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 毫秒
1.
氮磷钾配合施肥对水稻养分吸收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江苏省丹阳市应用"3416"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氮、磷、钾肥料配合施用对水稻养分吸收利用及产量的影响,建立了水稻的氮、磷、钾肥料效应方程.结果表明,水稻最佳氮、磷、钾施肥量分别为:N 15.6 kg/667m2、P2O5 5.2 kg/667m2、K2O 6.8 kg/667m2,最佳经济产量为622.5 kg/667m2.对水稻增产效果的影响表现为氮>钾>磷;过量施用氮、磷、钾肥造成水稻对氮、磷、钾奢侈吸收,造成肥料利用率降低.  相似文献   

2.
邱勇 《现代农业科技》2012,(17):22-23,25
2007年在潼南县灰棕紫色半沙半泥田进行了水稻"3414"肥效试验,结果初步表明: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的主要因子是氮、磷、钾,在氮、磷、钾3个因素中影响效应以氮最大,而磷和钾的影响效应相似。随施肥水平的提高,钾的影响效果呈现高于磷的影响效果。水稻最高经济产量为531.01 kg/667 m2,对应施肥量为纯氮10 kg/667 m2、五氧化二磷4.5 kg/667 m2、氧化钾4.5 kg/667 m2。最佳经济产量为519.27 kg/667 m2,对应施肥量为纯氮7.5 kg/667 m2、五氧化二磷3.0 kg/667 m2、氧化钾1.5 kg/667 m2。氮磷、氮钾、磷钾交互作用对水稻的产量均无促进作用。土壤养分丰缺指标为土壤全氮含量为中,速效磷、速效钾含量为高。  相似文献   

3.
采用"3414"肥料试验方案设计田间小区试验,通过田间试验结果建立本地区水稻的肥料效应函数,获得土壤肥力中等水平的水稻最佳经济产量为642 kg/667 m2,氮、磷、钾肥最佳施用量是氮5 kg/667 m2,磷(P2O5)3 kg/667 m2,钾(K2O)4.5 kg/667 m2,氮:磷:钾比例为1.0:1.0:1.5.渝北区水稻生长发育所需氮、磷、钾三要素中氮肥对水稻产量作用大于磷钾肥.试验结果为渝北区水稻合理确定肥料品种、配比及数量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谭丽霞  卓焕福 《安徽农学通报》2012,18(15):81-82,133
采用"3414"试验研究水稻氮磷钾养分用量优化,结果表明:水稻产量受氮肥影响最大,其次是磷肥,钾肥影响较小。多元回归方程分析表明,每667m2施用氮、磷、钾养分分别为13.96kg、7.54kg和16.85kg时水稻产量最高为642.81kg,结合海南琼中水稻生产的实际,建议水稻生产中每667m2施用氮、磷、钾养分分别为10~11kg、6~7kg和9~11 kg,此时氮、磷、钾养分配比以1∶0.60~0.64∶0.9~1.0较合适。  相似文献   

5.
通过水稻氮、磷、钾肥"3414"田间试验,建立基于肥料效应函数、土壤养分检测值和作物养分需要量的水稻施肥指标体系,综合运用并经田间试验验证,与当地土壤条件相适应.研究结果表明,水稻不同肥料增产率分别为氮肥59.5%、磷肥7.4%、钾肥4.9%;每1 kg养分生产稻谷分别为氮(N)13.6 kg、磷(P<,2>O<,5>)10.0 kg、钾(K<,2>O)3.4 kg.潮土施氮、磷增产率高于水稻土,施钾增产率则为水稻土高于潮土.  相似文献   

6.
运用"3414"完全实施方案和三元二次方程效应分析的研究方法,探讨了氮、磷、钾肥配施对水稻产量和植株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潮土区水稻生产上氮、磷、钾肥最佳用量为每667m2施N14.17kg、P2O53.48kg、K2O8.88kg,最佳施肥配比为氮:磷:钾=1:0.25:0.63。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优化泰宁县水稻施肥方案。[方法]在水稻上开展"3414"肥料试验,研究氮、磷、钾肥施肥效应。[结果]氮、磷、钾3种肥料对水稻产量的影响大小依次为氮钾磷。三元二次肥料效应模型拟合表明,当水稻获得最高产8 949.0 kg/hm2时,氮肥用量为216.0 kg/hm2,氮磷钾配比为1.00∶0.42∶0.56;当获得最高经济产量8 913.0 kg/hm2时,氮肥用量为198.0 kg/hm2,氮磷钾配比为1.00∶0.45∶0.48。[结论]该研究可以用来指导当地水稻施肥。  相似文献   

