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献县是全国著名的金丝小枣之乡,目前全县红枣种植面积50万亩,其中冬枣、无核小枣等优良品种15万亩,红枣年产量1.5亿公斤,年产值6亿元以上,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30%以上,全县人均红枣收入1070元。先后被国家林业局、河北省林业局命名为中国名特优经济林——金丝小枣之乡、全国经济林建设先进县、河北省优质红枣生产基地县、河北省林果产业结构调整十佳县等荣誉称号。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准确的市场定位和积极的结构调整。  相似文献   

2.
陇南经济林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陇南经济林发展现状陇南是甘肃省经济林建设大区,独特的区域气候,不但适宜大规模发展经济林,而且能够生产出全省及全国有名的名优特新产品。多年来的开发,陇南经济林果建设已具规模。据统计:全市经济林果面积已发展到250万亩。其中,从1996年开始,新发展了100万亩,在全市农业人口中,人均已达1亩。有100万亩进入结果期,年产各类经济林果品10万吨,产值2.6亿元,全市人均100元。其中花椒已发展到85万亩,年产量0.5万吨,,产值8000万元;核桃已发展到135万亩,年产量11.2万吨,产值6亿元;苹果已发展到25万亩,年产量4万吨,产值3000万元;  相似文献   

3.
河北省迁西县是个“七山一水分半田,半分道路和庄园”的纯山区县。全县总面积215.85万亩,其中山场面积158万亩,占73.2%。全县有林地面积120万亩,其中经济林65万亩,占有林地面积的54.2%。在经济林中,板栗栽培面积53万亩,占经济林总面积的81.5%。在53万亩板栗栽培面积中,盛果树550万株,初结果树950万株,未果幼树800万株。常年产量1.5万吨左右,出口量1万吨左右,年创2000多万美元,年板栗产值可达2亿元。出产的板栗以其“个头玲珑,色泽鲜艳,果实甜、香、糯品味俱佳”等特点享誉国内外,是世界上生产板栗最好吃的地方,也是每公斤销售价格最高的地方…  相似文献   

4.
山核桃板栗林地生态修复的经营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宁国市山核桃、板栗生产情况及生态修复的需求 宁国市现有山核桃面积31万亩,产量9000吨左右,年产值3.5亿元.板栗栽培面积9.3万亩,年产量5000吨.到上世纪90年代,随着对经济林生产的重视,对山核桃、板栗等特色经济林的粗放经营方式向精细管理改进,主要技术措施有去杂、砍灌、垦复、施肥、防治病虫害等.  相似文献   

5.
1991年以来,随着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宁城县林业建设的重点也向高产优质高效的方向转移。依托山区气候资源优势、土地资源优势、技术和劳力资源优势,截止到现在,全县各类经济林面积发展到60万亩,占全县有林面积的22%,其中,山杏51万亩,宁丰系列苹果2.6万亩,大扁杏2.8万亩,大枣1.9万亩,其它果树1.7万亩。经济林产品总产量7万吨,总产值1.68亿元,占林业总产值的61%,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12.4%,经济林收入在农民人均收入中所占比重达到20.5%,在山杏主产乡每年人均增收500元,个别地方达到1000元。仅此一项使山头、五化、石佛、布日…  相似文献   

6.
渭南市近年来依托林业重点工程建设,大力发展经济林产业,至2010年底,全市建成231万亩经济林基地,其中花椒127万亩,红枣48万亩,柿子25万亩,核桃31万亩。全市特色经济林果品(鲜果)产量达22.1万吨,果品及加工年产值14亿元。全市经营林果品加工的企业和农户达500余家,韩城、大荔、富平分别被国家  相似文献   

7.
正本刊讯(通讯员李艳)北京市大兴区统筹协调推进林果产业全面发展,实现产业提质增效和转型升级。据了解,经济林年均提供干鲜果品8万吨,年产值4亿元;花卉种植面积4100亩,销售额10453万元,出口额90万美元;林下经济年产值2000余万元;森林旅游休闲人数和收入逐年增加;  相似文献   

8.
铜川市近几年结合县域经济发展,突出抓好干杂果经济林建设,初步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化干杂果经济林新格局。据调查,截止2002年底,全市发展干杂果经济林面积37万亩,树种主要以核桃、花椒、柿子等为主,其中已挂果面积9万亩,年产量413万公斤,年产值2972.3万元,销售总收入2351.1万元。2003年,全市各  相似文献   

9.
汉中是全省核桃的重要产地之一。目前,全市核桃种植面积约50万亩,年产核桃1.04万吨,年产值12235万元,占干杂果经济林产值的64%。当前,核桃产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汉中市应从各方面引导和扶持,把核桃产业做大做强。(一)高起点定位,制定汉中市核桃产  相似文献   

