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作者根据农业部大水面养殖增殖顾问组1991年工作计划,组成5人考察组,于去年11月15日至22日对湖南省大水面渔业特别是网箱养鱼的按期发展状况进行了一次考察。围绕湖南省发展大水面网箱养鱼的特点、经验和建议作一简要报告。  相似文献   

2.
大水面鳜鱼增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鳜鱼 (SinipercaChuatsi)是一种高品质、高价值的名贵鱼类 ,目前小水体养殖较多 ,受水域面积和配套饵料鱼的限制 ,总产量一直不高 ,且养殖成本较大。为开拓鳜鱼新的养殖模式和开发大水面名优鱼类的养殖潜力 ,有必要探索鳜鱼的大水面增养殖技术 ,以提高鳜鱼的产量和大水面的经济效益。1 材料与方法亲鱼来自洪湖的野生鳜鱼 ,雌鱼体重为 1 5~ 3 5kg/尾 ,雄鱼为 1 5~ 3 0kg/尾 ,雌雄比例为 1∶1。试验所用苗种均为洪湖蓝田水产品开发有限公司自繁自育。用网箱 ( 5m× 2m× 2m)培育寸片 ,每箱投放水花 3万尾。池塘培…  相似文献   

3.
乳源瑶族自治县位于粤北山区,山塘和水库众多,水产养殖以大水面为主。过去,大水面养殖总是难以避免“卖鱼拉网数十人,裸身赶鱼遍地逃,起网之后数十斤”的尴尬捕鱼局面。为解决大水面“捕鱼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一、大水面养鱼的原理和意义施肥养殖的主要原理:通过向水库、湖泊等大水面投放无机肥料、有机肥料及生物复合肥料等,增加水体中的氮、磷等主要营养元素和其它元素的含量,提高水体的初级生产力,从而提高鲢、鳙鱼的产量。大水面养殖的成本低、效益好、操作方便,但增产效果与水体的生态条件、施肥养殖技术、鱼种放养及管理水平有很大的关系,养鱼产量和经济效益有很大差别。目前我国的化肥养鱼的肥料系数多在3~4之间,还处于比较落后的水平。  相似文献   

5.
大水面施肥     
张瑰 《内陆水产》1999,24(8):14-15
在大水面天然增殖及滤食性鱼类养殖等场合,如果养殖水体能及时地、保质保量地供给天然饵料,满足鱼类生存的物质及能量需要,优质高产就有坚实基础。水体里的浮游植物,是水体中有机食物的真正生产者。在温度、光照等条件适合时,浮游植物的生产量主要受营养元素的限制。...  相似文献   

6.
侯海涛 《河南水产》2004,59(4):19-19
银鱼是我国的名贵水产品之一,长期以来被誉为席上珍品,在国内外久负盛名。为了开发这一珍贵鱼种,在研究大水面移殖大银鱼成功的基础上,又探索出大银鱼池塘养殖技术,为发展银鱼生产开辟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7.
河蟹大水面生态养殖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河蟹养殖规模逐年扩大,传统的河蟹养殖流程与生态条件不配套,经常出现河蟹个体偏小,或产生疾病而大量死亡,成活率偏低,导致养蟹渔农亏损现象常有发生。发展河蟹大水面生态养殖,既可提高河蟹的品位,又可充分利用湖泊自然资源,提高大水面的产出,是当前水产品价格普遍低迷时期很有发展前途的养殖方式。我们于2000~2001年在吴江市水产养殖场盛泽分场庙前荡不减少常规鱼生产的情况下,进行了河蟹放流生态养殖,取得良好的生产效果,现对该荡养殖情况总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养殖的水域条件养殖的水域为太湖下游的小型…  相似文献   

8.
为调整养殖结构模式,充分利用湖区水丰质优的资源优势,我们在2006年进行了大水面蟹、鳜综合养殖,其养殖模式有以下优点:大水面水质流畅,受风面大,溶氧充足,饵料丰富,是围湖养蟹、鳜创高产,提高效益的有效途径。现把有关养殖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北方高寒地区大水面围网养蟹模式进行研究。研究以齐齐哈尔市扎龙湖为基地,连续两年进行河蟹围网养殖试验。在借鉴我国南方地区大水面河蟹围网养殖经验的基础上,结合黑龙江省地处北方高纬度的实际情况,对大水面河蟹围网养殖模式进行改进,取得初步成功。  相似文献   

