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我国桑树资源综合利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沈蔚  梁贵秋 《广西蚕业》2011,48(1):19-24
桑树资源的综合利用包括对桑枝、桑叶、桑果等的利用.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对桑树资源进行综合开发,研制出符合市场消费需求的食品、饮料、保健品、环保产品等形式多样化的产品,实现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一方面可为农民增收、蚕业增效开辟了一条新途径;另一方面也是实现蚕桑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2.
把蚕业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作为突破口,通过提高土地的产出率,桑枝、蚕房、劳力等蚕业资源的综合利用率来提高单位面积土地的效益,拓宽蚕业的应用领域,实现蚕业多方位、多途径和跨领域、跨行业的开发利用,为蚕桑产业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根据永川区蚕业综合开发的有利条件、发展现状,提出了发展桑枝食用菌、桑叶茶、观光蚕业三种主要的综合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3.
蒙庆裕 《四川蚕业》2001,29(4):24-26
<正> 桑树是养蚕的基础,桑叶是家蚕的粮食。桑叶产、质量高,养蚕蚕体壮、产量高、质量优。因此提高桑树单株和亩桑产叶量,是恢复发展蚕业生产的关键措施。 改进桑树栽 培管理,提高桑树单株和亩桑产叶量的配套技术,包含优化桑树群体结构;提高桑树施肥水平;合理修剪定型;防治病虫害;选接良桑等的诸多因素。桑树单株  相似文献   

4.
曾令树 《蚕学通讯》2009,29(4):49-50
桑树是蚕业发展的基础,桑叶仍是当前大面积生产中不可替代的蚕用饲料,桑树品种的优劣自然影响到蚕业经济效益的好坏。对桑树品种进行改良的最有效的方法是进行嫁接,对桑树的嫁接一般有枝接和芽接两种,二者相比较,枝接具有操作简单、成活率高和投产见效快等明显优于芽接的地方,因此枝接在生产中越来越受到广大蚕桑生产者的青睐。  相似文献   

5.
姚锡镇 《广东蚕业》2005,39(4):45-46
为了交流我国桑树种质资源收集、整理、鉴定、评价、利用及桑树育种和蚕桑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的新成果新进展,全国桑树种质资源及育种和蚕桑资源综合利用学术研讨会于2005年11月13~15日在广州景星酒店召开,该会由中国蚕学会主办,广东省农科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蚕丝科学系、广东省蚕学会承办。  相似文献   

6.
山东省蚕业研究所,近年来育出了许多经济性状优良的桑树新品种,本对已育成的老品种和新品种的育成方法和经验进行总结,以便今后进一步开展桑树品种资源的创新利用和开发。  相似文献   

7.
桑树良种化与蚕业发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潘一乐 《蚕业科学》2003,29(1):7-13
桑树品种是蚕业生产的物质基础。优良桑树品种的推广应用对提高桑叶产量、改善桑叶品质、增强桑树对不良环境的抵抗性 ,进而对增加蚕茧产量 ,提高茧质、种质、丝质都有重要的作用。为了蚕业生产的持续稳定发展 ,加快我国桑树良种化进程 ,促进蚕桑生产朝“两高一优”农业发展 ,是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8.
湖北蚕业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及产业化发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湖北的蚕业资源综合利用研究与开发始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目前,蚕业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已出现良好势头,并已拓展到食品、保健品、化妆品、药品和饲料等领域。在蚕蛹、蚕蛾、蚕沙、桑叶、蚕丝等方面研究开发出的营养食品、保健品、化妆品、化工医药品以及蚕沙枕、蚕蛹虫草、蚕丝  相似文献   

9.
桑树多倍体品种鄂桑1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桑叶是家蚕的主要饲料,研究表明桑叶产量与品质的优劣是影响蚕业生产经济效益的主要因素之一,选育优良的桑树品种是提高蚕桑生产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多倍体桑品种由于具有叶质优、抗性强等特性,受到了国内外桑树育种工作者的重视,选育多倍体品种是目前桑树品种选育的方向。湖北省农科院果茶蚕桑研究所从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从事桑树多倍体育种工作,经过近10年的选育研究,选出了优质  相似文献   

10.
桑叶粉在牦牛饲料中的应用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我国是栽桑养蚕的发源地,相传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历来桑叶只是作为蚕的饲料,少数地方当有桑叶剩余时,也用来饲养家畜和塘鱼。随着畜牧业的发展,草地资源的减少,利用桑叶作为畜禽饲料已经引起各国畜牧业生产者的重视,桑树的用途有待进一步开发。  相似文献   

