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前部分中药材市场因树皮类药材货源普遍短缺,其市场价格上涨。其中紫荆皮市场售价已由每公斤4~5元升为10~12元,甚至18元;苦楝皮已由每公斤1  相似文献   

2.
<正>在广大山区利用自然环境,依据药材特性,通过科学的栽培和管理,半人工、半野生种植中药材,将成为中药材发展的一条新途径。 1 山区发展中药材的五大优势 (1)山地种植药材可减少农药和化肥的施用,浇水少,投资低。 (2)山地野生药材品质优良,价格较高。 (3)利用山地、林地栽植药材受市场的影响较小,特别是一些生长周期长的药材,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及价格  相似文献   

3.
市场弱势,基本格局已定。药材行情经历了前年的大牛市,去年的牛市被后期打压,今年市场多是平淡。据河北省安国市中药材研究协会的部分常规药材品种统计分析,目前药材价格比2011年末同期  相似文献   

4.
市场信息     
今秋十类药材市场趋势。据药业界权威专家们对中药材市场进行调查分析认为,近期十类中药材的市场趋势是:一、大宗药材:白显、生地、菊花、云木香、获革、泽泻、良美、)11芍、郁金、怀牛膝等现产大于销,且库存量较大。因此i这类中药材在近期内仍然将是货滞一件践的局面。二、珍贵野生药材:冬虫夏草、野山参、野生灵芝、野天麻、川松贝等,因资源匾乏,货源奇缺,市场上将还呈货紧价挺之势。三、低值草药类:夏枯球、白茅草、金钱草、什筋草、鱼腥草、大青叶、绵茵陈之类的中药材、平时收储较少,不用时货少价低,走势平缓。一旦需要往…  相似文献   

5.
据有关部门分析,今年将有8种中药材将会走俏,它们是: 麦冬:近两年来货源一直偏紧,1992年总产量仅300万公斤,全国需求量为400万公斤,预计今年仍将供不应求。当归:近年当归购销全面增长,1992年种植面积增幅不大,预计今年当归需求量为1400万公斤,货源仍然偏紧。党参:从1991年以来,党参产区因受灾害,产量激减,库存不足,价格大幅度上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云南林下中药材龙头企业种植现状及发展趋势,参考龙头企业种植和发展先进经验,结合昆明市海口林场优越的林地资源优势和林下中药材发展实际,提出从积极培育专业市场、培育地道性良种、规范种植技术确保中药材品质、从基础研究上突破产业发展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北药作为黑龙江省本土药材,一直是我国中医药领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民身体健康起到了很好的医疗和保健作用。然而,由于中药材用量巨大,仅靠野生采集,巳不可能满足医药市场的大量需求,这样人工种植中药材也就应运而生,并且有利可图。  相似文献   

8.
油茶林中药材GAP立体种植与推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2002年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正式发布实施了《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我国中药材种植开始了规范化道路,并在药材种植领域大力推广GAP模式。油茶Camellia oleiferaAbel.是我国特有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俱佳的优良油料树种。油茶林中药材GAP立体种植就是根据油茶林的生  相似文献   

9.
近些年来由于各地大力发展果木生产,毁林种果,砍掉了许多林木药材,导致国内药材市场普遍缺货,供不应求。同时,从去年至今东南亚各国经济出现转机,对我国树皮类中药材需求转旺,频频拉动价格猛涨。据国内十几家药材市场调查,以下几类树皮药材贷少价扬。 杜仲皮:产量低,需求增加,已从上年的10元/kg上涨至13~15元/kg。 海桐皮:市场缺货,供不应求,已由 2.5元/kg上涨至 5元/kg。 桑白皮:市场用量大,库存不足,由 2元/kg上涨至3~5元/kg。 紫荆皮:货源奇缺,供需矛盾尖锐.由前几年的1元/kg…  相似文献   

10.
根据2007年整个中药材市场供求变化的情况,现列出2008年可以发展种植的中药材品种供各地药材种植户参考. 天冬 又叫明天冬、天门冬、主产广西、四川、云南、贵州等省区.常用中药材,原来依靠野生供药用.近年野生资源减少,上市量逐年减少,而家种天冬发展缓慢,因此天冬成为近两、三年市场上畅销货,价格也不断上扬,2007年1月每千克销价还只是22至24元,目前已升到28至30元,尚可大力发展种植.  相似文献   

11.
<正>中药材市场按自身规律平稳发展。据中药材种植指南网对河北安国多个中药材品种的长期追踪价格数据统计分析,目前药材价格比去年同期相比上涨的品种有53个,持平的7个,下降的56个。上涨幅度最大的是藿香,从均价10.5元涨到19.5元,涨幅85.7%;下降幅度最大的是三七,从390元降到112元,  相似文献   

12.
靖州县以丘陵山地为主,人平山地面积14亩。立地和水热等条件很适合各种中药材的生长。据普查,全县药用植物达197科1200多种,常用中药材421种,稀有中药材300多种。当地群众素有种药用药的习惯,种植中药材经验丰富。县委、县政府因势利导,扬长避短,以市场为导向,把中药材生产作为开发山地,富县富民的支柱产业发展。并制订出一系列优惠政策,引导激励农民规模开发中药材。规定对中药材生产发展优先安排服务和规划设计,优先提供资金,优先供应种苗。对统一规划,统一开发,统一管理优先服务,培训基地技术人才。县开发办把中药材优先…  相似文献   