10.
河北省献县是全国著名的"金丝小枣"之乡,全县耕地面积107万亩,其中红枣面积50余万亩,红枣年产量0.9亿公斤,产值3.6亿元,全县红枣人均收入1050元,红枣产业已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但是,近几年红枣采  相似文献   

11.
人均1亩经济林、1亩竹林的全国经济林先进县宁国县,近年来又加快建设高产、优质、高效经济林步伐。现全县经济林面积已发展到5.3万公顷,占有林地面积的38.1%,经济林产品产量达3.4万吨,是“五八”规划前的四倍;经济林产品产值达1.4亿元,占林业总产值的52%。全县农村人均经济林收入220元,依靠经济林致富达小康农户占70%以上。  相似文献   

12.
昔日荒山秃岭今朝林果飘香──经济林成为平陆富县富民大产业地处中条山区的平陆县,近年来大力发展以苹果、红枣、柿子、桃为主的经济林。截至93年底,全县有经济林42万亩,干鲜果品年产量1.21亿公斤,总收入1.1亿元。占到农业总收入的59.3%,全县人均收...  相似文献   

13.
《云南林业》2010,(3):26-33
<正>昆明市:构建特色林产业体系林业产业发展状况近年来,昆明市的林业产业建设获得了较大的进步,林业行业总产值达25.9亿元。有经济果林126.73万亩,年产量27.11万吨,年产值5.5亿元;木材加工、林木种苗、野生  相似文献   

14.
渭南历史上就有种植红枣的传统,发展红枣产业的优势明显。近年来,红枣产业发展迅猛。全市现有红枣面积48.72万亩,主要分布在大荔县和临渭区。其中大荔县是渭南红枣的主产县,也是中国“红枣之乡”,共有红枣面积42万亩,主栽品种有冬枣、梨枣、水枣等。临渭区红枣面积2.2万亩,主栽品种为冬枣。全市红枣年产量12.13万吨,年产值3.16亿元。全市共有1000亩以上的冬枣园12个,500亩以上冬枣园25个。  相似文献   

15.
进入90年代,我省经济林建设步入高速发展阶段,全省平均每年新发展经济林90万亩,到1998年底全省经济林面积已发展到1200万亩,占有林地面积3515万亩的34.14%,经济林产品年产量30亿公斤,年产值30多亿元。在经济林高速发展阶段,一些地方缺乏科学规划和市场分析,在技术力量、加工能力和市场建设跟不上的情况下,盲目发展了大量苹果,造成果品质量差,价格低,没有  相似文献   

16.
正会泽县充分利用山区资源,在适宜的地区大力发展核桃产业,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绿色银行"。到2014年,全县累计完成核桃种植127万亩,保存面积96万亩,挂果面积30万亩,年产核桃2万多吨,产值7.7亿元。会泽县先后获省"特色经济林核桃基地县"、"林业科技示范县"、"国家林业科技示范县"、"中国核桃之乡"等称号。  相似文献   

17.
山西省晋中市核桃栽培历史悠久,分布面积广,是该市优势农产品之一。据统计,截至2006年年底,晋中市经济林总面积达162.96万亩,其中,核桃种植面积71.32万亩,占全市经济林总面积的43.7%。正常年产量达1440万公斤,总产值1.4亿元。  相似文献   

18.
迁西县位于燕山南麓,总面积1439平方公里,人口39万。林地面积达到135万亩,森林覆盖率为62%。是"全国经济林建设先进县"和著名的"中国板栗之乡"。全县以板栗为主的经济林面积83万亩,林果专业村200多个,年果品总产量6000多万公斤,总产值9.5亿元,农民人均林果业收入2000多元,林果业已成为全县农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近年来,迁西县通过大力发展林下旅游观光、绿色食品种植、林下产品采集和特色养殖等林下经济,走出一条经济林产业和林下经济循环相生,"树上生‘金’、树下增‘银’"的现代林业发展之路。2012年全县林下经济总产值4.1亿元,相当于果  相似文献   

19.
盐山县红枣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盐山县红枣生产现状 枣树是盐山县重要的乡土树种,具有悠久的栽培历史.目前全县果树种植面积2.83万公顷,其中红枣种植面积2.49万公顷,占全县经济林总面积的85%以上,年产红枣30000吨,年产值9265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11%.主要品种以金丝小枣、大枣为主,另有冬枣、雪枣、胎里红、龙须枣等鲜食、观赏枣品种,20...  相似文献   

20.
一、全省林业产业发展现状(一)产业起步较好,经济效益逐年上升目前,全省共完成210万亩林浆纸原料林基地建设;人造板、锯材年产量达83.7万立方米;以核桃为主的特色经济林面积达2284万亩,产值超过60亿元;以红豆杉、脂松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