11.
浙江省的桑树种质资源十分丰富,笔者从浙江的桑种,桑树种质资源及对资源的利用和新品种选育等方面阐述了浙江省的桑树种质资源对我国蚕业发展的贡献,并相信仍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广东蚕业所桑椹利用开发研究近况及几点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其前身是1956年成立的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长期以来从事蚕桑品种选育、蚕病防治、桑树种植等领域的研究。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尤其是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得到快速发展,全省蚕桑面积迅速下降,珠江三角洲的蚕桑基本消失。在这种情况下,我所除继续保持传统蚕桑研究开发外,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开始从事蚕桑资源综合利用研究。我所进行综合开发利用研究的蚕桑资源包括桑叶、桑枝、桑椹、蚕沙、幼蚕、蚕蛹、蚕蛾等,其中对桑椹的开发利用研究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取得了显著成效.在桑椹产业化开发利用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对我所的发展也带来了积极影响。 1 桑椹利用开发的发展历程 桑椹的开发利用在我所已经有较长的历史,原来主要是为了收获桑种子,繁殖桑苗。由于蚕桑形势的不稳定性,桑种子的价格波动很大,最高时可达500元/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来,提高蚕桑的经济价值,人们重视对蚕业资源的综合利甩的研究。尤其是以蚕沙、蚕蛹为重点的研究开发工作取得较大成就,各地先后开发出不少新产品。桑树作为蚕的饲料,桑叶作养蚕外,还有大量的桑枝条、桑皮、桑根、桑果和冬桑叶等副产物,充分开发利用这些副产物,所能得到的经济效益要超过主产叶养蚕收茧所创的价值。1988年8~9月《日本蚕丝新闻》连续三期用整版篇幅对桑树综合利用进行报导。目前,桑的副产物无论在化工原料、家畜饲料、药用、食品等方面,都充分显示出广阔的开发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简述了广西蚕业研究院蚕桑资源综合利用研究近年来所取得的进展以及存在的不足,并从桑树资源在动物饲料、生态治理、食药用产业研究与开发以及木薯蚕资源的综合利用研究与开发等方面提出了下一步的研究思路,旨在加快广西蚕桑资源综合利用的进程,促进蚕桑产业的健康、稳定、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传统蚕桑产业以栽桑、养蚕、缫丝、织绸为主,桑树是蚕丝业的重要物质基础,桑叶作为桑树的主要营养收获物,也是家蚕的唯一饲料来源,桑叶中富含多种氨基酸、维生素等物质,营养丰富[1-3]。同时,桑叶中还富含桑叶多糖、植物甾醇、黄酮类化合物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具有显著的降血脂、降血压、抗氧化、防衰老等多种保健和治疗功效[4,5],尤其是桑叶中富含1-脱氧野尻霉素(1-DNJ)类生物碱,具有显著的降血糖功效[6-8]。针对桑叶的降血糖功效及嫩芽、嫩叶的高DNJ含量,生产上选择嫩芽、嫩叶作为优质原料进行桑芽茶、桑叶茶的研制与开发。但现有桑芽、桑叶的收集是从以采叶养蚕为主要目的的桑树上获得,而养蚕用桑树在栽植密度、树型养成、肥培技术、桑芽(叶)生长、采摘次数等方面,都不足以生产足够的原料供产品开发。嘉陵区茶桑基地高标准建园技术从专用品种选择、栽植新模式、矮化栽培和多级分支树型培养、科学采摘等方面进行了集成和创新,实现了桑芽、桑叶的大量生产和一年多次连续采摘,满足了生产需要,拓展了桑树资源的开发利用[9],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16.
为发掘蚕桑资源综合利用的新途径,对蚕桑资源药用价值的开发和利用进行了探讨和分析,旨在提高蚕桑附加值和推动蚕桑产业可持续发展。分析了蚕桑资源的各种药用价值,主要从桑资源和蚕资源的研究成果论证蚕桑资源的药用价值,分析了当前开发蚕桑资源药用价值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加强蚕桑资源药用价值的深入研究、加强产学研相结合、加大宣传的力度和促进多领域融合等措施,以实现充分开发和利用蚕桑药用资源。通过开发蚕桑资源药用价值,提高蚕业经济效益,保证蚕业健康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7.
蚕桑资源食品开发利用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桑、蚕、蛾并称“蚕业三宝”,其药用食用价值早在我国古典文献中就有详尽的记载。近年来随着我国蚕业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们健康消费、绿色消费理念的不断深入,人们对蚕桑的研究利用又有了新的进展,以蚕桑为开发资源的新兴行业正在兴起。本文就目前我国蚕桑资源在食品利用方面的现状作一简要概述。1桑的食品开发利用现状1.1桑叶和桑枝桑叶作为药食两用的原料,早已在民间广泛应用。最早记载有桑叶的药物著作是《神农本草经》,称“叶主除寒热出汗。”后有《本草纲目》、《本草求真》、《本经》等的记载,现代药理研究证明,桑叶具有抑制血糖上升…  相似文献   

18.
蚕桑资源综合利用在广西蚕区的应用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蚕桑资源综合高效利用效益最大化推动蚕区建设为目的,阐述了蚕桑资源的不同综合高效利用模式在广西蚕区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以桑枝、蚕沙、桑叶、桑椹、蚕蛹等高效利用模式促进新兴乡镇工业的发展;以开发蚕桑生态旅游带动蚕区农村旅游和生态建设。通过以上项目的实施建立起适合广西蚕区发展的蚕桑资源综合高效利用体系。  相似文献   

19.
桑树具有生态价值和营养价值。近年来,人们利用桑树的独特优势,已在生态治理、畜禽养殖、食品医药等领域进行了初步探索,为桑树资源的科学利用和产业发展提供了有益经验。联合国粮农组织对桑树枝叶开发制作动物饲料十分关注,我国也于2012年将桑白皮、桑椹、桑叶、桑枝列入饲料原料目录中,2013年颁布实施《饲料用桑叶粉》(SB/T 10998—2013),旨在积极开发桑树资源,拓展其利用途径。文章对饲料用桑的营养特性及其开发利用现状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20.
蚕业资源循环利用及模式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阐述了目前几种典型的蚕业资源循环利用模式,旨在积极探索蚕业资源循环利用的物质能量转化模式,实现蚕业资源的多方位开发、多途径利用,最终实现更大规模的经济效益,为蚕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