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麦品种的混杂退化,直接影响着小麦产量的提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潍坊市种子部门做了一些探索,找到了一条防止品种混杂退化的途径,即健全完善小麦繁供种体系,制定防杂保纯制度,加强领导解决优惠政策,走专业化生产、统一供种的路子。一、健全完善县乡联合繁供种体系。为搞好体系建设,市、县、乡分工明确,各负其责。市以管理为主,主要负责品种的引进、试验、示范、评选,提出推广意见,制定繁种计划和防杂保纯措施;县主要组织实施  相似文献   

2.
一、小麦统一供种的现状近几年来,特别是从1987年以来,青岛市认真总结推广了平度市蓼兰镇以镇为单位统一繁种供种、改变小麦良种混杂局面的经验,以点带面,推动了小麦统一供种的顺利进行,使金市小麦统一供种的乡镇逐渐增加,统一供种的面积不断扩大。据统计,1987年全市有43处乡镇实行小麦统一供种,  相似文献   

3.
浅谈县级小麦繁种供种体系建设河北省任丘市种子公司(062550)薛正平目前,县级种子公司由于受财力、仓贮条件、技术力量等因素的限制,小麦供种水平较低。如此发展下去,将大大影响小麦优良品种的引进推广工作,品种多、乱、杂的问题也得不到彻底解决,更谈不上种...  相似文献   

4.
小麦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在农业生产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建立健全小麦繁供种体系,努力提高供种水平,满足生产用种,对发展小麦生产,促进农业增产增收,推动国民经济不断发展将起到重要作用。目前,种子部门小麦供种水平较低,主要靠农民自留自用,导致了品种多、乱、杂,严重影响了小麦均衡增产。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三个方  相似文献   

5.
《种子世界》2010,(6):67-67
为提高北京市小麦供种和用种质量,2009~2010年度,北京市种子管理站组织全市相关区县实施“小麦品种更新换代工程”,从小麦繁种源头抓起。全市共安排6.7万亩小麦繁种田,其中原原种500亩、原种5300亩、良种6.1万亩  相似文献   

6.
小麦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常年播种面积4亿亩上下,占到耕地的29.6%,其需种量之大,可想而知是相当可观的。但目前,该作物统一供种的水平很低,小麦种子的商品率约为5%左右,“家家种田,户户留种”的现象较为普通,致使小麦品种混杂退化严重。以我区为例,小麦品种田间混杂程度达3~10%,每年少收小麦约1500万公斤。这是影响小麦单产提高的重要因素,不能不引起我们  相似文献   

7.
平度县是山东省小麦种植面积最大的县,常年面积在117万亩,总产4亿公斤左右。近年来,平均单产由1982年的145公斤,提高到1987年356公斤,并出现了10多万亩单产450公斤以上的丰产方。其大幅度增产的原因,主要是在技术上抓了五项改革。 一、改为乡镇统一供种合理布同 前几年,用种单位乱引乱繁,造成小麦品种“多而乱”。1984年全县种的小麦品种(系)32  相似文献   

8.
种子是农业现代科技重要的载体,是有生命的特殊农业生产资料,是粮食增产增收的最关键因素之一。小麦是我市种植面积最大的粮食作物,用种量大,品种更换快,加强小麦良繁供种体系建设很有必要。为此,近年来我们深入种子企业、良繁基地、种植农户以及育种单位进行了充分调研,  相似文献   

9.
随着育种工作的进展,小麦新品种不断出现并推广应用于生产,这对提高小麦产量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但目前生产上存在的问题是:小麦品种混杂退化严重,推广一个新品种,一年纯,二年杂,三年不知是个啥,田间高矮三层楼,颜色五花头,生长参差不齐,管理无所适从,成熟不一致,导致严重减产。因此,防止小麦品种混杂退化,生产  相似文献   

10.
张素平 《种子科技》2009,27(12):6-8
文章阐述了开放型小麦种子生产体系的定义和基本框架,并对联繁自销、自繁自销、联繁包销、品种授权销售等四种主要产销形式和良种繁育与期货相结合,与统一供种相结合、与面粉企业相结合、与良种补贴相结合、品种授权销售、建立种子生产加工中心、建立种子分公司等七种生产模式做了具体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1.
雷胜利 《种子科技》2011,29(3):12-13
近年来,我国许多省市开展的小麦良种补贴工作,一方面提高了农民种植粮食作物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促进了小麦品种快速更新换代,进一步提高了粮食质量和产量。因此,在小麦用种量如此巨大、品种更换如此频繁的供种工作中,做好小麦繁种田的田间检验,  相似文献   