8.
通过采用"3414"肥效试验方案,以水稻品种Ⅱ优084为材料,在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区开展了氮、磷、钾肥肥效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水稻最佳产量为11 656.1 kg/hm~2,氮、磷、钾肥建议推荐量分别为278.0、185.3、266.8 kg/hm~2。  相似文献   

9.
通过水稻"3414"肥效试验,研究氮、磷、钾不同用量配比对水稻产量、品质及经济效益等的影响。由肥料效应回归方程得出理论氮、磷、钾最佳施用量,其中氮9.80kg/667m2、五氧化二磷3.68kg/667m2、氧化钾6.43kg/667m2,即纯N∶P2O2∶K2O为1∶0.38∶0.66时为最佳经济施肥量,最佳经济产量为592.95kg/667m2。  相似文献   

10.
氮磷钾肥在扁沙泥田水稻上的施肥效果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氮、磷、钾肥"3414"田间试验设计方法,研究德江县扁沙泥田水稻产量和施肥量的关系,并建立水稻产量与施肥量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氮、磷、钾肥配合施用,水稻植株群体与个体协调,肥料利用率提高,水稻产量增加、经济效益显著.回归分析得出,最佳施肥量为N 9.083 kg/667 m2,P2O5 7.691 kg/667 m2,K2O 14.013 kg/667 m2的水稻产量为562.72 kg/667 m2.  相似文献   

11.
为提高肥料利用率,获得氮、磷、钾肥的最佳用量及配比,进行水稻南粳44"3414"肥效试验,结果表明:靖江市油砂土高产田块水稻最佳经济产量为610.40 kg/666.67 m2,最佳施肥量为纯N 26.70 kg/666.67 m2、P2O5 5.23 kg/666.67 m2、K2O 9.11 kg/666.67 m2,氮、磷、钾配比为1∶0.19∶0.34。  相似文献   

12.
通过水稻氮、磷、钾营养元素平衡关系的试验研究表明:在土壤磷、钾养分含量不高情况下,单施氮、磷肥或氮、钾肥的水稻产量明显受到影响,且磷、钾肥对水稻产量影响是钾大于磷.该试验研究表明,注意调节氮、磷、钾营养平衡是提高水稻产量和经济效益的有效措施之一,以每公顷施氮157.50 kg、五氧化二磷31.50~63.00 kg、氧化钾94.50 kg,氮、五氧化二磷、氧化钾比例为1:0.4~0.6:0.6的水稻增产增收效果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13.
水稻最佳施肥量及肥料运筹研究——“3414”试验总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3414"肥料试验,确定了沛县主要土壤类型水稻主体推广品种的氮、磷、钾最佳施肥量:氮228.0kg/hm2、磷76.5kg/hm2、钾75.0kg/hm2.  相似文献   

14.
"3414"试验是确定水稻科学施肥的重要方法。灰棕紫泥田土种是川南丘陵区水稻种植的重要土种,通过"3414"肥料效应田间试验,对该土壤上水稻施用氮、磷、钾肥的肥料效应函数进行了拟合分析,通过对回归方程分析得出推荐施肥量。从分析结果看,氮肥的增产效果好于钾肥、磷肥;氮钾配合增产效果最好,其次是氮磷配合。缺氮的相对产量为74.63%,缺磷的相对产量为87.15%,缺钾的相对产量为86.04%,土壤中氮素供应低,磷、钾素供应中等。水稻氮磷钾肥配合施用的最高产量为632.4kg/667m~2,施氮、磷、钾(纯)量分别为13.8kg/667m~2、5.8kg/667m~2、9.7kg/667m~2。氮磷钾配合最大施肥利润为344.9元/667m~2,施氮、磷、钾(纯)量分别为11.6kg/667m~2、5.3kg/667m~2、7.2kg/667m~2。推荐隆昌县水稻灰棕紫泥田施肥量:N 9~12kg/667m~2、P_2O_5 5~5.5kg/667m~2和K_2O 6~7kg/667m~2。  相似文献   