10.
大水面高标准池塘实行综合养殖是提高单产、扩大总产、增加养殖效益的重要前提。为了探索大水面高标准池塘综合养殖的最佳放养模式和技术经济措施,2006年我们在巴彦县呈祥水产良种繁育基地进行了大水面高标准池塘综合养殖试验,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池塘情况池塘为200亩的大水  相似文献   

11.
大水面蟹鳜混养,不但蟹鳜生长快,病害少,方便上市,而且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是沿湖乡镇农民养殖致富的有效途径之一。在铁河乡进行大水面蟹鳜混养技术试验,取得较理想的效果。河蟹经207d养殖,共收获成蟹18899kg,平均规格150g/只,回捕率21%;鳜鱼经170d养殖,共收获成鱼13998kg,平均规格0.5kg/尾,成活率56%。河蟹产值151×104元,鳜鱼产值83×104元,每667m2经济效益1200元。  相似文献   

12.
最近几年大水面养殖蓬勃发展,大水面施肥养鱼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鱼产量大幅度提高。四川实施花白鲢轮捕技术,在水库中亩产突破600kg。但是,由于一些养殖观念存在误区,导致大水面养殖中死鱼事故频发,损失惨重。现将几个典型事例  相似文献   

13.
随着水产养殖的蓬勃发展,许多过去无人问津的大水面陆续开发利用,而且养殖品种、养殖模式多种多样,既有利用大水面优越的生态环境放流名优水产品如河蟹、银鱼等,也有利用湖泊“三网”、水库“三网”、湖汊、库湾、低坝高拦进行常规品种的精养殖。由于生产的发展,鱼种放养密度的增加,鱼病也相应复杂多变。如何有效地防治大水面鱼病或控制鱼病的发生,目前存在的主要矛盾是水面大、管理难、疗效差。因为,在池塘中遍洒药液,清塘消毒等常规且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14.
施海涛  蔚明燕 《河北渔业》2010,(1):32-32,47
目前湖泊、水库等大水面的放养模式多数已由过去的“人放天养”转变为半精养模式,施肥与投饵成为一种常态生产行为,养殖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益加剧,因此带来的鱼病危害日趋严重。  相似文献   

15.
史福成 《水产科学》1994,13(5):46-48
大水面施肥培育鱼种技术初探史福成(内蒙古乌兰浩特兴安盟水产站137400)为了探索在大水面施化肥培育鱼种的可行性和技术要点,我们在内蒙古突泉县一处自然湖泊——八一水库进行了主施化肥培育大规格鲢、鳙苗种试验。87天生长期,500亩养鱼水面共中产秋片鱼种...  相似文献   

16.
孔磊 《内陆水产》2007,32(7):14-14
大水面进行施肥养鱼是介于精养鱼池与大水面粗放养殖之间的一种模式,这种模式以施肥为主,人工投饵为辅。大水面施肥注意事项(1)防止缺氧,以免在反硝  相似文献   

17.
水产养殖生产中,通常采用搠网起捕或冬季干塘起捕两种方法捕鱼。一些利用低洼地、盐碱地等改造的大水面浅水池塘(围滩),有许多单口面积在6.7-13.3hm^2(100-200亩)之间,水深多在1.5-1.8m。采取上述两种捕捞方法,存在不少弊端,养殖过程中要进行轮捕也较困难,为解决大水面轮捕困难这一课题,笔者设计了一种集鱼池捕捞法,通过几年的实践,证明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本文总结了大水面无公害水产品的生产工艺流程:渔业水域选择→大规格鱼种放养→人工能量施入→环境与产品监测→成品捕捞,并分析了放养环境、放养种质、能量投入、标准化生产对养殖水产品品质的影响。研究表明:符合相关行业标准规范的生产工艺流程能够有效地保障大水面养殖水域生态环境的动态平衡和水产品的优良品质,是无公害水产品生产的重要技术关键。  相似文献   

19.
中华鳖大水面立体生态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浙江省德清县苎溪漾水产养殖公司在苕村漾有一池塘,面积24hm^2(360亩),2007年实施立体生态养殖中华鳖及四大家鱼,每667m^2产商品鳖31.3kg,商品鱼618.6kg产值达到9188.61元,利润2290.83元,创下了大水面养殖较好的效益。生产的鱼鳖体质健壮、质量较好,是颇受广大市民青睐的无公害食品。现将大水面鱼鳖生态养殖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大水面种草养殖河蟹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蟹原产于长江、珠江、辽河等内陆通海水系,我县2003年引进河蟹进行试养,并取得成功。通过几年的养殖探索,发现大水面种草养蟹技术简便易行,成本低,适合推广。此项技术是在大型湖泊、水库等养殖水体种植水草,进行生态养殖,其技术要点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