12.
谷、糜是我省重要的秋粮作物,常年播种面积450万亩左右,占全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7.4%。目前,谷、糜良种繁育和供种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是:①良繁和供种体系不完善;②种子质量差;③品种多、乱、杂问题严重。为了进一步搞好谷、糜良繁和供种工作,克服大田品种多、乱、杂现象,现就有关问题谈一点看法,供参考。一、建立健全良繁体系是保证千家万户用种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3.
房业英 《种子世界》2000,(11):14-14
1 推广中存在的问题。1.1 良种繁供较乱。优质专用小麦的发展应该有一个完整的良种繁供机制,以保证优质麦质量的统一。而现实中这方面的问题比较多:一是过渡品种比较多,适应性不强。只注重品种的优质,而忽略了对其综合农艺性状的要求,种植后产量太低,抗性不理想。二是“炒”品种的现象比较严重。受市场经济利益的影响,一些苗头品种还没有经过大田生产试验和品质鉴定,育种单位或种子经营部门就开始炒作,大量推向社会,造成新的品种多乱杂,影响了优质麦的整体质量水平。三是品种审定工作滞后于生产发展。一个优质小麦品种,待通过审定后已到了推广衰退期。四是在优质麦种选供上,供种部门和粮食部门及加工企业之间缺少必要的沟通,脱节现象明显。五是良种的保纯环节比较差。重推广,轻保纯,导致了优质麦商品质量不稳,影响了市场的开发。  相似文献   

14.
<正>山丹县地处祁连山北麓河西走廊中段,属于沿山冷凉区域,适宜种植春小麦,年种植面积稳定在1.34万hm~2以上。近几年,由于供种企业没有建设稳定的种子生产基地、缺乏对种子实施提纯复壮、售价高而质量低等原因,农民在供种企业购买小麦种子的少,自行串换的多,加上农民缺乏对种子类别的认识,混杂、退化已成为本县小麦生产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了在短时间内解决小麦种子混杂、退化问题,提高本县小麦种子质  相似文献   

15.
2001—2005年连续5年对全国9个植棉省份的棉花主栽品种种子质量进行了监督抽查并汇总分析,发现“十五”期间,棉花新品种审定和淘汰进程大幅缩短,新品种更新换代加速。全国棉花品种无序流通,造成品种混杂退化严重,并直接影响到我国皮棉质量。建议理顺棉种经营管理机制,引导实行统一供种与区划种植,健全品种质量监督检验体系,改善目前同区域多品种混杂种植状况。  相似文献   

16.
山东省是我国第二大小麦主产区,小麦种子产业综合实力全国领先。在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的新形势下,对山东省小麦种业的市场规模、企业发展情况、繁种育种能力等发展优势进行了概述,并从种质资源利用、企业竞争力、育种技术、商业化育种体系、品种推广等方面着重分析了现存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以期促进山东省小麦种业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小麦是兵团主要的粮食作物。当前,兵团小麦种子工作还存在很多问题。一是品种多乱杂;二是良繁体系不健全;三是小麦商品种子不足;四是缺少供种主体。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就是实现小麦种子育繁供一体化,即大力开展小麦新品种的选育、多点比较试验、品种展示和高产示范,确定品种目录,认真做好品种区域布局;健全良繁体系,选择适宜的方法生产小麦种子;以师为单位、企业为主体统一供应良种,最终实现兵团小麦种子生产专业化、质量标准化、经营企业化、管理规范化。  相似文献   

18.
品种混杂问题虽然经常讲,但生产中仍然出现混杂的种子。一个优良品种混杂以后,不仅直接影响产量与品质,也影响新品种的声誉。因此,无论是育种单位还是种子生产部门都必须十分注意种子混杂问题。造成种子混杂的原因主要是机械混杂和生物学混杂。那么,如何作到防杂保纯呢?经过几年的繁种实践,笔者认为应作好以下几项工作:  相似文献   

19.
当前,我国杂交作物的供种量已占用种量的90%以上,但常规作物的统一供种水平却十分低下,山东小麦常年种植面积6300万亩左右.占耕地面积的60%以上,约需种5亿公斤,1990年以前,统一供种量不足20%,不少种子经营单位基本上是“杂交玉米种子公司”,基它作物种子经营量较少。因此,提高小麦统一供给水平不仅是发展小麦生产的迫切要求,也是种干部门进一步扩大经营量,发展自身的有效途径。本文简介了山东提高小麦统一供种水平的作法和经验。1建立健全良繁体系,实施小麦种子“1、2、5”工程1990年以来,山东省在总结典型经验的基础上,在…  相似文献   

20.
马同富 《中国农学通报》2008,24(11):194-196
笔者首先对地处淮北棉区的安徽省阜阳市建国近59年来棉花品种更新换代情况进行回顾,剖析了品种利用的五个阶段,由此从棉花良繁、加工、供种等方面分析了棉种工作现状与特点,认为棉种工作总的发展趋势是健全良繁体系、搞好品种布局、提高加工包装质量、全面推行统一供种,最后又按照种子产业化要求,提出了棉花种子工作实施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