13.
禹州市位于河南省中部,地处暖温带,地带性植被为落叶阔叶林,其中优势科为乔本科、蔷薇科、榆科、杨柳科、豆科、木犀科等。禹州素有"药都"之称,在历史上就是全国中药材集散地,现在占地300亩的禹州中华药城是全国十七家药材专业市场之一,也是河南省唯一的国家级中药材专业市场。近年来,禹州市委、市政府把中药材的生产作为发展区域经济和富民强市的重要措施,确立了中药业的主导产业地位。目前,全市中药材种植面积已达32.5万亩,  相似文献   

14.
新技术推广     
《国土绿化》2013,(9):50
巫山县竹贤乡建设"药材之乡"重庆市巫山县竹贤乡地处三峡腹心高山中,有种植中药材的优越条件。近年来,竹贤乡在县林业部门的支持和指导下,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高山自然森林资源种植天麻、党参等中药材,引导高山农民脱贫致富。目前,全乡已种植药材3000亩,其中天麻500亩。竹贤乡利用高山森林、山地资源,在海拔1200米以上的缓坡地,利用林地天长日久的腐殖质沉积成的有机土壤,实行林下规模化、规范化、科技化种植天麻。不用杀虫剂和除草  相似文献   

15.
德阳市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因素决定了德阳是中药材生长的宝地,德阳市自古以来就有将野生中药材引种、驯化的历史和习惯,近年来,德阳市中药材规模化种植规模越来越大,截止2015年底止,德阳市中药材栽植面积19 262 hm~2,其中:黄柏、杜仲、厚朴"三木药材"4 882 hm~2、丹参3 238 hm~2、其他中药材3 436 hm~2,产量81 180 t,产值10.52亿元(含中药材初加工收入),平均产值8.1万元·hm~(-2),全市农民人均在中药材种植上收入297元,由此可见,中药材种植为德阳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一定贡献,对广大农民群众脱贫致富具有十分显著的作用。但是,德阳市中药材发展还很不平衡,还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本文深入调查分析,提出了科学制定发展规划、建立资金投入机制、加强服务体系建设、加快经营主体培育、加强技术人员培训的对策建议,以期对政府制定德阳市中药材种植产业可持续发展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16.
河南省作为中药材资源大省,中药材资源贮量居全国第3位,但中药的工业产值与药材资源大省称号极不相称。中药材生产管理粗放,品种混乱,退化问题严重。加大中药材生产结构调整力度,促使其规范化种植已迫在眉睫。有关专家指出,农民只有发展道地中药材才能适应市场需求。  相似文献   

17.
基于健康中国战略背景,为推动各民族地区农村的药材种植的产业化、规模化,从而有效解决我国中医药行业的高质量药材的短缺问题,使中医药在健康中国的战略建设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提出了药材种植的产业化也是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打赢农村扶贫攻坚战的重要举措。藏药材是我国中药材领域的重要分支,因此,发展藏药材种植产业对于藏族地区农村的经济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8.
1998年国家控制物价增长,粮油棉价格低,农民想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很多地区想发展药材种植。 为了克服盲目发展、合理地有计划地种植中药材致富。我中心根据全国药材市场反馈的信息、市场行情、全国库存量以及1997年全国各产区生产收购信息等方面的资料。通过专家、行家论证后整理出这份中药材余缺信息。供药农参考。 一、紧缺品种:北沙参、南沙参、红花、黄芩、胖大海、紫苑、龙胆草、远志、甘遂、金荞麦、白芍、太子参、猫爪草、天南星、元参、秦艽、瓜蒌皮、柴胡、射干、旱半夏、沙苑子、生地、党参、银杏叶、山柰、草果、巴戟、甲片、麝香、鹿茸、白花  相似文献   

19.
唐探峰 《国土绿化》2011,(11):34-34
重庆市巫山县供销社官渡金龙药材专业合作社,组织带领农民种植中药材金银花、白术、厚朴等总面积近1万亩。如今,6000亩金银花部分进入盛产期,预计今年金银花加工销售、苗木出售和2000亩白术加工销售总产值达400余万元,其中农民出售金银花直接收入达110万元以上。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我国中医药发展迎来了难得的历史性机遇,许多地方都将中药材产业作为推进乡村振兴、助力农户增收的支柱产业,大力推动倾力发展,欲打造成为县域经济新的增长点。随着中药材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品种不断增多,也遇到了很多新的问题,比如生态保护问题、中药材种苗问题、种植技术问题、规范化管理问题、盲目发展问题等,有的会导致药材产量和品质的下降,有的可能导致中药材的滞销,进而严重影响中药材种植业以及中医药产业的发展。本文通过调研峡江县中药材种植产业现状基础上,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旨在为全县中药材种植业的健康稳定发展提供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