15.
2013年,采用"3414"设计方案在三江县八江乡八斗村八斗小屯进行水稻肥效试验,结果表明,供试田块的整体地力处于中等水平,其中供试土壤磷含量为中等偏上水平,氮钾含量水平均为中等。在该地力条件下,根据肥料互作效应分析结果,氮磷钾互作效应为氮磷钾>氮钾>磷钾>氮钾;单元素对产量的作用效果为钾>氮>磷。结合试验结果和当地农业生产实际,三江县在该供试土壤条件下,水稻的氮、磷、钾最佳配比为纯N 150 kg/hm2、P2O553 kg/hm2、K2O 120 kg/hm2,获得的最高产量为9 202.92 kg/hm2,纯收入为20 675.71元/hm2。  相似文献   

16.
大土黄泥田水稻“3414”肥料效应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3414"田间肥效试验,对夹江县大土黄泥田水稻栽培施用的氮、磷、钾肥肥效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水稻最佳经济效益施肥量为纯氮9.91kg/667m2、五氧化二磷3.53kg/667m2、氧化钾3.76kg/667m2,可获产量540.3kg/667m2。  相似文献   

17.
陇西河流域平衡施肥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3414"二次回归最优设计方案,研究了在雅安市雨城区陇西河流域种植面积最大的作物——水稻的平衡施肥模式,探讨了氮、磷、钾肥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并建立肥料效应函数,以便探索出一套高产的平衡施肥模式,从而为水稻生产中的施肥管理提供指导。结果表明,14个处理组合中,以处理7(N 210kg/hm2,P2O5315kg/hm2,K2O 150kg/hm2)的水稻产量最高。产量构成因素中,受氮、磷、钾肥影响最大的分别是千粒重、每穗粒数和有效穗数。氮磷钾肥配施可提高水稻产量,其中对水稻产量影响最大的因素是氮,其次是钾,磷最小。获得水稻产量≥5 500kg/hm2的优化施肥方案为:纯氮用量238.25~286.75kg/hm2,纯磷用量100.91~214.09kg/hm2,纯钾用量41.13~92.20kg/hm2。  相似文献   

18.
基于“3414”试验设计的江阴市水稻测土配方施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掌握江阴市水稻种植区土壤养分供应能力、施肥效应以及土壤养分的丰缺状况,开展了基于"3414"试验设计的测土配方施肥田间试验工作。结果表明:①江阴市水稻种植区土壤氮素养分仍处于较低水平,磷、钾养分处于中等水平;②江阴市水稻上施用氮、磷、钾肥的增产率分别为57.0%、16.9%、17.8%。氮肥是水稻增产首要因子,其次是钾肥和磷肥;③根据建立的氮磷钾肥效应方程,获得水稻氮、磷、钾肥最佳施用量分别为18.3 kg/667 m2、4.4 kg/667 m2、13.2 kg/667 m2,在实际生产中,可作为水稻施肥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为摸清镇巴县水稻常规施肥和测土配方施肥情况下氮、磷和钾肥的肥料利用率状况,提高氮、磷和钾肥利用效果,特开展水稻肥料利用率试验。结果表明,镇巴县水稻在亩施腐熟圈肥1 000 kg的基础上,亩配方施纯氮9.2 kg、纯磷4.8 kg、纯钾5.0 kg,氮、磷、钾肥料利用率分别为40.76%、18.96%、72.60%,较常规施肥氮、磷、钾肥料利用率分别提高6.78%、3.46%和3.60%,可进一步试验以供大田生产参考应用。  相似文献   

20.
紫砂泥田水稻“3414”肥料效应田间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3414"回归最优设计原理设置水稻肥效试验,根据试验结果拟合建立了氮、磷、钾因素与稻谷产量的三元二次、一元二次水稻肥料效应方程,由此数学模型得出理论氮、磷、钾肥最佳施用量。综合分析不同推荐施肥方法的推荐施肥量,结合滇中广大紫色土区紫砂泥田的农业生产实际,得出水稻最佳施肥量为纯氮15.13 kg/667 m2、五氧化二磷2.15 kg/667 m2、氧化钾3.69 kg/667 m2,对应稻谷产量为586.0 kg/667 m2;最高施肥量为纯氮16.35 kg/667 m2、五氧化二磷3.99 kg/667 m2、氧化钾8.92 kg/667 m2,对应稻谷产量608.6 kg/667 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