产量影响的研究。二、研究方法(一)试验地基本情况高新区试验地长56m、宽17.6m,前茬小麦产量352kg/667m2。地势北高南低,缓缓坡降。北头易灌易排,不会形成涝渍害;中间排水良  相似文献   

8.
从生物学角度阐述了夏玉米各生育阶段对温度、土壤湿度、降水和光照的要求。通过对气象资料的分析认为 :淮北地区温度和光照完全能够满足夏玉米生育的需要 ,降雨的时空分布与玉米生育阶段的需要不相吻合是影响夏玉米产量的主要气候因子。提出了提高淮北地区夏玉米单产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试验于2010年5~10月在温县现代农业示范园核心试验田进行,以郑单958为供试品种,采取随机区组设计,比较研究了免耕秸秆还田和免耕秸秆非还田2种处理对夏玉米生长发育的动态变化情况以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夏玉米整个生长生育期中,免耕秸秆还田对玉米株高、叶面积系数、产量及产量性状的影响均优于免耕秸秆非还田。  相似文献   

10.
造成夏玉米秃顶、缺粒现象原因除品种特性外有以下几方面。一、气候因素2006年任丘市7月份降雨次数虽较多,但降雨量只有159.1毫米,比历年同期平均值少14.8毫米,且降雨过程主要集中在中旬;8月份平均气温26.2℃,较历年平均值偏高  相似文献   

11.
研究不同播期条件下导致湖北夏玉米减产的非生物胁迫因子,对指导湖北省夏玉米生产和选育适应湖北省气候条件的夏玉米品种有着重要的实际指导意义。本研究的结果表明,高温、降雨和大风引起的倒伏会影响结实性和降低有效穗数,这是导致湖北省夏玉米严重减产的最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正>沙河市位于河北省中南部,属温带半湿润气候,年均降水量500~800mm。由于气温高,蒸发量大,降雨较集中,故玉米经常发生夏涝现象。从今年气候情况看,该地有可能遇到大的连续降雨,玉米苗期抗旱能力相对较高,但怕涝,遭受苗涝的玉米,可造成根系发育不良,出现铁锰中毒,加重茎腐病、根腐病  相似文献   

13.
【目的】收获时较高的籽粒含水率是限制玉米机械粒收技术推广应用的主要问题,通过研究四川夏玉米籽粒灌浆和脱水特性及关系,以期为四川夏玉米机械化粒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9和2020年,分别测定6个玉米品种的灌浆脱水特征参数。【结果】四川夏玉米籽粒灌浆所需积温为1 119.1~1 754.9℃,平均1 544.8℃;含水率降低到28%所需积温为1 359.9~2 133.1℃,平均为1 612.6℃。【结论】玉米籽粒灌浆速率与脱水速率年际间差异不大,但品种间差异显著。相关分析表明,玉米籽粒灌浆速率和脱水速率与生理成熟期含水率呈显著和极显著负相关,选择籽粒灌浆脱水快的品种是降低四川夏玉米生理成熟期籽粒含水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2016年桓台县夏玉米播种面积2.33万hm2,整个生育期气象条件较为有利,但也出现灾害性天气,造成全县夏玉米减产.通过对2016年夏直播玉米整个生产过程中气象条件进行分析,探讨气象条件、灾害性天气过程对当年夏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7月下旬的强降雨天气造成夏玉米授粉不良,穗粒数降低,夏玉米"秃尖"现象偏重;8月中旬的连续性降雨天气造成田间积水和夏玉米青枯病大面积发生,影响玉米灌浆,千粒重降低;9月中旬的风雨冰雹天气造成夏玉米严重倒伏,影响灌浆,且对夏玉米收获不利,增加了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5.
郑单958玉米2006年减产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减产原因 1.1 气候干旱,低温寡照.今年夏玉米整个生育期间,幼苗阶段和灌浆阶段降水适宜,拔节孕穗阶段(7~8月份)气候持续干旱,此期遇旱后,浇水不及时的地块会造成玉米穗小、秃尖.另外,自玉米播种后,气温一直偏低,光照也不充足,低温寡照影响了玉米的正常生长,使玉米生育进程推迟,穗分化受到影响,也造成玉米穗小秃尖.  相似文献   

16.
关中地区夏玉米生育期在6~9月份高温季节,由于灌水或降雨极利于田间杂草的发生与生长,一旦错过除草适期,易出现玉米田间草荒,严重影响玉米正常生长。为了有效的防控玉米田间杂草危害,采用化学除草,该方法简便,维持时间长,技术应用得当防效好,省工省时。  相似文献   

17.
钾肥对夏玉米制种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北方夏玉米制种产量一直徘徊在200kg左右,产量低,效益差,使玉米制种成本居高不下,限制了夏玉米制种生产的发展。本试验重点从施肥方式上解决重氮轻磷忽视钾的倾向,推广玉米制种生产配方施肥,为提高夏玉米制种经济效益提供理论依据。1 材料与方法1 1 土壤条件试验点土  相似文献   

18.
积温变迁对夏玉米冬小麦两熟制播期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利用济宁市1967~2006年的气象资料及夏玉米、冬小麦生长发育资料,分析积温变迁及其对夏玉米、冬小麦两熟制播期的影响。结果表明:以10年为一时间段进行考察的前提下,随着时间的推移,自1967年以来套种夏玉米生育期间平均10℃以上积温逐渐增加,≥2700℃·d积温年份几率为100%,麦田套种夏玉米积温浪费现象严重。夏玉米早直播至日均温降至18℃前10℃以上积温≥2700℃·d年份几率逐渐增加,最近20年来夏玉米早直播期间平均10℃以上积温≥2700℃·d年份保证率为100%。夏玉米晚直播至日均温降至18℃前平均10℃以上积温≥2700℃·d年份几率逐渐增加,10年以来保证率为100%。夏直播完全可以满足夏玉米中晚熟品种正常生长发育对积温的要求。自1967年以来,冬小麦播种至越冬期每10年平均冬前0℃以上积温、0℃以上〉1700℃·d年份几率、≥750℃·d年份几率、≥800℃·d年份几率均显著增加,越冬期0℃以上积温也显著增加,而负积温显著减少。麦田适宜播种时间应推迟到10月5日至9日,不宜早于10月5日,遇暖秋年宜推迟至10月10日,偏春性、半冬性品种在上述各适宜播种时间的基础上再推迟5d,以便有效预防冬前旺长。  相似文献   

19.
钾肥对夏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合理施用氮、磷肥的基础上,增施钾肥,不仅能改善夏玉米的生育状况,而且提高其抗倒伏能力和抗病性,提高夏玉米的产量,增加籽粒中粗蛋白、粗脂肪及氨基酸的含量,改善夏玉米的品质。本试验条件下,在666.7m2施尿素35 kg,磷酸二铵10 kg的基础上,氯化钾(含K2O 60%)最佳使用量为8 kg,夏玉米产量可达586.62 kg。  相似文献   

20.
襄汾县地处山西南部,临汾盆地,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2-4℃,有效积温4700℃,无霜期170~205天,光、热、降水等自然条件与夏玉米生长发育需求同步,是临汾市夏玉米主产区。全县耕地面积90-15万亩,常年玉米种植面积62万亩左右,其中夏玉米40万亩,素有“金襄陵、银太平”之美称。传统的夏玉米耕种技术烦琐,费工、费时、费力、单产低、成本高、效益差,加之当前农村青壮劳力外出务工,从事农业的劳力严重不足,严重地制约了一年二熟制地区夏玉米生产的发展。针对这种情况,经过几年的探索和示范,实施夏玉米“一增四改”高产栽培技术,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